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经-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六集
海云继梦和上
现在,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个就是你前面的已经成就的那个,没话说——你现在有所觉知,不管是从生命上、从人性上、从人生上面有所觉醒,这些人若能散乱心念佛,都可以往生,这表示前面所讲的那个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到了以后能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这个圣众,阿弥陀佛跟这些圣众是哪些人,很多人就有问题了。有哪些人,这里都没写,我们要依据什么,大概依据你的经典来写的,都算。但是最根本的有四大菩萨,这四大菩萨就是《华严经》上面所讲的:弥勒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这四大菩萨。这是胎藏界里头,东南、西南、西北跟东北四个菩萨,八叶院也有东、南、西、北四方,那么有四隅,就有四维,就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四维,它是用菩萨,不是用佛。也就因为这个原因呐你就发现,为什么鸠摩罗什把十方佛删为六方佛,就把这个四维的删掉,因为它表法是表四大菩萨。它已经有讲“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临命终时一刹那际,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十大愿王你翻翻看,“到已即见阿弥陀佛”,下面“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四大菩萨,主要是这四个。那么其它的呢,你加上谁都可以,有的再加大势至菩萨,有的再加地藏菩萨,那无所谓,但是这四个菩萨一定有,因为你的经典所依据的出处不一样,所以有《阿弥陀佛来迎图》,有没有,那里面有八大菩萨,那就再加,那不要紧,但是这四个菩萨一定有,这是一个关键处。就是说为什么会有,因为你都在胎藏界的范围里,胎藏界是整个法界的结构,也就是你的生命结构,生命里最主要的几个因素,它分这几大类把你显现出来。有机会我们再跟各位讲密法的时候才讲,因为讲净土讲到那边去,现在已经够深了,有的人已经睡着了,再讲那个通通摆平了,那不但要软铺,还要卧铺呵。这个是我们在谈的有时候我们在讲经的时候,适可,适可而止,大家昏昏欲睡就好了,不要睡到都打呼了。
好,到这个地方还不打紧,最后这一句是最重要,“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一段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第一句跟最后一句,都讲这样,第一句跟最后一句,在这一段里他讲了两次。重点是“我见是利”,我看到这个优点,这个利益。你们既然天天都吵,吵说要死到哪里去,那我告诉你,这是一个你们最好去的地方。
这个里面我前面就先跟各位讲了,因为在印度的文化里,佛陀的成就是印度文化的一朵奇葩,他也给印度文明带来了极高度的进步。印度文明本来就很进步了,但是佛陀的这个创见,对印度文明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当时社会的菁英,那些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这些大成就者一听到佛陀的理论,通通转过来了。所以我们才跟各位讲,佛陀当时讲的法,其实是都跟这些色界无色界的人讲的,不是跟我们讲的,我们欲望、杂想太多了。那一些证得阿罗汉以后的人,他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了,我原来在克里希纳那边,在siva那边,在大梵天那边或者毗湿奴那边,都有他们的国土好去。我来你这里,我那里去不了,请问我要去哪里,对不对。本来我还有个茅棚住,现在给你这么一弄茅棚去不了,那现在要去哪里?他说有,有大楼可以住,这个社区的大楼不错,你可以去,为什么呢?我见是利,我看到这里,因为这个地方最适合你们去。话是这样讲,是这样吗?不是,因为这是法如是故。佛陀的法如是,就是自然真理如此,你有成就,你当然就到那里,但是你们看不到,我看得到,这是真理的轨迹如此啊,那我看到,我告诉你们,所以我才这样讲。佛陀就告诉这些大阿罗汉讲,我不是安慰你们,也不是随便讲讲,这是真理的轨迹如此,你们必然会要到极乐世界去。所以你现在要找舍利弗在哪里,我告诉你,就在极乐世界了,在哪里。目犍连、摩诃迦叶在哪里,通通在极乐世界了。你不去也可以,假如你不去极乐世界,你就到兜率天弥勒内院去,跟弥勒菩萨一起再降生人间,也可以,就看你决定。你既然有所成就,那你就可以做决定了。这是第一个,佛陀看到真理的轨迹,他这样讲了。
第二个,就是这一段话,《弥陀经》里讲这一句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总共讲三次,有三句,这一段就讲两句,第三句是到结论那边才讲的。所以这个地方你看到,他在这一段里为什么强调这个呢,就是告诉我们,你们这些阿罗汉,不用担心,在我这里修法,自然有你安身立命的地方,知道吗?
