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七集▪P3

  ..续本文上一页经典里头,事实上在翻译的过程里,因为它是眷属经,它只有某一部分,它只讲你修行成就的这一部分,它在这里面没有讲你发心修行的部分,那是在《大般若经》上面讲,所以昙无竭菩萨他就向东走,向东,一直向东,你回去看《大智度论》后面,昙无竭菩萨有的翻成常啼菩萨,常啼就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为什么?他要向东,向东去找善知识,因为他才初发心。那南方,南方是正确的方向,所以善财童子向南方,因为他是受到文殊师利菩萨的指导,向南方去找。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是以善财童子的教导为核心,正确方向去修行,他从来不跟你讲成就怎么样,你知道吗?那么这个地方《阿弥陀经》是讲向西方,成就以后到西方,就像太阳从东边起来,最后修行人从东边发心,到最后成就都到西边去,是指这个意思。前面已经跟各位讲过,你不要去指西方在哪里,你西方怎么算,你看现在晚上九点,晚上九点的西方,你去注意看看,早上九点刚好是东方,对不对,地球在转。现在夏至要到了,夏至的东方刚好是冬至的西方,是不是刚好相反,公转也反,那个自转也反,通通在反,你的西方是什么?所以释迦牟尼佛不会笨到用这种方位来跟你讲,他不会这样讲的。

  

很多人说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每天都向西方念佛,你要看你几点往生,不然你早上的西方,你看过十万亿佛国度,这一转你就反方向了,结果你到那边一看,对不起,passport拿错了,这里是东方药师佛的世界,不是西方阿弥陀佛的世界,你这个就搞错了,不要从一定死盯在哪个方位上,不对,它不是那个意思,经文不是那个意思。东、南、西、北只是个媒介,用来说明成就的整个过程。北方是成就以后拿来用的,妙用的地方,所以你搞不懂这些方向,你根本就弄错了,就执着在这里,死在这里,这个是我们跟各位讲,法、报、化佛法结构当中,它的绝对性跟卓越性,它完全超越时空的,完全超越时空。

  

你从这个地方来看,这个报身佛你看有多少,你只要打开佛经看,有好多好多的佛,你看那么多的佛通通都是报身佛,《万佛名经》有嘛,对不对,《千佛经》有嘛,你看那个看起来好像都是化身佛,只要现在不在世间的,通通是报身佛。这里面也好多佛号,《地藏经》也好多佛号,所有的经典有很多佛号,它通通都是报身佛。报身佛他是圆满报身,为什么圆满,他起作用能圆满,他的作用不会有肓点,不会有死角,所以作用才圆满,叫圆满报身,所以报身佛他是千变万化的。化身佛就没了,化身就来到人间,你生活中遇到很多化身佛。我跟各位讲你回去算算看,你的那一半就是化身佛,他常常在协助你,有时候常常在教训你,因为他使你的生命成长嘛,对不对,要不然你就变成冤家死对头,前辈子欠他的,这辈子来还债,你就变冤亲债主。你要是能转过来,嗯!他这样子在激发我,我的生命在成长,那就化身佛了,是你心境的调适问题。所以化身佛是指现实生活中的部分,娑婆世界这个部分,报身佛是净土的,法身佛是在法界的。你直接要进法界,可能有困难,鼓励你透过报身到达法界,报身那么多怎么办,他指定成就的这一个,阿弥陀佛。这样子你才知道说这部经,在佛教里头的地位是什么样子。它不是突然间冒出来,因为站在《华严经》的立场来看,所有的经典都是眷属经。在眷属经典里它在根本*轮里头,它的定位是怎么样,它很清楚,这个很清楚。有机会,有关这个部分是值得做专题的演讲跟讨论,这个没有时间,我们就不讲太多了。这样的话,法、报、化三身跟各位介绍了,这个世间、净土、法界,也跟各位讲了。

  

这个净土还有一个地方必须跟各位补充的。我们讲过,当菩萨到达七住位以后,他就有他的净土了,这种净土,其实它是法界里的净土,可是在各位来讲,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报身的净土,都可以当报身净土。到底它是报身净土,还是法身的法界呢,你不用担心,你通通把它叫做报身的净土,你这样子,观念容易厘清。因为当你深入到那个程度以后,你真的实修到七住位的时候,你自然就清楚,你在法界的地位是什么,跟工作、功能是什么,因为你那个生命因素会起作用。现在你还没到那里,但是你观念不要混淆,不混淆你的观念,你把它定位为报身净土,这样就比较好弄。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净土还不够完美,它是真实的,但不够完美。

  

