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里还有什么俊男呀、美女的?有男女下劣心,人性如何成佛性?
万法惟心造,一切苦乐都是由心中的思念而来。邪的心思,用正念一转,马上就是清凉自在;忘失正念,邪念一生,那浑身都是痛苦。何必偏偏想那些坏心思呢?你将下劣心返过来,不就是君子、菩萨吗?君子有人尊敬,菩萨萨有人顶礼,下劣者被人丢弃,死后不是孤魂野鬼,就是地狱种子!所谓“不怕邪念起,但怕觉悟迟。”时时要以正念来观照世间,否则勿妄想得人天福果。
若观照不能得益,就生大惭愧心,至诚恳切念观音菩萨圣号,即得解除贪欲、嗔恚、愚痴。解除了欲心,不就清净自在了?若常欲心焚烧,不生身下火涂地狱、抱赤烧铜柱才怪!各自慎重!万不可有一罪人害了清净僧团!
初发心出家者,身或许染有不良的习惯、心有不良的思想,一时尚难免除;只须常存惭愧心,多加用功,时间久了就会好,不必太心急,欲速则不达啊!
有人求功速切,不顺所求就退道心,这是可惜、可怜!我常说懈怠固不可,若求急切成就亦颇不可啊!
佛言:用功如弹琴,弦缓无声,弦硬则断,缓硬均匀则声音普扬雅静。万行皆依中道而成,不急不慢,持之以恒,时足则福慧圆满。若只求急成,缺乏恒心、无力耐久,功时不到,不会有效而情绪败坏,则你准是失落者;调好你的妄心而归正念、正行,则幸运者决定是你呢!
我又祝福再祝福初发心出家者!某处是道场,又有善知识、良友,那就要耐心忍性安住,多住久住则能得大利益。若心不安静、多方流浪,则处处都很难安身心。尤其福慧少的人,再好的道场、再好的师友亦难安其身心。如此若不生大惭愧、发愤精进、多礼佛忏悔,则很难安住道场,只有随业而漂流了。
有一般福慧深厚人,真令我敬佩他在任何处都能用功,人不能他能。其故安在?一言以蔽之:能安位守份、宝贵光阴、力活生命,协助他人以完成自己,而后全心全力弘扬佛法、普利众生。
出世间名利
我们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当然要!不过世俗人是求世间的名利,我们是求出世间度生的名利。我们为了要度众生,如果没有名利,众生不喜欢, 你、不理你,你怎么同众生打成一片?自身的名利不好,想度众生也不容易喔!
那我们是要什么名利?道德之名,化度众生之利。道德从何而起?戒就是本,有本才有末;本就是树根,末就是长枝叶花果。古人说:“但得本,不愁末”,你根本戒德庄严好了,不要去度众生,众生自然跟著你跑,跟在你后追随,还惟恐你不要他呢!那个利大得很。谚云:三代以下的人,惟恐不好名不好利。我们也要好名好利才有精神,打肿脸充胖子都要拼命地干!此以凡夫发心所言。
不好名利而所做的都是功德事,在世俗讲是三代以上的人,以佛家来说就是菩萨了。菩萨已到了无我相、无人相,但还修一切善法,不是无我相、无人相,就懒死在那里。大哀莫过于心死嘛!应该做的事情要做,有时没事还要找事做、找苦恼;烦恼即菩提嘛!麻烦正好是肥料。
所以文殊菩萨同维摩诘居士谈到:什么是佛法的根本?贪嗔痴是根本,贪嗔痴才是菩萨道;众生没有贪嗔痴,试问你的菩萨道怎么行?高山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污泥乃生净莲。我们要“巧把尘劳为佛事”,在尘而不染,就要无我相、无人相;一有了人我相,那就迷到透顶了。
诸位!修行是修什么?这些不修好,修一辈子只有徒增烦恼。有的修行人脾气多,无明贡高更加强烈,那就是在盲修瞎练。你真正的修,啊!太快乐了!清净的地方感觉到寂静,污浊邋遢的地方一样感觉到快乐、清净。诸位!在这娑婆世界你想找清净吗?错打了妄想!想找清净,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才是真正清净;那里想找污染都找不到。这世界就是这样!大家觉悟喔!不要自己找苦吃。
请常转*轮
有人在听法时无意中造了一个恶因缘,认为:“老和尚虽讲得好,但讲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受不了!希望少说一些。”当然有人想听而身有病受不了,如胃口不好,什么美味也吃不下。这就是闻法的苦恼,这点我也很同情。
但是这私性在大众之中要不得!现在闻的法,你不觉得有什么用,可是某个时候用处大得很,千万不可轻忽。现在听法小小的苦就不能忍受,又如何依法修行?不闻佛法就没有正知见来修行,将来无福慧甚至堕落,多么苦!
