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能善巧,得到彼岸!”得到最高的水平。
一般來講,我們給佛經作注解實際上是很難的。過去西藏在這方面是非常嚴格的,一部注解如果沒有通過很多賢者的認真觀察,是不能夠隨便出版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具備講辯著的功德。怎樣才能得到這樣的功德呢?就是要靠前面所講的聞思修。而聞思修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多聞佛法、多學佛法、多依止善知識。具足了這七種條件以後,怎樣弘揚佛法?怎樣做利益他人的事業?這些就都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了。
“又一切生,願能破除一切專執自利作意” ,要破除我執,主要是自私自利的心態,對于一切只利益自己一個人的行爲,必須要破除!“及於廣大菩薩之行,有其退屈怯弱意樂。”前面我們也講過,我們要修菩薩行,就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心態。不能說我不行——這就是怯弱意樂,懈怠的行爲。認爲我怎麼行呢?我這麼笨,我太笨了,我修不了,我修什麼都修不成啊……實際上是我們能不能堅持和下工夫的問題。只要我們肯下工夫的話,那我們多多少少都會獲得一些功德的。
“有如至尊觀自在,” 像觀自在那樣廣行利他的事業,要生起強有力的心態。“依於善巧方便利他爲勝,最勝心力到達彼岸,菩提心門,一切菩薩之行,至於究竟!” 要究竟這樣的菩薩行,像觀世音菩薩那樣,以圓滿的菩提心來做利他的事業。那我們就要下工夫,不能有怯弱的意樂。前面講的是弘揚佛法的智慧能力,這裏講的是直接來利益他人的菩薩行爲,就是(學習)觀世音菩薩。
“又一切生,願於現行自他利中,有如至尊秘密主,依於善巧方便摧伏一切魔怨、異道、他論,大氣力門,一切菩薩之行,至於究竟! ”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這是難以避免的。無論是外在的魔怨也好,異道對你的攻擊也好,以及他論——就是他說(與佛法相違的說法),我們用什麼樣的力量把它們降伏呢?就是要像具有大力量的秘密主——也就是金剛手菩薩——那樣,把它們降伏住。就是說,我們在行菩薩道時所遇到的一切障礙,都要去降伏。那麼降伏的辦法是什麼呢?實際上主要就是要修秘密主——金剛手菩薩。
那麼以上講的叁尊菩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在成佛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具足叁種條件:第一個就是要智慧圓滿——前面講的四種智慧,智慧圓滿的代表就是文殊菩薩;第二個是要有利益他人的圓滿的慈悲心,其代表就是觀自在菩薩;第叁個就是要具有降伏一切魔軍和外道的力量,圓滿具足這種力量的代表就是金剛手菩薩。這就是我們修行成佛的過程中,所必須要具足的叁種能力——智慧、菩提心和降魔的力量。實際上我們修上師法的意義也在這裏,我們修“緣悲贊”的時候,第一句就是觀世音菩薩,第二句就是文殊菩薩,第叁句就是秘密主菩薩。這叁尊菩薩意味著:我們要成佛,就必須要具足圓滿的菩提心和究竟圓滿的見解——就是空性的道理。要通達空性的道理,必須要有圓滿的智慧。方便和智慧到一定時候呢,就合爲一體了,這就是雙運——方便、智慧的雙運。這兩種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究竟的菩提——佛的果位。那麼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魔障,當出現這些魔障時,怎樣來降伏呢?就是要修秘密主。這叁尊菩薩代表一切佛菩薩的智慧、慈悲心和力量。那麼我們在修宗喀巴大師上師法的時候,叁尊的力量都聚合在上師身中,在修的時候,要認真祈禱——讓我盡快生起菩提心和圓滿地通達空性的道理,所以我要修這個上師法。修上師法的主要的意義就在這裏。就是要盡快得到佛菩薩的加持,盡快生起斷除一切煩惱根源的最強大的能力——空性的智慧。
前面每一條願文都是非常重要的。什麼叫願文呢?就是要讓我的相續當中生起這樣的功德,我才修這個法。如果說菩薩的行爲和我沒有什麼關系的,那就沒有用了。在我們自己的相續中,爲了生起這樣圓滿的菩提心、圓滿的功德,我們才要修這個極樂願。要完全修成這樣的功德,還需要下面的願文,就是要有精進的心,像佛陀那樣。
“又一切生,願離懈怠……” 要遠離懈怠,不要一到修法的時候就推托:今天修不成了,今天身體不舒服,今天就算了……或者太晚了,明天再看吧……到了明天,又不行了,還有這個事、那個事,後天吧……後天又不行了,下個月,下個月又不行,今年算啦,等明年再說……就這樣推推推,推到臨終,臨終的時候那就空著手啦,什麼都沒有啦,那就只有懷著無比後悔遺憾的心情了……所以我們不能有懈怠心。“願離懈怠而勤精進,畢竟圓滿菩提之行,有如無等釋迦王佛”, 像佛陀那樣,用無數劫來修這個菩提心,“從初發心,依於刹那亦不慢緩、大精進門,得大菩提!” 你看,佛陀從開始發心一直到圓滿成佛,刹那之間也沒有生起過懈怠的心。前面已經講過了,要得到佛境界的一切功德,那麼這個法怎麼修呢?就是要下工夫,要堅持,像佛陀那樣,堅持到底!
