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六科 華嚴禅行法▪P11

  ..續本文上一頁右轉。

  

【定位】

  

那麼向右轉的這個時候呢,他需要有一種狀況,就是用疑情來帶動生命觀境,這個就是我們跟各位談的,那我們在各位講真實生命的時候在這裏,第一個叫定位,定位就是信心了,你對生命的存在要有信心,你才能夠定位,這個定位以後,你就用疑情去推動,其實這個定位我們在講,真實生命跟虛妄生命,只是簡單的區別,你到定位的時候就是要能置心一處,止住妄想,那你用什麼方法去推動你的生命呢,那個疑情會隨著你的法門來做不同的定位。

  

在昨天我們跟各位提到說,你一定要誦經,他是個壓縮法,你假如是真的在一個完整的道場裏,這個群衆,這個族群,對于你學佛的本質是正確,而整個架構是存在的話,那你在世間作務,就是器世間跟眷屬世間的運作上,他會幫您塑造生命的境界,這個時候他就會往前推進,那我們現在要告訴各位的是這個關鍵處,當我定位,止住妄想以後定位,生命觀境要怎麼現前呢?我想這是你的大腦會去運作的,真正的修行人他是不管這些了,但是你現在是因爲聽經,因爲我是講經,所以就必須要講,不講的話,那大家打坐就好了。

  

【學的含義】

  

真正行者這個地方是不用講,因爲要講的是你在行的那個部分,現在你有沒有走到那裏你不知道,那你只能夠用學的立場來看,這個學,我們要跟各位談,學是一個動,動詞,學這個字在佛教裏頭的定義跟各位的定義不一樣,佛教裏頭叫做學處,學處是指戒律,這個菩薩學處,菩薩學什麼,菩薩學的地方,學在哪裏?就五戒。

  

菩薩學處基本上是五戒,五戒包天包地的時候,那就不是你定義的那種狀況,這個處就是標的,戒律的本身是標的,菩薩要學這些標的,這些標的絕對不是靜態的東西,因爲學是動態的,這個學,我們跟各位講,他不是我們學校學習的學,更不是你所認爲,我學會了再來用的那個學。

  

佛教裏頭在講這個學的時候他有行的意義,他就讓你去做,那麼這個要你去做,他發現一個問題,他不但是動的,而且他是活的,所謂活的,就是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情境下,你要如何去運用,你不能夠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全部通通一樣,沒有那回事,他告訴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你要如何去靈活的運用,讓他達到圓滿的地步。

  

華嚴講圓滿就在這裏,有很多規矩,那些規矩他不是隨著你的好惡而靈活運用,他有一個天地經緯的標准存在,在這裏面去靈活運用的,那他的關鍵處就在這裏,我們能不能學到那些天地經緯的標准?經緯的意思就是橫的,直的,那你這些東西,規矩,要如何去做靈活運用,他有一個標准,這標准很簡單。

  

【華嚴的戒律】

  

所有的戒律,所有的規矩,只有一個原則,不傷害衆生,不傷害自己,不但不傷害現在的生命,也不傷害將來 生命,這個就是很簡單的一個規矩,這個從消極面來講是這樣。

  

從積極面,那就是讓所有的生命都能成長,讓所有的生命都能欣欣向榮,都是同一個東西,我們叫消極的叫積極的,你從消極面去定義是不傷害衆生,不傷害生命,不傷害自己,那從積極面來講,他是同一個意義。

  

他讓所有的生命都欣欣向榮,讓所有的生命都能成長,你要留意到這一點,這是佛教的標准,那麼定了很對規矩很多戒律,他的目的就是要讓所有的生命通通向上,都能成長,都能超越。

  

換句話說,在生命的遊戲裏,這樣講聽懂嗎?生命的遊戲,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是遊戲,不是在打仗,他是像遊戲,在生命的遊戲裏,生命是永恒的成長,這些規矩是告訴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如何出叁界,免輪回,如何轉凡成聖,這些規矩,這個學處的學是指這個意思。

  

傳統的定義,傳統的講法,包括太虛大師,還是弘一大師寫菩薩學處,那個都是傳統的講法,我的意思不是說他講錯,但是我們站在新時代的這種分水嶺上,那你必須把他看清楚,這個學不是你想象的那個學,學習,不是,他是行,向前進,在行的過程中,他不止是動,而且還是活,是非常靈活的,而這個靈活,用華嚴的標准來講,就是要讓所有的衆生都能成長,都能欣欣向榮,都能達到圓滿止于至善,這個就是華嚴的標准,跟一般的死教條那就不一樣了。