佛法只有请转*轮、请开示,没有叫人不要说法的;否则你虽是佛弟子却帮魔忙了,惟有魔才请佛停止转*轮。佛陀临涅槃还在说法,魔王就说:“你不要说了,太辛苦了!”魔王怕众生听了法依法修待,魔子魔孙就减少了。大家要有正知见,不要无意中说错话,反而帮魔的忙。
过去大陆那些老法师讲经,有时经文长,须讲七日或一个月;像讲华严经就要三年,每一次大座两个钟头,法师腿都是方方整整盘两个小时。台湾只是一个小时,如果两个小时,中间还会休息一下。在大陆是没停的,而且老法师讲经往往会发挥文外特别的意义;若多发挥一点,七天每天两小时—十四个钟头当然就不够用了。所以说是两个钟头,却总是超过时间。
有人特别喜欢听老法师讲经,每逢听经,总希望老法师在文义之外多讲一点,听所未听、闻所未闻嘛!老法师有他独特之法,能融会贯通自己在修行时的定慧功德;所以说起法来,是一般学人在经教上看不出来的。
你不要怕听经腰酸腿疼,当然坐两个小时不动,身体好的能勉强,身体不好的会辛苦;但这辛苦是为了了生死的,能够怕吗?农夫如果怕劳动、怕耕作之苦,那还有收成吗?要多练习才会转弱为强,否则永是弱者啊!
我们决定想早成佛果菩提,那就应当积极至心“请转*轮”:一、请诸佛菩萨倒驾慈航转*轮,二、请先世诸宗祖师乘愿再来转*轮,三、请现前诸长老大德善知识转*轮;乃至师兄弟、同学法友转*轮。
只要你把信心对正、对准了,你的想法头头是道,处处安乐自在,不会有苦的。祝福诸位:闻法大欢喜,大开智慧门;圆修万行,成就万德佛果菩提!
为了报三宝、众生、历劫父母师长恩,度脱一切冤亲,所以我要学习常转*轮于未来无边际,直至众生界尽方罢休。请诸见闻者亦发如是请转*轮之大愿、大行!
伍、利生菩萨行
以礼度众生
我们为众生做事时,遇到善根深厚的人当然好;善根差一点的,不来帮忙事小,还不高兴呢!那也要同他结缘喔!化解彼此的不愉快嘛!为什么他不来护助、看到善事还不欢喜?这是缺少了缘,我们要想办法,缘是人创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各种的亲厚关系也是一样啊!
世间人嘛!没什么不好结缘的。大家彼此谈谈、客气客气,你敬重我一尺,我敬重你一丈;你敬重我一丈,我就把你顶在头上。人都是这个样子,都是向良善的学。
你要是说他是恶人、坏人,强盗可不怕恶人,他怕善人喔!强盗你要同他恶、想对付他,那你对付不了,他心里暗暗在想什么你不知道!但强盗最怕善人,我们自己决定要做个善人!可是也不要把自己说得那么好,说自己是一个善人。要知道!自己道道地地只是一个无用的、最苦恼的人,这样你就免却好多的是非、好多人事的苦恼。
我们要敦亲睦邻,化冤敌为好良友,所以众生来到我们的道场,不管是看到什么人,你脸上就是不能摆出死板板的样子不理人;随处见到人,至少也要点个头、笑脸对人喔!甚至他也不知道什么叫礼貌,但我们仍先向他合掌,这就是在教导他,他自自然然也学你合掌还敬你。
大多数人都是高傲自大—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你要是向他点个头,他也会点个头,甚至合掌。他不合掌是因为没这习惯嘛!你做个样子给他看,他也就会了。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们应该观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年幼的当成妹妹,再小的看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有这个观念。而且,一切众生皆是未来的佛喔!我尊敬他是未来的佛,我先向他打招呼,这也是做人的基本礼貌,守礼不会吃亏的。
法华经上讲到一位常不轻菩萨,他见了四众,不但向人点头、合掌,还磕头礼拜、替人授记呢!他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有人讨厌他,甚至用石头掷他:“我不要你拜。”他还是一样顶礼。常不轻菩萨是什么人呢?就是我们释迦佛往昔做菩萨的前身啊!
所以我们对人一定要以礼相待,最怕你头昂昂的,人家就比你头昂得还要高,根本不理你。众生就是这样子嘛!诸位!当然我们出家人是最尊贵,但一定要人家信仰你,你才尊贵。众生的性情、心理我们要懂啊!
世间有句话说:“礼多人不怪”,如果你不但有礼,而且还多一点礼,你的礼非常浓厚,虽然对方说:“不要啦!不要啦!”口里说不要,你真正对他恭敬,他还是欢喜的!当然也不要太过,好比法师正在吃饭,或者正做事时,我们不能顶礼,那只会增加法师的麻烦!就有某位大师在走路时,最怕人向他顶礼,我也稍有这种感觉。
有时我出来的时候,比如正急著要去念佛堂办事,时间上已经不能再耽搁了,可是走在路上人家见到我就顶礼,但是这时候大众都在等我,怎么办?如果不理他就走,实在说不过去;总要忍耐站一下、同他说一下话。因为有些人就说:“好难得见到你,想向你顶个礼嘛!”也就应该欢喜接受,令对方高兴;若不接受,会令对方难堪的。
度生先结缘
诸位想要度众生,要看有没有福报;没有福报,讲经说法不见得有人来听喔!这是什么道理?虽有智慧,但没有同众生结缘,人不想接近你。所以与人结缘是最要紧的,福德是由利益众生而来的啊!
我们现在有的人发心在外面出坡、有的在厨房煮饭、有的在当行堂,还有在客堂等等,这一切都是在为人。要多多…
《得戒和尚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