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之《華嚴六科-華嚴禅行法》第七集

  華嚴禅行法之

  《華嚴六科-華嚴禅行法》第七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今天再接著跟各位談,華嚴禅他的精髓部分,當然談到這個部分是一切禅法中的最高層次,那也就是你所要進入的最終極的領域這個部分。

  從今天我們華嚴的立場來講,叫做入海印叁昧,華嚴的廣大境界就是海印叁昧,那這裏面有個問題,海印叁昧裏面的境界是什麼,這個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告訴你,這裏面是什麼你不知道,你也問不出來,不講你還不錯,越講你就越錯,因爲你都用大腦去想的,這是個經驗的問題。

  那我們要跟各位講說,這個領域可以進去,但是他有兩個前提,第一個前提就是前面的資糧道,那你大概就不止是七十分了,通通要達到98分以上,大概來講,95,96都屬于不及格的狀況,要不然,海印叁昧的境界你進不去。

  那先想想看,你要是經常做噩夢,經常在慌張,有很多問題都不知道,那你就跟海印叁昧,那就是慢慢等吧,因爲這個時候的我們,那你在人格性的成績上面,大概都還不到60分,那你要想達到七十幾分以上,你才有可能修大乘禅法,那你距離越遠,你就越難。

  透過大乘禅法的置心一處跟提疑情,那麼把你從六七十分的地方一直提升到九十七八分這邊來,那我們才有可能說來進行海印叁昧的訓練。

  因爲這個時候所進去的領域,他的世界我們統稱勝蓮華世界。

  那麼昨天我們各位談到的淨妙國土,文殊師利菩薩跟我們講說諸大菩薩所在的這個不退轉的這個殊勝國土叫淨妙國土,那都在華藏世界裏,沒有錯,那華藏世界裏面的世界,到達最頂尖,最高的那個層次,那個領域,那個叫做勝蓮華世界,他的佛就不是毗盧遮那佛,也不是什麼阿彌陀佛,那這一個來比那一個,那用世間的話,不太正確的講法,那這個叫做小佛,那個大佛就叫做賢首佛。

  我們華嚴叁祖,賢首國師就是這個賢首,那有些經典把他翻成普賢佛,或者翻成賢自在佛,那不管怎麼樣,用個賢就有點鹹鲢魚的味道,他就是用賢,賢首,這裏頭所在的菩薩,那應該來講,都是相當于不是用AA級鑽石做的,大概都是高級水晶做的,透明亮麗,全身發光的,所以你不要把他擬人化,擬人化實在是侮辱了佛菩薩,這些佛菩薩是真正的佛菩薩。

  他的意思是我們生命中的這些品質,每一項品質經過千錘百煉以後,這品質當中都沒有雜質,那一個殊勝你能體會嗎?

  生命品質中的沒有雜質,他是怎麼樣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舉個例子看看,我們都有布施供養的這種生命因素,供養了老半天以後發現,站在市場門口的那些假和尚要不要供養?那些乞丐也不去賺錢,要不要布施給他?

  從我們的合理判斷中,好像這種推理跟找尋答案是正確的,因爲我們總要弄清楚吧,到最後還是給是沒錯了,但是呢,你要知道,你這一個因素不純,你還有說他是真的假的,他是懶得工作的,那我們到底給或不給?經過一番掙紮以後,好吧,給吧,給了,這個就是不純。

  我們本來供養一個師父,准備了一千塊要供養,哇,結果師父跑出兩個,那一千塊就撕成兩張,平分,一人五百,一人給一段就好了,反正我一千塊都布施出去了,對嗎?你都沒有感覺到,這種供養純不純呢?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因素中對于這樣的供養,你那個供養的因素不夠純。

  我的意思不是說你要去跟人家去借一千塊來,兩人都給一千塊,我的意思不是這樣,你既然是要供甲師父一千塊,那就只有一千塊,甲師父來你就供他一千塊,乙師父沒錢,沒錢就隨緣嘛,我沒有准備呀,應該是這樣子啊,你內心又有一個不好意思,既然兩個人來就應該平分,剪刀拿起來就把他剪下去了,那一個人一段,剛好五百,那你就知道你的供養當中還有一個不好意思的雜質在。

  我們很多這一類的因素,這些因素裏頭,本來是善良的,但是我們把人家附加了很多沒有必要的雜質在裏面,這些雜質不一定不好,有的是很好,不好意思可能是會發光的,本來你是透明光,因爲加上不好意思,他可能變紅光,他不一定是不好的雜質。

  但是我們可以告訴各位,當我們生命在向上積極成長的過程裏,那我們有很多這一類的東西,是需要除掉的,盡管這些雜質不一定是不好的了,但是我告訴你好的還是雜質,雜質他就不是你生命中的東西,他可能是因爲道德,因爲法律,因爲族群的習氣,附加上來的,他在經過生命的轉化過程當中,他都會抖掉,都會丟掉,那個就叫雜質。

  那麼有些雜質不管好的或不好的,在生命成長的過程當中,他是必須要的因素,那這個我們叫做催化劑,大家在化學裏頭看到有一個催化劑,他加上去以後,那你那個礦裏頭的金子,他很快可以提煉出來,那個叫催化劑,那麼有了催化劑以後你也好提煉,你的速度會很快。

