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回因向果。有行有愿,因果具足,自然事理圆成了。其它三种四向,第二是回自向他:将自己的功德回向于他人,希望他人也能获得利益。第三是回小向大:此约先修小乘功德,后来舍小乘趣大乘,但小乘功德一样有用,并非徒劳,不过将此功德移向于大乘而已。第四是回事向理:事修是千差万别,因缘所生,如幻而有,约诸法理体说,无实在性,能够以此般若慧,体悟到一切所修皆是如幻如化,不实有,不属个己,其功德则能与法性相应,所修一切功德皆成为出世善根,不是人天福报了。
己三 灭罪业
作是观者,若见一天人,见一莲华,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念佛能灭罪业,消灾障,这是净土的共通法门,本经另开一灭罪业的修持法,共有三种特殊法门:第一逢缘驻想法。吾人生于世间,终日见色闻声,被色、声所迷所著,心不能安定,而造罪业。现今要利用见色之时而起观想,可以消除业障。外境可分有情,无情两类,当吾人见到有生命的天,或人时,即能随念一弥勒名,若此人身心有痛苦。希弥勒为他拔若,此人身心无快乐,希念弥勒名,给予他之快乐,若见凶恶之人,念弥勒名,为他除恶业,若见一位善良的人,念弥勒名号能够摄受此人,若见一善友,念弥勒名对他崇敬,若见恶友念弥勒名加被与他,使能拒绝恶法。约无情说:见到一朵莲花,或一切诸法时,心中随念弥勒名,若见到能染污吾人身心之外境时,希望仗弥勒威力能够断除,不使身心染污。若见到清净外境时,念弥勒名,希能修得清净法。若遇到恶法,念弥勒名,希下次不再遇到恶事,念弥勒名,常不舍离。这种随见一人、一法,均能逢缘思念弥勒,于一切时,无不暂休,亦为求上,中二品行者所行。若能如此,则能仗弥勒之悲愿,可以除却无始以来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业。憬法师经疏说为「闻名得益﹂,如经中说:「若一念顷,称弥勒名,除千二百劫生死罪」,即指此说。
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
上文说有三种特殊法门,此是第二闻名起敬法。只要听到弥勒之名称,内心生起恭敬心,身业合掌,但未顶礼膜拜,以此功德,仗弥勒愿力,可以灭除行者五十劫生死之罪。憬法师经疏说,此为「灭罪得益」。
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
第三礼拜投诚法。进而以身心恭敬礼拜,并且昼夜相续不断,恭敬礼拜,灭罪功能更大,以身、心精勤不懈,能除百亿劫罪。憬法师说此为「礼敬得益」。总结上文所说,灭罪功力之轻重,端在各人修持功夫之深浅。因此,礼敬得益,能灭除百亿劫罪业,此为第一。前文谛观眉间白毫相光只能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为第二。一念顷称念弥勒名,能除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为第三。但闻名合掌恭敬,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为第四。
窥基经疏说灭罪较量功德。「问:何故见身毫相,不如遥念(应是礼敬)?答:见佛身相(毫光),灭罪实多,良以遥念(礼敬)之行而难生,见归崇而易起,行化之法,先劝作难修,后劝作易行。又人间苦重,欣意殊深,天上乐多,厌心诚浅。」为何遥念敬礼灭罪者多,见毫光者灭罪少,因遥念敬礼,时间较长,以意业想念;见毫光相,时间很短,以眼根见。因此灭罪亦有多少之差别。又问造弥勒形相之功德,供养弥勒之功德如何?答塑像与供养之功德更大,因为塑像与供养是长时间之事,念念不忘菩萨,功德自然很大。本经说明三类九品往生之修持法门,特重于说明作福利益,普劝往生,重在说明不退利益,最后说明灭罪多少,无非希望众生欣求兜率,归依灭罪。
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华菩提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道心。」
最后,因未能依据本经所说的法门而修,于来生即得往生兜率天中亲近弥勒,听法除疑。但是于未来世中,可在龙华树下听闻弥勒如来三座说法,获得度脱。菩萨处胎经说:弥勒将来于龙华树下成正觉时,初会转*轮时,所度众生有九十六亿人,此诸众生,皆是过去于释迦法中受持五戒者。二会转*轮时度生九十四亿人,此诸人等于释迦法中仅能受三归依者。三会转*轮时度九十二亿人,此等诸人,仅是于释迦法中一称南无佛者。所以即使不能于当生成就,佛即为当来授记,龙华会上再相逢,皆可得度,早迟均蒙法益。此因发心不同,而有速缓之差别。
丁三 闻法发愿往生
说是语时,无量大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礼弥勒足,绕佛及弥勒菩萨百千匝。
