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当有一个人跟你说不要乱想,人类都有一个习惯,别人对你说不要去的地方你却偏要去。你是不应该要去东跑西跑的,但这个情形告诉你,你的心是在东奔西跑,所以当你试着要集中在这个目标物上时,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然后你就会抱怨我根本没有办法集中,我的心这么乱怎么能够集中呢?如果我是你的老师,我就会非常高兴,因为你至少得到了第一个证悟,就是证悟到你的心其实很乱。你现在知道了你的心是怎么样的乱,你至少对这个敌人看了一眼;什么是第二代以后的思想,因为这样你对当下也看了一眼。
假如我今天晚上叫你集中在你的呼吸上,明天早上你对我说我集中得很好,我会认为要不你是在说谎,要不就是你不是做得很好。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实际上我们心很乱,像我们打坐时我们知道有一个思想产生又一个思想来,当我们知道有一个思想来,这时已经太晚了。因为昨天我们已经谈了很多理论的东西,今天我们至少谈一点实用的东西,就是你的心既不要追寻过去的,也不要预计将来的,你尽力保持在当下,所以就保持在当下。
当你试着保持在当下的时候,你又会有这个思想:这个是不是当下呢?一再地问你自己。有些人就会想:我一定要集中在当下,一定要集中或住在当下,一定要这样,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讲这句话,而没有实际地住在当下。所以这边我们讲到禅定之门或者叫禅定波罗密,实际上是要我们知道我们的心,它散乱的情形有多么严重。
你可以选任何目标,至于乱成什么样,明天会谈到,你不见得一定要选一部经,或者跟佛教有关,也许有人可以集中在麦克风,你可以集中在你的座位,或集中在当下,你可以集中在你现在有的感觉上,你应该集中,集中到把过去未来都忘掉,如果你能够这样做,禅定之门就打开一点点。就算你在听教授的时候,你应该集中在每一刻的教授上。
如果你被希望和惧怕打扰,你希望什么事情发生,你害怕过去的那一段教授没有听到,如果这样的话,它们就会打扰你,我们一天的生活就是这样。在佛教里面有不同的目标来逐渐建立你的集中,这些都可以帮助你,你应该这样想,并不是因为那个目标物有很大的力量,而是广告很有力量,广告统御着我们的心,我们买的东西都是在电视或报纸上的广告。
所有佛教的教授都是一些很微细很微妙的广告,我希望这些广告都是为了好的目的。举例来说观想,很多金刚乘的弟子都观想,如果能够了解当下,你的观想就能够改进。我觉得很多金刚乘弟子在观想,就试着去画观想的东西:他的身体、他身上的光,把这些东西画出来。同时我们也受到很多影响,比如你碰到一个西藏的喇嘛,他给你看一张照片,说这个是金刚萨垛。
当你的老师把一张佛像或一张观音菩萨的像给你看,这画实际上是一个西藏艺术家画的,所以多多少少是西藏的艺术,所以在此时这藏式的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样子。我们实际不知道这幅由加德满都的某个画家,画的观音菩萨像,是不是观世音菩萨真的长的那个样子,我可以非常确定画这幅画的尼泊尔画家没有看过观世音菩萨,当然也很难讲,也许他真的看过。真正的观世音菩萨是不被这些观念所束缚,譬如说艺术的观念、怎么样去画、字的大小、尺寸,绕条、颜色,不被这些所束缚。
真正的观世音菩萨是佛的慈悲的表现,至于怎么观想,你可以把他观想成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男人一样,当然样子要非常充满觉悟性的。如果你非常喜欢那个美国的电影明星史泰龙,就是演《第一滴血》的那个。
如果你喜欢那样的人,可以把他观想为观世音菩萨,但我觉得观世音菩萨不会长得那个样子。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样子要表现得非常慈悲,中国式的观世音也许蛮好的。所以说你到不同的地方就会发现,佛像有不同的样子,因为不同地方的人对于怎么样最好看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在你出生的地方的人认为有两个鼻子的人非常漂亮,那你应该观想观世音菩萨有两个鼻子。
以前我们谈过佛法和文化,今天我们可以再谈一下。我们很多事都是这样,比如说供养,我们的供养都是我们平时吃的、用的、很有价值的东西,要把这些供养。
不过譬如金刚乘里面供的七水第一个是喝的水,第二个是洗脚水,这是按照印度的习惯,我不知道像我们在中国请一个客人时,会否给他一盆水洗洗脚。有一次我在德国一个白教中心有一个教授,有一天他们在修马哈嘎拉的会供,法会一直没有开始,我就问为什么还没有开始,那边人就说因为红茶还没预备好。我说那没有关系,你们用什么可乐都可以呀,那边人就说,你可能是第一个这样讲的,这边许多西藏老的出家人说一定要用红茶。
这种所谓红茶是西藏人的一种传统,因为他们总是喝红茶,就像中国人喜欢喝红茶一样,这对他们是很有价值的,所以他们用来供养马哈嘎拉。可是他们到了一个国度,例如说德国,什么茶都拿得到,可他们仍然非得要供红茶不可。
