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七集

  

弥陀经-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七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前两天跟各位谈的,是有比较深了一点,其实它不是深,只是平常你没听过,现在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架构,会有一种生疏感。

  

今天我们要跟各位做一个总结,也就是为什么佛门中,尤其大乘佛教,会有一个净土的观念产生,你大概不知道为什么。人家其它宗教讲天国,我们佛教讲净土,只有这样吗?这样佛教的净土跟其它宗教的天国,那就没两样了,那这个就不一样了。我跟你讲,不是这样的观念。你假如是这样的观念,基本上你对佛教的认知,跟其它宗教的认知,也差不多啦,佛教是什么,你还是搞不懂。

  

我跟各位讲,这里面有很多很深层而且也很有价值的意义在,是从你自己的生命中来看的。我要告诉各位,宗教的产生是来自于我们对生命的体验。这个定义是跟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对一个宗教的定义,它第一个要有教主,第二个要有经典,第三个要有仪轨,等等,这戒律等等,他们是从这个表相上来定义。我们不这样定义的,宗教这两个字,不是我们中国人翻译的,它来自于外国,它叫religion。那么来到东方以后,是日本人翻译叫做宗教。翻的对与不对我们暂且不管,但是把这个东西,宗教的这个东西来讲的话,我们原来是叫三教九流,你记得,有没有,三教九流。老百姓那受创伤的心灵,需要一点抚慰,所以大家就找一个什么东西不管,给他寄托的。后来搞出一个人模人样的,这神祇,叫神祇,你来膜拜,对它倾诉内心的苦,那是最好,因为它是本雕的,泥塑的,它不长舌。跟人讲很麻烦,跟人讲一样,常常就会跑出那种状况来,我本来这样跟他讲,他怎么那样跟我讲出去,就变成这种状况。而且你知道,今天是好朋友我跟你讲了,明天变成敌人,那你就糟糕了,对不对,有这种情况。因此这一种宗教,三教九流的这一种宗教,事实上对于基层、底层社会的老百姓来讲,它有很大的作用,就是安抚内心创伤的灵魂,这个是非常好的。

  

我们一般来讲,像各位,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讲,你所要的不是这种三教九流的宗教,你要的是三家之言的真理,所以儒、释、道三家,那是讲真理的。真理,你记得绝对跟生命有关,与生命无关的真理,那叫物理,不叫真理。物理跟真理有很明显的差别,真理的这种东西绝对跟生命有关。

  

所以儒、释、道三家所讲的,儒家叫理学,道家叫玄学,佛家叫论学,经律论三藏,论学。论叫阿毗达摩,它不是哲学,我们三家都没有哲学,西方才有哲学,现在把它翻成哲学以后,我们儒释道三家都有哲学。其实这哲学的基本定义,跟我们所讲的理学不一样,跟我们所讲的玄学也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哲学,只是大脑里面的东西。你要记得,哲学是大脑里面的东西,它是用推理的,所以哲学有一个流行趋势。你看学术界,它一直有一个流行趋势,几十年就翻一个大理论,因为假如不翻大理论,他就没饭吃了。所谓大学者,就是发明理论的叫大学者,那些理论过几十年就没人要理了。

  

但是玄学、理学,或者佛教讲的论学阿毗达摩,或者我们中国叫做义学,佛教有这两个系统,大乘叫义学,小乘的话就叫论学,论藏。这里面在谈的是什么,它不讲推理,它讲契理,记得吗,契理。所以你讲经,契理没有,不契理,知见不正确。你要记得,它第一个要契理。契理讲到大家都睡着了,这个叫不契机,对不对。净空法师讲的很契机,大家都认识,最近又有一个新的明星出来,叫海涛法师,他也很契机,对不对,有没有契理我们不管他,但是他很契机,我讲的就不见得契机,我讲的大家都皱着眉头都入定去了。要讲契理,就很难契机,要讲契机,就很难契理,要讲到真的能契理又契机,那就要高明的功夫,就要义无碍,辩才无碍,还要词无碍,你想想看,你有这个本事吗?要四无碍的只有佛陀,我们四个当中总有一个两个会不轮转,有时候讲到那边转不过来,有时候勉强讲出来,你听不懂。

  

讲经的人他有三个原则,第一个不能讲错,讲的他绝对负责,要背因果的。第二个不能给你听错,我们就发现听的人常常听错。讲的没意思,因为讲的跟写的不一样,讲有时候是以为你懂了就带过去了,有时候在当中会漏了一些连接词,或者转折的漏掉了,结果你就听错了,这个不能给人家听错。第三个你听了以后,出去讲给别人听,也不能够转错。你讲给人家听不能转错,所以我们很多人听完经回去以后,是非竞起。为什么是非一直起,因为各人听的都不一样。

