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輪回是戰場,菩薩是勇敢的戰士(2)▪P5

  ..續本文上一頁爲我們的道。但很多人不能接受這個觀念,一般的大乘和金剛乘都希望能夠進入這個心。大乘有很多訓練你的心的方法,所以你能用各種方式來用你的心,就好像練習體操的人,如果你好好練習你的身體,你的身體幾乎能做任何動作一樣,大乘也是這樣訓練我們的心,于是我們的心能夠充滿平靜、忍耐、慈悲,當然了,小乘也這樣說。

  所以在金剛乘來說不只使用心,對于外另一種學生來說並不表示他就比前者好,只不過是另外一種學生。對于這種學生也許他對他的身體有更多的執著,對于這種學生他就用身體來做他的目標。因爲身體好像是我們心的一個容器一樣,尤其是甯瑪派(紅教)他們相信氣就像一匹盲馬,我們的心就像一個殘廢的騎師,脈就像一個非常複雜的道路,雖然我們的目標是那個心,但也跟這匹馬和路有關。所以對那些不能直接就跟心有關聯的學生,最先就在脈上頭,就是在身體上頭下功夫,所以大乘並不是沒有談到訓練身體。

  譬如說大乘裏你的老師跟你講打坐,他永遠都跟你講要把身體坐直,坐直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訓練。坐直跟坐得彎曲有什麼不同呢?也許你可躺在那邊修定,或者可以倒立,但是當你身體坐直的情況下,因爲你的脈是直的,你的氣就是直的,這個時候修定就容易修好。

  在密乘——金剛乘裏說的更多,有各種不同的瑜伽,各種不同的練習,還有更多。像我們談到語的時候講到脈,有外在的脈和內在的脈,那種內在的脈是非常微細的,你沒有辦法看到他或者對它們開刀什麼的,它們是外表的脈的顯示者,內脈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字。字是什麼呢?並不是你在紙上寫的那個東西。譬如你想說字就是你在紙上寫的那些東西,舉例來說在英文裏的那一條我們就念“I”,沒有人把香蕉叫做“I”。

  字實際上是一種想象,這種想象是從什麼地方生起的呢,這種想象是從很微細的脈,這個脈就和很微細的字沒有不同。實際上應該這樣說,字就是我們的想象和“明”所組成,這個“明”在這邊表示說你有一個想表達的東西,這個想象和你所想要表達的東西所組合而成。所以當這個微細的字或這個脈,以比較粗重的方式顯示出來的時候,它就成了我們所說的字,就像“嗡啊哄”這些字。

  目前在很多西藏的學者之間有很多這樣的辯論,西藏人觀想種子字就是觀想西藏的字,對于那些非西藏人而言,他們怎樣去觀種子字。很多的學者認爲字是依你的語言,他應該去觀英文的“OM”。這個字最外層的顯示就是我們說的“語”。

  舉例:我們說一句話“吉米”,你有想到吉米的這個形象,然後有這個聲音,有一點動機的這種幫助,接著認爲這個人他不是聾子,講話的人很清楚地把它講出來,然後這個人就會有反應。雖然這個人和“吉米”這個名字一點關聯也沒有,但他還是會反應,如果他一直叫你的名字“吉米吉米…”叫了很多次,你就會很生氣說我又不是聾子。所以說如果“吉米”能夠這麼好産生這個作用,爲什麼咒不能産生這個作用。再次我們可能這樣講“吉米”這個字並沒有很好地做過廣告,但六字大明咒“嗡嘛呢悲美哄”做過很多很好的廣告,所以如果他給你起個名字叫“嗡嘛呢悲美哄”,你到哪裏去登記這個名字,這樣子的話六字大明實際上沒有太大的作用。像某些西藏的家庭把他們的狗起名叫做“桑傑”就是佛,這個名字恐怕沒有辦法讓這個狗成佛,

  另外一個密宗用來集中的方法就是手印。這裏我們要談這種粗重的和微細的習氣就是風,從很微細的風習裏面産生這種粗重。什麼是微細和粗重的風呢?我們有這種粗重的風就是我們的呼吸當我們死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元素——各種大種在逐漸地收攝,如果說你是慢慢死而且死得很安詳大概就是這樣,你的幾種大種逐漸一個向一個收攝。最先是地大收攝,地大收攝的時候你的力量就消減了,你的火大消失的時候你的身上就沒有這種暖,如果你想要了解這些的話就要去學中陰的教授,最後一個是風,當這個很粗重的風大停的時候,就是我們叫做的死亡,就是中陰的開始。

  死實際上並不是一件大事,但是你意識的活動還在,你想要去的地方你就可以到那邊,這種能量好像是非常脆弱的一種能量,就好像我們說的知覺能夠知道什麼也是一種動作,這種就是很微細的風。在目前階段我們就是兩種風——粗重的和微細的風都有,但是跟前面一樣,如果你的當下不是很好,你就不能很好地去了解它。現在因爲我們有這種粗重的風所以我們就有各種的行動。

  金剛乘因爲它說要用一切的東西。所以它也用這種東西——各種不同的行動來做道。有一些手印是製造出來的,這些大家都已看到過,有些手印不是特別設計出來的,你任何的行動都是。也許你會這樣想,我們普通的行動怎麼會變成這種神聖的手印呢?如果你用當下的行動的話,它可以是神聖的,所以用手印來做發展我們當下的方式。

