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天,聽到他往生,這個六十二天就夠了。念了六十年,反而不念了,心顛倒,你要留意到這一點,所以你不要以爲說早學佛,早學佛要不真的知道一個會學佛的學佛方法,那你可能就中毒了,通通變成意識形態,不好。不是說學佛、念佛不好,因爲你弄錯了方法,就不好。你留意到,我不是說念佛不好,也不是說你念太多不好,我沒有這個意思,但是你用意識形態念佛就不對,你要留意到,這是這個地方的重點,心不顛倒。
現在我從頭跟各位提一下,佛陀告訴舍利弗,前面我們跟各位講過,這是阿羅漢這些已成就的人,要往生極樂世界,因爲你有成就,已經證阿羅漢,所以往生淨土是絕對沒問題了,對不對,所以你不要再吵著要死到哪裏去了,反正你們這些有成就的人,死了都在報身淨土裏,對不對,報身佛的淨土。他一方面相對于外道講的,因爲外道是在化身的淨土裏,佛法是在報身的淨土裏,所以你會看到這一部經,它的價值在這裏,跟外道是有區別的。現在講來講去,你往生的極樂世界,變成化身的淨土,那就完蛋了,你把報身的淨土變成化身的淨土,好了,成住壞空一起,你都不見了,對不對。所以我們在講娑婆的世間、極樂的淨土跟法界,這叁個是不同的層次的,你要留意哦。這法報化叁身的狀況,你要弄不懂的話,真的佛法講什麼,你是很難弄清楚的,尤其你要說你是專攻淨土的話,這叁個更要弄清楚。因爲這個部分是另外一個理論,我在講這個世界、淨土與法界的時候,我們是講的很多,我們在講華嚴淨土的時候,這個部分特別講了,在這裏我就不講太多,因爲這個時間不夠嘛。
好,現在談到這裏,“衆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它的第一個講的,是指這些有成就的人,包括阿羅漢,包括菩薩;第二個講的是沒有成就的人,我們一般凡夫,那麼他要具備我們剛才講的:你在人世間,不管人性也好,人生也好,生命也好,你有所覺醒否?一有覺醒,那你就應當發願往生,這個資糧是已經具足了,只是因爲你不知道,所以你不知道到哪裏去,你知道嗎,你應當發願往生,這個是指你對佛法有所修學,你才會知道,那你不知道的,那你就不行了,當然你就不會去了,這是第一個。
他說:“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諸上善人是誰?就是這些報身的衆生,叫諸上善人,都是住在淨土的人。住在淨土幹嘛,住在淨土是要進入法界,但是各位要知道,你到淨土以後要入法界很難,他不是難入,因爲他要進步比較慢。我們從這個世間到淨土是可以很快,從淨土要入法界,那就比較慢了。因爲在淨土裏你沒什麼障礙,你的進步很慢,因爲那裏福報大,福報大。所以前面有一個,那四大菩薩裏,除了常精進菩薩,還有一個不休息菩薩,不休息、不退轉的,有沒有,幹陀诃提,他就是那個要一直很精進。很多人說我到極樂世界去就好了,那你就完了。你在那邊,那有夠難的了。那邊修行五十年,簡單講五十年,這邊一日一夜就超過他五十年了,你看看,你這輩子有幾個五十年,對不對。所以你想想看,那邊要進步的很慢很慢,但這裏的進步很快很快。所以我們是希望說,從這裏一超直入,你假如沒有,你根本就沒修的話,那也應當往生,因爲你在人生的反省與檢討裏頭,你那些資糧是足夠你往生的,到那裏總比在這裏淪落要好,對不對,像迷路的孤兒,淪落街頭,至少到那裏有個淨土,可以去到那邊。這是一個情況跟各位講,“諸上善人”講的是報身,也就是有所成就,生命因素已經有所兌現,開始在成長的人。所以他下面才補充,“舍利弗,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各位要知道那個人生的覺醒是個很大很大的善根福德因緣,那個人生覺醒很重要。我跟其它法師講的不一樣,他們講的是要念多少佛以後,才叫做善根福德因緣具足,我只告訴你一個,從你的生命、你的人生、你的人性這叁個方面去反省檢討,要有所悟,你的善根福德因緣就具足。我談的這個部分,不太像人家所講的那種狀況,但是你去體會看看,看我講的你比較適合,還是他講的你比較適合,你自己抉擇。這裏沒有簽賣身契,說你一定要賣給我,你自由抉擇,看看是不是這個樣子。好,這個是第二個大家常常在爭論的問題。
第叁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來接引你,“是人終時心不顛倒”,你要這樣哦,若一日若七日不要緊,有一心不亂來念佛,你以後就不要管了。好了,到臨命終時要心不顛倒哦,你假如不能心不顛倒還是沒用,所以念佛你要留意。但是現在在這個地方,要跟各位談的是,你能夠念佛執持名號,當然是希望你維持下去,但我是跟各位講你要帶著覺性,不要慣性,慣性天天搞,搞到時候,好了你疲憊了,你的神經産生一種疲憊,就是聽覺産生一種疲憊的時候,當你的生命能量很低的時候,那個佛號對你是一個幹擾,那你就會討厭它。你會不會討厭,看你人在不舒服的時候,放佛號給你聽你討厭不討厭,假如有的話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警告。我是跟你講,你現在生病你都討厭了,到臨命終時你會怎樣你自己想嘛,佛號一響你就煩死了,對不對。所以這個你要警告你自己呀,要警告你自己,這不是我在恐嚇你的。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繼續再講。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五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