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P5

  ..續本文上一頁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衆、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衆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于娑婆世界。

  

  這段文字雖長,但意思相當簡單,就是因爲前面釋迦牟尼佛說應該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所以無盡意菩薩馬上把自己頸項上所挂的許多寶珠、璎珞取下來要供養,可是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無盡意菩薩就說:「你若憐恤我們,應該接受。」

  

  這時佛陀也幫忙說話:「觀世音菩薩,你應憐恤這些衆生而接受供養。」

  

  觀世音菩薩在接受供養之後,並沒有把這些寶物收起來,而是分成兩份:一份供養釋迦牟尼佛,一份供養多寶佛塔。

  

  《法華經》第十一品記載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名叫多寶如來,他曾經發願,他的舍利塔會在釋迦牟尼佛的法華會上,從地下踴出在空中,以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華經》;因此在佛說〈普門品〉時的法華會上,便有兩尊佛:一尊是過去的多寶佛,一尊是現正在說法的釋迦牟尼佛;所以觀世音菩薩就把所得到的供養,分作兩份,奉獻給這兩尊佛。

  

  釋迦牟尼佛贊歎觀世音菩薩救度衆生的功德,可是觀世音菩薩不覺得自己真有功德,因爲一切佛法都是由佛而來的,爲了報佛恩,應該把所有的功德回向于佛,因此把所得的供養也供養了兩尊如來。

  

  中國人有句話:「借花獻佛」,表示自己並沒有花,但借了別人的花來獻給佛,這是爲送花的人求福,也讓獻花的人對佛産生敬意,而不是對自己恭敬、供養。這是一種菩薩心,也是觀世音菩薩值得我們學習的了不起心懷。

  

  至于今天我在這裏講〈普門品〉,若有任何功德,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功德、佛的功德,我沒有功德。諸位要感謝的話,不要感謝我,要感謝釋迦牟尼佛,要感激觀世音菩薩,感謝住持佛法的叁寶,這也是我的「借花獻佛」。

  重頌問答觀音聖德

  

  重頌問答觀音聖德這一部分,鸠摩羅什法師並未譯出,是後人補譯出來再加入《法華經》的。這樣的偈頌,是佛經中常用的文體,是爲了便利讀誦、記憶,多半是在一段散文之後,再用頌文重新表現一遍,所以其內容與散文是大致相同的。

  

  一、爲何名爲觀世音?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卅: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爲觀世音,具足妙相尊?

  

  釋迦牟尼佛接著也是以偈頌回答,贊歎觀世音菩薩的修行:

  

  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這是因爲觀世音菩薩已經發了深誓,修持了很長的時間,供養了很多的佛,發了很大的清淨悲願,要廣度無量的衆生。下面四句,是要我們心念觀世音菩薩,便有不可思議的感應。

  

  我爲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釋迦牟尼佛說:我爲你大略介紹,你聽到他的名字或見到他的身相,並且心裏不斷念觀世音菩薩,便能滅叁界的一切苦難。

  

  一般人習慣把念佛的「念」字加個「口」字邊,那是錯的,僅僅口念心不念,等于是放錄音帶;所以這裏特別強調要用「心念」。

  

  接下則說明念觀世音菩薩的好處: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或在須彌

  ,爲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

  壞。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這些都是舉例說明任何危難時,若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都能馬上消災解難。

  

  二、觀音無處不現身

  

  接下來的偈頌,是說觀世音菩薩在一切十方國土之中無處不現其身。

  

  衆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這一段是說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濟無限、神通廣大無邊,能解救任何危難,甚至像地獄那樣痛苦的地方,他都會尋聲救度。因此,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心念觀世音菩薩,生老病死種種苦難,都會消除化解。

  

  我們人世間的苦難實在太多了,如果有病,或遇到天災人禍,人力無法拯救,心念觀世音菩薩就能使我們得到平安。

  

  所以我常勸人要相信觀世音菩薩的救濟,而且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等種種法門,若無力修或不會修,至少要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叁、贊歎觀音聖德

  

  接下來贊歎觀世音菩薩的聖德: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诤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衆怨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于苦惱死厄,能爲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衆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這段偈頌裏有許多的道理,其中有一句話最重要,那就是「念念勿生疑」。只要不懷疑觀世音菩薩的功德、神力,念他的名號,就一定能得到他的救濟。

  

  我們修行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第一要口念觀世音菩薩,第二要身拜觀世音菩薩,第叁要心想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這樣身體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聖像,口裏稱揚系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心裏學習向往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便是修行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便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感應。

  結論

  

  一、持地結贊觀音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衆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普門品〉中出現了叁尊菩薩:

  

  第一尊是問法的無盡意菩薩,第二尊是被贊歎、介紹的觀世音菩薩,第叁尊是結贊觀世音菩薩功德的持地菩薩。

  

  觀世音菩薩在一切法門中都能施展神力,對人以人的法門,在天以天的法門,爲小乘以小乘的法門,于菩薩以菩薩的法門,需佛則以佛的法門。觀世音菩薩會因爲衆生的不同需要,而以大神通力來示現種種法門,所以叫作「普門示現」,而〈普門品〉的意思也就在此。

  

  二、大會衆生普得法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衆中八萬四千衆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八萬四千衆生」代表無量衆生,這段是說法華會上所有聽法的衆生在聽了〈普門品〉之後,都發了成佛的心,也就是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菩提心。

  

  各位聽了叁晚的〈普門品〉,是不是也發了成佛的心呢?但是成佛一定要從菩薩做起,一定要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精神,要以慈悲心來關懷一切衆生,要以智慧心來處理自己的問題,也以智慧心來指導慈悲行的實踐,才不枉聽了叁晚的〈普門品〉。

  

  我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向各位講解〈普門品〉,因爲各位是未來的佛,而我借了佛法來獻給各位,可說是把佛法再獻給佛,這也是「借花獻佛」。(一九九叁年九月十七日至十九日應香港「此岸彼岸」的永惺長老之邀,講于香港伊利莎白體育館)

  附錄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姚秦.叁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爲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衆生,爲求金、銀、琉璃、車𤦲、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叁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複加害?設複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叁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衆生。汝等若稱名者,于此怨賊,當得解脫。衆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衆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衆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衆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衆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于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爲衆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衆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爲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爲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爲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爲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爲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爲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爲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爲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爲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爲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爲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爲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爲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爲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爲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爲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爲說法。應以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爲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爲說法。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衆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爲施無畏者。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衆寶珠璎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衆、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衆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于娑婆世界。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 名爲觀世音,具足妙相尊? 

  偈答無盡意: 汝聽觀音行, 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 曆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

  我爲汝略說: 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 爲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鹹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叚叚壞。

  或囚禁枷鎖, 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于本人。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蠍, 氣毒煙火燃,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回去。

  雲雷鼓掣電,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衆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暗,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焰。

  诤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衆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于苦惱死厄, 能爲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衆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衆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衆中八萬四千衆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