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慈济心灯·春之卷▪P3

  ..续本文上一页她:「心莲一朶卖多少钱呢?」

   「一万元。」

   马上就有人响应。

   但是也有人说:「虽想参加,但是我的环境不允许一次拿出一万元。」

   「你们可以两个人合买一朶啊!」

   朋友问她:「西方的莲花有两个人一朶的吗?」

   「有呀!双胞胎的!」

   就这样,她由自己的口,将所认识的「慈济」介绍给大家认识。经由她的爱心与热心,一共卖出了三十多朶莲花,寄回本会四十多万元。她真的是一位有智慧又叫人感动的老菩萨!

  十四岁少年的弘愿

   逆境如磨玉之石,能使璞玉发光、发亮。

   二次世界在战前,日本的一位十四岁的少年,名叫金次郎。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位沿街托钵的出家人在诵经,他听了非常高兴,就恭敬地向师父合掌问道:「师父,请问您诵的是什么经?」

   出家人告诉他,这是《观音经》。

   金次朗很恭敬地请师父再诵一遍。当他听完后,就在出家人面前立下弘愿,说:「从今天起,我要尽我一生寿命效法观音行。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遭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会坚持观音的慈悲为我处世的中心,以其智慧为我行动的力量……。」

   出家人听了,异常的惊叹与敬服,并虔诚地为他祝福!

   离开出家人之后,他就跑到了附近的坛那寺。寺后有他祖先的坟地,他在祖坟的面前跪拜下来,口里念念有词、祷告了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他在念什么。

   坛那寺的住持看到这小孩在坟前祈祷多时,就特别注意他。金次朗祈祷完后,走进寺内的观世音菩萨座前礼拜,默祷了颇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他转身看到和尚,就向和尚说:「师父,我今天发了一个愿,请师父替我作证。」

   他把经过说给和尚听,并请和尚注意他往后的日子是否依誓愿行事。

   和尚听了很感动,赞叹地说:「我修行了这么久,从未发现有人只听了两遍《观音经》就有所启发;更难得的是,又请三宝来证明。能效法观世音菩萨的精神,就是依『法』行事;又在菩萨面前发愿,就是请『佛』作证;如今又请师『僧』作监视,这的确难能可贵的弘愿呀!」

   和尚非常爱他,想收他做徒弟、传授道法,并示意以后继任住持权职。但被金次朗婉拒了,他说:「此时不是我得到名利的时候,若此刻就有名利,以后我如何实现我的愿力呢?况且我的父亲刚过世不久,母亲又患病,弟妹年幼,家庭的重担全落在我身上,我不能弃之不顾啊!我可以做您的在家弟子。」

   他就如此皈依三宝,成为正信的佛教徒。

   拜别师父不久,他的母亲就过世了,接着,大火烧毁了他的家,水灾流失了他们的产业。关东地区,一大片的良田、一幢幢的房舍,全都付诸流水。这一连串的灾难虽然给他的打击很大,不过他也深深觉悟到世间本是多灾多难,人生就是要经过千磨万击的淬炼,才能成就菩萨坚忍不拔的精神。正如一尊佛像的塑成,也要经过烈火烧炼、铁锤敲击铸造,成是经过千锥万刀的雕琢后,才能成就一尊庄严的佛像。因此,他毫无怨言地承受了。

   他勇敢地站起来重建家园,把砂石和其他漂流物搬走,又翻开土壤重新下种。

   由于他坚强的毅力,不辞辛劳地工作,感动了全村村民,大家都来响应他重建家园。经过大家同心协力地开垦经营,三年后,开东地区又恢复青葱翠绿良田美景。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惨败后,全国民众都有很沮丧。于是,日本政府就以金次朗重整家园的故事,来鼓无全民的士气。他们说:「一个十四岁少年能得整家园,为何全国人民不能效法他的精神,重振国威呢?」

  孩子,妈好心疼!

