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講記(印海長老)▪P20

  ..續本文上一頁爲回因向果。有行有願,因果具足,自然事理圓成了。其它叁種四向,第二是回自向他:將自己的功德回向于他人,希望他人也能獲得利益。第叁是回小向大:此約先修小乘功德,後來舍小乘趣大乘,但小乘功德一樣有用,並非徒勞,不過將此功德移向于大乘而已。第四是回事向理:事修是千差萬別,因緣所生,如幻而有,約諸法理體說,無實在性,能夠以此般若慧,體悟到一切所修皆是如幻如化,不實有,不屬個己,其功德則能與法性相應,所修一切功德皆成爲出世善根,不是人天福報了。

  己叁 滅罪業

  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見一蓮華,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念佛能滅罪業,消災障,這是淨土的共通法門,本經另開一滅罪業的修持法,共有叁種特殊法門:第一逢緣駐想法。吾人生于世間,終日見色聞聲,被色、聲所迷所著,心不能安定,而造罪業。現今要利用見色之時而起觀想,可以消除業障。外境可分有情,無情兩類,當吾人見到有生命的天,或人時,即能隨念一彌勒名,若此人身心有痛苦。希彌勒爲他拔若,此人身心無快樂,希念彌勒名,給予他之快樂,若見凶惡之人,念彌勒名,爲他除惡業,若見一位善良的人,念彌勒名號能夠攝受此人,若見一善友,念彌勒名對他崇敬,若見惡友念彌勒名加被與他,使能拒絕惡法。約無情說:見到一朵蓮花,或一切諸法時,心中隨念彌勒名,若見到能染汙吾人身心之外境時,希望仗彌勒威力能夠斷除,不使身心染汙。若見到清淨外境時,念彌勒名,希能修得清淨法。若遇到惡法,念彌勒名,希下次不再遇到惡事,念彌勒名,常不舍離。這種隨見一人、一法,均能逢緣思念彌勒,于一切時,無不暫休,亦爲求上,中二品行者所行。若能如此,則能仗彌勒之悲願,可以除卻無始以來千二百劫生死之罪業。憬法師經疏說爲「聞名得益﹂,如經中說:「若一念頃,稱彌勒名,除千二百劫生死罪」,即指此說。

  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

  上文說有叁種特殊法門,此是第二聞名起敬法。只要聽到彌勒之名稱,內心生起恭敬心,身業合掌,但未頂禮膜拜,以此功德,仗彌勒願力,可以滅除行者五十劫生死之罪。憬法師經疏說,此爲「滅罪得益」。

  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

  第叁禮拜投誠法。進而以身心恭敬禮拜,並且晝夜相續不斷,恭敬禮拜,滅罪功能更大,以身、心精勤不懈,能除百億劫罪。憬法師說此爲「禮敬得益」。總結上文所說,滅罪功力之輕重,端在各人修持功夫之深淺。因此,禮敬得益,能滅除百億劫罪業,此爲第一。前文谛觀眉間白毫相光只能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此爲第二。一念頃稱念彌勒名,能除千二百劫生死之罪爲第叁。但聞名合掌恭敬,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爲第四。

  窺基經疏說滅罪較量功德。「問:何故見身毫相,不如遙念(應是禮敬)?答:見佛身相(毫光),滅罪實多,良以遙念(禮敬)之行而難生,見歸崇而易起,行化之法,先勸作難修,後勸作易行。又人間苦重,欣意殊深,天上樂多,厭心誠淺。」爲何遙念敬禮滅罪者多,見毫光者滅罪少,因遙念敬禮,時間較長,以意業想念;見毫光相,時間很短,以眼根見。因此滅罪亦有多少之差別。又問造彌勒形相之功德,供養彌勒之功德如何?答塑像與供養之功德更大,因爲塑像與供養是長時間之事,念念不忘菩薩,功德自然很大。本經說明叁類九品往生之修持法門,特重于說明作福利益,普勸往生,重在說明不退利益,最後說明滅罪多少,無非希望衆生欣求兜率,歸依滅罪。

  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華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道心。」

  最後,因未能依據本經所說的法門而修,于來生即得往生兜率天中親近彌勒,聽法除疑。但是于未來世中,可在龍華樹下聽聞彌勒如來叁座說法,獲得度脫。菩薩處胎經說:彌勒將來于龍華樹下成正覺時,初會轉*輪時,所度衆生有九十六億人,此諸衆生,皆是過去于釋迦法中受持五戒者。二會轉*輪時度生九十四億人,此諸人等于釋迦法中僅能受叁歸依者。叁會轉*輪時度九十二億人,此等諸人,僅是于釋迦法中一稱南無佛者。所以即使不能于當生成就,佛即爲當來授記,龍華會上再相逢,皆可得度,早遲均蒙法益。此因發心不同,而有速緩之差別。

