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漏行──到達生命圓滿的‘八正道’

  

無漏行

  

──到達生命圓滿的“八正道”

  

耕雲先生講述

  

一九九0年二月十七日于禅學會

  

目錄

  

一、修行的中心課題

  

二、無漏行就是八正道

  

叁、正見與邪見

  

四、正思惟與邪思惟

  

五、正語與邪語

  

六、正業與邪業

  

七、正命與邪命

  

八、正精進與邪精進

  

九、正念與邪念

  

十、正定與邪定

  

十一、安祥禅的禅定

  

  

  一、修行的中心課題

  

   修行的中心課題,在于找到真正的自己。各期共修會的會友,共同研究和突破的應該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

  

   永恒的必定是真實的和原本的,這是只能發現不能創造的,既然不因創造而有,因此它也不因任何原因而無。

  

   學正法,要發長遠心,要有堅強的意志、決心和毅力。如果沒有決心和毅力,不肯把全感情、全理智投入,那是沒有用的。

  

   禅,向來重視根器,重視上根大器,因爲禅是最上一乘法,如非上根大器,就絕難相應。所謂上根大器,就是指大信心、大決心、大毅力和鋼鐵般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不達證悟絕不放手。

  

   事實上,縱然是開悟了,也才只是修行的開始。經上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這意思是說:雖然你不必像聲聞四果、十地菩薩那樣曆盡多劫的千辛萬苦,就可以頓悟澈了;但是你那無始以來累積的業障、心垢和機械慣性,必須要逐步地加以掃除、廓清、矯正才行,否則你自性的本有光明,仍然不能綻放。垢未去,光怎現?

  

   所以,大家參加共修會,獲得正見,見到了道路以後,要如何去行,那才是非常重要的事;而且從今以後的生活行爲,跟以前的生活行爲應該不一樣才對,因爲我們以前的行爲是有漏行。

  

   什麼叫有漏行?如何才是無漏行?

  

   人是在錯誤中長大,而又不斷地製造錯誤,增長無明的煩惱,這就是漏。

  

   各位參加了共修會以後,就應該開始走上獨行道,做個“萬象叢中獨露身”,不被境牽的真正獨立人;自己努力修正想念和行爲,不再有錯誤和煩惱才是無漏行。無漏行就像今日企業界所推行的無缺點計畫;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該再容許自己有任何缺點;再加重一點說,就是不允許我們的安祥心態出現斷層,這就是真無漏。因爲煩惱與錯誤同在,毀滅與罪惡同步,修行而不肯把錯誤徹底揚棄,就無法斷除煩惱;心裏常被煩惱侵擾,試問又如何能擁有並保持安祥?

  

   壇經上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你不把人與人之間的是非,和心中二元的概念揚棄掉,你就不能免于煩惱。當你沒有煩惱的時候,才能把心靈上的陰霾一掃而光,呈現出萬裏無雲,才有陽光普照、花紅柳綠、鳥語蟲鳴的美好風光。

  

   衆生皆有佛性,我們每個人原本都擁有無量、無邊的光明,是我們自己被無明的見取和計執,把自性的光明掩蓋了,把真如佛性埋沒了;而且是生生世世,從生到死都在做著自己埋葬自己的愚昧行爲。

  

  二、無漏行就是八正道

  

   今天是第二屆共修會圓滿的日子,我要以“無漏行”來和各位共策共勉。所謂無漏行,就是佛說的八正道,而八正道也就是到達生命圓滿的光明大道。

  

   八正道在俱舍論中叫八聖道,八聖道乃是聖人所踐行的道路;既是聖人,當然無漏,他的安祥心態當然不會有斷層。就世間法來說,八正道是正人君子所行的正大光明之道,在其他經論中又叫八遊行,意即逍遙自在地通過這一條到達生命圓滿的修行之路。所以,凡是肯正確踐行八正道的人,一定會活在秒秒安祥、秒秒自覺的自在逍遙之中。事實上也唯有保持秒秒安祥、秒秒自覺的心態,才能通過既存在又超越的生活境界,以達到生命的圓滿。

  

   八正道包括些什麼?它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叁、正見與邪見

  

   八正道的第一指針是正見。爲什麼把正見擺在第一位呢?因爲人之所以爲萬物之靈,是因爲人具備了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優異條件,其優越處在于唯有人能夠依見解決定取向,以認知導正行爲。如果沒有正見,便不知如何去做正確的修行。

  

   八正道是通往生命圓滿的道路,如果我們不具備正見,修行就會走偏、走錯。

  

   正見的反面是邪見。邪見包括了斷常、有無、人我、得失等邊見,以及執假爲真、積非成是、執邪爲正等謬執。

  