   人间因有苦难众生,才有救苦救难的菩萨

   我的苏澳地区委员去访贫户时,乡人提供我们一件个案。

   有一位郑姓的小弟弟,才九岁,他出生时就有先天性心脏病,嘴唇、指甲都有是紫黑色,连步行到学校,心脏者无法负荷!因此,母亲只好每天背他上下学。

   他的父母以捡破烂维生,生活十分清苦。

   我问他的母亲:「孩子病得这么严重,怎么不去看医生?」

   孩子的母亲说:「他的病,看医生要花很多钱啊!我也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孩子这么痛苦,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虽然她爱孩子,却无力帮助孩子脱离痛苦,她是多么无奈啊!她哭了,我们的委员也哭了。

   后来,我们把小弟弟送到林口长庚医院就医,经过手术,当我去医院看他时,他的气色已经好多了,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

  心灵的强心剂

   人心之病,更甚于人身之病,它能令人一病不起。

   有一位年轻人,因为父亲罹串肝癌,卧病在床希望见我,所以来请我去和他父亲见面。

   当时他的父亲坐在椅子上,身上用一条绳子绑着,我问:「为什么坐要椅子上,还要用绳子绑着呢?」

   他说:「我父亲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起床,现在坐也坐不住,不稍微绑着,人会往下滑。他很期待看到师父,知道今天师父要来,他一早七点就坐在椅子上等了。」

   我和老人谈了一些话,鼓励他要振作。

   当我告辞走出书房的时候,老人突然从后面大声地说:「师父!我站起来了。」

   一年多来,他不曾起床走动。在我和他谈过话、鼓励他之后,他竟然站起来了。

   我回过头,欢喜地对他说:「你要拿出这样的勇气来。」

   他执意要送我。当他送我到大厅时,对他儿子说:「赶快为我照张相。」

   这时,他还将两只脚抬高我看。

   我们要离开时,我告诉他:「你送我到大厅就好了。」

   他还是坚持送我到车子旁边,看着我们离开。

   他过去是一位杰出、颇有成就的人,忽然之间染患绝症,使他经不起打击,因此精神完全受制于身体;身体一病,精神也随之被打垮了。经过一番鼓励,他的力量重现,又站了起来,甚至于可以走出来。

   他还告诉我:「师父,我的身体若是好起来,我愿意到医院服务;只要我的身体能支撑,即使是扫地,我都会很欢喜!」

   我说:「好!你要赶快将身体治疗好。扫地也是光荣的事,只要身体健康,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做。」

  爸爸,我错了!

   匙在汤中,终日酌物,而不知其味;愚者亦如是……。

   《法华经》中有一段经文说:有一个人,全身是病,他的父亲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就为儿子诊断下药。但是,儿子却不相信父亲的医术,一直不肯服药。

   有一天,他的父亲将他必须服用的药准备好、留在家中,然后远赴他国。过不久,父亲派人回去告诉他儿子说:「你的父亲已经死在他国,再也不能回来了。」

   他一听到父亲的死讯,除了心中无比悲伤外,也开始惶恐:今后还有谁能医治我的病呢?

   他更后悔自己的无知,竟然把父亲的关怀视为多余,不愿服和父亲开出的治病药方,以致久病不愈。这时他心焦如焚,于是开始用父亲为他准备的药物,不久就将病治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犯这重毛病呢?

  针线功德

   莫轻少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佛陀有一位眼盲的弟子正在穿针,穿了半天穿不过去,就说:「请肯发心积功德,请为我穿个针吧!」

   这时佛陀正好从他的身边经过,便伸手接过他手里的针,将线穿发之后,递给他说:「我是个喜爱功德的人。」

   弟子听到后,赶紧跪下说:「佛陀,您的功德已经这么大了,不缺乏这一点点小功德。」

   佛陀告诉他:「你知道吗?我还是要为断地积聚功德。我今天的功德之所以不缺乏,乃是由于过去生活中点滴和累积中!」

  仁慈的象王

   把牺牲当作享受去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会法喜充满。

   传说佛陀曾经现身为象王,并且长有六根象牙。一位猎师见此象有六根牙,比普通的象多了四根,于是起了贪婪之心,将毒药抹在箭上,朝着象射去。

   象王中箭之后,周围的象群全部围拢过来,象王马上用鼻子绕在猎师,使他不受象群的伤害,并对周围的象群说:「我发心行菩萨道,就要有透彻的大爱;即使受到伤害,也要以宽大的心量来包容,怎能对人生起瞋心呢?」

   说完之后,便问猎师:「你为什么要用毒箭射我呢?」

   猎师回答:「因为我需要你的象牙啊!」

   象王一听,就以牙撞石,把撞断的象牙送给这个猎师。象王的宽容大量,感化了猎师。从此以后,他不但不再打猎,并且现身说法感化了所有猎人,一起保护山林的象群。

  

  

《慈济心灯·春之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