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總義 第十六課 應成派不共四大應成因▪P9

  ..續本文上一頁後承許“無自生”,破“他生”後承許“無他生”,破“有邊”後承許“無有邊”,破“無邊”後承許“無無邊”等。(自續派)他都有承許,破後有承許。

  而應成派著重抉擇離一邊的勝義,全無承認。因此,每次遮破都只破不立,自方並無承認,如遮破自生後,自方並沒有無自生的承認等。

  也就是說,應成派只破不立——破了對方,卻沒有建立一個法,沒有實法于人,不落痕迹,不留痕迹。不會有一個下面的承許的,這就是他們的區別。也就是說,破後有沒有承認,這是兩派的區別。在次第遮破諸邊上面,是一致無別的。

  問:應成派依次破四邊時,第一步只遮有邊的空性是相似勝義,還是非相似勝義?若是相似勝義,應成有“無有邊”的承認。

  這個問法還是很有智慧的!也就是說,應成派破了四邊,當他只遮除一邊的時候,是相似勝義的空性呢?還是一個真實勝義呢?假如是真實勝義的話,是不是說已經完全離四邊了,如果是離四邊,又和破一邊是相違的。所以這個提問是很高明的。

  假如說,破了一邊之後,只是離開有邊,沒有離開四邊,那麼,這樣就只是一個相似勝義。就會讓人覺得,應成無有邊的承認,就會落到無有邊了。所以這個問法是很高的。

  照這樣,破了四邊,承許了四種無邊,怎麼能抉擇到真實勝義呢?

  假如你破四邊的時候,不是離四邊,那麼,每破一邊,都會遠離這一邊。每一個遠離這一邊,都是建立了無有這一邊。這樣的話,永遠都沒有真實勝義了。

  因爲彙集四種有承認,仍然是有承認,終究不會成爲遠離承認,所以無法抉擇真實勝義。

  假如你每一邊都是不是離四邊,而是只破一邊,那就只是承認遠離了這一邊,那麼每一邊都是承認遠離一邊,四邊彙集起來,都是有承認的,那就不是無承認了。

  如果是真實勝義,也不合理,因爲只遮遣了戲論中的一分。

  就像你破無邊,你只是說“無無邊”或者“遠離無邊”,沒有說遠離了有無是非這四邊。所以,破一邊不等于是離了四邊。這樣的話,怎麼可能說是真實勝義呢?

  那麼應成派是不是就沒辦法回答了呢?不是!應成派是一個圓滿的宗派,不必爲應成派捏把汗,而要爲我們的實執捏把汗。我們的實執遇到應成派的時候,完全粉碎無余。所以,應成派是要讓我們捏把汗的。因爲我們說什麼,都沒有辦法在應成派那裏發話了,說什麼都是錯、錯、錯,大錯特錯!所以,下面,應成派完全可以跟我們說得過去的。

  答:應成派第一步遮破有邊的空性,是真實勝義,並非相似勝義。

  你看,實際上,應成派每一步在抉擇的時候,遮破每一邊都是一個完整的真實勝義,並沒有在破一邊之後建立一個相似勝義。爲什麼呢?

  應成派遮破實有之後,並沒有承認無實有。故不是相似勝義。

  具體來說,應成派破有邊的時候,當他把實有打破之後,並沒有承認一個無實有的建立。所以,既然在破實有的時候,是一個無承認的結論(沒有在結論上有承認,最終還是無承認),他就不可能是相似勝義。相似勝義是有承認的。下面舉例子。

  如遮有邊中的自生時,《入中論自釋》等說:僅僅遮破“自生”外,自宗並沒有任何承認。故不同于有單空承認的相似勝義。

  你看,破四邊生的時候,每破一邊,並沒有承認,只破沒有立,沒有一個正面的成立。所以,不同于單空——有承認的相似勝義。每一個都只有破,破而不立,這樣的話,最終就是無承認——每一個打破都是無承認,破完之後,都是無承認加無承認,都是一個總的無承認。所以,這是符合于真實勝義的法理的。

  再說它是真實勝義的道理:雖然這是真實勝義,但只是真實勝義諸支分中的一分,因此不必是遮遣一切戲論。

  這一句也是大家要記住的一個非常善妙的說法。也就是說,雖然我們是在用勝義理論抉擇應成派的觀點,但是,在破一邊的時候,它只是讓我們了解真實勝義遠離戲論的一個支分。不是要把所有的戲論一下子遮除,而是讓你知道真實勝義當中每一支的每一分,把這些支分,一分一分地了解。具體來說:

  也就是,遮破有邊之後,並沒有承認無有邊,故是無承許中的一分。

  應成派所有的都不承認,遮破有邊的時候,並沒有承認無有邊。這樣子的無承認,只是在所有的無承認當中的一分。

  同樣,遮破“無邊”、“二俱邊”、“非二邊”後,依次都沒有承認“無無邊”、“無二俱邊”、“無非二邊”,四種無承認合起來,就成爲具一切支分的遠離諸戲論的真實勝義。

  每一邊遮破之後,都沒有一個否定方的承認。四種無承認合起來,就是一種完美的、完整的、具足一切無承認支分的遠離一切戲論的真實勝義。這是很關鍵的。這個道理只要一懂了的話,就不會有前面的那些過失。

  一切戲論歸攝在四邊中,依次遮破了四邊,自方不留下任何承認,故成爲離一切戲論的真實勝義。

  所有的戲論,歸攝起來就在四邊。我們前面講過,戲論是無邊廣大的,可以說八萬四千、無量無邊的戲論。但是,把它歸攝起來,就是可以在四邊當中含攝無余。這四邊,一邊一邊地去破,每破一邊,自方都沒有留一個痕迹、沒有任何承認,每一次都不著痕迹。那麼,一邊一邊都沒有留下任何一丁點兒的痕迹,所以的話,最後都是幹幹淨淨的。四邊打破以後,沒有任何的承認。四邊遮破以後,無所承認、無所安立,都是徹底的幹淨,每一邊打破之後都是幹幹淨淨的。所以總體來說,都是幹幹淨淨的。沒有任何一個痕迹可以讓我們看到,有分別戲論存在。所以,這樣就可以給我們介紹一個遠離一切戲論的大空性——真實勝義。就像禅師所說的: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天上的雲散盡了,地下的水流幹了,天地之間無有一法。上面的法幹幹淨淨的,下面的法幹幹淨淨的,上下都是通徹幹淨的。所以,破了四邊戲論的時候也是這樣。一邊破了以後,沒有承認,幹幹淨淨的;另外一邊破了以後,還是沒有承認,幹幹淨淨的。總體來說,就是空徹、無所承認的一個真實勝義,離一切戲論的大境界。

  因此這是遮破諸邊的理論,純屬應成因,應當承許每一步的遮破都是真實勝義的能立。

  這個遮破諸邊的理論,破每一邊的時候都是以應成的方式去破,應成的方式就是應成什麼過失而自己沒有一個承認。沒有承認的時候,每一步的遮破都是沒有任何承認的,所以每一步都是真實勝義的能立的根據,讓我們知道這是沒承認的、那是沒承認的,每一個都是沒承認的。

  以上爲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密意,《給 沙格西辯論書.開顯真如論》中說:“無論應成派或自續派,對于如何顯現的萬法,都是以破四邊生因,離一多因等的正理,對于諸所緣逐一或每個遮破。于此,離戲之義不能同時頓然成立。因此,若直接看,遮破所緣境的相似乎沒有差別,然而需要歸結在“自宗最後是否對勝義安立有承認”這一點上,善加辨別。”

  這是給我們講一個共同和不共同的地方,也就是無論應成派還是自續派,他們從顯現的萬法上面遮破的時候,在運用破四邊生、離一多因的這些正理的過程中,對于所緣法都是一個一個逐次地遮破的。因爲對于離戲的這種意義,通過以理抉擇的方式不可能讓我們頓時成立,因爲我們的分別心只能一個一個的去緣取,所以我們就讓分別心一個一個的去認識,這樣打破你的一個又一個的所緣,都是把一個一個所緣給你打破。因爲分別心就是攀緣在一個方面去執著,它不能頓時去緣取,也不能頓時破除,所以,都是逐次遮破的。所以,從直接來看,二派在遮破所緣境上面是沒有差別的,但是最主要的是看最終歸結點,自宗承認勝義的安立還是沒有承認勝義的安立,這是我們需要善加辨別的關鍵之處,就在這個地方有不同。

  下面給我們歸納說:

  總之在以勝義理論遮破諸邊的方式上,二派的共同處是依次遮破,原因是:每次以叁相理論只能遮破一個所破;

  你看,一個一個的所破只能逐次地來遮破,所以二派在這上面是共同之處,應成派是這樣,自續派也是這樣。他們都是用理論一邊一邊地逐次遮破,就像我們說的“點射”一樣,這邊點射了,那邊再點射,一邊一邊的點射。爲什麼不能頓時遮破呢?我們前面已經講過,應成派是一個顯宗的宗派,顯宗的宗派是用我們的第六意識去抉擇的,第六意識屬于分別心,分別心緣取對境的時候只能單一地去緣取,緣取這一邊的時候就緣取不了那一邊。所以,分別心緣取這一邊,讓你把這一邊放下,然後緣取另外一邊,又把另外一邊打破。分別心的緣取方式就是這樣。所以,給我們介紹的時候,也是一邊一邊地遮破的,這是由于分別心的能力所致。分別心的能力只能是這…

《中觀總義 第十六課 應成派不共四大應成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