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她:「心蓮一朶賣多少錢呢?」
「一萬元。」
馬上就有人響應。
但是也有人說:「雖想參加,但是我的環境不允許一次拿出一萬元。」
「你們可以兩個人合買一朶啊!」
朋友問她:「西方的蓮花有兩個人一朶的嗎?」
「有呀!雙胞胎的!」
就這樣,她由自己的口,將所認識的「慈濟」介紹給大家認識。經由她的愛心與熱心,一共賣出了叁十多朶蓮花,寄回本會四十多萬元。她真的是一位有智慧又叫人感動的老菩薩!
十四歲少年的弘願
逆境如磨玉之石,能使璞玉發光、發亮。
二次世界在戰前,日本的一位十四歲的少年,名叫金次郎。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位沿街托缽的出家人在誦經,他聽了非常高興,就恭敬地向師父合掌問道:「師父,請問您誦的是什麼經?」
出家人告訴他,這是《觀音經》。
金次朗很恭敬地請師父再誦一遍。當他聽完後,就在出家人面前立下弘願,說:「從今天起,我要盡我一生壽命效法觀音行。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遭遇到任何困難,我都會堅持觀音的慈悲爲我處世的中心,以其智慧爲我行動的力量……。」
出家人聽了,異常的驚歎與敬服,並虔誠地爲他祝福!
離開出家人之後,他就跑到了附近的壇那寺。寺後有他祖先的墳地,他在祖墳的面前跪拜下來,口裏念念有詞、禱告了一段時間,沒有人知道他在念什麼。
壇那寺的住持看到這小孩在墳前祈禱多時,就特別注意他。金次朗祈禱完後,走進寺內的觀世音菩薩座前禮拜,默禱了頗長的一段時間。之後,他轉身看到和尚,就向和尚說:「師父,我今天發了一個願,請師父替我作證。」
他把經過說給和尚聽,並請和尚注意他往後的日子是否依誓願行事。
和尚聽了很感動,贊歎地說:「我修行了這麼久,從未發現有人只聽了兩遍《觀音經》就有所啓發;更難得的是,又請叁寶來證明。能效法觀世音菩薩的精神,就是依『法』行事;又在菩薩面前發願,就是請『佛』作證;如今又請師『僧』作監視,這的確難能可貴的弘願呀!」
和尚非常愛他,想收他做徒弟、傳授道法,並示意以後繼任住持權職。但被金次朗婉拒了,他說:「此時不是我得到名利的時候,若此刻就有名利,以後我如何實現我的願力呢?況且我的父親剛過世不久,母親又患病,弟妹年幼,家庭的重擔全落在我身上,我不能棄之不顧啊!我可以做您的在家弟子。」
他就如此皈依叁寶,成爲正信的佛教徒。
拜別師父不久,他的母親就過世了,接著,大火燒毀了他的家,水災流失了他們的産業。關東地區,一大片的良田、一幢幢的房舍,全都付諸流水。這一連串的災難雖然給他的打擊很大,不過他也深深覺悟到世間本是多災多難,人生就是要經過千磨萬擊的淬煉,才能成就菩薩堅忍不拔的精神。正如一尊佛像的塑成,也要經過烈火燒煉、鐵錘敲擊鑄造,成是經過千錐萬刀的雕琢後,才能成就一尊莊嚴的佛像。因此,他毫無怨言地承受了。
他勇敢地站起來重建家園,把砂石和其他漂流物搬走,又翻開土壤重新下種。
由于他堅強的毅力,不辭辛勞地工作,感動了全村村民,大家都來響應他重建家園。經過大家同心協力地開墾經營,叁年後,開東地區又恢複青蔥翠綠良田美景。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慘敗後,全國民衆都有很沮喪。于是,日本政府就以金次朗重整家園的故事,來鼓無全民的士氣。他們說:「一個十四歲少年能得整家園,爲何全國人民不能效法他的精神,重振國威呢?」
孩子,媽好心疼!
