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夠?現在要轉妄想回歸到佛陀的正念;這樣想,一切滿意就不難了!不但不難,還轉難爲易;你安樂、我安樂,諸佛都安樂。如果你想使佛陀歡喜、使老和尚不要再苦,停止你的妄想就好了。
這點要求你們喔!大家能做到,那就海衆安和、同生西方。你們可以做到嗎?諸位!回答我一聲,能做到嗎?(衆答:能做到!)
大願造佛國
阿彌陀佛的國土在諸佛國土中,最超勝、最極樂。阿彌陀佛是怎樣造的呢?于無量劫前,世自在王如來現二百一十億佛刹給他選擇。從這二百一十億的佛刹國土中,思惟五劫,取其精華濃縮起來,然後才造成這極樂世界。
現在靈岩山寺的建築,那是老和尚從大陸各處所看過的大叢林中,撷取其精華而成的。我在大陸看很多,九歲出家,二十八歲才到香港,在大陸一看就是二十年。現在你們看看大殿!這種建築臺灣沒有吧?臺灣沒有喔!等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再看看阿彌陀佛的國土到底怎樣殊勝?將來我分身十方世界,再造一個比阿彌陀佛還要好的國土!有願就有大行,有大行就能成大業國土。
大家是不是認爲老和尚妄想?人本來就要發向上精進的心,後後勝于前前嘛!就像兒子要有本事勝過父親的道德,徒弟要比師父慈悲。世間人都怕人家高過他,可是他的兒女高過他,那是最喜歡了;我們衆生要是發菩提心超過佛陀,那佛陀多麼歡喜!你們也都要這樣發願才對啊!
在靈岩山寺看那裏不如意、不滿意,就發一個願:將來創建道場要比靈岩山寺更好。這個“將來”是積極的需要做!現在世界人口越來越多,要多少出家師父才能攝受他們!老和尚要在臺灣度兩百萬出家人;沒有兩百萬的出家師父,怎麼帶動臺灣兩千余萬人口?而且還要化度大陸,大陸有十億多人口,乃至世界五大洲有五十多億人呢!
你們不要以爲這是妄想,就算是妄想也合乎佛陀的思想。等事情成了就不是妄想,一切事情初始不都是先想的嗎?造因緣嘛!發大心才能夠起大行,沒有大心、沒有大願怎麼起大行?沒有願就算有因緣,你也放棄了,不知道要利用。發了大願、起大行,你就會找因緣了。因緣是你找的、集聚的,不是自然的,一切都要創造!
報答世尊恩
此刻我們身在大雄寶殿內,我不知道各位心中是如何的感想,本人是無量無邊的感想,感謝釋迦世尊舍常寂光寂靜之樂,來此娑婆世界;這一次已經是第八千返了。想想看!如果本師釋迦世尊不來這個世界度衆生,我們現在會在那裏?沒有釋迦世尊這個因緣,我們今天能有這個殿堂、能在這邊集衆稱念本師釋迦聖號嗎?不可能喔!
要知道,我們現在是仗本師釋迦世尊的大慈大悲、大光明藏。你看!我們現在是不是在大光明藏中?在世尊大慈悲海中?四圍壁上都是萬佛、燈海,還有蓮花燈。哇!大家眼睛要看看、耳朵要聽聽、心中要想想!想一想:“我們要如何地用功,才能報答本師釋迦世尊之恩德!要如何地聽話—斷惡修善,才能究竟回歸到佛陀的大慈海中啊!”大家最低限度,此刻應該有如是稀有難遭遇之想,要有一個報恩之情。
不可否認的,現前我們心中也有無量的慚愧,就不知往昔之中,爲何這樣地不聽話、不守規則,到現在還在當苦惱的凡夫!但我們的本質畢竟與佛平等喔!現在能有靈岩山寺這個清淨的境界,也是我們有善根,只是福德因緣還不夠;雖然不夠,畢竟是有善根福德因緣,才能承叁寶慈光的加被,有這個善緣在這輝煌的殿堂用功。大家要如何地發心、奮鬥,如何地勉勵奉行,以不負佛陀的大慈希望!
靈岩山寺一天一天地在成長,大家也要一天一天地進步。要進步,希望諸位服從。服從什麼?服從佛陀的戒、服從常住的規則。這樣才能造出佛像,那就同大殿的這尊釋迦世尊一樣喔!這不但要有好模子,更是要受得起磨煉,磨煉才發光,有光則能普照天下全世界。
諸位身在靈岩山寺,這就等于一塊木頭送入刻佛廠,當然要經過千斧萬鑿地刻,才能成爲一尊佛像。現前的釋迦世尊是銅佛像,是要經過如何地火燒鐵打、千錘百煉,才能成爲一尊巍巍不動、叁界導師的佛像啊!
如果你把凡夫的習氣帶到這邊來,那不但不能增加佛陀的光明,還帶給佛教不好的效果。諸位!要想成佛道,一切都要好好努力精進,向好的方面學。努力雖然有點苦,總比懈怠墮落好得多。一個是長進,一個是墮落,這怎麼能夠比?沒辦法相比的!如果不努力,我們對不起現前這個環境、萬盞的燈火照射我們用功。身入這個大殿,道業不成就,你愧對十方施主!更慚愧的是令父母失望!
苦口是良藥
“要想千人頭上坐,必先萬人腳下行”,上山初出家的師父都要發心先修苦行!不好好修福德,那裏有善因緣?小姐、少爺們出家,若還存著凡夫習氣—在家那些習氣不甩得幹幹淨淨的,想出家就能得到功德、了生死,無因那有果?出家乃是大丈夫事,少爺、小姐性情不夠格啊!