  那各位有沒有看過這種催化劑啊?我看都愣著好像都沒有看過,你都看過,而且也都用過,那就是大悲咒,大悲咒,觀世音菩薩在初地的時候,一聽大悲咒很快,那個催化劑馬上催到八地去了,所以大悲咒本身是個催化劑,大悲咒有沒有一定要啊?不一定呀啊,不要說我想從初地到八地就一定要持大悲咒,沒有一定要啊,那是因爲觀世音菩薩他有這個因緣,他遇到大悲咒,正法明如來他再轉過來,因爲他是正法明如來再發心從菩薩開始重新再來一次,因此他有很多特別的因緣。

  因爲他已經走過了,他知道了,所以他會再遇到觀世音如來,所以這下子呢,他馬上就超越了,那我們有沒有?我們也有,你生在不好的家庭裏,你生在不好的國土裏,那你要懂得會修行啊,我們在娑婆世界裏是最好的催化劑,但是你要懂得修行,你要不會修行,在娑婆世界,那是最好還債的地方。

  大家都有很多債務要還,有的丈夫債,有的妻子債,有的孩子債,那你當還債啊,他就不是催化劑,他會幫助你很快的把生命提升出來,提升以後那東西可以放下,所以各位要能夠體會到這些東西,這個雜質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有他的需要,那沒有呢,也沒關系,但是你要能夠掌握到那個真正的,叫真實的,真實法,催化劑都叫做方便法。

  那麼真實法中我們跟各位提到的就是置心一處,就是你在摸索以後,你的生命很快會提升。

  從大乘這邊開始,第二個我們跟各位講的要件,除了前面的,前面的資糧道就是人格性要健全,要有出離心,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第叁個就是摸索,摸索你要是很快,就直接置心一處,跟提疑情的話,那你馬上就可以接到後面來,這馬上的意思是指置心一處到一心不亂,到止住妄想,講是很快,馬上就跳過來了。

  可是你實際上用功的時間啊,我想叁五年算是上上根器了,那一般上根器的八年十年是需要的,那是指你還需要有相當的福報,相當的善根,相當的因緣,那你才有可能進入,那麼在置心一處中,他有許多的這種岔路跟盲點,那我們跟各位大概的提了一下,這個部分提的比較多了,其他的還是要你自己實際的行,去實踐以後,發生問題,那我們再討論,才能鑒別,才能驗證。

  第二個是疑情,疑情他也需要,第一個階段的資糧道完了以後,第二個階段的資糧道就是置心一處跟疑情,疑情裏也有很多的岔路跟盲點,那麼這個時候,你爲什麼能夠不走到岔路裏面去,爲什麼沒有盲點了,那就是根器的問題了。

  昨天我看了達文西的傳記,達文西,很有名的,文藝複興中期的大藝術家,他也是科學家,他之所以出名,就是他的藝術作品都有絕對的這種人體工學跟自然科學的理論依據,不管是光學,力學,他都運用進去了,在當時學藝術,他老爸贊成,學科學,他老爸就反對,他認爲那是沒出息的人,不正經的人,在社會上搞怪的人,學科學對這個社會還有很大的幫助。

  在當時的人,當時的社會價值裏,他並不承認,那麼這個孩子爲什麼一直堅持要用科學來創造藝術,這就是他的善根了,他之所以能夠名垂千古,那有他的道理。

  我們一般人,老爸要出錢給我學畫畫,我就去學畫,畫了以後畫到死,畫到死了,那就不是畫家了,他雖然也喜歡畫,很喜歡藝術,可是他的畫就不照你們傳統的畫,他一定要用它的,所以你們現在到處可以看到,只要講瑜伽,講氣功,講打坐,大概有一張畫,就是一個人,都不穿衣服,大概天氣太熱,兩只手張開開的,兩只腳張開開的,畫了四只腳四只手,那個就是達文西畫的。

  他畫那一張做什麼,你大概也會看不知道爲什麼,他那一張畫說明人類的各個地方,各個部位都等比例,就兩手兩腳張開,畫起來剛好是一個正圓,兩腳張開剛好是一個等邊叁角形,站的最穩最大的幅度是正叁角形,這家夥畫畫不畫畫,還在做人體試驗,這個就是他有那個善根,他開創了整個藝術史的先鋒。

  告訴你,他一定是前一輩子在東方修行的人,他往西方走,不知道被哪一個大德騙了,所以他就跑到西方去,跑到佛羅倫薩去投胎,他要是向東方看,就不會到那邊去投胎了。前面一定是個大修行人,

  所以你要知道,修行的本身他就是在邁向未知,探索未知的領域,那麼你探索的那個時候的心境跟動機只有你知道,假如你很清楚的話,下輩子你再來要做什麼你就很清楚,那要很清楚,你一定從混沌到清楚,那你假如說只是在嘗試未知,那個領域你並不清楚到底我在嘗試什麼,不知道的時候,那你下輩子再來,你也照樣會成就,只是你在修行的那一輩子你並不知道,所以下輩子你來,是歌星是藝術家,是冒險家還是運動員那你就不知道了,不一定,但是你去嘗試的結果,你一定會成功,你再來。

  你看這些再來的人,大企業家或者大國王,大軍事家,或者大藝術家,他們爲什麼會成就?你以爲他們是運氣的?他們是天才啊?都是前輩子用功來的,所以你今天在修行,笨一點下下根器者,你也爲下輩子想一想嘛,用點心嘛,探出頭來嘛,把腳伸到圈子外面去嘛,爲什麼你一直要關在已知的框框裏面,而不願向未知的領域去邁進…

《華嚴禅行法之《華嚴六科-華嚴禅行法》第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