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濟心燈·夏之卷▪P5

  ..續本文上一頁同樣的情形,雖盡力延醫診治,終究無法挽回健康。

   兩兄弟終日躺在床上,手腳僵硬不能動彈。

   我問他們:「你們躺在這裏多久了

  」

   他們說:「四十年了。」

   「可曾出去過

  」

   「陽光是什麼樣子,我們已經沒有記憶;月亮是什麼模樣,我們也不知道。」

   他們的精神很好,卻不曾看見外面的世界。從九歲到現在,兩兄弟躺了四十年的青春年華。他們是無奈的!他們無時無刻不想掙脫那張床,立足大地。還好他們有位叔公,爲他們處理大小便,他們的叔公已經將近八十歲了。

   「自己下床走路」原是多麼簡單的動作啊!但是他們卻渴望了四十年而不可得。

  冬陽

   人間的苦難是一面鏡子,安讓我們看到世間的苦狀,

   而起警惕心、感恩心和精進心。

   有一個曾因車禍傷及腦部的人,他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都患了進行性麻痹症,我們鼓勵他將孩子送醫治療。他把孩子送到長庚醫院,交給我們照顧後,竟然沒有錢可以搭車回家。第二次送孩子去住院檢查時,我們的委員去看他,問他吃過飯沒有

  他說,吃過了。

   後來隔壁床位的人才說:「真是可憐,他只喝水而已,並沒有吃飯。」

   他在回家途中,不慎從樓梯上摔下來,腦部再次震蕩,由于家裏還有個體弱多病的妻子,他必須趕回家去,便硬撐著爬起來,回到家就昏迷不醒了。家人打電話給臺中委員,委員立即將他送到榮總臺中分院,醫生爲他緊急開刀。

   我到臺中去看他的時候,他說:「這一切都是功德會救我的,否則我早已不在這人世。」

   我安慰他說:「不用太爲兩個孩子煩心。」

   他說:「怎麼不煩呢

  幸好社會上有這麼多愛心人士的幫忙,使我感到十分安慰。」

  樂生菩薩

   不要把陰影覆蓋在心裏,要散發光和熱,生命才有意義。

   臺北「樂生療養院」的院友知道我要建醫院時,即要求慈濟停止資助他們的生活。而且,他們每個月還捐出六、七千元,後來更增至兩萬多元。他們甚至發起「一人一萬」的募款活動,幫我建院。

   當中有一位重殘的老太太,八十多歲了,她耳朵重聽、兩個眼珠都沒有了,鼻子也塌了、手掌也沒了、手臂被開水燙傷,因爲已經喪失痛覺,所以傷口潰爛了也沒有知覺;兩只腳有一只膝蓋以下完全脫落,另一只則缺了腳趾頭。

   她捐出了六萬元。

   事後我問她:「老菩薩,您捐那麼多錢,您存了多久呢

  」

   她回答:「叁、四十年。」

   她從民國四十二年住進樂生療養院後,就把每天六角半的菜金存起來。她原是准備作爲身後要用的錢,現在爲了慈濟要建院,只留下四萬元,其余的全部捐給慈濟。

   我接過這錢,感覺它好重、好重!心裏真是既感恩又感動!

  袁盎斬晁錯

   經雲:「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淨心才能無業,無業才能自在。

   古時候,有一位悟達國師,很受當時皇帝的敬重。

   每次悟達國師講經時,皇帝一定會親自列席聽法。爲了表示對國師的恭敬,皇帝還特地造了一張檀香座椅送給他。此時盡管悟達國師的修持很好,也難免生起一股歡喜與驕傲的心。

   國師心想:「國王如此看重我,我真了不起呀!」

   他正歡喜地准備上座時,一不留神,膝蓋被椅子撞了一下;沒想到膝蓋從此瘀血,不久竟化膿潰爛。

   由于他是國師,皇帝特下诏書,將天下的名醫全召來爲他醫治,但是沒有人能治好他的膿瘡。

   這是個「人面瘡」,潰爛得很像人的面孔,有眼睛、鼻子、嘴巴,令悟達國師苦不堪言。

   就在這個時候,他想到初修行時,有一回出去參訪,到一座寺院挂單。

   他的隔壁房,正好住著一位生了重病的客僧。這位客僧全身又髒又乏人照顧,悟達國師看了生起憐憫之心,便前去爲他洗澡、喂食湯藥,直到他完全康複。

   臨別時,客僧告訴悟達國師說:「謝謝你的照顧!將來你有困難時可以來找我,我就住在九隴山兩棵樹之間。」

   于是,他千裏迢迢趕到九隴山去。到了那裏,真的在兩棵松樹間發現有一座很大、很堂皇的寺院。當他抵達時,這位幾年前曾經相處過的老出家人,已經出來迎接悟達國師,並將他攙扶到裏面,告訴他:「你不必擔心!現在天色已晚,明天我叫小沙彌帶你去洗一洗就沒事了。」

   第二天天未亮,就有一位小沙彌引導悟達國師到山崖下,有一股清澈的溪水流下來,這位小沙彌告訴他:「你只要將水拿來洗膿瘡就會好了。」

   當他歡喜地舀起水准備洗腳時,突然間好像聽到有人在叫:「且慢洗,且慢洗。」

   他愣住了!

