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史中,先知輩出,人才很多,越在亂世,猶太人的先知越是活躍。本來,自從亞伯拉罕、摩西、大衛、耶稣,一直數到回教的穆罕默德,都是先知。因爲其他先知沒有像這些大先知那樣,另有什麼上帝的選民、祭司長、士師、國王、救主、神的使者等等頭銜,所以單稱爲先知,另有頭銜的先知就稱頭銜。現在我們要說這時代中的先知,多系巫觋學者,或苦行僧之流的人物,所以獨名爲先知時代。
先知,就是預言家,是猶太民族精神的指導者,其中不乏大詩人及思想家(就是沒有一個是曆史家,他們盡說神話而不探究曆史)、雄辯家(他們勇敢地爲自己所見的來辯護)。他們的心量狹固執,絕對不容忍與他們不同觀點的意見,甯可爲了固執的意見而願犧牲一切!這種精神,使得猶太民族保守而頑強,國家可以滅亡,他們的民族觀念及宗教信仰,卻是牢不可破。
先知們往往自稱與耶和華談話,耶和華常藉先知們的嘴來發布命令或透露未來的消息。當然,真正的先知,雖可能是狂熱信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卻不會是妄語騙詐的無賴。因爲這些人物喜歡沈思默想,勤于禮拜祈禱,熟習猶太民族的宗教傳說、法律、儀則,故對若幹事物的觀察和推測,要比常人來得敏感,預料某些未發事件的或然率,也可能要比常人爲高。唯其像《舊約》中的先知以西結(Ezekiel),《新約》中的使徒約翰,他們那種漫天神話的描寫就不足重視了。
鬥垮太陽神
在北朝以色列國,由巴沙(Baasha)做王的時候,一共二十九年的過程中,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和先知耶戶(Jehu)的爭論中。那不是因爲巴沙是謀殺了國王而自做國王(這種情形在他們已司空見慣了),乃是爲了國內不斷地有人禮拜異教偶像的緣故:有些是拜太陽神巴勒(Baal),有些是拜金牛犢。巴沙不能順從狂妄猶太教徒的要求把異教撲滅,先知耶戶便在盛怒之余,預言了種種可怖的災難,將要降臨巴沙的王朝,以處罰他對耶和華權威的漠視。預言真的靈驗,他的兒子繼位後就被部將謀殺!其實這是因果循環,巴沙弑君篡位,他人就來殺他的兒子而爲王。
當亞哈(Ahab)做以色列王的時候,大權落在他妻子耶洗別(Jezebel)的手中。她是菲尼西亞西頓城的公主,是太陽神巴勒的信徒。她就在宮中建了一座太 陽神廟,並且強迫全體國民改信太陽神,否則就被處死或放逐。照例,又出了一位先知來救以色列人,那就是以利亞(Elijah)。以利亞生來是個保守者,他毫無推理、毫無論爭、毫無疑問地,狂熱地忠于對耶和華的擁護。他英勇、刻苦、不貪財富名位;尤其難得的,《舊約》中把他描繪成爲一個神出鬼沒、呼神引火的大魔術師──他有若幹超于常人的宗教經驗,是有可能的。是否真有如此的精彩,我們也不必認真去查究,反正他是藉著耶和華的協助,鬥垮了太陽神巴勒,並且把全國一共四百五十名奉巴勒神的祭司殺得精光!
屠殺與滅亡
以利亞的繼承人是以利沙先知(Elisha),以利沙也學會了以利亞的各項魔術:他能使戲罵他禿頭的頑童們,被兩只熊吃掉;能用一句話命令河流停止;能使鐵浮于水面;能爲人醫病;能在衆人之前潛形隱身。以利沙是狂熱而狹的猶太教徒,他在信仰上毫不容情地主張流血。《舊約》中的耶戶就是他的理想的執行者。耶戶發動大革命時,殺光了以色列的王族:猶大王族的四十二個王子,也都丟了腦袋;殘余的巴勒(太陽)教祭司及信徒,也被殺一個斬草除根。耶戶做了以色列的王,以利沙就感謝耶和華,贊頌耶和華的全面勝利。可惜經此大屠殺之後,軍中的高級軍官被殺了百分之八十(原先的王族),而且又仇視一切不信耶和華的外幫人,于是國家的危急又出現了。
先知阿摩司(Amos)與何士亞(Hosea)等,也覺得先前的大屠殺是遺憾的事。這時到了西元前第八世紀,先知阿摩司、何士亞、以賽亞(Isaiah),修正了先前的觀念。他們能說能寫,因在此時他們已從鄰國巴比侖人那裏學到了文字的書法,開始搜集以往的傳說故事,記錄先知們的嘉言懿行,以便流傳千古。
但是,以色列被她東面的鄰國亞述滅亡了!
以色列亡後半世紀,猶大國也跟著跨臺。但在當時的先知耶利米(Jeremiah)還說:只要他肯死守聖城耶路撒冷,耶和華是一定會幫助他們的。事實上,他的國家卻在西元前五八七年亡了。好在他們的征服者巴比侖的迦勒底人尼布甲尼撒第二(Nebuchadnezzar II, the Chaldean),那是有高度文化的王,所以饒了耶利米的命,而且待之以極大的敬意,不像猶太人對付異教徒,動不動就是揮刀!耶利米在與他的人民一同逃亡到東方去的途中,于西元前五八六年死在埃及,這似乎說明了他的上帝耶和華是站在他敵人的一邊了!
