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得戒和尚開示錄▪P13

  ..續本文上一頁裏還有什麼俊男呀、美女的?有男女下劣心,人性如何成佛性?

   萬法惟心造,一切苦樂都是由心中的思念而來。邪的心思,用正念一轉,馬上就是清涼自在;忘失正念,邪念一生,那渾身都是痛苦。何必偏偏想那些壞心思呢?你將下劣心返過來,不就是君子、菩薩嗎?君子有人尊敬,菩薩薩有人頂禮,下劣者被人丟棄,死後不是孤魂野鬼,就是地獄種子!所謂“不怕邪念起,但怕覺悟遲。”時時要以正念來觀照世間,否則勿妄想得人天福果。

   若觀照不能得益,就生大慚愧心,至誠懇切念觀音菩薩聖號,即得解除貪欲、嗔恚、愚癡。解除了欲心,不就清淨自在了?若常欲心焚燒,不生身下火塗地獄、抱赤燒銅柱才怪!各自慎重!萬不可有一罪人害了清淨僧團!

   初發心出家者,身或許染有不良的習慣、心有不良的思想,一時尚難免除;只須常存慚愧心,多加用功,時間久了就會好,不必太心急,欲速則不達啊!

   有人求功速切,不順所求就退道心,這是可惜、可憐!我常說懈怠固不可,若求急切成就亦頗不可啊!

   佛言:用功如彈琴,弦緩無聲,弦硬則斷,緩硬均勻則聲音普揚雅靜。萬行皆依中道而成,不急不慢,持之以恒,時足則福慧圓滿。若只求急成,缺乏恒心、無力耐久,功時不到,不會有效而情緒敗壞,則你准是失落者;調好你的妄心而歸正念、正行,則幸運者決定是你呢!

   我又祝福再祝福初發心出家者!某處是道場,又有善知識、良友,那就要耐心忍性安住,多住久住則能得大利益。若心不安靜、多方流浪,則處處都很難安身心。尤其福慧少的人,再好的道場、再好的師友亦難安其身心。如此若不生大慚愧、發憤精進、多禮佛忏悔,則很難安住道場,只有隨業而漂流了。

   有一般福慧深厚人,真令我敬佩他在任何處都能用功,人不能他能。其故安在?一言以蔽之:能安位守份、寶貴光陰、力活生命,協助他人以完成自己,而後全心全力弘揚佛法、普利衆生。

   出世間名利

   我們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當然要!不過世俗人是求世間的名利,我們是求出世間度生的名利。我們爲了要度衆生,如果沒有名利,衆生不喜歡, 你、不理你,你怎麼同衆生打成一片?自身的名利不好,想度衆生也不容易喔!

   那我們是要什麼名利?道德之名,化度衆生之利。道德從何而起?戒就是本,有本才有末;本就是樹根,末就是長枝葉花果。古人說:“但得本,不愁末”,你根本戒德莊嚴好了,不要去度衆生,衆生自然跟著你跑,跟在你後追隨,還惟恐你不要他呢!那個利大得很。諺雲:叁代以下的人,惟恐不好名不好利。我們也要好名好利才有精神,打腫臉充胖子都要拼命地幹!此以凡夫發心所言。

   不好名利而所做的都是功德事,在世俗講是叁代以上的人,以佛家來說就是菩薩了。菩薩已到了無我相、無人相,但還修一切善法,不是無我相、無人相,就懶死在那裏。大哀莫過于心死嘛!應該做的事情要做,有時沒事還要找事做、找苦惱;煩惱即菩提嘛!麻煩正好是肥料。

   所以文殊菩薩同維摩诘居士談到:什麼是佛法的根本?貪嗔癡是根本,貪嗔癡才是菩薩道;衆生沒有貪嗔癡,試問你的菩薩道怎麼行?高山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汙泥乃生淨蓮。我們要“巧把塵勞爲佛事”,在塵而不染,就要無我相、無人相;一有了人我相,那就迷到透頂了。

   諸位!修行是修什麼?這些不修好,修一輩子只有徒增煩惱。有的修行人脾氣多,無明貢高更加強烈,那就是在盲修瞎練。你真正的修,啊!太快樂了!清淨的地方感覺到寂靜,汙濁邋遢的地方一樣感覺到快樂、清淨。諸位!在這娑婆世界你想找清淨嗎?錯打了妄想!想找清淨,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才是真正清淨;那裏想找汙染都找不到。這世界就是這樣!大家覺悟喔!不要自己找苦吃。

   請常轉*輪

   有人在聽法時無意中造了一個惡因緣,認爲:“老和尚雖講得好,但講的時間太長了,我們受不了!希望少說一些。”當然有人想聽而身有病受不了,如胃口不好,什麼美味也吃不下。這就是聞法的苦惱,這點我也很同情。

   但是這私性在大衆之中要不得!現在聞的法,你不覺得有什麼用,可是某個時候用處大得很,千萬不可輕忽。現在聽法小小的苦就不能忍受,又如何依法修行?不聞佛法就沒有正知見來修行,將來無福慧甚至墮落,多麼苦!

