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臨濟禅與安祥禅

  

臨濟禅與安祥禅

  

耕雲先生 著

  

  

  

   一九九一年七月廿日于河北正定臨濟祖庭

      首先對淨慧法師、住持法師以及各位表達我最深的敬意。天氣這麼熱,各位在百忙中能來參加這個聚會,可以說彼此有緣。能到臨濟祖庭來參訪,也是我的榮幸。

      “臨濟子孫遍天下”,這話幾百年前是如此,幾百年後的今天更證實是如此。如今的禅林幾乎是清一色臨濟的子孫,這是因爲基礎紮實,才能夠積厚流光,源遠流長。

  

  一、法的倫理

  

   在六祖大師所有弟子中,最尊師重道、最能表現法的倫理的是南嶽懷讓禅師。

      南嶽懷讓禅師在開悟以後,還親自侍候六祖十五年。當侍者是很苦的,什麼事都得做,六祖不趕他走,他還不肯走。由于懷讓禅師的尊師重道,表現了法的倫理和精深的造詣,也證明了禅林中的一句古訓“師道不立,修法不成”,所以真修行一定要尊師,一定要重道。

      從南嶽懷讓、馬祖道一、百丈懷海、黃檗希運到臨濟義玄,世稱臨濟禅。

      臨濟禅師爲人忠厚、老實,一開始就在黃檗會下當個粥飯僧,除了誦經、上殿、禮佛之外,不問別的事。當時在黃檗會下首座陳睦州見了就問:你到這裏多久了?叁年。你問過師父問題沒有?沒有,我不知道問什麼。你爲何不問佛法的的大意是什麼?

      臨濟受到睦州首座的鼓勵,便去黃檗禅師那裏問法,他問話尚未說完,黃檗大師就拿棒子把他打了一頓。出來後,睦州問他如何?臨濟說:我話還未問完,師父就把我打了一頓。睦州鼓勵他再去,再去又被打。一連問了叁次,臨濟被黃檗打了叁頓。

      臨濟叁次被打,打得他糊裏糊塗,他就跟首座睦州說:我要離開這裏了,我與此地法緣不契,只好另找地方去參學。首座說:若走,得向黃檗師父辭行。臨濟辭師之前,首座先到方丈室對黃檗說:問話的後生,甚爲如法,來辭可方便接他。臨濟來,黃檗對他說:莫別往,可到高安灘頭見大愚禅師。

      臨濟到了高安灘頭,見到大愚,大愚問他:你從哪裏來?從黃檗處來。黃檗是大善知識,爲何不在他那裏學法?因爲因緣不契,叁次問法叁次被打,不知道錯在哪裏?大愚禅師說:你的師父這麼老婆心切,爲了讓你開悟,累的要死,你還跑到我這裏問錯在哪裏……。

      臨濟在大愚言語啓發之下,回想當時挨打時的感受忽然明白(悟)了,並且說:原來黃檗佛法就這麼一點點!大愚聞聽,一把抓住臨濟,很嚴厲地說:你這個尿床鬼子!剛才還在問錯在哪裏,現在又說黃檗佛法一點點,你見個什麼道理?快說!臨濟拉起大愚的手臂,在其脅下輕輕觸了叁下。大愚放開臨濟說:你的師父是黃檗,不關我的事。

      各位知道,禅是不立文字,不是不用文字。爲什麼不立文字?因爲禅是一種覺受,是一種心態,是隨緣而不執著任何事物。從佛、菩薩、阿羅漢、君子、小人、聖人、好人、壞人……他的差別不在外形,而在他的心態。臨濟叁度被打,一聽大愚的言語啓發,突然明白當時挨打時的感受,當下萬念俱消,空卻了一切念頭,全顯無心,只有一種覺(感)受,除了疼沒有別的,把疼字去掉,換一個字就悟了。

      說悟,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悟了什麼東西?

      悟的是你原本的心態。

      悟的是你生命的永恒相。

      悟的是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的所以然。

      悟的是在聖不增,佛也不比衆生多出些什麼;在凡不減,我雖然是凡夫,也不比佛陀少了些什麼。

      相反地,我們倒比佛聖多了許多;佛沒有的,我們卻有;我們比佛多出了執著心、妄想心;多出了貪生怕死的心;多出了無明、愚昧的心……而佛沒有這些,只具有一種跟我們共同一樣的心,你若能找出來,你就大澈大悟。大澈大悟以後並不是大事了畢,若要大事了畢,須要開始“加工”,因爲:理雖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理雖頓悟──理你雖然悟了。

      乘悟並銷──你悟的內涵跟悟的地位都沒有了。

      事須漸除──往昔所累積的習氣、慣性要慢慢地除掉它。

      因次第盡──無量劫來的業障、心垢、習性不會因爲一開悟就沒有了,要慢慢地清除掉。

      臨濟在高安灘頭大愚禅師的啓發之下悟了,開悟了的臨濟,又回到黃檗師父那裏了,但去與來時的心態不同,風度也不一樣了;原來老實得跟小媳婦似地不敢開口,現在擡頭挺胸地朝師父面前一站,說:我又回來了!黃檗說:你這個家夥來來去去,什麼時候算完結啊?臨濟回答說:我來來去去是因爲師父太疼我了。黃檗知道他悟了,卻故意地問:是誰多嘴?臨濟說:高安灘的大愚啊!黃檗說:這個老小子,待下次見面時我要好好揍他一頓!臨濟說:何必等下次,現在就揍!說罷,就把師父拉起來打了幾拳。黃檗說:你這個家夥,竟敢到老虎嘴上拔胡須!大呼:侍者!引這瘋顛漢參堂去!

