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經首 第四集▪P3

  ..續本文上一頁看到人家痛苦我們首先想到:哎呦!怎麼這個樣子,摸摸看我會不會痛,然後要真的同情人家。這是同情而已不要講慈悲,哪來一個這個犯戒那個犯戒。釋迦摩尼佛會定這個戒,也應該抓來敲頭,怎麼有可能這個樣子呢?不可能。這個就是我們對生命了解不夠。

  

所以你要知道我們平常所修的這個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的生生世世的過程裏都可以享用。那麼到成佛的時候,你要記得,這個我就不會算了,剛才講100的100次方很簡單,到成佛的時候你這100快,就看你用多少次就在後面一直加0。假設你用100次後面就加100個0;假設你是102個0的話,那就是102個0次方。所以這一個地方所得到的功德連本帶利一起兌現。各位要知道這裏面有一個前提,你不要以爲:師父這樣講,那這下子我全賺了,站著睡、躺著吃也會成佛。沒那麼簡單,它有一個前提,我也不會跟你講要證到空性以後,不是,你要真的發心,你到底有沒有真發心?生命的覺醒當中,覺醒的過程裏最重要的是定位。你沒有定位不算發心,你的發心一定要定位,所以這輩子盡形壽要做什麼,你要去做,做了,我就跟你講:一定有人會看不慣,有人會跟你對著幹,這個境界來臨的時候叫業相,好好拜忏——歸零功課。

  

經過這輩子的折磨煎熬,你不知道要掉多少眼淚,那個心髒不知道要怎樣的糟糟,那個煎熬,那種不甘,那種郁悶,你熬過去。只有一個前提,不能詛咒自己早日往生,只有這個前提。你說,我就發錯願、投錯胎,跑到華嚴來跟海雲法師學這個,實在有夠夭壽,幹脆死了算了。不可以有這種悲觀的權利,沒有悲觀的權力,不能背叛你自己,不能詛咒自己,你才有菩薩的資格。熬過以後你再來,這個一熬過你就到淨土了,不管是菩薩淨土或者是佛淨土都好,那麼隨著你的緣再示現到世間來,那個時候就叫做乘願再來,那就是這個境界,這些都是無漏福,無漏善根,無漏因緣。但是這一關你走不過去,你所有的發願,它的結論叫做什麼都沒有。你不要以爲說:師父叫我寫發願文,隨便寫一寫。我昨天是把它算了一下有幾張就把它裝起來,我也沒看,懶得去看,反正這些人發願不知道算真的算假的,給菩薩作證就好了。你要發願就是盡形壽把它做完。那麼在盡形壽的過程裏,我隨時檢點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我要怎麼樣子讓大家滿意,這是你要做的事,你不做這件事不叫修行。反正我已經發願了,師父都叫我發我就發,反正我現在是華嚴的人,管他呢,其它就看華嚴人怎麼護我的法,這個叫做油鍋裏的那一條,以後你們到地獄裏去參觀的時候,看看油鍋裏有沒有認識的那一條,你就知道了,你就看那一個人不是當時在……這個自己要懂得這是基本的一個起步。

  

好,這個放光明起作用了,怎麼起作用呢?這個講得很簡單叫做在光明中雨摩尼寶,就是起作用的意思。光明是一種作用,它怎麼作用呢,就是雨摩尼寶,雨就是給予摩尼寶,基本上文字上講就是下雨,雨就是下的意思。這菩提樹光明中下了很多摩尼寶下來,反正就是利益衆生的這個寶。那你要知道利益衆生要怎麼樣?這一句話很簡單,“摩尼寶內有諸菩薩”,這你就完全不能體會。《普門品》上面有講到,《耳根圓通章》上面也講到,衆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爲說法,這個叫做“摩尼寶內有諸菩薩。這衆生要怎麼樣,要現乞丐身,好吧,我就現乞丐身給他看;要現病苦身,我就現病苦身給他看,因爲要度他嘛。那你在講說:你看摩尼寶內的菩薩,摩尼寶啊,那個菩薩應該是浮雕吧?還是镂空雕吧?應該是璎珞莊嚴吧?那是你意識形態。這摩尼寶是含藏的自在,這個含藏自在寶衆生還沒有兌現出來,你爲了要教化這個衆生,你要用什麼方法來教化,這個就叫做摩尼寶。在佛陀來講他很自在,所以佛應該現何身而爲說法,佛是沒有分別的,只是因爲衆生需要這樣,我就現這個相。佛來人間也是演戲啊,他不能老是演著說我成佛,我成佛,這個不叫佛,這個叫明星。佛來這個世間演戲是看衆生怎麼樣教化他,他能開悟,能夠發起菩提心來,他就示現那個身相,來啓發他而已。可是這一點你的意識形態不容,而爲什麼這個地方它不用你想象的那種語言文字來做敘述,而要用這種文字敘述,那就昨天所看的那一張極樂世界圖(第二張),那些禽鳥,有沒有?孔雀、鹦鹉、白鶴、迦陵頻伽、鳳凰,那一種鳥,它不會用那個不好的毛毛蟲,什麼蟑螂啦,他不會去畫那些,因爲那一些東西都是淘汰掉的。所以他在講這個摩尼寶的時候,事實上就是講這個部分。摩尼寶內有諸菩薩,而且重重無盡,他來還不止一世,多少世啊,你想想看。