   兩個人爭論不休地擡杠,不論誰輸誰贏,兩人都錯,因爲各執一邊(有所偏執),統統失全。修行若能不著相、不執假爲真,不把虛幻當成真實,就不會起這種計執,計執就是計較與執著。

  

   一般的斷常邪見,例如說人死如燈滅,死了就沒有了固然是邪見;執表層意識爲自我,或執表層意識不是我,也是邪見。爲什麼呢?真實的一定是原本的,在這一真法界,原本沒有“能”與“所”,根本就沒有真與假的區分,一切當體是真,立處皆真,觸目菩提;如說有假的,那只是你自己謬執心外有法,背離正見的結果。

  

   正見如金剛王寶劍,能破一切假像和邪見。邪見概略地說有六十二種,空有、非有、非非有……都是邪見;非有就等于無,非非有就等于有,這就叫做戲論、邊見和概念遊戲,這是鑽死胡同和作繭自縛,絕對無裨于解脫。

  

   所謂正見,就是超越一切邪見的正確知見。可以分爲以下幾個層次:

  

   (一)明鑒因果

  

   第一個最基本的正見是明鑒因果。

  

   如何明鑒因果?清清楚楚、谛信不疑地了知一切原因都有結果,一切結果都有原因,這是邏輯學上的自然齊一律,是大自然的統一法則;既然是大自然的統一法則,當然也就是天律、天條;既然是天律、天條,就該很自然地遵奉信守,而不應該不肯付出,只想獲得;不該去炒股票、搞六合彩;不該去無本求利,乃至取悅、祭拜鬼神以求福佑……這都是邪見。

  

   講因果,離不開中間一個緣字,離了緣,因就不能成果。所謂因,就是動機;緣,就是條件,比如種菜先要有地,地要適合種菜的條件,才能生長成菜,如果是酸性地、堿性地、爛泥地……種下去也不會有結果,必須是做好水土保持、采光、施肥、病蟲害預防等條件具備,才能種菜得菜。

  

   (二)叁法印

  

   正見的第二個層次,要明見佛說的叁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畢竟寂滅。

  

   什麼是諸行無常?行,指的是變化不停。萬事萬物都在生、住、異、滅的變化之中,都只是不永恒的現象,如水泡,如霜雪,只要不著相,本無生滅,然而一起見取,便背真常了。它原本是水,本無個別性,這是就淺義講;依深義說,一切生滅現象的當體就是永恒,爲什麼?無風不起浪嘛!心生萬法、萬法唯心,波即是水,煩惱即菩提,這不是很明白嗎?

  

   諸法無我,什麼是諸法呢?在這時空無限的大宇宙,當體是個法界,所有有形、無形的,可以分辨、思考、觸摸的,可以感覺其存在的都叫做法。爲何說是無我呢?因爲它都只是因緣假合而有,條件消散了,它就沒有了。就物質最基本的原子來分析,當電子、質子……分開的時候,電子消失了,質子也跟著沒有了。諸法無我即是沒有任何一個永恒不變的個別自我。

  

   所謂畢竟寂滅,萬象森羅、缤紛呈現,一切現象最後統歸于無聲、無色的本不生,誰也不會說地球是永恒的吧!物質叁態的理論,對現代的你我,該是可以理解的。以上就是佛說的叁法印。

  

   (叁)了解四谛、十二因緣

  

   正見的第叁個層次,要了解四谛、十二因緣。

  

   四谛就是苦、集、滅、道,簡單地說:苦因集有,道由滅成。十二因緣就是我們這具肉體形成的過程和輪回的現象,這在心經淺釋裏已經講述,于此不贅。

  

   我們真實的生命,它既不因緣會而生,所以也不會因緣盡而滅,因爲真實的必定是原本和永恒的,我們必須具有正見,才能夠從了解十二因緣如何形成假我,找出自己迷失的起點和過程,從而肯定真正的自己,毅然地從迷途而知返。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的基礎也就是十二因緣。

  

   (四)見性

  

   正見的最高境界就是見性,見性就是見到一切存在的共同屬性,也就是宇宙的實相,從而的的澈見你、我和宇宙是一體不二的,而非對立的。相對宇宙而言,個人雖是小我,然而你、我就像大海的一個水分子,那些無法計算的大海水分子,跟你、我全同,當下全部都是你、我。所以只要見到了自己生命的屬性,同時也就見到了宇宙的實相,只要能大肯決,當下就會斷惑;從此對一切事、一切理不再存有疑問,不再起見取和計執,桶底脫落,一了百了。

  

   我們也許學過很多實用科學,而今知道那…

《無漏行──到達生命圓滿的‘八正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牛的禮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