      各位要知道,人到開悟的時候,所體悟的是自他不二的,師父說要揍大愚,臨濟卻拉起師父就打,這種行爲是親切的,這說明了:你跟大愚不二,法門不二,境界不二,說與不說不二……在原本的本心上完全相同,不是相似,也不是相等,而是在原本的心態上完全相同。

      臨濟叁頓棒,棒棒都打到要命的地方,所以這樣的悟是真悟,臨濟的悟,悟得非常踏實,乃至以後的虛雲老和尚“燙到手,打破杯……”開悟了,跟這個同一脈絡,如出一轍。

      臨濟大師是中國最傑出、最典型的禅師,而且他對師父那種法的倫理,可以說是父子情深,絕不是泛泛之交的關系。

  

  二、空是什麼?

  

   今天能夠來到臨濟祖庭參禮,是最大的榮幸,能和各位坐而論道,是最大的勝緣。石家莊這個地方,因爲地靈所以人傑,因爲人傑所以地靈,這真是個參學的好環境。這地方如果不靈,就不可能成爲古今的祖庭道場,有了兩位大師(趙州、臨濟)的護持力,我們修行也容易成就了。

      說到趙州,人稱古佛,意即說他在多劫以前就成佛了,他所表現的法的風格、特質,全同于佛。他爲了對修禅的行人抽釘拔楔,解粘去縛,說了不少千古絕響的言顯無言,譬如說:庭前柏樹子、吃茶去、狗子佛性、佛之一字我不喜聞……等等,他不但破除別人的迷信、執著,而且全彰現量,直指心源。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爲什麼不能以色見如來?因爲“如來”的意思是“如其本來”。本來是什麼?所有的哲學家都說真理是原本如此的,是只能發現不能創造的。自然科學及天文學說:宇宙是星雲,星雲由向心力凝聚成一個整體,溫度降低就變成了固體。也有人說世界是神創造的。不管是星雲說或創造說,我都同意,但是有一件事實你也應該同意,世界原本不有:沒有星球、沒有衆生,有什麼?如果說是如來──如其本來,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所謂佛法,即非佛法”,佛法原本是什麼都沒有。

      沒有是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呢?沒有就是有,有就是沒有,這不是開玩笑,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悟的什麼呢?悟的緣生法,因緣所生法。人爲什麼墮入輪回?因爲無明,人爲什麼有無明?因爲他執一切是有,有是一種現象而不是實質,由于認同虛幻而迷失掉了本真。

      有很多人不了解“無”,誤解“空”,說空是什麼都沒有;說“妻也空,子也空”,誰給你做飯吃啊?說“天也空,地也空”,那你活著幹什麼嘛!說“人生好比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實在消極,人生好像是多余的,這完全是錯解,對空義了解不夠。

      佛法講的空,是無量、無限發展的勢能;你家的院子如果太小,想要種株花都辦不到。你家的客廳如果太小,就容納不下許多客人。杯子不空,誰買?喇叭不空吹不響。船若不空入水即沈。空是體,空亦是用,我們學佛法要心空,心空才能及第歸。萬事萬物完全沒有實體,所以佛說是因緣所生法。緣是條件,凡是因緣所生的東西,當體就是空。比如眼前這個答錄機,把它的外殼打開,IC板上的零件、電阻、電容、電線……一一拆掉,這個答錄機就不再是答錄機了。所以萬事萬物都只是個組合體,組合即有,此有故彼有,分離即無,此無故彼無。

      以此之故,人與人之間,彼此一定要和諧,和諧才會安定,和諧才能協力創造,和諧才會繁榮,看得清楚,就會體認到空是萬有的素材,大至宇宙無數銀河系的無量星球,小到地球上的一草一木甚至細微到原子,絕對找不到任何單一存在的東西,單一就代表不存在,單獨就是不存在的別名。原子也不是單一的,原子也是組合體,當電子消失的時候,中子、質子也相繼消失。因此,任何事物,協和則共存,離散則消失,這是佛法的基本觀念。

      有句話說“天長地久”,其實天也不長、地也不久,地球有一天也會壞,原本沒有銀河系,沒有太陽系,沒有地球,沒有萬事萬物,沒有衆生,這一切的一切從哪裏來?從空裏來,到哪裏去?又回到空裏去,肉眼所見的種種現象,都是在永恒無限時空中的一種過程,我們如果認同虛幻,看成是真實而執著它,就難免因無明而生煩惱。

      我們如果了解緣生的道理,就會珍惜師徒、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相聚的可貴,這個宇宙浩瀚無涯,個體生命十分渺小,能夠有緣在一起相聚,是多麼難能可貴,應該和諧相處,相互體諒,不要互相吹毛求疵,要互相包容,不要形成對立才對。

  

  叁、從達摩到六祖

  

   禅是獨一不二的,達摩當初爲什麼到中國來…

《臨濟禅與安祥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禅的認知與修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