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總義 第九課 略說自續派與應成派的所破差別 下▪P5

  ..續本文上一頁,最後就把我們的這些顯現的狀態消盡的。我們一切顯現是觀待我們的一切業,沒有這一切業怎麼能有這一切顯現呢?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對于這個顯現太當真了,這樣子你就無法遠離這一切業,永遠存在在這樣子一個痛苦的顯現世界當中,這就是我們所有的禍患的來源。

  5)抉擇離戲大空性時,不遮破顯現,以世俗和勝義谛觀察將有叁叁過失故。

  叁叁個過失:有叁個過失是世俗谛的,有叁個過失是勝義谛的。在世俗谛當中去觀察有叁個過失,在勝義谛當中觀察有叁個過失,所以說各有叁叁過失。

  世俗谛中承許不破顯現的叁大過失:

  一、用處不對:現在是抉擇勝義谛的時候,不必要對名言谛分析,不應說東答西。

  就像我們前面舉得這個例子,很多的道友在學法之後說,“你說這個事情沒出現,不可能。明明出現了,怎麼還說沒出現呢?”

  那麼讓你煩惱的這個事情是不是出現了呢?現在你還不承認,說沒有這一切事情出現,那你“用處不對”。現在我們是在抉擇勝義谛,也就是說真實的勝義谛,它的整個境界當中有沒有呢?這個時候你說,你看我們這個顯現都有。那麼,這就是在名言谛當中。你又把名言谛拿出來,我們這個時候要給你講啊,你現在要聽,聽我們現在要抉擇的時候不要再做這種演戲的生活,也就是說要打破戲論。現在是要遠離戲論,抉擇勝義谛。你要修行聖道,和聖者同一鼻孔出氣,而不要和這些凡夫者同一個鼻孔出氣,不要太俗氣了。不要活在名言谛當中,現在要讓你活在勝義谛當中,而在勝義谛進行抉擇,給你介紹的時候,你卻說名言谛當中有,這樣就是說東答西。本來是在抉擇勝義谛,你說名言谛當中有。

  二、沒有必要:說是顯現法依然存在,只是顯現上沒有一個他法,這像說人頭上沒有牛角一樣,道理顯然,不必要費力分析。

  假如你說這個顯現是存在的,但是它上面有個實有法不存在。那麼顯現和實有法是兩個法,就像人和牛是兩個法。大家都知道人的頭上本來就沒有牛角嘛。所以顯現法上面本來就沒有實有法,沒有顯現之外的法,它就是顯現本身。就像人就是人本身,沒有人之外的牛,這是大家都很容易懂的,何必用一個所謂的智者啊,用一個宗派來給我們宣說這樣子的道理,這樣子沒有必要。

  叁、字句相違:一面說“顯現以顯現不空”,不空即承認實有,一面又說“理所破(勝義理論的所破)在二谛中都不存在”,顯然字句相違。

  自己宗派裏面說,理所破的這些法,要打破的這些二谛當中都不存在的,但是又說顯現以顯現不空,就承認了這個實有。所以,字句上面就相違。

  勝義谛中承許不破顯現也有叁大過失:

  一、前後矛盾:既然說“顯現以顯現不空”,等于承認顯現自相實有,又說“理所破在勝義谛中不存在”,前後矛盾。

  顯現以顯現不空,顯現以顯現上面的實有空,這樣就等于是承認了顯現是不空的,是自相實有的。然而,同時又象前面說的,理所破在勝義谛中不存在,二谛當中都沒有理所破存在,這就前後矛盾了。

  二、自許相違:自己承許無遮空性,又承許“顯現不空,顯現上實有空”,這樣間接有了承認的法,成了非遮他空見,和自己承許的無遮自空見相違。

  自己承許是無遮空性,也就是說自空中觀,我們前面也說爲什麼要分類呢,就是對種種中觀進行分類,認識到以無遮的這種方式來抉擇空性叫做自空中觀,也就是諸法自體本空,就是自空。這種無遮不是非遮,這種無遮空性,就必須說是諸法自體本空。但是你又承認說,顯現法不空,顯現法上面的實有空,顯現法自體不空,而顯現法之外另外的法空。也就是說,顯現以顯現不空,顯現以顯現法上面的實有空,這樣就間接承認了一個法。也就是說,實有空的時候又承認了顯現法,成了一個非遮他空見,而自己又承認自己是無遮自空見,就明顯相違。

  叁、依空性也不能産生世俗顯現:因爲你所承許的空——顯現的實有空,在二谛中都不存在,而不空的顯現在二谛中都存在,由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實有空”永遠不可能産生“二谛中實有的顯現”。