  然後我們談到物質的東西。幾乎所有的東西——花,水,瓶……等凡是能包括在五大裏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拿來用。譬如說水,我們給了很多理由,這個理由就和我們說的吉米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因爲沒有任何理由能夠證明那個濕潤的東西就是水,但是我們認爲它就是水,因爲很多代的人都這樣想,並且我們認爲它可以令我們止渴或者可以拿來清潔東西。

  金剛乘就接受這個,所以說水以及水可以用來清淨東西的這個概念,兩個合起來我們拿來做道,這就是爲什麼在灌頂是給你水。同樣這個灌頂也是好好地廣告過的,告訴你說這個佛菩薩的甘露,比這個還多,他們又放了一些藏紅花在裏頭看起來更好,放在一個金的瓶子裏,然後再加上你一點迷信,所以每件事都很好。但是如果你想給一個沒有迷信的人灌頂,比如說給佛灌頂。這可能是一件開玩笑的事,水之所以可以用來做道,因爲水最究竟的本性它不是水。就是這樣,明天我們再講。

  智慧之門

  今天我們談最後一個門就是智慧之門,這個當然可以談很多天,我們把它用比較實際,比較短的形式來討論一下。智慧之門是最需要的,沒有智慧之門其它那些門就跟瞎了眼一樣,所以這個智慧之門要和別的門合在一起。

  智慧可以指很多事情——可以指般若,般若可以用很多種翻譯方法,可以把它翻譯爲基礎,也可以把它翻譯成結果,或者用結果這個解釋來接近它。如果我們把智慧解釋成基礎,它的意義就等于我們說的佛性;如果智慧解釋成結果,它表示的就是叁身;同時我們也可以用它爲道,也可以表示四聖谛,你可以說四聖谛是一個智慧的教授。

  智慧在梵文叫做般若,如果藏文來翻,它的意思就是超越的心靈或超越的智慧。而這個心或意念怎樣能夠超越,怎樣成爲最高超的呢?就是當它沒有染汙的時候,這顆沒有染汙的心靈是一個最高超、最超越的心。當然你也可以這樣說你要得到智慧,用另外一個方式可以這樣說,你是認識智慧而不是得到智慧。智慧包含得很廣,我們所說的無明在基本上來說也是智慧,沒有事情是智慧所不能包含的,如果你認爲所謂智慧就是表示你很聰明——一個非常聰明的心,那表示你誤會了智慧的意思。

  一個人只是聰明並不表示他有智慧,因爲在當前這一刻,我們的無明也非常地聰明,實際上應該這麼說,在現在這一刻我們的無明遠聰明過我們的智慧。所以當你聽到有關智慧的教授,你不要認爲,這是一個東西你要去達成它或達到那個,而你應該這樣去認識它:智慧表示心靈的一種狀態,但這種狀態我們必須要去認得它、了解它或者要去親近它的這種心理的狀態。

  當然在戰士的訓練之下。智慧也可以有很多很多的解釋方法,但最重要的,就是無私的無我的智慧。因爲無論你在做什麼事,無論你在拯救人質或消滅敵人的時候,如果你不能無我的話,你的自我很大的話,就會産生很多的希望和懼怕,而且我們可以這樣說,自我幾乎就是創造敵人的一個創造者。所以這個戰士當他從前面這五個門走出去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他沒有自我。但是沒有自我也有很多的意思,尤其在大乘我們談到有兩種我,這兩種我一個就是人我,一個是法我(也可以翻作現象我),這裏我們可以試著分析它一下。

  很多人,當他在討論到智慧或討論到修行的時候,他們都把涅槃那邊的一些屬性,比如智慧、慈悲從輪回這邊分開出去。而有些哲學家當他們討論相對和絕對真理的時候,要不把它們兩個完完全全分開,或者就完全混到一起。是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究竟絕對的真理是什麼?我們很喜歡談到空,喜歡談大手印、大圓滿這些東西,所以當我們想要得到智慧的時候,我們犯的最大的錯誤是,我們想要脫離這個戰場去得到另外一種智慧。

  你還記不記得我們前面談過洗衣服這麼一件事,我們談到四個:一個是衣服本身,一個是染汙就是這個髒的東西,另外一個是用來清淨的東西比如說水或是肥皂,第四就是清淨以後的結果。所以當我們洗衣服的時候,我們是在洗衣服呢還是在洗衣服上的那些汙垢,這是我們要去想。

  今天晚上的主題是相當複雜的一個,我們需要談一下真正的真理,如果你是站在相對真理的立場上來談真理的話,這樣你就能夠了解它。同時你要了解衣服的幹淨和衣服上的染汙有相當的關系,這件衣服就是當下,這件衣服被搞髒了就是懼怕,現在你認爲需要洗幹淨然後它就變得幹淨了,這個就是希望,那種汙染和你想把它洗幹淨都是第二代的思想。染汙、沒有染汙和衣服本身是一點關系也沒有的,是不是呢?如果那個衣服絕對是髒的,它的本性就是髒的,那麼誰也不能把它洗幹淨。但是衣服不可能說它的本性就是髒的,我們之所以會說衣服髒了,是因爲衣服和它上面的塵土(就是染汙)非常非常地接近,而我們的心有一種習慣認爲,如果衣服穿了一段時間,因爲汗和塵土的緣故就自然會變髒。但衣服上面把衣服搞髒的塵土,和衣服一直就…

《輪回是戰場,菩薩是勇敢的戰士(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