  

所以差別是在這個的地方,我們有規矩沒有錯,這個規矩就是要使我們的生命達到止于至善的目標,那你看看,你現在進入佛門,進入華嚴的大門裏,你是不是走在這樣的一條路,或者呢,你還是走在老學究的方法裏,這個是很重要的不同。

  

那麼,今天我們要跟各位講這個學,再回過頭來,你在置心一處的時候,你要學習這個部分,提起疑情,把生命往前推,要在生命的真理領域裏,那麼這些東西我們懂了多少,我們非常有限,但是他很多,只是我們接觸這個領域太生疏了。

  

【象限轉移與菩薩性德】

  

所以我們在佛門中有一句話,尤其是禅修的前輩們,常常指導我們說,我們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熟的是什麼,是我們生死輪回的這部分,你很習慣與慣性,很習慣與生死輪回,很喜歡與有依,這個熟處要轉生,要陌生他,不要再經常運用他,那麼要我們獨立,要我們覺知,要我們去認識生命,要我們去提升生命品質,要我們生命成長,要我們生命改造,要我們去進行無盡的超越,這邊呢,我們很陌生,那麼這個生呢,我們要轉熟,你要一直去進行這個部分。

  

告訴各位,在這種前提之下,你的生命很自然就會産生一種位移,你就從生死輪回的娑婆世界移出來了,移到另外一個華藏世界裏,那每一個人按照你的個性,按照你的性格來去創造你的,你很可能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千處祈求千處應,因爲你是驿馬星座的人,那有些人他可能就會跟著地藏菩薩發願,衆生度盡那我才要成佛,地獄不空那我不成佛,好,那你想想看,這種性格不同的人他發的願不一樣,那無所謂,你總不能夠說,你發的願不好,跟著我更好,你發一個願算什麼,彌陀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其實也是一個願,你去注意看看,所有的佛菩薩發願,只有一個原則,有沒有看到,要讓所有的生命都提升,要讓所有的生命都欣欣向榮,要讓所有的生命都達到止于至善,要不達到這個目標我就不成就,就算成就了還是繼續推動這個目標,這個就是佛菩薩的願力。

  

今天,各位,你有什麼願力呢?你們回去再找找看,你生命裏頭什麼字都有,生命的字典裏什麼字都有,就是沒有願力,想想看,當你能夠走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我們已經跟十方諸佛同一悲願,你跟十方諸佛的本願已經相契合了,這個部分一定要結合起來,沒有爲什麼,這就是一個修行人的本色,一個本色,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跟各位談這個方法要如何進行。

  

華嚴禅行法

  

《華嚴六科-華嚴禅行法》第

  

海雲繼夢和上

  

  

置心一處與提疑情

  

  

【修行是要邁向未知的領域】

  

剛才我們提到這兩個關鍵,一個是置心一處,一個是提疑情,昨天我們也跟各位講到當你要邁向未知的時候,一般所謂沒膽子的人,沒膽子不是說他沒有膽,他會不敢跨出去,他一定在現有的範圍裏頭,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乖兒子,乖女兒,包括各位在裏面。

  

那麼有的是比較具有叛逆,講叛逆是不太好聽,膽子比較大一點的人,我的意思不是膽發炎,就是他會一腳跨出去,那這時候,另一只腳就不敢出去了,出去以後就自己掌握不住,爲什麼掌握不住呢?因爲那是完全未知的領域。

  

那麼這裏面就看到人性,我們講看到人性不是人性的弱點,是你生命本質當中你要不要成長,還是繼續再沈淪的這一個關鍵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佛人這一點要看不到,你永遠無法上道。

  

今天我們不是說要讓各位去叛逆什麼,不是,是要你自己給自己許一個承諾,在邁向未知的生命領域裏,這是跟一般的情況不一樣的,他不是冒險,但是確確實實是天大的冒險,你要去體會這一點。

  

假如你認爲說佛講的絕對沒錯,那我就賴給他了,什麼賴給他,我們大概都賴給他,昨天就有一位來這裏賴給叁寶,因爲我說學佛沒副作用,他最近怎麼搞的,有了躁郁症,他就來跳說,是我大概做了什麼法,使他著魔了,我如果那麼厲害,我來做法給銀行的總經理,叫他把帳刮一些給我,我看比較要緊,想那麼多。

  

【訓練置心一處--掃除妄念雜草】《華嚴六科 華嚴禅行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