六祖惠能大師有謂:“苦口良藥,逆耳忠言”,就是世間俗語所說的:“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吃苦藥怎能愈病?不吃苦又怎能解脫生死?我這個老和尚偏偏都不會說好聽的話,都是罵人的多。說真真實實的話,聽起來是不好聽,若能照著行,你就能得福德智慧;不照那樣行,那就空過光陰、慢性自殺!誰之過耶?
講好聽的話容易,裏面多下一點糖就好了嘛!小孩子喜歡吃糖,可是糖吃多就壞了牙齒、損害健康!
初發心的出家師父們!你們粗重的煩惱習氣,就像得嚴重的糖尿病,我要是再加點糖給你們吃,那是病上加病。要加點苦藥,是希望把你們的糖尿病去掉,消你們的罪障、增你們的智慧,在山上住得快快樂樂、自自在在的!
誓做獅子兒
我們要想成就大事,一定要選上等、精良、美好的人才;要是有下等的摻雜在裏頭,那量多有什麼用?量多而質不精,整個佛家都會被帶壞了。國家強不強盛,就看國民如何;我們佛家強不強盛,完全看佛弟子的表現如何!
大家千萬不要讓天人師、*輪王因你而受累。佛陀說法獅子吼,我們應做獅子兒,千萬不要做佛法的罪人—獅子身中蟲。就像造大殿的器材,不是好材料不能負重、禁不起考驗的;那是濫竽充數,沒有用!
住在靈岩山寺,都要跟老和尚同生西方,不要不守規則、犯了戒;上了靈岩大慈航,到時還生不了西方,那太冤枉了!苦海萬丈深,大意不得,小心安坐大慈航。
有的人有才華,但稍微遇到一點障礙,勇氣就拿不出來,事情等著看它壞,這樣那能有福有慧?你們有智慧、有抱負、有勇氣的人!好好貢獻自己,做個獅子兒!我們道場就是希望大家合力起來護持。
貳、生活即是道
擔水的啓示
大家住在靈岩山寺,都是來向老和尚學。那你們就要知道,老和尚今天有這種種的事,都是五、六十年前打下的基礎;沒有古人的風骨嚴格,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環境帶你們、不會有創道場這一切的一切,乃至到利益未來。這是活生生的事實擺在你們眼前,看你們怎麼樣來真誠地學習,以利後代萬世。
說到這兒,我自自然然想到幾十年前住在鄉下的往事,那時的用水,那裏有水龍頭一開水就來呢?總要跑個一、二裏或叁、五裏的路來擔水。所以我初到臺灣看人在擔水,好像很沒用的樣子,因爲擔水用的水桶只是外省用的叁分之一、四分之一而已;可說都是小孩擔水的小桶耳。
我初擔水時不過才十一、二歲,大人一次能擔兩大桶的水,我也擔滿了兩桶;那時一擔就是兩個桶子。人家看到我整桶的水,就說:“嗳!你怎麼擔一桶呢?半桶就好了!”但我如果只擔兩個半桶就覺得很醜,所以就不擔半桶,一定要擔滿兩桶水。哇!頂起來時東倒西歪的,一走就倒了,力量還不夠大嘛!可是心就是那麼堅強啊!覺得擔半桶水好醜啊!就這麼煉鍛、煉鍛,十叁、四歲時,我擔水就同大人一樣了。
就是要這樣努力嘛!有這一種毅力、精神,那你就有力量。希望大家也要如此奮鬥、發奮!常住上的這些事情,一切都要把它做好,你做好就多拿一分功德錢喔!
佛法講平等,但平等之中也要有個公道。怎麼公道?就是平等之中,不同的義務有不同的價值存在。拿苦力來說吧!苦力甲一次能擔一百斤,苦力乙只能擔叁、四十斤;如果憑擔的份量、效率來分價錢,甲做一天工,乙也是做一天工,甲一天能拿一千塊錢,乙做一天工只能拿叁、四百塊錢。乙說:“這很不平等啊!他來做一天工,我來也做一天工,他做得輕輕松松的,我還做得這麼辛苦、努力,怎麼我所得的價錢這樣少呢?”其實這才是因果分明、賞罰分明!是真正的公道、公平喔!
我們修行也是這樣。爲什麼生西方還分叁輩九品?叁輩九品的上上品並沒有禁止你去,也不是你只有生在下下品的份;你生在下下品,是因爲功行不如人家、戒定慧叁學不如人家。那怎麼爭?這沒辦法爭、爭不到平等的。
世間往往有一種苦惱人:“哦!怎麼待遇不平等?”待遇不平等?但你在義務上、工作上、效率上、做事努力上、修持用功上,等不等呢?你要平等,就要在自己身心力上來爭取:“他能擔一百斤,我怎麼不能擔一百斤?”就是拼命也要擔一百斤,努力嘛!
恭禧大家能精進!“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喔!我們道業不精進,煩惱便降伏不了。你想自在、快樂嗎?那就要精進,千萬不要懈怠!你看彌陀經上的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度一切衆生精進不退、自修利他永不疲倦。祝福諸位努力、道業成就,這樣我們往生就生上品。祝福諸位生西方,同生上品!
飲食有學問
大家都吃過飯了,吃飯有沒有學問呢?當然有學問,處處都有學問!凡是一法做得好,你人生就快樂;做得不好,你就苦惱。
世間上吃飯的學問是什麼…
《得戒和尚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