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身心快樂。」
她真是一位可敬、可佩的女子啊!孫立人將軍的夫人
福大的人,把力量用來利益多數人;
福小的人,只利益少數人或自己。
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張晶英女士,得知慈濟正在建醫院,就立刻和我們聯絡,捐出坐落北投溫泉路的一棟套房和保管箱中的金飾叁十五兩。
她說:「慈濟已經做了十多年,我現在才知道,真是相見恨晚。現在,我把所有的東西都捐出來;如果今生還有福報,我分毫都會捐出來的;甚至我這條命若對慈濟有用的話,也願意捐出來,護持慈濟工作。」
她的話,令我好感動!委員也被感動得流淚,她們向我說:「師父,您看到了嗎
孫夫人身上穿的是廉價的外銷成衣,長褲是縮了水又放長的,折線還清晰可見啊!她自己這麼節儉,竟能將房産、金飾全部奉獻給佛教事業。她這分清淨的喜舍心,真是太令我們感動了。 」一位知足的施主
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
有一位八十歲的老太大,我們幫助她將近二十年。建院前,我經常去看她,後來由于建醫院較爲忙碌,無暇去看她。有一天,她請委員帶她來看我,一看到我,她就從口袋掏出兩千元。
她說:「師父!這是要給您蓋醫院的。每次有人來看我、給我錢,我都把它存下來;這些錢我用不著,還是給師父建醫院吧!」
一個年邁的老人,又是我們救濟的對象,這二十年來,我們每個月口八幫助她一千元及白米一鬥,但是她都說:「太多了,夠了。」
她每天只吃一餐,省吃儉用地把每個月剩余的生活費存起來,然後寄回來參加救濟。
雖然她的環境貧困,卻生活得很知足、快樂,她的心地多麼富有阿!黑衣宰相
真正的禅,是在生活中不起煩惱妄想;
心念專一,則「無處青山不道場,行住坐臥體安然」。
以前有一位朝廷大臣,他是一位出家比丘,名聲威望相當高。因爲他是出家人,穿黑色僧衣,所以人稱「黑衣宰相」。他虔誠拜佛誦經、說法論道,在朝中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佛教界更是一位虔誠的比丘、大長者。
有一天他閑來無事,便散步到靜僻幽美的地方,欣賞郊野的風景,洗滌心靈,以啓發其清淨的靈性。他來到一處青翠、嫩綠的田園。一畦畦的菜圃,既整齊又幹淨,沒有一點雜草,于是更加引起他的注意;他仔細一瞧,始知在田裏的幾位耕作者,竟然都是修行的比臣。
他內心不由得生起對這片土地的愛;對那些耕作者更是心生敬意。于是走近他們的身邊,向其中一位比丘問訊,並請教他乎常修持什麼法門
這位比丘回答:「平時我不論道、不打坐、也不立文字相,只耕耘心地;工作的時候就專心工作,把我的心和大地連在一起;我所愛的是大地,所談的也只是草木之情。」
黑衣宰相一聽,明白其中隱含了大道理,對這些比丘也就更加敬重了。真正會用錢的人
行善造福,如汲井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有一位企業家曹先生,大家都贊歎他事業做得大,又會賺錢。
他卻說:「會賺錢的人不稀奇,真正會用錢的人才稀奇。我忙著事業、沒時間用錢,而我太太會幫我把錢用在造福人群上面。她愈是造福人群,我才愈有福;有福才有錢賺呀!所以,我第一個要感謝的是我太太,她爲我造福,把每一分錢都用在最有用的地方。」柔和忍辱衣
要做個值得被愛的人,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色。
優雅的言談舉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
有一位委員,她很年輕,家境也非常富有。以前,她每天跑的地方不是委托行,就是咖啡廳或舞廳。雖然生活這麼舒適,她卻仍不滿足。
她每天早上一起床,打開衣櫥,總覺得少了一件衣服。她就再去逛委托行,今天看這件衣服漂亮買了下來,過兩天,又覺得衣櫥中還是少一件衣服,天天開衣櫥,總是天天少一件衣服。
她與先生常常出國,有一次到了鑽石産地,便買了一只五克拉的鑽戒,戴在手上亮晶晶的,覺得還不錯。但是回到臺灣,與朋友的一比,發現自己的鑽石比較小時,她又失望了。
不斷地比較,不斷地追求,她覺得好辛苦!
