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那不是化身佛吗?化身佛不一定头上要戴一个菠萝,知道吗,化身佛就在我们生活中,那么你的觉性够的话,化身佛很多,随时都在启发你,那你的觉性不够的话,你到死一个也没有,那你这辈子就白来了,我们一定会有所启发。所以这个让各位了解到,你只要有这种觉醒,你就可以知道报身佛所在的净土,通通都是光寿无量,因为他本身是一个成就者,都释迦牟尼佛的转变。而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的所有代表当中之一,百千万亿化身,有很多,我们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是不是这样,你留意看看,这是很清楚的,可是我们都被意识形态把你给控制住了。
好,我们也跟各位提到,成就报身就住净土,成就法身就入法界,这个是附带跟各位谈的整个法、报、化的整个状况。那你今天在这世间,在娑婆世界就是化身呐,你所见到的都是化身佛,对不对,诸佛菩佛示现来度化我们的,那你应该从这边来学,这个部分我想我就不再跟各位谈了。但是这段经文最后这一段,“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就是说这个量很大,最重要的是“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这个问题被很多人也扭曲了。阿毗跋致是指不退转,没有错,是不退转,那么他跟前面那一个干陀诃提菩萨是一样,他都是不休息、不退转的菩萨。那为什么众生生到极乐世界,就都会不退转呢?它关键是它启发了一个生命因素,这个生命因素啊,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觉醒。你发现了,假如让我重来,我就不做那个决定,有没有。这表示你在人生中,有这么一个因素已经觉醒了,而这个觉醒的因素觉醒以后你就永不退转了,知道吗?就像种子既发芽以后,那种子就不可能收回去,再做花生,对不对,花生一发芽以后就发芽了,你说再把它炒一炒变花生吗?不行了,它已经变豆芽菜了,你只有当豆芽菜吃,你不能再炒回变花生了。它只要一发芽,就永不退转了,你要记得这一点。所有的菩提子啊,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你的菩提子已经有一个已经发芽了,因为我们的生命因素有很多,你只要激发一个生命因素,发芽就好了,那就不退转了,你知道吗?
这个地方讲到这里,我们跟各位讲,所有的菩萨名号你记得,所有的菩萨名号,你通通要把它性德化,不要拟人化,你记得这一个原则。《佛说阿弥陀经》它最大的特色它讲佛,佛是指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兑现出来,通通兑现。菩萨,菩萨你知道,菩萨,你是说它叫菩提萨埵,菩提叫觉悟,萨埵叫有情,所以简称菩萨,叫做觉有情。没错,什么叫有情,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呢,还是要去觉悟有情呢,还是我被觉悟的有情呢,你都没有定义。我跟你讲,那个有情用现在的话讲叫生命元素,或者生命因素,知道吗,它是个元素,而我们的生命里有很多这些因素。这些因素啊,我常跟各位讲说你要定位,就是决定把哪个生命因素给兑现出来。这样讲是很理论的,可是你事实上你是有的。
很多人在问,师父你看我修那个法门好,那没有用,因为法门是你决定的,不是师父决定的,当师父跟你确定,说你修这个法门修那个法门,那是已经意识形态了,你的修法已经不是法如是的法,你是脑筋里面的法,不是生命里面的法,不对了。所以你只要能够去反省检讨,找出你生命中的东西来做确认,你要记得,那个就是你所定位的地方。但是你没有专业训练的话,你那个定位只能够自然成长,你能够确认你有专业训练,那个你就可以养护成长,对不对。万一两个月不下雨,我浇水,你让它自然成长,两个月不下雨,它没水,它干干的,还不见得会死啊,菩提子是不会死,但是它有可能就永远枯枯瘦瘦在那里,等着下一次下雨来它才会再长一点嘛,关键是在这里。所以我们透过训练,我们可以让它成长很快,我们没有接受训练,只有自然成长,那个成就就很慢,你要精进修行都很慢。你要记得只要你有个觉醒,你下辈子,绝对比这一辈子来得灿烂,知道吗,因为你这辈子是种子而已,下辈子至少发芽了。你假如经过训练以后,你下辈子这个种子的专长,它还会给兑现出来,它只会一直成长,它不会退缩,因此叫做阿毗跋致,你要懂得这个意思,所以我们才鼓励你要真的能够好好的觉醒。
