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六集▪P4

  ..续本文上一页会讲。我相信各位在听的内心也不是很舒服,对不对,我念那么久的佛,听那么久的《阿弥陀经》,讲都那个样子,怎么你讲得有点异端,不是异端,这是如实了知的状况,你必须要这样如实了知。

  

好,这个地方我们就看到了六方,六方佛,这个六方佛你念完一段经文,都要刚才讲的这种情况,合掌,把佛号,把经文再念一遍,再加强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个《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这样反复的念,你诵过一遍《阿弥陀经》这个名字你就念了十二遍,你会得到它很大的加持。而你念这个名字的时候,跟念“南无佛说阿弥陀经”不一样,南无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佛是没有说的,佛说的是“南无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佛说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讲的,有没有,所以你把这个经名念个十二遍以后,法界一切诸佛通通加持你,通通加持你。我相信当你这样念过去以后,你就有一点觉知,而不是流水文的念过去。流水文那个木鱼叩叩叩……你念完了,哎!那个名字很熟,念,念不出来,有没有。但是你这样子有觉知的反过来再念的话,这个名字你就会很熟,而且这几个佛名你也会很清楚,多念几遍你就会通通记起来,所以这个是一个很好的诵经方式。很多同修在问,怎么诵经可以不打妄想,我告诉你,你这样念就不太会打妄想。要完全不打妄想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佛,一个是白痴。白痴就不会打妄想了,他就坐在那里,嘴巴歪一边流口水,他怎么打妄想。佛不打妄想,我们都会有妄想,你要透过诵经来降服你的妄想,那就用这个方法,你的觉性就会很高。好,这个六方佛的因缘,我们就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这是很有意思。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这个迦牟尼佛跟他这个大儿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大儿子讲讲讲,我这样讲你觉得怎样,“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看他特别强调这个问题,他没有说何故名为阿弥陀经,这部经它很重要的一点。现在我们谈到这里,后面还没有看你就想说,我们前面所讲的你看看,是不是那种状况。因为是所有众生成就以后,才到这个地方来,所以它所护念的不是这部经的问题,是一个法界的真理状态。

  

他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他告诉我们,你听了这部经以及听到诸佛名号,就能够得到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这个我们的大脑就要启动了,为什么这个听了以后诸佛之所护念,我们念别的护不护念呢?问题就在这里,你念佛名,佛是觉悟啊,你念佛的名号,你有觉悟吗?没有,它只不过是个口号。不是喊口号的问题,不是喊口号,那是什么,一种觉醒,这是很重要的,这个觉醒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诵经、在念佛的时候,你就要去留意到这一些觉悟的情况。所以在念的时候经文是很简单,我们诵经的方法,你自己要去转一下。觉悟什么,觉悟就这三个东西,生命的觉悟、人性的觉悟、人生的觉悟,你三个部分你去体会,有的人比较在意的是人性,有的人比较在意的是生命,有的人比较容易感受的是人生的问题。你只要从那边有所觉悟的话,那么那个佛就跟你相应,因为他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他讲所有的佛,所有的生命因素,你的生命因素既然有一个启发,一定有个佛跟你相应,所以你就会得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这个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所有的佛,因为你有一个因素启发了,所有的佛都会跟你相应,加持你,佛光会普照你。因为你既然有一个生命因素启发出来,那你就肯定会成佛,现在所有的佛就跟你通电了,知道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这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你这个生命因素既然启发,一定有个佛会跟你相应,那就当机,知道吗?你有一个本尊就对了,那个本尊会跟你相应,哪一个你不管,而这个本尊不是化身佛,是报身佛,关键是在这里。从你那个生命因素启发出来以后,你将来往生的世界,就是那个报身佛的世界,不一定是极乐世界。这个在理论上,这里就不讲了,因为这里主要是讲极乐世界的这个部分。而你生命启发的那个因素跟那个性德,是跟那个佛相应的,是到那里,那也是净土,因为都是报身净土,所以是一致的,是平等平等的,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但是价值是一样。就好像你住的都是五星级饭店,只是不同哪一家而已,但是都是五星级标准的,就是指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看,你真的那个实质,我们叫实力,实力派,真实的部分你一定要有,因为修行,行这个字是讲实践,我们讲叫力行,所以实践,你一定要去做。

  

真正修行就是摸索,因为你不知道在摸索,人生都在摸索,摸索就是修行,你不要看说没成绩,不是成绩的问题,你只要摸索就对了,你就已经开始在觉醒了嘛。那你有没有找到,还得因缘呐,对不对,还得善根呐。你前辈子没摸索,这辈子摸索你就满头包,所以你看佛成佛,你看佛为什么满头包,他在摸索的时候,被揍一拳就长一包出来,当你满头都是包,你就成佛了,就是摸索。修行这两个字你自己要去定义,因为摸索,所以它产生一种现象——这就修行的根本定义,非常简单的定义:解决你摆在眼前的困难,就是修行。你生活中有没有困难,你就去解决它,这个就是修行。有了困难你就溜,那你就完了,那个困难就是变成业,它会一直跟着你,不管你溜到哪里去,业永远跟着你。所以你要解决你的困难,摆在眼前的困难,你把它解决了,业就没了。明明你处理了怎么又来了,那就拜忏,这很简单,修行就这两个方法,这个就左右脚,摆在眼前的你解决它,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了又跑出来这是业,拜忏。你就这样一直前进,超越很快,很快。

  

好吧,今天我们跟各位讲到这里。明天再把后半段的部分跟各位讲一下。明天、后天我们第二节课留给各位发问,你有任何问题不会或不懂的或者我讲得不清楚的,都可以问,好吧,各位不用客气。阿弥陀佛。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六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