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吉祥經》講記(1)▪P3

  ..續本文上一頁,但天人更爲敏感。爲什麼敏感呢?因爲天人福報大報身殊勝啊,所以當這個殊勝的報身要失去的時候,在他們來說是件大事,大事件啊。“天人五衰”有下面五種:第一,“衣服垢穢”。色界無色界的天衆當然不需要衣服了,而欲界天的天衆要墮落的時候,他們的天衣就會突然顯出不幹淨顯出髒東西來,應該說他們不會洗衣服吧,平時是不需要洗衣機的,應該是這樣的。但是因爲業報所感啊,他們的福報要享盡的時候天衣就現出垢穢來;第二個“頭上花萎”。天衆都戴帽子的,平日我們看到的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戴的那個冠叫寶冠,天冠類似于寶冠,只不過是用種種的璎絡和鮮花所裝飾。天冠上的花是不需要更換的且爲福力支撐一直盛開著,但是當天人的福報要享盡的時候,天冠上的花啊就顯得衰落和枯萎了;第叁個衰相叫“腋下汗流”,天衆的身體都很幹淨的,很香潔。當他要衰落的時候,打比方說吧,相當于人有狐臭一樣,你能聞出他的狐臭來了,腋下汗流嘛,腋下一流汗就會有臭的氣味;第四個,“身體臭穢”。因爲衣服垢穢和腋下汗流,所以身體自然也不像以前那麼光亮、清潔、香氣四溢,天衆要墮落的時候啊身體就會有臭氣出來;第五個衰相叫“不樂本座”,天衆都有自己的寶座,特別是那些天王寶座都很高廣和殊勝,要是有福德因緣,這些天衆都很樂意把自己的寶座拿去供養佛,而平時他們則是安住在本座上的,只有當要衰的時候他們才坐臥不安,經常地離開他們的寶座。這就是天人的五衰相,我們了解天人五衰有一個意義就是大家可以對比觀照一下我們自己,這是我學佛學知識的一個方式:反觀一下我們自身,雖然我們不是天,但我們同樣也要避免這五種情況在我們身上發生,因爲作爲人有這五種情況也是一種衰相啊。比如“衣服垢穢”,很多天不洗衣服,很髒很油膩;再一個,咱們頭上雖然沒有花但蓬頭垢面的,特別是女居士,不洗臉不梳頭也是一種衰相啊;再看“腋下汗流,身體臭穢”,就是說長時間不洗澡,不講衛生;第五個呢我想就是指不安本位,該坐的時候坐不住該睡的時候睡不著,在自己家裏呆不住,老想到外面去東遊西逛,這也是一種衰相。那麼這些衰相的反面是什麼呢?應該是安詳,安心于你的本位,這就是聖相,不是衰相了。我們要引以爲戒,以天人的五衰相爲戒啊。

  關于天衆的基本常識剛才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現在我們再回到《吉祥經》上面。釋迦牟尼佛是天人師,當他在娑婆世界應化的時候,不僅人類衆生得益,天道衆生同樣也得益,于是那些跟釋迦牟尼佛有緣的天衆啊就在夜深來向釋迦牟尼佛請法。由此看來,這個來請法的天衆是一個很有福報的天衆哪。一般說,升到天道是不太有機會聽聞到佛法的,因爲第一很難遇到佛出世,第二天衆容易耽著天樂。天上快樂的很,有點像現在的發達國家,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什麼都有,很舒服。佛經上常“富貴學道難”,人的物質條件豐富了就容易滿足,不懂得再尋求佛道了。但這一位天神顯然跟釋迦牟尼佛以前有甚深的因緣,所以他成了我們這個《吉祥經》的祈請者,下面佛陀講這個經都是因爲這個天神的請問,他來開端啊,他不問我們也不知道,他一問佛陀一講,我們現在就知道《吉祥經》了啊。

  “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天衆有一個特點是喜歡說偈子,換句話說就是他們喜歡以音樂的腔調詩歌的語言贊歎對方。那麼他來請問佛法向釋迦牟尼佛發問便以一個偈子“白佛言”,下面是他問的:“衆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示最吉祥”。這一位天神不僅代表天衆而且也代表人衆來問,他說衆天神和人道的衆生都渴望得到利益,都在思索什麼是幸福的人生,怎樣生活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和給人生帶來幸福和吉祥。正如我前面說的,大家都在思考、寫文章、討論這個問題。顯而易見,我們世間的很多學問,比如哲學和學術中很大的一部分也是圍繞這一個問題展開的。這部經爲什麼要天神來請問呢?它的道理很深啊,誠如我前面說的,它所開顯的是佛法中的人天乘法,就是說按照經上的教導去做最起碼能獲得人天乘的果報,因爲後面也講到涅槃“世尊如是答言”,釋迦牟尼佛回答說。爲什麼叫世尊呢?世出世間最尊最上,這是佛陀的另外一個尊號。

  下面是釋迦牟尼佛以偈誦來回答這個天神的請問,都是一些偈子,一共有十一個,最後一個是總結前面的,核心的則是前面的十個偈子。下面我們看第一個偈子,這是關于交朋友的“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爲最吉祥”。今天我們一起讀一遍,明天我再開始講,因爲時間不多了。第二個,“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爲最吉祥”,這個是關于居住的。第叁個,“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爲最吉祥”,是關于持戒和立業的。下面“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爲最吉祥”,這是孝養親眷。“布施好品德,幫助衆親眷,行爲勿瑕疵,是爲最吉祥”。“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爲最吉祥”。“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爲最吉祥”,這有一個次第,下面就要接近信仰了。“忍耐與順從,得見衆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爲最吉祥”。“自製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是爲最吉祥”。“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汙染,甯靜無煩惱,是爲最吉祥”。“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爲最吉祥”。

  這部經的經意比較淺顯,這些偈子呢也比較簡短容易上口和記憶,這是佛經中偈誦的一個長處,有概括性容易上口。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裏,明天我們開始講這些偈子。現在我們回向。

  

  

《《吉祥經》講記(1)》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