要觉醒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反省检讨,所以你看大乘佛法里,拜忏是一个很主要的法门,原因也在这个地方。拜忏不是叫你拼命拜就好了,你拜到地上一个洞也没用,就是要反省检讨。所以我们通常说在你做功课之前,我们要你先拜一百零八拜,为什么?培养谦下心。功课做完佛号念完以后要静坐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为什么?要反省检讨。怎么反省,那你按照理忏、通忏、事忏、别忏,这样去忏悔,你的罪业要过很快。
那你人生中,人生,就每天的生活中,要是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记得,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明明就这样,他为什么这样,那叫什么?那叫业相。当业相现前,每天,一个业相现前一百零八拜。今天有几个业相,有五个你就拜五个一百零八拜。你可能会说“我车子停在那里,他吐痰就吐到我车子上来,我要一百零八拜?应该嘴巴打他一百零八下才对。”告诉你,这叫业相,因为我不如意,对不对,我不如意我就一百零八拜。我告诉你,当业相现前就告诉你说你最近有业障要来了,赶快拜,消业障,你不要等它来的时候,你才要拜,来不及了。
所以只要有业相,你就拜,要记得,拜完以后,通常就静坐,就做功课的时候一起拜。一部《弥陀经》才多少时间,对不对,给你念佛念多少,念一千声,一万声,念完了要干嘛,就拜忏消业障,你有什么业障,你自然就会过去。你不要以为我没有什么业障,我告诉你,当你发现的时候已经癌症末期了,你那时候说,师父我听说你也癌症末期,你是怎么转的,我告诉你那时候你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你一听到癌症末期,那两只脚已经软了,跟蚯蚓差不多了,生活已经大乱了,你要怎么修?你一面拜忏一面想着,哎呦,业障,业障,癌症末期,你还怎么拜,不可能拜了。等到失业,发现,哎呀!上当了,被骗了,你拜有用吗?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当业相现前你先拜,先拜,不是一百零八拜就能涵盖过去,有些大业障不是一百零八拜,你会常常出现,常常出现,常常出现,那你经常反省检讨,反省检讨,很微细很微细的地方你都看得到,你不反省检讨,微细的你就看不到,这个就是关键处,关键处,所以修行消业障很快。你说我消了半天怎么业障越来越多,你在增长我执、我慢就不能消业障,所以第一个一百零八拜是谦下心,要谦虚,谦虚的心,你没有谦虚的心你不可能的,你不可能真修行。这个是跟各位提到阿毗跋致的这个部分。
好,这个是有关四个“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的部分,这里面是一篇很大很大的论文。从这一句话十二个字来谈起的话,它可以讲到《无量寿经》,再讲到十大愿王,然后胎藏界,然后你看到整个佛教的架构,理论的架构架起来,那你的人生也确实是在这个范围里头。我估计这篇文章写下来大概三到五万个字,包括图表,包括那些图像,通通在这里面,所以它还是很精彩的。有没有人发心要整理一下,这个可以写博士论文,你不要看,这个可以写博士论文。
好,我们把这个重点跟各位讲完了,来看另外一个重点,也就《阿弥陀经》的另外一个重点,也是争议蛮大的地方。刚才这个的重点理论是很完美的。现在我们看这个:“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个也出了很大的问题,就是这八个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是另外一篇文章,我跟你讲这文章不一样的,不同的理论。“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最重要是这四个字,“心不颠倒”,你临命终时心颠倒不颠倒,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我告诉你很多老菩萨念佛一甲子,到老的时候弥留状态,人家放念佛机给他听,他说,不要吵了,那就完了,念了一甲子没用。为什么到时候会不要吵,不要吵,吵死人我不喜欢听了。念了一甲子,为什么会不喜欢佛号?告诉你,你平常念佛叫做应酬,不念不好意思,念了实在很不好意思,念到老,你耳根已经麻疲了那种音,你知道吗,已经麻疲了,尤其现在那念佛机二十四小时念的,我告诉你,你最好是不要念,不然到时候你再听的时候就是噪音。你不要以为那个很好,对于一个都没听过的人,那可能很好听,但是对于一个不是真心念佛的人,你念个几十年以后,你就很讨厌了。
在北京我遇到一个老菩萨,我记不太清楚了,八十几岁,他八岁加入共产党,要往生前六十二天,听到他女儿在念大悲咒,他觉得很好听,那是什么,要他女儿唱给他听,他听了很高兴,他叫他女儿一直唱给他听,他女儿实在被烦的,好了,就去买一个念佛机,哇!他很高兴一直听,最后六十二…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