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很多事,你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它自然就会过关。这时间关系,我没有办法一个一个举例跟各位做说明,但是你记得这个原则,人绝对可以作主,只是你的方法不对。
问:为什么往生西方净土后,反而进步缓慢呢?
答:在净土中没有障碍啊,对不对,因为极乐,极乐嘛,极乐要不要持戒?为什么要持戒?因为极乐,谁犯戒?极乐要不要布施?布施给谁?没有穷人你布施给谁?所以布施你也修不得。极乐要不要忍辱?要忍辱那就不叫极乐了嘛,对不对。你有很多委屈,很多毁谤,那是娑婆才有的,到极乐谁毁谤你,都是和雅音,微妙音,所以不可能,所以你在那边这三个都不能修了,你要精进也精进不起来,因为没有恶缘,极乐世界它进步缓慢也就是这个原因,你到那边你想精进你也不知道怎么精进。是没有错,那个整个环境里,都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来,而且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四正勤都有,但是它总是慢,它就慢慢来。就像释迦牟尼佛很精进一样,那个弥勒佛就慢慢来。弥勒佛比他早,早证阿罗汉,弥勒佛证阿罗汉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才发心要修行而已,释迦佛已经成佛了,弥勒佛你看,还在遥远的岁月里,这个差别就在这里。所以你要能够在娑婆修行,这是顶大的福报,没有比这个福报更好的。
问:在净土中修行,听经,闻法,法喜充满,在那种环境中,不会更精进不懈吗?
答:是,这个就是“不是说吗”。是没有错,那里你好精进,精进不进步,你以为在那边精进,你精进修什么?你这还是意识形态,在那边听经,听谁讲经,阿弥陀佛跟你讲什么?对不对?因为在极乐世界里,它就是没有逆增上缘,它没有逆境。在那个顺境的情况之下,就好像一只脚走路一样,看你怎么走,有多快,你再怎么精进就是这样。我们在这里就是两只脚走路,所以它才会真的走的前进,因为他常有逆境,所以你变成多样化。当然这里有一个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杂讯太多,你只要把杂讯过滤掉,真的三缘念,那你就很容易成就。
问:请问在房间念佛可以吗?
答:当然可以,谁说房间不能念佛,你在哪里都可以念,你只要有恭敬心就可以。念佛人有一个很方便的手段,你都不知道。师父都会告诉你,哪里都可以念,就是上厕所的时候不要念。刚学佛的人每次上厕所才想起,师父说不要念,啊!不要念,不要念那时候你就一直念,脑子里一直留着,为什么?至少提醒你在那边要念,他跟你讲不要念,你就在那边“哎呦!南无”这样就好了,“南无”这样就好了,不要再念下去,为什么?这就是善巧方便。只要你恭敬心到哪里都一样。
有个公案,一个小沙弥在大殿里头尿尿,他的大师兄在那边就很生气,你不知道这里是佛殿吗,怎么可以在那里尿尿?他说那你告诉我,哪里没有佛?哪里没有佛,佛殿都是佛,哪里没有佛?哪里都有佛,哪里没佛啊,对不对,佛是无所不在的,这小沙弥比他大师兄还厉害啊。当然意思不是叫你在大殿里乱尿尿,这是一个公案,告诉我们说你心要恭敬,在哪里都可以。你看譬如我们经过菜市场,那个卖猪肉的,卖鱼的,不是鱼腥味很重吗?你看那时候佛教徒一定都念“南无阿弥陀佛”赶快通过。那不可以念吗?那才需要念,怎以不需要念呢?所以不用担心,念佛哪里都可以,房间里当然更可以,你要有恭敬心。他说因为家里没佛像,有没有佛像没关系,古代没有佛像的多的是,是现在这个时代印刷术发达以后,佛像特别多,反而变成一种灾难,家里佛像放太多了,不知道怎么办,这个都是一种关键。
我们在学佛,在修行,你要记得,掌握住正确的方法,但是我还是告诉各位,不要流于惯性。各位来了,我已经跟各位讲了,你要学的是三家之言。我常跟各位讲,佛教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佛教的文化,一个是佛陀的真理。我们要学的是佛陀的真理,跟随佛陀的脚步走到真理的目标,而不是跟着佛教的文化,跟着人家在那边团团拜,等一下这一个在拜水路,等一下那个拜梁皇,你也不知道拜什么,拜的很喘,拜的好高兴,然后刚好有几个钱做个功德主,坐在大和尚身边。做功德主是很好,你知道什么好吗?因为你护持道场,对不对。功德主几个万,几个万,不是几个万,几十千,几十千,几百千,护持道场,这个功德有。你说梁皇的功德主,那整个功德恐怕轮不到你头上来。你说你为亡者做,你记得,为亡者做,你记得《地藏经》讲,诵经的人得六分,亡者得一分。谁诵,我问你,谁诵,谁诵?都是诵经的那个诵哦,对不对。所以诵经的那个得六分,亡者得一分,跟你什么关系,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只是花钱消灾而已,对不对。所以你拿钱去作法会是护持道场,因为道场缺钱,你拿去供养道场,护持三宝,培养僧才,有这个功德。梁皇整个做完的,做的那个人有六分,你知道吗?亡者那一个,你回向给他的那一个得一分,你要知道这结构在哪里。所以你要做梁皇,有效吗?当然有,你会不会写,很好笑那个笑。当然有效,怎么没有效,很好笑。你要去弄清楚它结构是什么,那你才能转入报身里,那你一转入报身里,心念一起这些都圆满了。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我不是批评法会,因为要让佛教能够在世间流传,道场是绝对需要的,那么道场要怎么住持下去,它要经营嘛,就是透过法会。其实法会这样做是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法会是密法的修法,密法修法是道场里要培养一群人,这一群人专门修这个法,一年出来做一次法会,把他修法这个功德在那一次给回向出去,大家来发心,护持道场,包括硬体的跟软体的,这几个人要吃饭一年,对不对,大家总要发心护持,以这个功德来回向,那就大了。而不是大家都在外面跑经忏啦,那这样子,通通都变野台戏,在演戏,就变成这种状况。所以这个我们是不批评了,我们不是要批评,因为他在护持道场,让道场经营下去本身没错,你留意到这个部分。
在整个佛教透过这几千年来,佛教演变,文化已经很复杂了,这个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新时代里,你应该要怎么样走出一个正确的学佛人的一个应有的那个心态跟立场,我想这是很重要的,这是很重要的。各位有一个很健康的心态跟正确的立场,我相信你在学佛的过程里,要进步一定很快。我想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绝对没问题的,至于说你要不要成就,那就看各位的用功跟努力了。
好吧,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八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