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比較宗教學▪P63

  ..續本文上一頁要強行征服那兒先住的民族,就不得不做許多艱苦的戰爭。所幸先住各民族未能團結合作來一致對抗猶太人,于是各個擊破,把他們殺的殺,罰的罰,做了猶太人的奴隸,使約書亞達成了摩西的願望,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小片領土。

  駐進迦南地之後,約書亞在和平中死了。猶太各支族對摩西那種極權專製的統治感到厭惡!所以唯恐再出一個摩西那樣的領袖,于是決定不再任命約書亞的後繼者。他們以爲,此後不再進行侵略戰,僅有一位祭司長引用耶和華的律法作爲生活的依准指導就夠了。但是猶太人的國家新近成立,四周都是敵人,若沒有一個領袖,它就不能存在。然而,猶太人的各分支,實在不喜歡由某一支派的人來做統治各支的國王,在事實的需要下,他們就默認了一個領袖的權力,他們稱之爲「士師」,以士師作爲幾個半獨立的猶太支族所結合的聯盟裏的首腦或統帥。但是,後來仍從士師的職位上産生了猶太王國。

  第一個士師,叫作俄陀聶(Othniel)。他是因爲指揮部下攻取了巨人國安那金(Anakin)的首都基列西弗城(Kirjath-Sepher)而揚名。

  第二個士師,叫作以笏(Ehud)。因在俄陀聶死後,猶太又被摩押人、亞扪人、亞瑪力人結成的聯盟打敗,做了二十年摩押王伊幾倫(Eglon)的奴隸,以笏 暗殺了伊幾倫,成了民族英雄,就被選爲士師。

  此後,士師們很快地依次遞嬗著。他們個個都是性格強烈的人。他們的時間,全消磨在邊境與異教徒的作戰中。戰爭多很慘酷,殺來殺去,越殺越劇烈,甚至婦女也被征召參戰。和猶太人對陣的,就是和猶太人互相爭奪地中海海岸的菲利士人,這不是閃族人,而是克裏特族(Cretans)人,猶太人往往是打了敗仗。

  以笏以後的士師尚有:珊迦、底波拉(女)、基甸、陀拉、睚珥、耶弗他、參孫(Samson 這是一個魯莽的大力士,他的故事在《舊約》中寫得很出色,可是這也是采自古巴比侖的傳說)、以利(Eli)、撒母耳(Samuel)。從撒母耳之後,猶太教便進入王國時代了。

  第二節王國時代的猶太教

  王國時代

  撒母耳順應人民的希望──當然是耶和華的指示,宣布在他之後,猶太民族將步入新境界,不再選出士師,而要産生國王了。在他未死之前,就著手尋找未來的國王,結果在基比亞村(Gibeah),找到了一個叫作掃羅(Saul)的孩子,給他用膏油沐頭(即是彌賽亞),在撒母耳的教導下,掃羅終于成了猶太人的王。

  掃羅做王之後,因在一次戰爭中,戰敗了亞瑪力人的亞甲王(Agag),未將擄獲的畜群照規矩交給祭司,特別是未照猶太的律法將全體俘虜處死,赦免了亞甲王的生命,所以觸怒了他的老師撒母耳。撒母耳就開始另找一個掃羅王的候補者,接著,有人告訴他,在伯利恒有一個名叫大衛(David)的牧羊青年,因爲他的勇敢,在他的村中很有些聲望:他曾打死了一頭獅子和熊,救了他的羊;他會彈豎琴,又能歌唱(《舊約》中的詩篇,據說不少是出于他的作品)。適巧菲利士人又卷土重來,他們這次的頭兒是一個叫作歌利亞(Goliath)的巨人,身體有屋子那麼大,帶著七尺長的劍,猶太人無人能夠對付他。掃羅王被巨人威脅得一籌莫展,憂愁終日!于是把大衛請來唱歌給掃羅散心。大衛完成了爲王散心的任務,同時也完成了打敗巨人的任務,他用投石器,飛出一塊小石子,恰巧打中歌利亞的眼中,歌利亞馬上昏倒在地,大衛就用巨人的長劍割下了巨人的頭。巨人一死,菲利士人便紛紛自逃,大衛就成了國家的救星。

  接著,大衛雖然做了掃羅的女婿,卻不爲掃羅見容,所以逃到沙漠中,住在山洞裏。大衛在沒有接受王位的時日中,也做了好多土匪頭兒所做的把戲。當年老的掃羅在與菲利士人的作戰中,自殺身死之後,差不多在四十年中,大衛就一直做著猶太人的大部分地方的王。

  大衛王大衛王在猶太教中是一位偉大的名王,他的詩篇被奉爲宗教的聖詩。他把國都遷到由非洲至美索不達米亞的交通孔道上──耶路撒冷,在新都建築了他自己的宮殿。接著又籌建一個神殿,把神的約櫃從示羅地方,迎到耶路撒冷,放進新的神殿的法幕裏。並且強製全國拜神的人們,都到耶路撒冷,不許別處另設神殿。

  但是,飽暖思淫欲,偉大的聖王,照樣也做最壞的壞人所做的壞事!有一天晚上,他在宮殿屋頂上乘涼,望見遠處有個美婦人在沐浴,他便爲之心動!打聽之下,知道是他部將烏利亞(Uriah)的妻子。他便把烏利亞送上戰場一個危險的陣地中,結果正如大衛所盼望的一樣,烏利亞死于敵人的刀下,大衛就娶了他的妻子拔示巴(Bathsheba)。對這件壞事,大衛王被先知拿單(Nathan)訓了一頓,他才覺得悔憾。大衛是經常後悔的,當然,耶和華上帝也是特別優待他的;當他犯罪而又懊悔之後,一會兒,上帝就寬恕他不再使他受罰了!