人間因有苦難衆生,才有救苦救難的菩薩
我的蘇澳地區委員去訪貧戶時,鄉人提供我們一件個案。
有一位鄭姓的小弟弟,才九歲,他出生時就有先天性心髒病,嘴唇、指甲都有是紫黑色,連步行到學校,心髒者無法負荷!因此,母親只好每天背他上下學。
他的父母以撿破爛維生,生活十分清苦。
我問他的母親:「孩子病得這麼嚴重,怎麼不去看醫生?」
孩子的母親說:「他的病,看醫生要花很多錢啊!我也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孩子這麼痛苦,但是又能怎麼樣呢?」
雖然她愛孩子,卻無力幫助孩子脫離痛苦,她是多麼無奈啊!她哭了,我們的委員也哭了。
後來,我們把小弟弟送到林口長庚醫院就醫,經過手術,當我去醫院看他時,他的氣色已經好多了,我們都爲他感到高興。
心靈的強心劑
人心之病,更甚于人身之病,它能令人一病不起。
有一位年輕人,因爲父親罹串肝癌,臥病在床希望見我,所以來請我去和他父親見面。
當時他的父親坐在椅子上,身上用一條繩子綁著,我問:「爲什麼坐要椅子上,還要用繩子綁著呢?」
他說:「我父親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起床,現在坐也坐不住,不稍微綁著,人會往下滑。他很期待看到師父,知道今天師父要來,他一早七點就坐在椅子上等了。」
我和老人談了一些話,鼓勵他要振作。
當我告辭走出書房的時候,老人突然從後面大聲地說:「師父!我站起來了。」
一年多來,他不曾起床走動。在我和他談過話、鼓勵他之後,他竟然站起來了。
我回過頭,歡喜地對他說:「你要拿出這樣的勇氣來。」
他執意要送我。當他送我到大廳時,對他兒子說:「趕快爲我照張相。」
這時,他還將兩只腳擡高我看。
我們要離開時,我告訴他:「你送我到大廳就好了。」
他還是堅持送我到車子旁邊,看著我們離開。
他過去是一位傑出、頗有成就的人,忽然之間染患絕症,使他經不起打擊,因此精神完全受製于身體;身體一病,精神也隨之被打垮了。經過一番鼓勵,他的力量重現,又站了起來,甚至于可以走出來。
他還告訴我:「師父,我的身體若是好起來,我願意到醫院服務;只要我的身體能支撐,即使是掃地,我都會很歡喜!」
我說:「好!你要趕快將身體治療好。掃地也是光榮的事,只要身體健康,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做。」
爸爸,我錯了!
匙在湯中,終日酌物,而不知其味;愚者亦如是……。
《法華經》中有一段經文說:有一個人,全身是病,他的父親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就爲兒子診斷下藥。但是,兒子卻不相信父親的醫術,一直不肯服藥。
有一天,他的父親將他必須服用的藥准備好、留在家中,然後遠赴他國。過不久,父親派人回去告訴他兒子說:「你的父親已經死在他國,再也不能回來了。」
他一聽到父親的死訊,除了心中無比悲傷外,也開始惶恐:今後還有誰能醫治我的病呢?
他更後悔自己的無知,竟然把父親的關懷視爲多余,不願服和父親開出的治病藥方,以致久病不愈。這時他心焦如焚,于是開始用父親爲他准備的藥物,不久就將病治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也常犯這重毛病呢?
針線功德
莫輕少善,以爲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佛陀有一位眼盲的弟子正在穿針,穿了半天穿不過去,就說:「請肯發心積功德,請爲我穿個針吧!」
這時佛陀正好從他的身邊經過,便伸手接過他手裏的針,將線穿發之後,遞給他說:「我是個喜愛功德的人。」
弟子聽到後,趕緊跪下說:「佛陀,您的功德已經這麼大了,不缺乏這一點點小功德。」
佛陀告訴他:「你知道嗎?我還是要爲斷地積聚功德。我今天的功德之所以不缺乏,乃是由于過去生活中點滴和累積中!」
仁慈的象王
把犧牲當作享受去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會法喜充滿。
傳說佛陀曾經現身爲象王,並且長有六根象牙。一位獵師見此象有六根牙,比普通的象多了四根,于是起了貪婪之心,將毒藥抹在箭上,朝著象射去。
象王中箭之後,周圍的象群全部圍攏過來,象王馬上用鼻子繞在獵師,使他不受象群的傷害,並對周圍的象群說:「我發心行菩薩道,就要有透徹的大愛;即使受到傷害,也要以寬大的心量來包容,怎能對人生起瞋心呢?」
說完之後,便問獵師:「你爲什麼要用毒箭射我呢?」
獵師回答:「因爲我需要你的象牙啊!」
象王一聽,就以牙撞石,把撞斷的象牙送給這個獵師。象王的寬容大量,感化了獵師。從此以後,他不但不再打獵,並且現身說法感化了所有獵人,一起保護山林的象群。
《慈濟心燈·春之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