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目標就是證空性以後要起妙用,起妙用就是你活的自在,不是活的無奈。
現在我們在娑婆世界是很無奈,怎麼無奈呢?就拼命吃,吃最好,吃到最後呢,各種病,好了,再吃,吃來治病,所以很多人就吃得發胖,胖了以後又拼命去瘦身。你很無奈嘛,要吃的特別好,然後又要減肥,那你幹脆吃草就好了,又吃的去減肥幹嘛,爲什麼要這樣呢,無奈,那你證空性以後自在以後,那自在要起作用啊,給你來一個美麗的人生,這個才是你修學的第一個目標。
證得空性以後,不見得會活出亮麗,活出芬芳,你要知道,證空性以後,爲什麼還有人還要自殺,那阿羅漢活的不耐煩了,百無聊賴的不知道幹什麼,想活下去還是要入定,想不活下去那又不知道幹什麼,幹脆死了算了,活出生命的燦爛,這是一個小妙用。
然後你還要再突破,再突破,突破什麼?要建立一個美麗的世界,不但自己要有一個美麗的人生,我更希望這世界每一個衆生都活的很燦爛,那這個就難了,所以我告訴各位,自己要成就,叁年,我告訴你叁年就夠。
那我們爲什麼不行,因爲你前面資糧道沒有,師父,我問你已經問五年了,我告訴你,你不止問五年,你最少五百大劫,每次都問師父要怎麼開悟,師父說你欠揍啊,給你講多久了,你還問怎麼開悟,因爲你前面的資糧道不夠,身心人格都不健康,那你要怎麼樣開悟要怎麼樣成就啊?
所以這個有了,發出離心,然後再去摸索,摸索以後,那再教你就很快了,你要具備前面的條件講後面就快,前面的條件沒具足,難講,光是跟各位說數息法,先看好呼吸再數法,數法結束在隨法,隨法結束有止法,那你就前面兩個,看好呼吸以後開始數進去,1數到10,他一提問題,師父我的隨法,我的止法,你欠揍嘛,你數法練好了沒?數法都沒練,他就隨法就止法,你說這樣他會成就嗎?我告訴你,過去五百叁大阿僧祈劫已經浪費掉了,未來呢,還有五百叁大阿僧祈劫,他還是要這樣,他老是那第一步沒有,你老是第二步。
所以我跟各位講,你修學一定那個基礎那一步一定要弄好,我告訴你,人家不會占你的便宜,你要是,師父,我的數法要怎麼數,1到10都這樣數,那怎麼辦?這樣對不對?那你就講那一點就好,你講那一點,你講到哪裏你的程度到哪裏,師父一聽就知道,你怕師父不知道,你說師父我的止法,你欠揍啊?你的止法又怎麼樣,你沒有數法哪有止法,這個就是你踏空的地方。
你還是用慣性,你認爲我高人一等,你不要看我,看不起啊,師父,我的段數很高哦,這個不是段數的問題,這個是看真的啦,不是空的啦,你要留意到,這個基礎階段,所以我們講,幾個階段的教學方式是不一樣的,那各位你要進行就從這個基礎來,那當然,要進行的部分相當的長,那你要是有那個條件,他當然會壓縮過來,會跳過去,不用擔心,你現在不要想我就是要壓縮的那一個,你要壓縮的話就一天48小時打坐,置心一處才有可能,假如你一天沒有48小時,你別想,你還是乖乖的,好好的一步一步來,這個是要了解。
我們現在可以告訴你說禅的教學製度,教學體系可以建立了,那麼各位你從傳統來看,華嚴禅的話,那就是自在,令你獲得自在的方法,那叫華嚴禅,那麼現在這個令你獲得自在的方法呢,我們已經可以製度化跟系統化,這個叫做禅教學體製,當然現在我們要推動這個部分還有一些困難,但是我們嘗試都在進行。
那也希望各位,你發心在學禅的時候,不要躁進,你每天,假如你是在禅坐的話,就每天寫下,你禅修的經驗跟過程,假如我們在家衆,你回去每個禮拜可以寫一次。
你不要怕你的問題,你提出來,我會跟你作答,這是一個關鍵的地方,一個關鍵處,你一定要從最基本的看呼吸,看你的呼吸是怎麼樣,我才有可能跟你講,因爲這個修行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我講到這裏已經講太多了,這個是禅的這個基本定義,那我們華嚴在跟各位談的禅修的方法也就是從這地方來。
那麼這個教學我們有一個綜合的方式,這個是古代修行的一個要領,那我們把所有的無量無邊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統歸起來,叫做置心一處,所有的法都是方便法,真實的法只有一個就是置心一處,你置心一處的處越小,那你成就越快,成就越大,你置心一處的處越大,那你成就越慢,成就越小,就這麼簡單而已。
現在看你置心一處在哪裏,禅修啊,只要講到修法,不管禅法,淨土密法,都一樣,我們告訴你就是置心一處,念佛,佛號是你的置心一處的處所,你要把那個處找到,參禅,你是參話頭也好,念佛是誰也好,拖死屍是誰也好,或者在數息,或者白骨觀都好,那就是一處,你不要換來換去,一換的話就表示你的那個處的範圍很大,就變成這樣子,所以你先把這個要領抓好,置心一處,要做什麼?使心不亂,心就安在那一處了。
那你有沒有心啊?你找到心沒,常常有很多同修這樣問了,那我1數到十,數到3就不知道哪裏去了,因爲你沒有心,所以你數1,數2,數3,然後就不知道哪裏了,你心不見了,那這個都不算,你一定要找到心,找到處,然後讓心跟處合一,使心不亂,心跟處要合一,合一以後,那他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思議的效果,那等你合一在講,這個效果不要聽太多,聽太多你的心都跑到那個效果裏面去了,你的心沒有辦法安住在那一處。
那假如心跑掉怎麼辦呢?他真的修行功夫就在這裏,心會被妄想俘虜,那你要從俘虜那邊再把心搶救回來,在那個處上面,換句話說這個心就要坐在他的那一處,就是寶座上,不能離開,你要這樣看住他,心叫心王,坐在王的寶座上,他常常跑掉,你要趕快把他抓回來,那這個就是修行了,就這麼簡單一件事,現在問題就是,第一個找不到心,第二個找到心王找不到寶座,所以不知道擺哪裏,所以國王就在那邊跑來跑去,累死了,留意到啊,心就好像國王一樣,寶座就是他的國土,當這個心王到處跑的時候,你這個國家,你這個色身,身心就勞碌。
問題是你的勞碌方法又不對,又一直在已知的範圍裏頭,生生死死,生死輪回,所以無有是處,你必須先降伏心王,安住寶座那一處,然後就無事不辦,你假如置心一處沒有辦法降伏心王,也找不到地方的話,那就無有是處。
那你要怎麼做,就這麼四句話,置心一處使心不亂,若心他緣,攝心令返,就這麼簡單,那整個工程,一個人要完成到這個地方,那我告訴各位,最快的半年,最慢的從古到現在,,盡未來際繼續努力。不是幾十年的問題而已,我想在座各位,從修行以來,已經不知道多久了,已經忘了,還在修,就是因爲抓不到這個要領,這個是我們在跟各位談禅修的時候,你所要進入的一個領域,那麼華嚴裏,在指導各位從事這種行法的時候,他的本身有很多非常美好的地方,當然華嚴經不止是禅而已,禅只是其中之一,一個行法,那我們這一會,主要跟各位談的也是這個部分,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我再跟各位談這個行法進行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可以注意到的一些狀態。
《華嚴禅行法之《華嚴六科-華嚴禅行法》第一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