直到進入「慈濟」之後,由于經常隨著委員去看貧戶,並且常常聽我對委員、會員的講話,她終于覺悟了,心想:原來我的生活已經夠幸福了!單單坐一次咖啡廳的錢,就足夠貧戶生活一個多月。我真是太折福了。
有一次我說:「什麼樣的臉孔最美呢
最美的面孔就是帶著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愛的表現。什麼樣的衣服最漂亮、最有氣質
就是柔和忍辱衣。」
她聽了,便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先生回家時,她就面帶微笑地噓寒問暖;先生發脾氣時,她仍然柔聲細語。結果,她發現「柔聲悅色」竟然有這麼大的力量。這時,她才深深體會到人生真正的魅力。一粒龍眼子
經雲: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虐。
貞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
有一位信徒問我:「我這一生都做得很好,爲什麼有很多事卻不如意呢
」
我告訴他:「你做得很好的這部分,現在還未現;而現在的不如意,是過去的『因』已經現形,『因』是一粒種子。」
他又問:「『因』是什麼樣子,我看不見。」
我回答:「『因』就像一粒龍眼種子,你若將它埋入土裏,經過陽光、水分的滋潤後,它就會萌芽、茁壯而開花結果。同樣的道理,一分布施的心就是種子,有因緣時要趕快播種,時間一到,它自然就會萌芽、茁壯。不過,它必須經過一段時間,不可能今天播種,過幾天就能夠收成。如果這時用鏟子去挖,剛要萌芽的種子被你一挖,可能連根都被挖斷了。」婆婆不如狗
做人媳婦應該「飲水思源」,想想:先生從何而來
有一個年輕、富有的太太,愛狗如命,每天都吩咐傭人買最新鮮的雞肝給狗吃。
這位傭人告訴我:「有時候,一個婆婆還不如一條狗。」
「怎麼說呢
」我有點疑惑。
「我們老太太平時很節儉,她的胃不太健康、牙齒也不太好。有一次,我出門之前問太太:『是否爲老太大買些較軟的食物
』太太竟回答:『隨便啦!但是別忘了要買最新鮮的雞肝,昨天狗兒肚子不太好。』」
難道真是婆婆不如狗了
還是我們自甘墮落到只配孝養狗的地步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天下之苦,莫過有身。虔心舍俗修道,
爲衆生獻身命,是斷苦源。
佛陀的弟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一天很虔誠地跪在佛陀前,請求佛陀讓他出去弘法;而他所選擇的地方是最南端、最野蠻的區域。
佛陀對他說:「弘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必須難忍能忍。你有這分毅力嗎
」
彌多羅尼子回答:「我既然身入佛門,就要把生命奉獻給衆生,生命都願意舍了,還有什麼不能忍的呢
」
佛陀說:「你有這種精神很好。但是,那裏的人根本就不講道理,你去弘法如果他們不願意接受呢
」
彌多羅尼子說:「我可以用漸進的方式,不斷地說服他們。」佛陀又問:「如果他們不但不接受,還要反抗你。那時你要如何
」
彌多羅尼子回答:「我必忍受一切去克服。」
「如果他們對你破口大罵呢
」
「我會感激他們,因爲他們只是罵我,並未打我。」
「假如他們動手打你呢
」
「那我更要感謝他們,因爲他們只是以拳頭打我,還沒有動刀拿棍來傷害我。」
「如果他們真的拿刀棍傷你呢
」
「我仍然會感激他們,因爲他們只傷到我的皮肉,沒傷到我的生命。」
佛陀更進一步問:「如果他們刀棍不留情,把你打死呢
」
彌多羅尼子回答:「我還是很感恩,人生就是因爲有了這個身體,才有種種的苦。我既已聽聞佛陀的教法,體會了真理,然後把這個身體奉獻給衆生,爲法殉道,那我的生命即得到尊嚴的解脫。所以,我要感謝他們完成我的菩薩道業。」做子女的榜樣
要求子女孝順,必先孝順父母,才能上行下效。
有位太太,生活本應美滿幸福,她卻偏偏視婆婆如仇人,處處與婆婆作對。而她的女兒也老是與她唱反調,她認爲是婆婆從小帶她、教她的,把責任完全推給婆婆。
我問她:「妳爲什麼會與婆婆結仇呢
」
她說:「一提起我婆婆,心中就有氣。」
我告訴她:「妳是孩子的榜樣,妳如何對待婆婆,女兒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妳。因此,妳必須孝順婆婆,做女兒的好榜樣。」
她聽完之後說:「師父,這一切都是我的錯!今後,我會努力做一位好媳婦的。」熱血沸騰
捐血不僅可以救人,還可以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
更可以借此報答父母恩。
慈濟醫院加護病房中有位患者患了肝腫瘤,在入院之前就經常出血,住院後經醫師診斷必須馬上開刀。但是要開刀就必須輸血,所以醫生就發出需血的通告。不久,來了叁、四位護士要捐血,其中有一位身體非常嬌小瘦弱。
我問她:「妳這麼瘦弱,能捐血嗎
」
她說:「師父,我有四十二公斤呢!」
「四十二公斤怎能捐血呢
」
「我身體很健康啊!」
她就這樣輕輕松松地捐了一袋血。當時我感動得恨不得自己也是B型血,可以馬上挽起袖子捐血。天堂與地獄
天堂與地獄都是心念和行爲造作的,
所以,不能不照顧好自己的心。
以前,日本有位王侯十分欽仰當時的白隱禅師。某日,他專程前往請法。
到了寺院,王侯謙恭地跪問禅師:「常聽人說,做好事能上天堂,造惡業就下地獄,但我身在人間,上不見天堂,下不見地獄。能否請師父現個境界,讓我相信有天堂、地獄。」
白隱禅師邊聽邊皺眉,顯露出極不耐煩的神色,緊接…
《慈濟心燈·冬之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