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針”
——在德隆集團中層以上職員集會上的講演
(2005 年2 月6 日于邢臺玉泉寺禅堂)
丁總、各位朋友:
今天還是正月十四,還沒有過元宵節,所以我在此謹向各位致以新春 的祝賀,並通過各位向你們的家人,向德隆集團的全體員工及家屬表示新 春的祝賀。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事業成就、家庭幸福、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今天這個環境,是一個特殊的環境。各位平常上課、看報告,都是在 燈光明亮的大講堂,都是坐在比較舒適的座椅上。講課的人在上面,聽課 的人在下面。今天這個環境,是一個禅堂,禅堂是寺院的課堂,是寺院僧 衆修學佛法、參禅打坐的地方。禅堂又叫選佛場。在禅堂裏不選官,只選 佛。通過參禅打坐,佛祖由此誕生。在中國佛教史上,禅堂的曆史也有一 千多年了。在禅堂裏選出的祖師難以數量估計。今天丁總要選擇在玉泉寺 禅堂與德隆集團中層以上職員作一次佛法的分享,很有意義。從選佛的意 義來說,各位都是企業界的精英,都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每個人的 生命也會由于這次聚會的因緣得到提升,走向圓滿。
丁總給我出了一個題目,希望我與各位講一點佛法。由我平常都是與 信仰佛教的人作交流,與社會人士作交流的機會不多,我對社會應該說不 是很了解,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許不能夠撓到癢處,能夠講到什麼程度,盡 我的心。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講的題目是《做人與做事》。首先說怎樣做人。
在漢字裏除了“一”字最簡單,再就是“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 字。一畫的“一”有無窮的奧妙,所謂“一生二,二生叁,叁生萬物”,它代表 了宇宙萬事萬物的起源與歸宿。所以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人”字兩畫,也很簡單。但是人有精神,有思想,有發明,有創造,這 些從哪裏來呢?我們仔細地來思考一下人字的結構,如果說只有一撇,不 成字;只有一捺也不成字。這一撇一捺如果不擺在適當的位置,就不是一 個“人”字,或者是“八”,或者是“入”;必須按照約定俗成的結構來安排這一 字二畫,才是一個“人”字。不能多了,不能少了,不能上了,不能下了。不 能是孤立,也不能完全沒有規律地擺放這兩畫。由此我們可以想象,人生 在世不容易,你要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環境中擺准自己的位置,把握機遇, 否則,人的一生會稀裏糊塗地過去了。人生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不同的時 空中進行的。時間的度把握不好,對事業的成就會有影響,對人生的成就 會有影響;同樣,空間的位置把握不好,也會對事業的成就、人生的成就 産生莫大的影響。在把握機遇、找准位置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潛能和智 慧,人生和事業的成就就在其中。
佛教中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佛——阿彌陀佛,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會 念這一句佛號,可能在座99%的人都曾經以不同的心態念過這四個字。阿 彌陀佛是梵語,翻譯成中文主要有兩個意義。一個是無量光,一個是無量 壽。無量光、無量壽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的本義,表示阿彌陀佛壽命無量、 光明無量。壽命表現爲時間,光明表現爲空間。覺悟成佛的人,突破了時 間的局限,所以壽命無量;突破了空間的局限,所以光明無量。人生的不 自由、不自在,往往具體地表現爲能力或者財富的不夠;但是最使人不能
自由、不能自在的,是由于時空的局限。我們突不破時空的局限,所以不 自由不自在。人生的修養,特別是佛教的修養,就是要打破時空的局限, 獲得徹底的覺悟和自由。能夠突破時空的局限,我們短暫的生命和有限的 能量,就能無限地擴充。
我想,不管是信仰佛教的人,還是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獲得時空的 自由自在。此情此理,應該是共同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通過一定的 修養功夫、道德約束、信仰規範和良心養成。所以在做人這件事上,我想 向各位提供八個字: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人如果能夠把握這八個 字,能夠從這四個方面淨化生命、提升生命,我們就有了逐步獲得時空無 量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一、信仰
人生不能沒有信仰。人生沒有信仰了,就好像一個人沒有靈魂一樣, 做一切事情都沒有定盤星,沒有內在的符合善法的標准、符合自他利益的 標准。一個人只有選擇了正確健康的信仰,人生的道路和方向才能夠真正 定位。如果人生的方向不能定位,我們做人做事的目標就不會很清晰,就 是盲目的。
信仰可以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興趣和需求自由選擇。佛教說一個人選擇 何種信仰,與他過去的善根、慧根有直接關系。慧根深厚的人,他會選擇 一個非常究竟的信仰,非常正確健康的信仰,使我們不至于走到信仰的誤 區,不至于在信仰問題上、在人生的目標上産生偏差。