  

我們告訴你學佛不能成就,什麼東西束縛著你,就是那個意識形態。你只要打破意識形態,你就解脫了。很簡單,就是你的意識形態把你捆住了。常常講說:師父,我要解脫。我說,誰捆你啊?沒有。沒有,你要求什麼解脫?因爲你找不到你的意識形態,你要看得到。所以剛才跟各位講,人類跟其它動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他看得到那種製約,這是第一個,你要看得到製約;第二個就是你不但看到製約,你又有智慧可以克服那個製約,那就解脫了嘛。你現在最大的製約就是意識形態,你要克服這個意識形態,你就是要有智慧。所以意識形態變成你的無明,你會照著這個慣性一直在那邊繞,所以人類成爲萬物之靈,跟衆生有所不同就是這兩個:第一個看到製約,第二個有智慧可以超越它,就是這個關鍵。我們最難就是你看不到製約,即使有製約你也不想求智慧去克服它,想要求保佑:佛菩薩、衆神、護法趕快救我!那跟那個狗掉到水裏喊救命一樣。人類有這種本事:我看到這種限製,製約,然後我會尋找智慧。我們告訴你智慧從哪來,那一套已經講很多了。所以當你把這個工程面很完整地架構起來的時候,其實解脫是很快的,在技術面上也不難。現在問題就是你攪成一團,你的技術面沒有辦法進行,工程面也一塌糊塗,然後顛倒過來,把工程面當技術面,把技術面當工程面。這叫什麼,褲子當衣服穿,衣服當褲子穿,就是這樣,你弄顛倒了,所以你會覺得很別扭。爲什麼學佛越學越糟糕,關鍵就是在這裏。

  

這個是我們提供給你的,第一個破除意識形態的地方。第二個是菩薩衆出現是如雲而且俱時出現。這裏頭告訴各位:行菩薩道的人你不能說我很忙。你要記得,因爲其衆如雲俱時出現,你在行菩薩道你要訓練你自己,你要有辦法,但是衆生自己會受不了,你放心。像我坐在那裏泡茶一堆人來講,我可以同時跟你們五六個人講,那五六個人自己就自相殘殺,因爲這個問說:師父,我孩子呢;這個說:我爸爸往生;師父,我身體不好;師父,要怎麼開悟;打坐打到哪裏去……一起問,你可以一個一個跟他答,但他們聽不來,因爲你知道衆生只有好惡。我生病你就跟我講生病,你爲什麼講他孩子考試的事;他說,是我兒子考試重要還是你生病重要,你慢慢病不要緊。他們兩個就受不了了,那個我打坐坐到哪裏去的又說:我修行的是正法,你們都問那些。他們統統受不了。但是你要訓練俱時出現,你不能說排隊一個個來,那個講不完的不走,剩下那些也死光了。

  

你有辦法訓練這樣子而不疲不厭,你要記得一定要訓練這一點不疲不厭,衆生自己就疲厭了,你不用擔心。你說這一堆人哪有辦法,你有辦法,絕對有辦法,衆生沒辦法。所以你看到衆生你不用怕,衆生自己會去擺平,就像我常跟各位講,看到鬼你不要怕,你看到鬼是假像,因爲你看到鬼向後轉是用跑的,鬼看到你向後轉是用飛的。你放心不用怕,鬼比你更怕。行菩薩道沒有怕,你記得,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把怕那個字從你的字典裏頭拿掉,那你就萬事亨通。你就是怕,不知道怕什麼怕,不用怕,這個講的很清楚。

  

你的示現要如雲,其衆如雲,俱時出現。要來一起來,反正你一條命陪大家嗎,舍命陪君子嘛,奉獻到底。看看能不能在那麼累那麼折磨的時候你就坐化,那一定轟動世界,晚上七點半頭條新聞。可是你不敢嘛,因爲你自己把自己怕死了,不用怕,沒有那回事。經文講的很清楚,佛之所以成佛是這樣來的,這個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做得到,大家都是因爲心裏障礙,還沒做就先怕了,然後就提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想贏先想輸,所以溜爲第一條件。修行沒有那種東西。你只要定位好,往前進,有挫折,歸零功課,有挫折,歸零功課。就這麼簡單,大不了回去拜一百零八拜而已,有什麼好怕的。所以我們告訴各位,你看看佛所走過的路,他示現給我們的其實很簡單,你看看整個下來有沒有一個怕字,沒有啊。你爲什麼修不成,因爲你到處都是怕,膽也怕,肝也怕,心也怕,無所不怕,不會成功!這不是跟各位講笑話,是真的。你在菩提道上,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這樣“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衆如雲俱時出現”,你看這文字你不了解呀,你要從行法的立場去看,就這樣修啊,怎麼會有不懂呢?你要從文字來看,那講解方式跟我講的會完全不同。好,我們今天就跟各位講到這裏。

  

《華嚴經經首 第四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