..續本文上一頁很多事,你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它自然就會過關。這時間關系,我沒有辦法一個一個舉例跟各位做說明,但是你記得這個原則,人絕對可以作主,只是你的方法不對。
問:爲什麼往生西方淨土後,反而進步緩慢呢?
答:在淨土中沒有障礙啊,對不對,因爲極樂,極樂嘛,極樂要不要持戒?爲什麼要持戒?因爲極樂,誰犯戒?極樂要不要布施?布施給誰?沒有窮人你布施給誰?所以布施你也修不得。極樂要不要忍辱?要忍辱那就不叫極樂了嘛,對不對。你有很多委屈,很多毀謗,那是娑婆才有的,到極樂誰毀謗你,都是和雅音,微妙音,所以不可能,所以你在那邊這叁個都不能修了,你要精進也精進不起來,因爲沒有惡緣,極樂世界它進步緩慢也就是這個原因,你到那邊你想精進你也不知道怎麼精進。是沒有錯,那個整個環境裏,都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來,而且四聖谛、四念處、四神足、四正勤都有,但是它總是慢,它就慢慢來。就像釋迦牟尼佛很精進一樣,那個彌勒佛就慢慢來。彌勒佛比他早,早證阿羅漢,彌勒佛證阿羅漢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才發心要修行而已,釋迦佛已經成佛了,彌勒佛你看,還在遙遠的歲月裏,這個差別就在這裏。所以你要能夠在娑婆修行,這是頂大的福報,沒有比這個福報更好的。
問:在淨土中修行,聽經,聞法,法喜充滿,在那種環境中,不會更精進不懈嗎?
答:是,這個就是“不是說嗎”。是沒有錯,那裏你好精進,精進不進步,你以爲在那邊精進,你精進修什麼?你這還是意識形態,在那邊聽經,聽誰講經,阿彌陀佛跟你講什麼?對不對?因爲在極樂世界裏,它就是沒有逆增上緣,它沒有逆境。在那個順境的情況之下,就好像一只腳走路一樣,看你怎麼走,有多快,你再怎麼精進就是這樣。我們在這裏就是兩只腳走路,所以它才會真的走的前進,因爲他常有逆境,所以你變成多樣化。當然這裏有一個障礙,最大的障礙就是雜訊太多,你只要把雜訊過濾掉,真的叁緣念,那你就很容易成就。
問:請問在房間念佛可以嗎?
答:當然可以,誰說房間不能念佛,你在哪裏都可以念,你只要有恭敬心就可以。念佛人有一個很方便的手段,你都不知道。師父都會告訴你,哪裏都可以念,就是上廁所的時候不要念。剛學佛的人每次上廁所才想起,師父說不要念,啊!不要念,不要念那時候你就一直念,腦子裏一直留著,爲什麼?至少提醒你在那邊要念,他跟你講不要念,你就在那邊“哎呦!南無”這樣就好了,“南無”這樣就好了,不要再念下去,爲什麼?這就是善巧方便。只要你恭敬心到哪裏都一樣。
有個公案,一個小沙彌在大殿裏頭尿尿,他的大師兄在那邊就很生氣,你不知道這裏是佛殿嗎,怎麼可以在那裏尿尿?他說那你告訴我,哪裏沒有佛?哪裏沒有佛,佛殿都是佛,哪裏沒有佛?哪裏都有佛,哪裏沒佛啊,對不對,佛是無所不在的,這小沙彌比他大師兄還厲害啊。當然意思不是叫你在大殿裏亂尿尿,這是一個公案,告訴我們說你心要恭敬,在哪裏都可以。你看譬如我們經過菜市場,那個賣豬肉的,賣魚的,不是魚腥味很重嗎?你看那時候佛教徒一定都念“南無阿彌陀佛”趕快通過。那不可以念嗎?那才需要念,怎以不需要念呢?所以不用擔心,念佛哪裏都可以,房間裏當然更可以,你要有恭敬心。他說因爲家裏沒佛像,有沒有佛像沒關系,古代沒有佛像的多的是,是現在這個時代印刷術發達以後,佛像特別多,反而變成一種災難,家裏佛像放太多了,不知道怎麼辦,這個都是一種關鍵。
我們在學佛,在修行,你要記得,掌握住正確的方法,但是我還是告訴各位,不要流于慣性。各位來了,我已經跟各位講了,你要學的是叁家之言。我常跟各位講,佛教分兩個部分:一個是佛教的文化,一個是佛陀的真理。我們要學的是佛陀的真理,跟隨佛陀的腳步走到真理的目標,而不是跟著佛教的文化,跟著人家在那邊團團拜,等一下這一個在拜水路,等一下那個拜梁皇,你也不知道拜什麼,拜的很喘,拜的好高興,然後剛好有幾個錢做個功德主,坐在大和尚身邊。做功德主是很好,你知道什麼好嗎?因爲你護持道場,對不對。功德主幾個萬,幾個萬,不是幾個萬,幾十千,幾十千,幾百千,護持道場,這個功德有。你說梁皇的功德主,那整個功德恐怕輪不到你頭上來。你說你爲亡者做,你記得,爲亡者做,你記得《地藏經》講,誦經的人得六分,亡者得一分。誰誦,我問你,誰誦,誰誦?都是誦經的那個誦哦,對不對。所以誦經的那個得六分,亡者得一分,跟你什麼關系,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你只是花錢消災而已,對不對。所以你拿錢去作法會是護持道場,因爲道場缺錢,你拿去供養道場,護持叁寶,培養僧才,有這個功德。梁皇整個做完的,做的那個人有六分,你知道嗎?亡者那一個,你回向給他的那一個得一分,你要知道這結構在哪裏。所以你要做梁皇,有效嗎?當然有,你會不會寫,很好笑那個笑。當然有效,怎麼沒有效,很好笑。你要去弄清楚它結構是什麼,那你才能轉入報身裏,那你一轉入報身裏,心念一起這些都圓滿了。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我不是批評法會,因爲要讓佛教能夠在世間流傳,道場是絕對需要的,那麼道場要怎麼住持下去,它要經營嘛,就是透過法會。其實法會這樣做是不好,爲什麼不好?因爲法會是密法的修法,密法修法是道場裏要培養一群人,這一群人專門修這個法,一年出來做一次法會,把他修法這個功德在那一次給回向出去,大家來發心,護持道場,包括硬體的跟軟體的,這幾個人要吃飯一年,對不對,大家總要發心護持,以這個功德來回向,那就大了。而不是大家都在外面跑經忏啦,那這樣子,通通都變野臺戲,在演戲,就變成這種狀況。所以這個我們是不批評了,我們不是要批評,因爲他在護持道場,讓道場經營下去本身沒錯,你留意到這個部分。
在整個佛教透過這幾千年來,佛教演變,文化已經很複雜了,這個不是對不對的問題。但是我們在新時代裏,你應該要怎麼樣走出一個正確的學佛人的一個應有的那個心態跟立場,我想這是很重要的,這是很重要的。各位有一個很健康的心態跟正確的立場,我相信你在學佛的過程裏,要進步一定很快。我想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是絕對沒問題的,至于說你要不要成就,那就看各位的用功跟努力了。
好吧,今天就跟各位講到這個地方。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八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