天国,天国我们知道有很多天,六欲天里面都是天国,象鼻财神,有没有,他就是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天人,现在大家在拜的印度教的,那个象鼻子的那个象鼻财神,他是大自在天天王,他是毗瑟奴的儿子。另外一个儿子到中国去了,那个叫做韦陀天尊,我们常常念韦陀尊天菩萨,是指这一个。这两个是毗瑟奴的儿子,一个到中国来,一个没来,那个象鼻天没来。我们就把他讲,它这个就是层次,它是第六层天。那一般讲的天国都讲玉皇大帝这一层,就是忉利天天王。忉利天有三十三天,统领三十三天的就最中间的那一个,妙圣殿的殿主就释提桓因,中国人把他翻译过来名字,应该不是翻译,原始取名就叫玉皇大帝,是同一个;西方人叫耶和华,它也不是翻译,它原来的名字就是指这一个,三十三天天主。他只能到这里,因为到这个地方的,它是欲界第二层天,也是须弥山山顶的这一天,他有很强烈的好恶欲望,喜欢、不喜欢的欲望。所以你从《圣经》里面看呐,他发大水淹死所有的坏蛋,把好蛋通通放在方舟里面,这个就是他有好恶心。他是不是万能呢?他不可能万能,因为《旧约圣经》里的上帝,他是讲无形的,不是有形的,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一点。那么这个无形的,它就超越了忉利天天主的这个层次,这是不一样的,那个上帝讲的是真理,不是拟人化的上帝。所以一般在讲的这种上帝、创造万物的上帝,他拟人化了,他绝对不完美,因为他还受到物理现象、社会现象、生理现象跟心理现象的控制,所以他不会完美。

  

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在娑婆化身佛世界里,这四个现象是一个牵制性,你无法跳脱的,这叫有为法。到了报身佛的净土里,就已经属于无为法,所以它是真实的,但是不够完美,不够完美。要完美那就要多维流淌的法界,所以诸佛净土通通是在法界里。但是这几个,第一轮的这几个是第二世界,我们进入净土里最方便的这一个,是第二世界,那就说在报身的净土里头,它还有方便与绝对的问题。方便就是可以善巧方便,那么绝对就是不善巧方便。像文殊菩萨的净土,就不跟你善巧方便,因为你要智慧到那里你才进得去,不到那里你进不去,它没有善巧方便;像这个阿弥陀佛净土,它就有善巧方便;同样的,弥勒净土也有善巧方便,就是兜率内院,它只要你符合最基本的几个条件,你就通通可以去了。

  

好,这个部分,我就简单跟各位谈到这个地方。这里还要再跟各位谈的是,昨天谈到“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佛问舍利弗,也就问我们,为什么这部经叫做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为什么?文是这样写,当然是这样没有错,可是你不能就这样接受,假如经文这样写,你就把它认为是当然,基本上你容易迷信。我们不能这样接受,我们一定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受持这部经,那就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我受持别的经,那佛就不护念,佛是不是有大小眼,对不对。我们看《金刚经》上面也这样讲,《金刚经》读它一句一偈,它的功德福报,远比那个什么早上怎么供养,下午怎么供养,晚上怎么供养,如是供养两万劫,所得福报,还不如《金刚经》念个一句一偈,对不对?好,当然是真的,我要证明怎么真的。那我也念啊,我福报有吗?有没有,有的《金刚经》通通背起来,每天都在做《金刚经》功课,你福报有吗?我看你还是烦恼一堆,对不对。那到底是哪里对,哪里不对?我肯定佛讲的没错,但是我在做的当中,我在念是不是佛所说的那样诵,对不对?我念它一句一偈,功德胜彼,我整本都背起来,功德在哪里,有没有?问题是你整本都念起来的念,跟佛在讲的念,这两个念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你知道吗,在唐朝的时候,他们一念可以,为什么你念就不行,差别在哪里?这个疑情,这个叫疑情,你要接受它,那么从自己所进行的地方,你去找出那个错,那个不当的地方。你讲念,他也说念,你就照着他说的念,你这个念跟他讲的那个念,念的那个,不同一个,知道吗,不同一个。那你的念要跟他的念怎么合得起来。现在不是大小的问题。譬如美金一块钱,马币三点三,假设哦,我拿马币出来跟美金不合,至少我有三分之一,它不是这样比,它合不起来你就不能用,就不能用,就等于零了嘛。不是用数字来比大小问题,而是你那东西拿起来,不能用就是不能用。你要怎么把它变成能用,这里面可能就差一个什么,一个VISA,对不对,你要去签证,签证了就可以用,你没有签证,这个不算。

  

好了,类似这样的情况,你那个关卡在哪里,你要自己去摸索。我跟各位讲,我摸索三十万拜才摸索到,我是每一拜都这样想:我这样拜对吗?我拜了十万拜,有一位师父,真的是从地涌出,不知道从哪里跑来跟我讲说我这样拜错了。他教我这样拜,我又经过十万拜,就自己有感觉到,抓到抓到要领了,再经过十万拜,我肯定要怎么拜才对。那么一次就够了,你就已经从你现有的这个象限,转入到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里,这个就是修行,那就是生命的体验呐。我要告诉各位是,你要去拥有这个体验,不是我讲什么你听…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