同时在究竟的立场上看这样做也不对,因为马哈嘎拉他应该是佛的事业的化身,佛的一个化身应该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比如说他喜欢红茶和糖,他是超越过红茶白茶这些,或者你吃牛排烤得嫩一点或老一点这些事情。这是我们这种充满了染污的众生才有的分别心,所谓喜欢红糖白糖这些,我们试图把我们这些有很多分别的意念加到佛的身上。
你可能在学一种新的文化或一种新的方式来做事情,这在某些时候有些浪费时间。所以当这个人修观世音菩萨法的时候,因为可能他的老师曾经跟他说过,观世音菩萨就是这个样子,你一定照这个照片或书上讲的这样去观想,这样就造就了很多的希望和惧怕,有时他就会想这个右手拿东西对不对呀,左手是不是比右手低呀这些,类似这些,制造很多类似的问题。我当然应该跟你说你回去就照着那个佛像画得怎样就那样观想,因为金刚乘来到台湾已经有十年了,大家对它已经很熟了。
如果你照着它的画像来观想的话,你有很多东西没有观想到,你把真正对观世音菩萨的观想——慈悲,给忘掉了,你只观佛像的前面,背后没观,因为那从来没有画出来过,所以你的观想永远是没有背部的观世音菩萨,只有前面。我所要讲的是,这种捏造出来的观想也许不会那么有效。
所以说你在观想的时候,你要有信心说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因为你具有佛性,你要有这个信心你就是观世音菩萨,比如说你有这个希望照着这幅佛像来观想,或你害怕观想得不正确,不合于那本书的教授,远比这样想要好得多。不过不管怎么说,观想是发展我们集中的最好的方法。
我们再回去谈谈广告。我们前面谈过广告,最先金刚乘的老师来跟你说观世音菩萨有多慈悲,他怎样成佛怎样觉悟,讲了很多有关于他的故事,因为我们污染很重,所以我们被这种情况吸引住了,所以你就会崇拜这种人。金刚乘的任务是消灭你的自我,金刚乘认为自我显现出来,是表现在名字、五蕴、自我上头,所有的佛教徒都希望消灭这个自我,金刚乘只是用不同的方法。
金刚乘也许会问你:你叫什么名字,你说:我的名字叫吉米,金刚乘就跟你讲:你到现在为止你都观想你自己就是这个吉米。你并不叫它是观想吉米的这种观想或是观想某某人的这种观想,因为你根本不称呼它叫观想。但从来没有任何理由证明你就是这个人,这个名字只不过是别人给你的,但你天天用它,把它印在你的名片、信纸上,然后别人讲某某人不好你就难过,讲某某人好你就高兴,你慢慢对这个名字习惯。你的父母、社会一直广告说这个人就是吉米,这个人就是吉米,你接受了这个。这种广告作用非常得好,所以你感觉就是这个样子。
然后金刚乘就给你成千上万的理由证明你不是吉米。也许我不用给你很多特别的教授,只给你一些空性的教授,你就能成就也不一定。但是对多数的我们而言,我们都不是比较接近空性的人,因为我们喜欢名字呀,象征呀,不同的概念这些。因为我们受了很多广告的影响,这时我们把前面的广告——观世音菩萨的广告用在这边,就说你是观世音菩萨。你说为什么?然后又给了你上千的理由证明你是观世音菩萨,你有佛性,有慈悲的潜力,像这类的事情,你就是你所观想的这些东西,你就是你所想的这些事。
但又有不同,你一直想说你是吉米吉米的,这使你的自我、贪嗔痴增加。但是因为以前对观世音菩萨的广告说观世音菩萨没有执着,破除自我,没有贪念,当你去做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些效果:你会有更多的慈悲心,因为广告就是这样。如果从开始时就从没有对吉米做过任何的广告,如果我们给观世音一个很错误的广告,我们现在叫某个人观世音一样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你还记得吗,我们谈过有三种战士,有一种战士用敌人的武器去反击敌人,他不用把敌人消灭,他把敌人一起带到对岸去。为什么他们能这样做?因为金刚乘是这样说,我们所有的现象里面没有一样不能做我们修行的方法。之所以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做为解脱的道路,主要的原因是每样东西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而心是需要去成佛或觉悟的,所以任何一个和心有关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可以拿来做金刚乘的修行。
所以在小乘为了要修行禅定他就要你止,他给你一个目标比如说呼吸,大乘也许告诉你呼吸或是慈悲,金刚乘不只给你前面比如说呼吸做你的目标,他同时给你一个形象比如说观世音菩萨。他们的讲法是用一切的事情为道,同时他们也说用各种的行动来增加你的集中,比如说手印。他们也用语来作为集中的目标,他们叫做咒。
也许这边应该稍微谈一下咒。一般人都认为咒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东西,你念它就可以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但金刚乘所谓的咒意义远比这个深刻,因为金刚乘可以用任何的东西为道,所以我们这个由脉、气、明点组合而成的身体,是作为一个更好的方式成…
《轮回是战场,菩萨是勇敢的战士(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