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得戒和尚開示錄▪P2

  ..續本文上一頁度他們的先人立個牌位;靈岩山寺半年的糧食,就靠外面的信衆來打齋供僧以助道業成就。

   其他等而下之的地方是趕經忏,最可憐的並不是幫死人念經,而是寺裏特定空房給人家停棺材、放骨灰、安牌位。這樣做合不合乎佛法呢?勉勉強強能合乎,實實在在還不如出外托缽好;不過托缽之法在漢土不行,因爲內地氣候不適,且人間還未普遍信仰,很難這樣做。

   我們臺灣靈岩山寺絕對不能起骨灰塔收人家的骨灰。六、七年前,就有人給我一筆錢要造個骨灰塔,他家先人的骨灰要送來;我想了好久,不能這樣做,所以決定叫他把錢拿回去。我們靈岩山寺現在不做,將來也不要做。

   我常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世俗人愛財有個道理;我們出家人愛財,也要有個道理,不要搞那些害後人的事。如果迷昧地想:“停一個骨灰盒好幾萬,放在那地方不過占個一、兩尺。”那樣賺錢沒有道理喔!我們靈岩山寺的子子孫孫不要那樣做。

   現前的靈岩山寺,即使想造骨灰塔也沒地方,將來其他各地靈岩道場,即使地方很大也不可以造,永遠都不可以。爲什麼呢?那樣做是害了後人啊!如果老和尚現在起塔收人家的骨灰,將來這塔終究會倒壞的;到一殘敗倒崩時,誰有錢來重修?最後骨灰跟亂土混在一起,豈不就變成野地孤墳了?佛法是度靈魂超升,不是度骨灰呀?

   那靈岩山寺本身要不要建納骨塔呢?當然要!大陸各古寺都有塔院,那是專爲其本寺之用的。你們靈魂將來生西方,骨灰還是要有地方安置。在那裏起塔呢?我希望在後山後面低凹下去的地方。

   過去在大陸有沒有納骨塔呢?有,但不像臺灣起高高的,好像佛塔一樣,在那裏頭放骨灰;這是萬不可以的!骨灰只能放在下面低層,不能放得那麼高。

   或許有人會問:“老和尚!你將來如果往生了,骨灰要怎樣處理呢?”這件事我早在叁十年前就已經發了一個願—我往生後,就把骨灰磨成碎末跟面粉和一起,送到海中跟海裏的衆生結緣。如果死後還放個骨灰在塔裏,實在不必要,我絕對不要!請後人原諒可也。死了還要占個地方幹什麼?生前本來就無我,死後又何必占用一地?

   別人起塔種種用途,那是各人的心理自由,自有各人的理由,我們決不可說別人的不好;見仁見智各有大道理,不可以個別偏心說人的是非!

   佛永在心中

   大家能住在靈岩山寺,過出家人的生活,當然這是你們的福德因緣好;但凡夫的懈怠心容易生喔!所謂“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叁年,佛在西天。”時間一久自然就懈怠了,這樣子不可以的!千萬不要在福中不知福,在福中不知福就是折福。你們不長進、根器次一等的人,要好好當心以免墮落;要知一失人身,萬劫難複!

   我們應該要改變這個觀念,“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愈久,佛常在心。”不是愈久佛就跑到天邊去了,那怎麼說得過去呢?應該愈久愈堅信笃實、道業不退才對啊!大家要跟精進人學,不可跟魔子孫學呀!

   尤其住在靈岩山寺的各位師父,不但將來,就是現在,都是在住持佛法、紹隆佛種;未來佛法要靠你們來發揚光大,世間一切的苦難衆生要靠你們來度脫。千萬不要懈怠!受了十方信施,懈怠不得的!修行雖苦,勤勞一時,卻千萬年後永久自在安樂呢!若怕一時之苦,將永遠不得解脫,那才真苦啊!你們應當受持“佛永在心中”!心中有佛在,心佛之光普照,則智慧通達,作福無礙;福慧無礙,佛道必成就。但這一切都要依從正見正行。

   驗善根深淺

   老和尚有事要出去幾天,當然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或許有人會想:“老和尚不在山上最好!我們可以方便、自由一點,也沒有人會對我們啰嗦了。正好!”就像小學生一樣,聽說老師出去了不能來上課,他們也是高興得拍手,最好能多幾天不要回來,好玩個痛快。但也有人會覺得很可惜,老和尚不在山上,少聽了幾天的開示。

   說遠一點,像我們釋迦世尊臨涅槃時,衆天人、諸大弟子等,那種“嚎哭悲痛動山嶽,流淚湧如大海洋”,真是哭得昏天暗地,日月無光。尤其阿難是哭得昏倒,把他喚醒,醒了又哭,哭了又昏,好像天塌了一樣那麼痛苦。

   可是也有一些惡性比丘,聽到釋迦世尊涅槃了,反倒高興得拍手哈哈大笑說:“這老頭子死了正好!他在世,我們這事不能做,那事也不能做,一做動辄犯戒。現在這老頭死了,可沒人管了!”有人聽到這話,真是椎心刺骨,這那裏是佛子?簡直是魔子啊!

   再說大家住在靈岩山寺,一起共修、過堂;你不要感覺到好苦喔!好不自由啊!那完全是你的凡情、凡心在作祟。你覺得待在小茅蓬快樂自由嗎?其實,你住在小茅蓬所謂的自由是什麼?無非是能自由地懈怠、自由地空過、自由地造罪障!到了這裏當然不可隨凡情自由。你要是把凡情化爲聖智,就會覺得這裏沒有修道的障礙,才是最自由、最自在的啦!但是有人偏要以苦爲樂,以樂爲苦;這就是顛倒衆生!業力甚大,能障聖道啊!