很多人问,我们净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你们华严往生哪里?这还需要再讲吗,这个不用讲,对不对。我们华严绝对往生极乐世界,那是指什么,最笨的人,往生极乐世界。你们那种念佛法还未必往生,因为你一点概念都没有,不可能往生,而且很有可能跑到化身佛的世界去,而不是到报身佛的世界,你要留意到。我们是最少到报身佛世界,是最少。要高明一点的人都入法界去,到法身的地方去了,才不要到净土去,我们入法界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到净土去呢?这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因为你以为念佛就往生净土,就结束了,还没,你到净土以后事情还多了,因为终点是入法界,净土只是化城而已,因为它是报身佛的地方,不是法身佛的地方,你弄清楚。
我跟你讲这个不是要跟你挑战,假如你现在是念佛,你还是乖乖念佛,照你的方法,不要听我讲,听了你就心大乱了,回去就不知道念不念了:极乐世界竟然跑出两个来,而且听说还是化城,不是终点站。告诉你,它怎么会是终点站,因为你到那里还没成佛,你要成佛是往后走。因为极乐世界是第二世界,第二世界后面还有第三世界,第四世界,一直到N加1个世界。你不可能停在第二世界,你还要第三、第四……
所以这一段话就是很明显的告诉我们,是跟那些阿罗汉讲的,你不要一直想要找一个栖身之处嘛,成就以后整个法界你是自在出入的,整个法界就是你的法身。你不到那里去,你一直要找一个你要安身立命的地方,那你还是法界的孤儿,还是法界中的生命孤儿,流浪法界的生命孤儿。那还是太可怜了,只是比较好一点而已嘛,人家三岁流浪,你是五岁流浪,只差这两岁而已,还差什么,人家在第一世界流浪,你在第二世界流浪。
那你要直接进入法界去,那要入法界,华严的行法是最特别的。这个法门本来是从华严的立场来讲,它只是一个眷属经,今天弄成一个主要经典,那你都一头栽进去了,对不对。蜂蜜很好吃,结果你这只苍蝇就掉到蜂蜜里头去了,你飞不出来,已经被粘住了,那种蜂蜜有什么好吃,这个就弄错了。好,这个是这一句话,我跟各位提醒的,给各位做参考。
我们不是诋毁这个法门,我也没有丝毫的瞧不起阿弥陀佛,你放心,我也没本事,因为人家是报身佛,对不对,我是大地凡夫,不是说我在诋毁他,你不要弄错,也不要听错。我们只是把整个佛教对法界的结构,这个真理,弄给你搞清楚,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这部经不好讲,我跟你讲,这部经很不好讲,因为它是佛的境界,我们这些都是很厉害,拿来就讲,然后就自己想自己讲,到底他是讲佛的经还是讲自己的经,我们就搞不懂了。我跟各位讲,你不像我这样讲,不行啦,我不是说我是标准的,我是起码而已,起码像我这样讲,要讲更完整一点,那还要打什么,打那个荧幕,还要那个图像一个一个弄给你看,那个还比较完整,因为我们讲经不是专门写论文的,没有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我估计要讲这个部分,它资料三、五万个字,是需要的。刚才那个理论就三、五万个字了,这部经讲三、五万个字,那不是太少了吗?再加上那些图表来讲,那就更不容易。所以为什么疏钞,《弥陀疏钞》是莲池大师写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是有道理的,不是没道理的。
好,我们再往下看,这是另外一个领域。十方佛啊,但是鸠摩罗什在这里,把它删成六方佛,我们来看看,这家伙好大的胆子,佛说的话,他都不照规矩来,敢乱删,是什么原因,那我们来看看。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大家都很熟,你知不知道这个东方他提了几个佛?算算看,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五个。东、南、西、北,通通五个,但是西方七个,下方五个,上方十个。我告诉你,他非常用心,五表示圆满,是小数的圆满,不是大数,大数圆满是《华严经》讲十十圆满。五是圆满,七是大数,你知道吗。这个鸠摩罗什在翻译经典的时候,他就运用人类数学史的观念,五进位然后七进位,七进位以后才十进位,你知道吗?有没有,研究数学稍微脑筋转一…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