  丁叁 聞法發願往生

  說是語時,無量大衆,即從座起,頂禮佛足。禮彌勒足,繞佛及彌勒菩薩百千匝。

  這是說明聞法大衆,發願希求上生之實際情形。預會聞法大衆,親聞釋迦世尊詳述往生修行法門中,首先別說上、中、下叁品往生行門,次又舉彌勒菩薩放光接引,普作歸依,以及教導大衆如何修觀行,滅罪業之方法。大衆聽聞釋尊說是語時而獲法益,即發心求願上生兜率。爲了表示內心的至誠,在會無量大衆,有四衆,有八部,各各皆從自己的座位而起,虔誠的頂禮佛足,以清淨身業感謝釋尊仁慈,不舍衆生,對上生彌勒淨土法門,作了詳盡的介紹,使在會大衆聽聞後,生信發願而希求歸依彌勒,將來聞菩薩說法,亦得授記作佛,了脫無量生死之苦痛!爲舍生死,爲斷煩惱,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同時在會無量大衆又向彌勒菩薩頂禮,贊歎菩薩久遠曠劫修行,今日已登一生補處佛位,即將上生兜率,說法利益人天,欣逢釋尊推介,內心歡喜無量。大衆頂禮畢,即圍繞釋尊及彌勒菩薩百千匝。因爲佛說法時,聽法大衆皆在佛的四圍周,一方面大衆可以見到佛,同時亦能聽聞清楚,聞法後繞佛及彌勒菩薩百千匝,表示聞法大衆,願生生世世,不離佛,菩薩,永久在佛、菩薩座下聞法除疑,修行,伏惑,乃至斷盡一切煩惱。同時常親近諸佛,菩薩,親自承事供養,增長福業,福、慧具足,才能成佛。

  未得道者,各發誓願:「我等天人八部,今于佛前,發誠實誓願,願于未來世,值遇彌勒,舍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

  正明諸聞法大衆發願往生。在會大衆有無量無邊,其中因福慧缺少者,尚未證悟真理,換言之,很多還是具足煩惱的天衆,凡夫,八部鬼神等衆,當繞佛,菩薩後,即各各于佛,菩薩前,發宏誓願:我等天、人、八部大衆,因聽佛說此「彌勒上生經」,贊揚彌勒功德,而且以彌勒法門,易修,易證。因此、今于佛前,發誠實願,希望舍此形穢之業報身,于未來世中,能夠逢遇彌勒菩薩,只要舍此身已,大家皆得上生彌勒菩薩所住的天國淨化的兜率陀天。聽聞佛法,將來亦隨彌勒下生,龍華叁會,授記作佛。

  此中只說未得道者求願上生,其中還有已得道者未說,因既已得道之叁乘,四果,可以神通願力,隨願所往。同時,爲鼓勵末代凡夫修行尚未證果者,所以唯舉凡夫,不說聖者。

  世尊記曰:「汝等及未來世修福持戒,皆得往生彌勒菩薩前,爲彌勒菩薩之所攝受。」

  此是說明佛爲大衆正式授記作證:汝等指今未得道者,以及未來世中之信佛弟子們,只要能修諸福業,如前文所說布施供養香、花、幔、幢之修集種種福德。同時又能自己受持禁戒,嚴護威儀。只要能發願往生,乃至一念稱名,皆得上生,何況持戒修福?只要修福,持戒,雖不坐禅定,不斷煩惱,皆當往生彌勒菩薩前,爲彌勒菩薩之所攝受。因菩薩慈悲,超過父母,欲令苦惱衆生早日離苦得樂,不受輪回。

  丙叁 結成正觀

  佛告優波離:「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最後總結勸導預會大衆,並勸導末世衆生修行,應具慧眼,不可誤入歧途。根據本經所說,作觀,修行,如此去修行,即是純正的修彌勒法門,否則,不依此經所說去行,即成爲不正之邪修,邪行。臺灣省現正流行龍華,先天,一貫道,假藉釋迦已經去世,彌勒今已下生,妖言惑衆,一派胡言,不依經說,此處正是予以有力一大棒喝。這是釋尊早有預言,不幸今日而得言中,實在可悲可歎!