   佛法只有請轉*輪、請開示,沒有叫人不要說法的;否則你雖是佛弟子卻幫魔忙了,惟有魔才請佛停止轉*輪。佛陀臨涅槃還在說法,魔王就說:“你不要說了,太辛苦了!”魔王怕衆生聽了法依法修待,魔子魔孫就減少了。大家要有正知見,不要無意中說錯話,反而幫魔的忙。

   過去大陸那些老法師講經,有時經文長,須講七日或一個月;像講華嚴經就要叁年,每一次大座兩個鍾頭,法師腿都是方方整整盤兩個小時。臺灣只是一個小時,如果兩個小時,中間還會休息一下。在大陸是沒停的,而且老法師講經往往會發揮文外特別的意義;若多發揮一點,七天每天兩小時—十四個鍾頭當然就不夠用了。所以說是兩個鍾頭,卻總是超過時間。

   有人特別喜歡聽老法師講經,每逢聽經,總希望老法師在文義之外多講一點,聽所未聽、聞所未聞嘛!老法師有他獨特之法,能融會貫通自己在修行時的定慧功德;所以說起法來,是一般學人在經教上看不出來的。

   你不要怕聽經腰酸腿疼,當然坐兩個小時不動,身體好的能勉強,身體不好的會辛苦;但這辛苦是爲了了生死的,能夠怕嗎?農夫如果怕勞動、怕耕作之苦,那還有收成嗎?要多練習才會轉弱爲強,否則永是弱者啊!

   我們決定想早成佛果菩提,那就應當積極至心“請轉*輪”:一、請諸佛菩薩倒駕慈航轉*輪,二、請先世諸宗祖師乘願再來轉*輪,叁、請現前諸長老大德善知識轉*輪;乃至師兄弟、同學法友轉*輪。

   只要你把信心對正、對准了,你的想法頭頭是道,處處安樂自在,不會有苦的。祝福諸位:聞法大歡喜,大開智慧門;圓修萬行,成就萬德佛果菩提!

   爲了報叁寶、衆生、曆劫父母師長恩,度脫一切冤親,所以我要學習常轉*輪于未來無邊際,直至衆生界盡方罷休。請諸見聞者亦發如是請轉*輪之大願、大行!

  伍、利生菩薩行

   以禮度衆生

   我們爲衆生做事時,遇到善根深厚的人當然好;善根差一點的,不來幫忙事小,還不高興呢!那也要同他結緣喔!化解彼此的不愉快嘛!爲什麼他不來護助、看到善事還不歡喜?這是缺少了緣,我們要想辦法,緣是人創造出來的;人與人之間各種的親厚關系也是一樣啊!

   世間人嘛!沒什麼不好結緣的。大家彼此談談、客氣客氣,你敬重我一尺,我敬重你一丈;你敬重我一丈,我就把你頂在頭上。人都是這個樣子,都是向良善的學。

   你要是說他是惡人、壞人,強盜可不怕惡人,他怕善人喔!強盜你要同他惡、想對付他,那你對付不了,他心裏暗暗在想什麼你不知道!但強盜最怕善人,我們自己決定要做個善人!可是也不要把自己說得那麼好,說自己是一個善人。要知道!自己道道地地只是一個無用的、最苦惱的人,這樣你就免卻好多的是非、好多人事的苦惱。

   我們要敦親睦鄰,化冤敵爲好良友,所以衆生來到我們的道場,不管是看到什麼人,你臉上就是不能擺出死板板的樣子不理人;隨處見到人,至少也要點個頭、笑臉對人喔!甚至他也不知道什麼叫禮貌,但我們仍先向他合掌,這就是在教導他,他自自然然也學你合掌還敬你。

   大多數人都是高傲自大—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你要是向他點個頭,他也會點個頭,甚至合掌。他不合掌是因爲沒這習慣嘛!你做個樣子給他看,他也就會了。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們應該觀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年幼的當成妹妹,再小的看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有這個觀念。而且,一切衆生皆是未來的佛喔!我尊敬他是未來的佛,我先向他打招呼,這也是做人的基本禮貌,守禮不會吃虧的。

   法華經上講到一位常不輕菩薩,他見了四衆,不但向人點頭、合掌,還磕頭禮拜、替人授記呢!他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有人討厭他,甚至用石頭擲他:“我不要你拜。”他還是一樣頂禮。常不輕菩薩是什麼人呢?就是我們釋迦佛往昔做菩薩的前身啊!

   所以我們對人一定要以禮相待,最怕你頭昂昂的,人家就比你頭昂得還要高,根本不理你。衆生就是這樣子嘛!諸位!當然我們出家人是最尊貴,但一定要人家信仰你,你才尊貴。衆生的性情、心理我們要懂啊!

   世間有句話說:“禮多人不怪”,如果你不但有禮,而且還多一點禮,你的禮非常濃厚,雖然對方說:“不要啦!不要啦!”口裏說不要,你真正對他恭敬,他還是歡喜的!當然也不要太過,好比法師正在吃飯,或者正做事時,我們不能頂禮,那只會增加法師的麻煩!就有某位大師在走路時,最怕人向他頂禮,我也稍有這種感覺。

   有時我出來的時候,比如正急著要去念佛堂辦事,時間上已經不能再耽擱了,可是走在路上人家見到我就頂禮,但是這時候大衆都在等我,怎麼辦?如果不理他就走,實在說不過去;總要忍耐站一下、同他說一下話。因爲有些人就說:“好難得見到你,想向你頂個禮嘛!”也就應該歡喜接受,令對方高興;若不接受,會令對方難堪的。

   度生先結緣

   諸位想要度衆生,要看有沒有福報;沒有福報,講經說法不見得有人來聽喔!這是什麼道理?雖有智慧,但沒有同衆生結緣,人不想接近你。所以與人結緣是最要緊的,福德是由利益衆生而來的啊!

   我們現在有的人發心在外面出坡、有的在廚房煮飯、有的在當行堂,還有在客堂等等,這一切都是在爲人。要多多…

《得戒和尚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