   你們想想!自己到底有沒有智慧福德?或者還是凡情?這樣反省,就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性了。我講這些事,主要是說明各人的性情、業障都不同;有無善根,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各位要好好反省,發大慚愧心,好好地警惕!不可隨惡性自由遊到苦海去了。

   是福不是苦

   來到靈岩山寺,仗著叁寶的功德,衣食住無缺,不會令你操心,還有什麼不如意的事?還有什麼苦?幾十年前大陸叢林那種生活,早上吃粥時,那裏有新鮮的菜可吃?只有半小碟堿臭菜;逢初一、十五,能有一小碟黃豆吃,就已經很高興了。像你們早上吃的這碗羅漢菜,是中午才有一半。你們現在好福報,比佛陀在雪山修道的福報不知大多少!要利用這個福報,好好修道!不要耽擱了!

   說到苦,老和尚初來臺灣叁年找地的辛苦,約略告訴諸位。我不是在大家面前誇功,而是要諸位知道自己是多麼享福,卻還以爲是在受苦呢!那時找地要到四處看看,就在信徒家挂單。早上是吃了,可是中飯呢?找完地跑回去時,人家已經吃過了,怎麼好意思叫人家再煮?只好假說已吃了,只好多喝兩碗水,就讓肚子餓!晚上當然是持午。

   常常如此餓肚子,二、叁年後身子不強了,有一次去醫院檢查貧血,醫生說只有四十度,隨時就會昏倒。爲什麼?叁年中經常只有吃早飯,中午就沒得吃了。即使有錢也舍不得買東西吃,甚至有錢在路上也買不到吃的。你們現在認爲這樣不好吃、那樣不好吃,是否想到有人沒得吃啊!

   以前臺中清涼寺的煮雲老法師,也是四處找地建道場,最後終于找到了,就很興奮地打電話告訴我:“妙蓮法師!妙蓮法師!我已經找到地了,這地好得天上無,地下有。”他非常快樂。我回答他:“我找了叁年還未找到地呢!”他說:“叁年算什麼?我已經找了叁十多年了!...”

   說這些舊事讓你們知道,才能體會“事非經過不知難”,希望大家享福知足,知前人做事之難啊!

   做事要做得開心才有福慧,不要老是小勞動就生煩惱。來到這兒工作就嫌辛苦。有人還想:“我們這樣忙還要上殿,好辛苦!”要知道!這不是在爲老和尚忙、爲老和尚上殿,是爲你們自己的功課而忙、爲你們自己上殿。“既然是爲我們自己,老和尚就不要管我們好了!”我若不管,你將來就會說:“老和尚以前不管我們,令我們懈怠沒福慧,很苦!”

   所以你們要知道!現在雖是苦,將來會感謝老和尚的;等生到西方高增蓮品,你們就會說:“老和尚帶我們來這兒,真好!”

   諸位身在福中,好好發歡喜心,像彌勒菩薩一樣,笑口常開!心寬體胖!

   第二十一難

   彌陀慈父有四十八大願,我有四十九大願;釋迦世尊說:人有二十難,到我卻變成有二十一個難了。

   老和尚感到最難的是什麼?唉!建立道場固然是難,你想想!我們現前能成就一座靈岩山寺,是費了多少時日?買地、創建期間,那何止流汗、流淚?流血啊!身上不但破皮,也有折骨的時候;到現在我身行動還不良,傷骨未複原啊!總算仗佛陀慈光加被、十方信衆輔助,現前能有這座道場,感謝叁寶及諸護法,稍慰苦難之心!然而這個難還不算難中之難。

   我最感覺難的就是:諸位住在山上,怎樣才能滿你們的意、給你們達到歡喜?這我就感到很難、很難了。大家有沒有滿意?當然有滿意的,還有多數不滿意的喔!我總想滿你們的意啊!怎樣才能使你們滿意?這我就要請求、仰求、惟願諸位合作了!不合作,告訴你!我不能滿你意,佛陀也沒辦法滿你意,你自己也沒辦法滿你意。我說得清清楚楚的,一定要你同老和尚合作、守規矩,同佛陀合作、守戒律。

   你們知道我的苦心、知道我如何引導你們,但你們要跟著走、跟著跑!跟著走、跟著跑,就要守交通規則,住在那裏就要守那裏的法,進國要問禁,入鄉要問俗。住在山中,你就要喝山水;住在海邊,你就要喝海水。

   諸位!誰不想快樂?佛陀就是爲了使我們快樂—得究竟樂而出現于世。誰不怕苦?佛陀就是要解除我們的苦,使我們徹底地解脫。如來有沒有妙法?妙法具足圓滿,但是你能否得到?還是一句話歸宗—你能不能與佛陀合作?

   還有:“切莫信汝意”!你想滿意,只有一個條件—服從、聽話就對了。這點你一定要委屈做到。做到了,還要等下一世才快樂嗎?當下奉行,現在你就滿意了。你若依著自己的凡心妄想,告訴你!滿意只有增加你的痛苦,使你不滿意倒還好啊!

   你看老和尚說這話好妙啊!話中有無量的智慧在裏頭!要是滿了你的凡夫情意,你就苦了,苦得永遠不能出頭!你能依從常住的規則、嚴守如來的淨戒,還怕不能此生得解脫嗎?你看!多麼容易!聽話就容易,不聽話你就受苦死喔!

   無始以來我們這種自信,使我們受盡了苦,難道沒受…

《得戒和尚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