   接著又有聲音傳來:「不知道國師是否聽過袁盎斬晁錯的故事

  過去你就是袁盎、我就是晁錯。十世的冤業,我一直跟隨你;因爲你的修行高深,所以我不得其門而入,無法報仇。今天你受皇帝寵愛,『我慢心』一生,我才能夠乘隙而入報複你。現在迦諾迦尊者用叁味水洗冤業,從今天開始,我的冤業也解了。」

   他聽了之後,如大夢初醒,全身冒冷汗,趕緊將清涼的水拿來洗腳。

   一陣痛徹心肺的感覺,使他昏了過去,醒來之後,瘡也已經好了。

   當時,他才深深感受到業力的可怕。因爲十世的修行,竟然無法逃不定過往昔所造下的業啊!

  清淨莊嚴的清潔工

   凡夫只看到別人外在的汙點,卻看不到自己內心的垃圾。

   有一天,佛陀出去托缽時,看到一位貧婦,她是清掃街道的工人,身上很髒,穿的衣服又破爛。當她看到佛陀走過來,立即自慚形穢地躲到一處角落。

   佛陀便走到角落把她找出來,慈悲地問她:「妳爲何要逃避我呢

  有很多人一看到我,或聽到我的名字就很歡喜,急于想親近我。爲何妳看到我,卻跑得遠遠的呢

  」

   貧婦回道:「佛陀,我敬仰您!但我是一個低賤的人,身上又這麼髒,怕汙穢了您的清淨,所以才不敢接近您。」

   佛陀說:「在我的心目中,沒有髒的人,也沒有卑賤的人。妳回去沐浴更衣,再來聽我說法吧!」

   貧婦非常高興地跪下,向佛陀磕頭說:「佛陀啊!我真的可以跟其它人一樣去聽您講經嗎

  」

   佛陀說:「蠢動含靈,沒有所謂的高下分別,妳盡管來吧!」

   在一旁的人,看到佛陀接近一個穿著褴褛的貧婦,很不以爲然;覺得佛陀這麼做,有辱身分。

   佛陀就說:「我說的清淨並不是指形態,而是指心的清淨。今天街道上能這麼幹淨,是從何而來的呢

  是因爲有這些清掃工人啊!她的身上雖髒,但是她的心比你們清淨。第一,她沒有驕慢;其次,她無所求又有一分謙虛的心。」

   佛陀接著又說:「你們自以爲是社會上有地位的長者,所以驕慢自負,對人起分別心。因此,你們的心地一點也不清淨。」

   佛陀剛說完,對面走來一位容光煥發、穿著端莊的莊嚴婦人。佛陀問大家:「你們看看她是誰

  」

   衆人一看,原來她就是那位清掃街道的貧婦。佛陀因此說:「現在她與你們又有什麼差別呢

  」

  以叁輪車爲家的老太太

   父母是兒女的根,根露則枝寒。

   有幾位委員告訴我,有一天晚上在回家途中,天正下著蒙蒙細雨,一位老太太蹲在一輛破舊的叁輪車上,車子旁邊用叁夾板隨便釘著,上面蓋著塑料布。委員問老太太家住哪裏

  她說她沒有家;問她是否有兒女

  能否打電話聯絡他們

  她說不要告訴她的兒女,否則會挨兒女的罵。

   雨不停地下著,委員們要她暫時到走廊下避雨,她說怕被人驅趕。這輛叁輪車平時是用來撿破爛的,無法躺下休息;她只能蜷縮于角落,等待天明再繼續撿破爛。

   委員問:「老太太,我們能幫助妳嗎

  」

   她說:「不必了,只要幫我找間讓我租的房子就可以了。」她的兒女難道不知道在這個世間,還有一個流落街頭、靠撿破爛維生的母規嗎

  

  杯子的水滿了

   爲人要謙虛禮讓、尊重別人,才能有所成就。

   日本有一位祖師,名爲南隱,這位大禅師是一個老實修行的人,全心研究禅理。

   當時有一位在日本學術界非常著名的學者,他除了社會、文學等學識豐富外,也研究禅學。

   他認爲自己的學問已經很高了。但是天外有天,當他聽到有人誇贊南隱禅師時,心裏很不舒服,就想與南隱禅師比個高下。

   有一天他美其名說要參學,其實是滿心驕傲、千裏迢迢地來到南隱禅師的禅堂,向禅師說:「我是來參學的。」

   南隱禅師非常客氣、謙虛地請他入禅房,並親自爲他倒茶。這位學者坐在禅師的對面,眼睜睜地看著茶水從杯裏滿溢出來,而禅師仍不停地倒著。

   最後,他忍不住叫道:「好啦!好啦!水滿了,裝不下了!」

   禅師就說:「對呀!杯子的水滿了,就裝不下了;你來參學,心裏卻像這只杯子一樣,滿是驕傲、我慢,又怎能聽得進去呢

  」

  

  

《慈濟心燈·夏之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