  甲叁 流通分

  爾時、尊者阿難即從座起,叉手長跪,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快說彌勒所有功德;亦記未來修福衆生所得果報,我今隨喜。

  此下爲本經的流通分。一部經典大分爲叁,初序起分,如人之首,次正說分,如人之身,後流通分,如人之雙足。此首、身、足爲人之全體,缺一即不能成爲有用之人。經典亦然,流通分是爲了要使大法,不但流通于當世,且要宏傳于未來!

  流通分中有四段,初問,又分二,第一贊說隨喜。當時,阿難尊者聽佛陀說本經後,即從自己座位而起,先叉手合掌,然後長跪,贊歎隨喜,向佛說:「世尊呀!太好了!能夠直截了當的宣說彌勒菩薩所修的功德。同時亦爲未來末世修持兜率淨土衆生,以布施供養菩薩,稱名恭敬,持戒修福等功德,作證授記將來當可得生兜率天中,親近彌勒獲大利益果報,我今隨喜贊歎,歡喜,聖凡、業果功德無量,實在難得!」

  唯然!世尊。此經之要,雲何受持?當何此名經?」

  第二,正問持名。唯然是敬語詞,世尊能以無比智慧,宣說兜率淨土爲等覺大士彌勒菩薩之所示現,爲叁界無依的芸芸衆生之皈依處,只要修福,持戒,即使聞名,一生即得不退,所以若欲上生天界衆生,應以兜率爲歸依,但此淨土法門,雲何受持?此經如何安立名稱?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慎勿忘失,爲未來世,開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斷佛種。

  次答有二,先答受持。佛告阿難雲:「汝應受持佛所說的正法,謹慎小心,不要忘記,使大法散失湮沒。不但是爲了現在衆生獲得法益,同時也是爲了未來末世衆生能夠打開生天之大路,此生天之路,不外前文所說布施,持戒,有此方法,當得蒙彌勒菩薩接引,享受兜率天中之法樂,即能舍離畜生,地獄,餓鬼,阿修羅之沈淪。由于得見菩薩,證得不退,經過修持,于未來世,能證菩提,如此方得超脫生死,不受輪回。」同時,佛又囑咐阿難,若此經在世流行,令人讀誦受持,依法修行,則佛種不斷,慧命永續。

  此經名彌勒菩薩般涅槃;亦名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勸發菩提心,如是受持!」

  正答經名。世尊在解說總答優波離請問彌勒菩薩,『雖複出家,不修禅定,不斷煩惱。佛記說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佛答優波離,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就本經經義說,應名彌勒菩薩般涅槃。彌勒涅槃後又即上生兜率陀天,說法利益天人。據實而說,每一位最後身菩薩于滅度後,均上生兜率陀天,一方面成就最後功德,同時爲等待應得度衆生根機之成熟,叁世諸佛無不如此。經中所說上生無非勸導衆生,應發無上菩提心,不可只發人天增上心或二乘厭離心,應該如此去修學而領受任持,才不辜負釋尊一番化導之苦心。

  佛說是語時,他方來會十萬菩薩,得首楞嚴叁昧。

  叁時衆獲益,先說聖益。佛答複經名後,當時由他方預會者有十萬菩薩衆,皆得到首楞嚴叁昧,首是王義,爲叁昧之王,楞嚴此雲健行,此定爲等覺大士所得,得此王叁昧後,不爲一切外道天魔所轉,亦不爲一分煩惱所縛。諸大菩薩神通自在,諸惑殆盡,能伏諸魔,皆由此禅定力。

  八萬億諸天,發菩提心,皆願隨從彌勒下生。

  凡夫得益,無量諸天聽聞世尊說此經後,以佛之神通妙用,發無上道心,舍去天宮福樂,希望將來天壽盡時,隨從彌勒菩薩下生人間,聞法授記。

  佛說是語時,四部弟子,天龍八部,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四喜退流通。在家的二衆弟子,出家的二衆弟子,以及諸天,龍,神,八部等衆,大家聽了本經,明白彌勒菩薩上生兜率依、正清淨莊嚴,同時指示如何往生兜率內院,親近彌勒菩薩,聞法開悟而證不退的道理。大家感到佛法的希有,無不法喜充滿,皆大歡喜,而自慶幸!希望能將此兜率淨土法門,不但自已深切信解,如理修行,同時將此深義,教化他人,自利利他,佛法永傳,慧燈常明。

  東禅寺住持浩霖法師爲提倡兜率淨土法門,俾能將此大法傳播于西方,邀我講說本經,現已功德圓滿。希望大家既聞此法,也應生歡喜心,信受奉行,這才不負釋迦如來當初宣說本經的苦心,同時亦不負浩霖法師的發願宏通彌勒法門的願心!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講記(印海長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