那麼修行的過程當中也不能有障礙,一方面不能有壽命的障礙,我們的壽命如果很短,活十幾年、二十幾年就走了,那就很難修出什麼來。有些呢壽命比較長,但是有各種各樣的病,身體不佳對修行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就需要發下面的願:
“又一切生,願於摧滅修行菩提能作障礙,諸身心病”, 給修行菩提帶來障礙的一些身心的病苦,“有如善逝藥王,”就是像藥師佛那樣,“暫稱其名,便能息滅身語意中一切痛苦!”哪怕只念一遍佛號,就能消除一切病苦。這就是發願要一生中都能具有健康長壽——這也是保證我們修行的很根本的一個條件。
那在壽命當中如果出現了障礙該怎麼辦呢?那就要修長壽佛(無量壽佛)。這裏每一個修行的法門,都結合的一尊佛菩薩。現在大家知道了吧,修智慧就要依靠文殊菩薩,修慈悲心就要依靠觀世音菩薩,修降魔法就是要依靠大勢至菩薩,對治懈怠就要修釋迦佛,對治身心中的一切病苦,就是要修藥師佛。那麼我們壽命當中有了障礙怎麼辦呢?在這裏:
“又一切生,願於如其所求壽算,令得圓滿,”這是要得到圓滿的壽命。我們的壽命與過去積累的福報有關。當然,人總是要死的,不死是不可能的。那你的壽命怎樣圓滿呢?很多人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非時死,本應享有的壽命不到該盡的時候就提前死了。我們要對治的是這個,消除了非時死,就稱作壽命圓滿。並不是說修了這個法就永遠不會死,不是這樣的。該你死的時候,就不得不死。但是你提前遇到的一些非時死的障礙呢,通過修法能消除掉。“有如無量壽佛,暫稱其名,”哪怕只念一句名號,“能滅一切非時之死!”所以我們壽命當中的一切障礙,通過修長壽佛是能消除的。“願壽障礙將出生時,即便睹見大濟拔者無量壽佛”,當遇到壽命的一些障礙時——有人和非人帶來的障礙,還有很多無情界帶來的魔障,比如失火啊,以及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當這些壽命的障礙出現時,能消除的,就是要靠無量壽佛的事業的力量,“以四事業,示現隨順調伏身相。見已無間,息滅無余,壽命障礙!”用四種事業(息、增、懷、誅)的力量,把壽命當中的一切障礙全部消除。“願於諸所示現相應調伏身相,便能識別,”在壽命當中我們所遇到的障礙被降伏以後,我們應該認識到——“彼即怙主無量壽佛。”就是無量壽佛的力量,才把它降伏。“生無假僞堅牢信心。”所以我們要對無量壽佛生起正信,“依此力故,”依靠這樣的信心的力量“一切生中,永不離失無量壽爲正善知識!”我們要依靠像無量壽佛那樣的善知識。
總之,我們的壽命所遇到的一切障礙都要降伏,而降伏的力量來自于無量壽佛。我們要認識清楚,然後生起堅固的信心,生生世世不離開這樣的善知識。
前面是具足很多菩薩的修行條件,已經基本上全了,下面的願文涉及我們一生當中修行的次第。
“又一切生,願爲世出世間一切德本,具足諸相大乘善知識、親愛隨持!”這就是依止善知識。那麼這個善知識呢,這裏講的就是要具足諸相的大乘善知識,不是一般的善知識。我們必須要親近大乘善知識。小乘的善知識是以自利爲主,而大乘的善知識是以利他爲主。這樣的大乘善知識,要具足很多的條件……我們不要盲目地依止善知識,必須要互相觀察好。只有在你的心間對善知識生起一定的信任心,才可以去求法。求法之後,不能再有絲毫的分別(觀過)心。這樣親近善知識是很重要的。 “親愛隨持”,隨持就是伺候好,親近的意思,(藏文原義似爲“歡喜攝受”。)
“願隨持時,於善知識獲得不壞堅牢信心,”我們對阿彌陀佛也好,對自己的善知識也好,都要有這樣的信心,這是很重要的。“依一切門專令歡悅!”必須要做好讓善知識歡喜的事情,不能違背善知識的教法。“其所不悅,雖一刹那,亦不複行!”一刹那間也不做善知識不喜歡的事情。這在我們皈依的時候就講得很清楚。我們最初皈依叁寶時,就已經在佛的面前發誓,要守持好皈依的戒律(學處),那麼皈依後總體的戒律(學處)是什麼呢?就是要依止善知識,聽從佛的教誨。這是我們已經宣誓過的。那佛菩薩的歡喜心是怎樣發出來的呢?就是看我們能不能聽…
《《極樂願》講記(聯波仁波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