  我們要把握這句話中的一個意思: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實有空,也就是說“無”,永遠不可能産生二谛中實有的顯現,實有的顯現就是“有”。空是一個“無”,顯現是“有”。空和無,這兩個在二谛當中都是“無”;顯現呢,是二谛當中都是“有”。那麼,無不能産生有,無是什麼都沒有,怎麼能産生有呢?它們兩個的體相完全不一樣。所以,無不能産生有,有也不能産生無。這兩個只要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實有和一個實無,就不能互相轉換。實有就是實實在在的有,實無就是實實在在的無,真實的一個無都要保持它真實的狀態,永遠都是無。對方所承許的“空”是顯現的實有空,而這個實有空又在二谛當中都是一個無,也就說二谛當中都不存在,那麼不空的顯現也在二谛當中存在,這樣子的話,兩者不能無中生有,有中生無,從二谛當中都無的實有空生起一個二谛當中都有的一個世俗法,于二谛當中實有的法上妄執一個空性,想用它來出生有,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學中觀的都知道,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空性能生一切萬法,而萬法當體即空。這都是我們大家共許的,否則,如果說是像對方的這種抉擇,就無法理解,從字句上面都無法過關。

  2、如經雲“萬法如芭蕉,空無實體”,以此推理一切顯現法連極微塵許也不存在之故。

  以勝義理論觀察會發現,一切顯現法都如同經中所說,如芭蕉樹那樣空無實體。譬如花繩不觀察時似乎是有,但如果從粗大逐漸分解到細微,最後連無分微塵也不存在,悉皆空無自體。因此,所謂不空或者不能遮破之法,在所知法的範疇中,連極微塵許也不存在,萬法應當抉擇爲如兔角、石女兒一般,本空離根。

  這一句確實是個很殊勝的道理。通過勝義法去觀察,一切顯現法,只要你說有,就隨便拿出來分析。絕對就像芭蕉樹一樣的,芭蕉樹看起來像有一棵樹,但是你一片一片剝出來,除了一片片葉子外,你找不到一顆真正實實在在的樹。芭蕉樹是一顆虛的樹,根本不能談一棵樹了。我們只是大概的、模模糊糊的、籠籠統統的叫它一棵樹,實際上你一剝開呢,每一瓣、每一瓣都能剝開,沒找到一顆實實在在的樹。就像花繩子,你不觀察的時候看起來有這根繩子,然後就在這根繩子上面去分析他,一級一級的,從粗到細的,從大到小的,逐漸地分析。這樣子,最後分析到極細微處,連最後無分微塵都無法出現,找不到一個實有的組成。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不管是什麼顯現法,你拿來我們就可以分析,不斷不斷的剖析,不斷不斷的把它分成幾瓣,分成幾瓣以後又把每一瓣都不斷的分析,每一瓣不斷地分析,最後,任何一個法你都找不到一個不可以分的法,法法都找不到一個最基本的組成。

  所以呢,所謂不空的法,不能遮破的法,在所知法的範圍當中,連一個極微塵許的存在都找不到,萬法當中你找不到一個最基本的組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一個基本的組成,永遠也找不到。

  這一點有什麼意義呢?假如一個法它是真實的,它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假如一個法是可分割的,它就可以分出幾個側面,也就說明這一個法它是由這幾個側面組成的,它不由它的自體做決定,而是由這些側面、這幾個成分來做決定,由這些支分來做決定。那每一個支分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也要看它能不能夠是不可分的,假如它還可以再分,就說明它是由很多支分所組成的,是聚合體,而不是一合體。所以萬法都是因緣的聚合體,沒找到一個法不是因緣的聚合體。都是因緣的體性,不是自己的體性。因緣的體性,哪一個法,哪一個因緣是可以說,哦,到此爲止,再不需要其他因緣,就是他,可以是一個基本組成,沒有辦法,因爲“永遠可分”的緣故。所以萬法這樣子去找,就找不到一個實有。萬法這樣子去找的時候,找不到一個真正實有的基本組成。

  所以,所有的一切萬法就像兔角,兔子沒有角,它要是出一個角的話,絕對可以說是迷亂;石女就是說不能生兒女的女人,一個女的沒有生育能力,這個時候叫做石女,就像石頭一樣,她不可能生子女,如果說她自己有自己的兒子,有自己的女兒,這是一個很荒唐的事情。所以,這是不可能出現的。

  一切萬法就是這個樣子的,就像一個不會生育的女人,她生出了很多兒子;這個世界上不會出這些顯現的,又出了這些顯現。這世界出現的一切,都像兔子的角一樣,兔子不可能有角的,但是我們卻看出了有角來,這個世界本來沒有這一切,但是我們卻把它看出來了。雖然我們都看到這些了,你就要知道:哦,原來是有問題的,它本來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它連一個出生的根源都沒有,萬法本來無生啊。所以應當這樣子了知。勝義理論可以抉擇一切萬法無生空性,而不會說是連這個世界都無法打破,不要說這一個粗大的世界,連一個極微小的法你都不能建立,打遍天下,沒有一個是打不敗的微塵法,連一顆微塵都沒有找到是打不敗的,所以,勝義理論它有這種強盛的力量可以抉擇一切萬法是本空的,所以,一切世界,宇宙萬物,都被這個勝義理論抉擇得連一個根子,一個微塵都不存在。

  《入中論》雲:“設若觀察此諸法,離真實性不可得。”

  假如用這個勝義理論觀察世界的萬法,除了真實本性、真如空性以外,你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一個…

《中觀總義 第九課 略說自續派與應成派的所破差別 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