  因此,威爾斯(H.G.Wells)對他的看法是:「大衛之事迹,暗殺、屠戮層出不窮,讀之頗似野蠻酋長之記載。」(《世界史綱》The Outline of History)

  爲了一時的高興,大衛王又將繼承權給了他與拔示巴所生的兒子所羅門(Solomon),而將正當的繼位人,押沙龍(Absalom)和亞多尼雅(Adonijah)兩 個大的兒子,放在一邊。押沙龍即起謀叛父王而死去,亞多尼雅一度發動革命,終于向所羅門投降。但是,押沙龍的死亡,使大衛王痛悔終身。大衛王可說是在罪惡與光榮偉大之中,過完了他的一生。

  

  所羅門王

  再說到輝煌燦爛的所羅門王的時代來臨,這是一個智慧、富裕、好大喜功、驕奢淫逸的猶太國王。他每天桌上的菜單是:細面叁十斤,粗面六十斤,肥牛十頭,草場的牛二十頭,羊一百只,還有鹿、羚羊、子、肥禽等,真不知道他有一個多大的胃!《舊約》中的偉人,多妻已成慣例,所以,所羅門王娶了許許多多的妻妾,「有妃七百,都是公主,還有嫔叁百。」相加正好是一千個!其中不乏是娶自鄰國的外邦,有埃及人、摩押人、赫人、以東人、亞扪人、菲尼西亞人。爲了博得寵妃的歡心,所羅門王曾允許諸妃在宮中建她們自己的小廟,照她們祖國的信仰去崇拜她們自己的神。這本是一種值得贊美的宗教寬容,但在狂熱的猶太教的教士看來,他們的王是違背耶和華的意旨了,應該受罰了。可是,受罰的人不是所羅門,竟是他們國家的全民,做了代罪的羔羊,這是耶和華在《舊約》中用了又用的律法。這種律法的尺度,是否合理合情?那當然不是教外人士所能理解的了!

  不過,所羅門雖不熱衷于宗教生活的實踐,爲了滿足他的虛榮心,他在宗教 建築的事業上卻花了很大的心血。他花了二十年的時間,造完自己的宮殿,再用二十年的時間,造起一座神殿。雖然那座神殿僅有二十糾畢脫(Cubit 約叁十五尺)寬、六十糾畢脫(約一百零五尺)長,大概像今日的鄉村教堂那般大小,但他卻由菲尼西亞等外國,請來很多的石匠、木匠、鍛冶匠,費了十萬八千「兩」(Taleut 是古代貨幣重量的單位)的金子,和一百零一萬七千「兩」銀子,全部用石建造。並且用香柏木加以裝飾。琢石和鋸木的工作,都在離建築地很遠的地方,當時的盛況不難想見。所需的金子、寶石、貴重的木材等,是用借自菲尼西亞西蘭王(Hiram 即是當時的西頓︹Sidon︺城的王)的船只,經曆了地中海岸的所有港口,一直遠至西班牙去采購而來。猶太人主要的輸出品是人民用血汗耕種起來的谷物。

  所以,英國的大曆史家威爾斯要說:「至于所羅門的智慧及其治國才能,讀者只須一展《聖經》,即知所羅門只不過爲商業王西蘭遠大計畫之副助者。至于其國,則只腓尼基與埃及兩強間之抵押品耳。……于其己國之民,則苛斂暴製,使不堪命。」(《世界史綱》第十九章第二節)

  最後,所羅門王壽終正寢,他的國土也就隨之分裂。

  

  南北朝時代

  所羅門王約死于西元前九四○至九叁○年之間。當他一死,繼 位人是所羅門王和亞扪婦人拿瑪(Naamah)所生的兒子羅波安(Rehoboam),是個愚魯無智而又狹的人物。加上南方亞果(Achor)山谷的猶太兩個支族,與北方的十個猶太支族之間,好久以來就有著不愉快的事。所以在羅波安即位不久,那是所羅門王死後的五年,北方就脫離了南方原來的政府而獨立,羅波安僅做了南方兩個支族的王。南方稱爲猶大國,北方稱爲以色列國。據說:以色列人是雅各(亞伯拉罕之子)的嫡傳後裔,猶大人是經過雅各第四子與亞杜蘭村的土著婦人而傳下來的。統治北方以色列國的人,乃是所羅門的一個臣屬尼八(Nebat)的兒子耶勞波安(Jeroboam),原是在神殿上做工的工頭。

  可是南北朝分裂之後,兩個小國就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境而去抵抗強有力的鄰國了。南北朝對峙了兩個世紀之後,由于亞述王撒幔以色(Shalmaneser)的努力,竟把北方的以色列滅了,並把總計二萬七千二百八十戶約十萬之衆的以色列人放逐到外國去,這批人的後代終于消失了[跳-兆+宗]影!無疑是被外國人同化而不見了。

  再過半個世紀,南方的猶大國也被巴比侖的迦勒底人滅亡。但是猶大國的兩個支族要比以色列的十個支族幸運得多,他們雖被放逐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卻仍保持著自己的血統和宗教。當西元前五叁八年,信仰教的波斯國王居魯士 取代了巴比侖迦勒底人的霸業,第二年就放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故鄉,並助他們重建聖城耶路撒冷。

  

  

  

  第叁節 先知時代的猶太教

  先知時代

  我們以上所講的南北朝時代,實即是先知時代的初期。現在所說的先知時代,是從王國分裂之後一直延續到耶稣降生,在這將近一千年的曆…

《比較宗教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