  

有一次我讲有个同修发心,他很认真,很精进,他发心要讲经。我就鼓励大家多支持他,我说他没有证初果、二果,那也有初禅、二禅的定力,那么既然发心想跟大家结缘,他要讲经,大家就应该护持他,多支持他,要把他当作阿罗汉一样恭敬,这样没错吧。好了,讲完以后,下面一堆都发疯了,说我授记他是阿罗汉。我都已经讲了,他没有初果也没有二果,至少他有初禅、二禅的定力,我们要把他当作阿罗汉这样来恭敬。好了,结果变成,我授记他是阿罗汉。我都不知道我是阿罗汉,我还会授记人家是阿罗汉吗?你想想看,这个就是在讲话当中常有的问题,他转出去就转错了。我肯定我没有讲错,为什么?因为我从不跟人家授记谁证阿罗汉,所以我不可能说他是阿罗汉。但是就有人会说,我说他是阿罗汉,那这个就问题很大,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那么我们要跟各位谈的,今天要谈的一个重点,就是法报化三身的净土,我们通称净土,化身是在娑婆世界,报身是在净土,法身是在法界。这个跟天国是完全不一样,天国还是在娑婆,你一定要弄清楚啊,任何的天国、天堂,通通还在娑婆里,娑婆里就有三千大千世界,知道吗?那净土呢,净土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大家在讲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很简单讲,净土法门就是报身法门华严在讲的是法身法门,这个是一个很明显的差别。你要留意到,直接就进法身,所以华严在讲的是法身大士,不讲阿鞞跋致,你有没有弄清楚,这样你就应该很清楚了。但是我肯定你从来没听过,你不会听过这些的,因为这种东西你只有在华严里头你才会看得到。为什么华严要讲法身大士,他是法界里面的大菩萨,他连菩萨都不讲,是大士,法身的大士,他不是普通的菩萨。普通的菩萨只是这个过程里,在六度里头修行的人叫菩萨,没有错,但是他没有证得法身,但是他可能有报身。所以这里头有一些状况,这个理论就相当多了,我这样讲你当然听不懂,而我要讲到你懂就天亮了。这个比入定更麻烦,现在天才要黑下来而已,讲到完就天亮了,你就知道这功夫要多大。

  

第一个我跟各位讲,为什么在生命因素里头你要定位,我们有无量无边的生命因素,但是定位是只选一个,让这个生命因素开始成长。这个生命因素基本上对我们来讲,不是零分,多少各位你都已经启蒙了,但是你抓不到它,你不知道而已。譬如你有没有慈悲心?有,你有没有智慧?也有。但是现在跟你讲说你从慈悲下手还是从智慧下手,你大概会两茫然,对不对。慈悲也很好,不过……你又有不过。讲了半天说好,可是……又来了。跟你讲了半天,还有呢,还有讲完了以后,但是呢……又跑出来了。不过,可是,但是,还有……很多很多,这个就是你没有办法定位的地方。但是没办法定位并不表示所有的生命你都零分,不是这个意思,你都有,基本上你大概十几分到二十分之间。假如你现在开始就有二十几分的,那就已经很突出了,你要定位就简单了,你大概就在那个地方,再差劲的人也有五六分,七八分,不会都没有。所以现在要你学佛,要你修行,要你找定位,找出一个生命因素来定位,并不是困难的事,是因为你没有信心。你只要有信心,你随便一个就可以。

  

好,我现在这样跟你举例。因为要找哪个生命因素出来,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学问还没展开。这个学问我估计要五百年后,我跟你讲,肯定五百年后会很发达。五百年后你再来,学佛就很简单了,就跟现在进入大学里面读大学一样,学佛里头有很多科系,有很多学问,通通会展开,在未来的一百年以后,它就会启动。假如快的话,说不定二十年后你就可以看得到。这个生命因素,你现在没办法的话要怎么办呢,我们有一个叫做圆融道。

  

圆融道它有三个条件,第一个就是对三宝具足信心,圆融道的金三角,第一角就是对三宝要具足信心。第二个尽形寿行菩萨道,哪个菩萨道,这个你就好进行了。譬如说我要救济,我要布施,或者我要写经,我要修禅定,或者我要到道场发心当义工,我来护持,或者到道场里扫地,或者煮饭,这个都可以,你发心做一件服务众生的事,尽形寿要去做,不要轻易的改,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在进行这个菩萨道的同时你会有挫折,对不对。譬如说煮饭好了,太早煮,说你不会晚一点吗?太晚煮,说那么烫,怎么不早点做,到底要怎么办?弄个热汤出来,说汤煮熟就好了,为什么要煮那么烫?为什么?因为人多,口杂,意见多…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