二、因果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有果的。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就像春天播什
麼種子,秋天就有什麼樣的收獲一樣。所謂: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生做一切事情,一個最 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明白因果道理。我們有了正確、健康、究竟的信仰, 我們做人做事就一定有非常具體的善惡標准。有了善惡的標准,我們在舉 心動念、所作所爲當中,就會種善因得善果,盡量避免種惡因。能夠不種 惡因,就不會得惡果。
人生的際遇多種多樣,有的人做事情一帆風順,心想事成;有的人做 事情,種種障礙,種種不順心。人生的種種際遇,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 果規律在起作用。
有時候,我們會把因果的作用看成是固定不變的。當然,種什麼因得 什麼果,確實有一定的規律性。但是,只要我們有一個健康的信仰,在結 果上盡管我們不可選擇,但是在種因上我們有主動權。我們不能選擇什麼 果報,但是可以選擇種什麼因。我們盡量不做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事, 經過不斷地積累,就能夠改變人生的際遇。我們無法改變結果,但是我們 可以創造一切善因善緣,使惡的結果推遲,使好的結果提前。這也不是不 可能的,這也是我們人生的主動權。
人生在因果規律面前看起來好像是被動的,實際上作善作惡,仍然是 我們自己的選擇。既然自己能選擇,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挽回,但是可以 多作善事,多種善因,多創造善因善緣,對過去的缺陷、過去的遺憾,還 是可以彌補。
佛教告訴我們,時間分爲叁世: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生命就在 時間中存在,所以我們的生命也分爲過去、現在和未來。叁世的生活狀況
和生存際遇如何,就構成了叁世因果。叁世可以在一念間,因爲每一念都 可以從時間上界定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樣,也可以把過去、現在和未來 延展到生命很遙遠很遙遠的過去以及很遙遠很遙遠的未來。這就是佛教對 生命的基本看法。
我們個人的生命絕對不是在幾十年前偶然發生的現象。佛教認爲生命 前前無始、後後無終。既然生命是這樣一種現象,那麼我們每個人如何在 生命的無盡長河中修養自己和提升自己,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我們現在的人,一般只承認當生當世的生命現象,所有的宗教都認爲 這種觀點和生命的現實不符合。因爲生命是一種很複雜的精神狀態和物質 狀態的複合體,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現象,也不僅僅是純精神的現象,它 是精神與物質的綜合體。
在世間最爲珍貴的莫過于生命,最具開發價值的莫過于生命。一切的 財寶沒有生命珍貴,一切的權利沒有生命重大。面對這一最可珍貴之物, 今天我們有幸獲此人身,千萬不要等閑空過,應該好好地來修養我們的生 命,使我們的生命不斷淨化、不斷升華,直至獲得無量光明和無量壽命。
叁、良心
如何保證因果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得到落實?良心是保證。有良 心的人,他一定會時時刻刻想到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一定 會時時刻刻想到損害他人的同時就是損害自己。
所謂良心是什麼呢?良心是非常奧妙的。只要我們有一念恻隱之心、 一念向善之心、一念慈悲之心,一念愛心,就說明是良心在發揮作用。良 心在儒家的思想裏說是“天理良心”,它和上天所規定的根本道理是一致的。
上有天理,下有良心。天理就是宇宙萬物的自然法則,良心就是我們 人的良知良能。人有良知良能,所以從古至今,善事的積累、好事的積累、 功德的積累,總是占主要的位置,這就是良心的落實。如果良心偏離了, 良知良能沒有得到發揮,那就是人類的劣根性在起作用。所以在我們人類 曆史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總有許多陰暗面,總有許多醜惡面,這是 我們人類從古到今時時必須面對的事實。
怎樣使人類光明的一面占上風,使醜惡陰暗的一面盡量縮小,這就要 靠人類良知良能的養成、要靠良心的落實。從普通老百姓來講,不知道什 麼是因果,也不知道什麼是信仰,只知道這個人有沒有良心。普通老百姓 就是用有沒有良心來衡量一個人的是非善惡。由此可見,養成和發揚人性 善良的一面,抑製消除人性醜惡陰暗的一面,就是不斷培養人類良知良能 的過程。
四、道德
良心的落實,是在家庭、社會、個人的道德修養中來體現。道德不是 空洞的概念,道德是一種倫理關系、社會關系。兩個人以上,才有所謂的 倫理,才有所謂道德。由此可見,人生在世,沒有一時一刻是孤立的,每 時每刻都在與不同的社會成員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如何正確處理好這些 關系,那就要用道德的觀念來指導我們每時每刻的言行。
從一個國家來說,她用法律的力量來約束我們老百姓的言行,使每一 個老百姓的言行能夠服從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人民利益。國家法律以什 麼爲基礎呢?以道德爲基礎。道德的內容體現在法製建設上,…
《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