從流放到還鄉
不論如何,作爲一個猶太教徒,絕對不會埋怨耶和華的處置。雖然他們成了亡國之民,並且成了放逐者,他們只願反省以往一切的過失,認爲是他們自己違背了耶和華的意志,所以是咎由自取。故當他們過著放逐生活的期間,益發成爲誠摯而熱情的耶和華的崇拜者了。
猶太人被巴比侖人放逐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鄉村之間,生活過得很好。不像先前的以色列人,被流徙出國,就在巴比侖的鄰人中間,完全被同化而消失不見。猶太人雖到了巴比侖,但仍許可他們集住在一塊兒,准許有自己的領袖和宗教的信仰及祭司。他們享有雇用仆役及奴隸的權利,他們除了不能隨意行動之外,完全是自由的,生活上要比住在迦南地時有著更富裕的享受。可惜他們的宗教信仰使他們害著懷鄉病,總覺得迦南地才是他們的樂園,由于犯了罪,所以失去了他們祖先傳下的樂園!
流放生活中,雖然期待有個「突變」的機會來臨,雖仍回憶著先知耶利米對這世界的咒罵,但在耶利米死後,並沒有適當的人來補充,因爲他們的局面又有了變動。
此時,他們有了自己的文字;雖然希伯來文的文法條例是很幼稚的,但他們已不用僅靠先知的口來傳布上帝的話了。他們能用文字把往昔的東西加以整理,並製定了法典化的神法和民法。
從此繼起的先知,已由從事實際行動的行令者,變成老死于書城中的哲人了。他們深思冥想,同時,先知們也變成了「拉比」(Rabbi 夫子或祭司)。他們的工作是解釋、注疏、說明、訓诂。此期最出色的先知是以西結,他曾見過耶利 米。他的作風呆板而有點神經質。他往往從人爲的興奮中引入真實的恍惚之境,而且見到奇異的景象,聽到神秘的聲音。他幻想建立一個絕對神權的神政政製的國家,希望恢複摩西時代的祭司權力。
在此之後,又出現了一位能夠詳夢測字的先知但以理(Daniel)。他預言了新巴比侖迦勒底人的王朝沒落。果然,西元前五叁八年,波斯國王居魯士,攻陷了巴比侖城。第二年,猶太人就獲得了回鄉的機會。因爲居魯士對于宗教的態度是寬容的,任何種族均可信其各自的宗教,也可嫌惡波斯的上帝,更可自由建造各自的神殿。對于猶太人,居魯士特別寬大,鼓勵他們重建耶路撒冷及神殿。並敕令國庫,將巴比侖時代的尼布甲尼撒王所奪來的一切金銀器皿,全部發還。
帶領他們還鄉的是所羅巴伯(Zerubbabel)。過了好久,在先知哈該(Haggai)的責斥下,他才把耶路撒冷從廢墟中重建落成。但是,此時的猶太,仍是波斯帝國的一塊附庸地而已。先知以西結所預言的猶太人的幸福及其神政的理想,並未能夠實現。
第四節 希臘及羅馬時代的猶太教
希臘統治的時代
當猶太人還鄉之後,正在努力建設並追求以西結的理想之 際,時局卻又有了變化,因爲,希臘人的文明震動了世界。
希臘人不是猶太人的同一種族,但在亞伯拉罕趕著羊群尋找新牧地的時候,希臘軍的前衛也正在奧林帕斯山(Olympus Mt.)探險了。希臘的文明進步很快,但當他們征服了愛琴海上的群島之後,並不打算插足于亞洲。
然而,當波斯帝國的居魯士王死後八年,大流士(Darius)即位,便于西元前四九二年揮軍渡過了赫雷斯蓬特(Hellespont),征服了推萊斯(Thrace);但在亞索士山(Athos Mt.),波斯遠征軍遭了慘敗。兩年之後,波斯軍自希臘撤退到馬勒頓(Marathon)紮住了營。此後又兩度進軍,甚至焚劫了希臘的名城雅典。不過,最後的勝利者,卻是屬于希臘人。
在這次勝利後的希臘,在僅僅一個世紀之間,他們産生了比過去二十個世紀之間世界曆史上所出現的還要更多的科學家、雕刻家、數學家、哲學家、醫師、詩人、劇作家、建築家、雄辯家、政治家和立法家。
于是,到了一個世紀之後,一個馬其頓(Macedonia)的叫作亞曆山大(Alexander)的青年,因他受了希臘最好學校的希臘教育,要把希臘文明推展給全人類,所以打敗了波斯軍的殘部,殺了波斯帝國的末代王。于西元前叁叁六年,開始了他的帝業。雖然希臘人把他當作異國人,他自己卻以作爲希臘的擁護者自 誓。
亞曆山大的帝業雖僅十叁年,卻征服了從埃及的尼羅河直到印度的印度河的全境。猶太人雖然藉著耶和華的火劍的保護,仍爲亞曆山大的軍隊克服。
亞曆山大死後,他的帝國遂被他的部將割據瓜分。此後的一百年間,那些部將的後裔們不斷地相互爭鬥,猶太也就因此而換了好幾次統治者。到了西元前第二世紀時,猶太國變爲敘利亞的賽路西得(Seleucids)王朝的領土之一。這一王朝的第八代王安蒂考斯‧愛辟芬史(Antiochus Epiphanes),幼年時曾被送至羅馬做人質達十五年之久。由于希臘文化在羅馬的盛行,也使他成了希臘文化的熱切的崇拜者。當他登位之後,即推行…
《比較宗教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