这是说明闻法大众,发愿希求上生之实际情形。预会闻法大众,亲闻释迦世尊详述往生修行法门中,首先别说上、中、下三品往生行门,次又举弥勒菩萨放光接引,普作归依,以及教导大众如何修观行,灭罪业之方法。大众听闻释尊说是语时而获法益,即发心求愿上生兜率。为了表示内心的至诚,在会无量大众,有四众,有八部,各各皆从自己的座位而起,虔诚的顶礼佛足,以清净身业感谢释尊仁慈,不舍众生,对上生弥勒净土法门,作了详尽的介绍,使在会大众听闻后,生信发愿而希求归依弥勒,将来闻菩萨说法,亦得授记作佛,了脱无量生死之苦痛!为舍生死,为断烦恼,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同时在会无量大众又向弥勒菩萨顶礼,赞叹菩萨久远旷劫修行,今日已登一生补处佛位,即将上生兜率,说法利益人天,欣逢释尊推介,内心欢喜无量。大众顶礼毕,即围绕释尊及弥勒菩萨百千匝。因为佛说法时,听法大众皆在佛的四围周,一方面大众可以见到佛,同时亦能听闻清楚,闻法后绕佛及弥勒菩萨百千匝,表示闻法大众,愿生生世世,不离佛,菩萨,永久在佛、菩萨座下闻法除疑,修行,伏惑,乃至断尽一切烦恼。同时常亲近诸佛,菩萨,亲自承事供养,增长福业,福、慧具足,才能成佛。
未得道者,各发誓愿:「我等天人八部,今于佛前,发诚实誓愿,愿于未来世,值遇弥勒,舍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
正明诸闻法大众发愿往生。在会大众有无量无边,其中因福慧缺少者,尚未证悟真理,换言之,很多还是具足烦恼的天众,凡夫,八部鬼神等众,当绕佛,菩萨后,即各各于佛,菩萨前,发宏誓愿:我等天、人、八部大众,因听佛说此「弥勒上生经」,赞扬弥勒功德,而且以弥勒法门,易修,易证。因此、今于佛前,发诚实愿,希望舍此形秽之业报身,于未来世中,能够逢遇弥勒菩萨,只要舍此身已,大家皆得上生弥勒菩萨所住的天国净化的兜率陀天。听闻佛法,将来亦随弥勒下生,龙华三会,授记作佛。
此中只说未得道者求愿上生,其中还有已得道者未说,因既已得道之三乘,四果,可以神通愿力,随愿所往。同时,为鼓励末代凡夫修行尚未证果者,所以唯举凡夫,不说圣者。
世尊记曰:「汝等及未来世修福持戒,皆得往生弥勒菩萨前,为弥勒菩萨之所摄受。」
此是说明佛为大众正式授记作证:汝等指今未得道者,以及未来世中之信佛弟子们,只要能修诸福业,如前文所说布施供养香、花、幔、幢之修集种种福德。同时又能自己受持禁戒,严护威仪。只要能发愿往生,乃至一念称名,皆得上生,何况持戒修福?只要修福,持戒,虽不坐禅定,不断烦恼,皆当往生弥勒菩萨前,为弥勒菩萨之所摄受。因菩萨慈悲,超过父母,欲令苦恼众生早日离苦得乐,不受轮回。
丙三 结成正观
佛告优波离:「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最后总结劝导预会大众,并劝导末世众生修行,应具慧眼,不可误入歧途。根据本经所说,作观,修行,如此去修行,即是纯正的修弥勒法门,否则,不依此经所说去行,即成为不正之邪修,邪行。台湾省现正流行龙华,先天,一贯道,假藉释迦已经去世,弥勒今已下生,妖言惑众,一派胡言,不依经说,此处正是予以有力一大棒喝。这是释尊早有预言,不幸今日而得言中,实在可悲可叹!
甲三 流通分
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快说弥勒所有功德;亦记未来修福众生所得果报,我今随喜。
此下为本经的流通分。一部经典大分为三,初序起分,如人之首,次正说分,如人之身,后流通分,如人之双足。此首、身、足为人之全体,缺一即不能成为有用之人。经典亦然,流通分是为了要使大法,不但流通于当世,且要宏传于未来!
流通分中有四段,初问,又分二,第一赞说随喜。当时,阿难尊者听佛陀说本经后,即从自己座位而起,先叉手合掌,然后长跪,赞叹随喜,向佛说:「世尊呀!太好了!能够直截了当的宣说弥勒菩萨所修的功德。同时亦为未来末世修持兜率净土众生,以布施供养菩萨,称名恭敬,持戒修福等功德,作证授记将来当可得生兜率天中,亲近弥勒获大利益果报,我今随喜赞叹,欢喜,圣凡、业果功德无量,实在难得!」
唯然!世尊。此经之要,云何受持?当何此名经?」
第二,正问持名。唯然是敬语词,世尊能以无比智慧,宣说兜率净土为等觉大士弥勒菩萨之所示现,为三界无依的芸芸众生之皈依处,只要修福,持戒,即使闻名,一生即得不退,所以若欲上生天界众生,应以兜率为归依,但此净土法门,云何受持?此经如何安立名称?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慎勿忘失,为未来世,开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断佛种。
次答有二,先答受持。佛告阿难云:「汝应受持佛所说的正法,谨慎小心,不要忘记,使大法散失湮没。不但是为了现在众生获得法益,同时也是为了未来末世众生能够打开生天之大路,此生天之路,不外前文所说布施,持戒,有此方法,当得蒙弥勒菩萨接引,享受兜率天中之法乐,即能舍离畜生,地狱,饿鬼,阿修罗之沉沦。由于得见菩萨,证得不退,经过修持,于未来世,能证菩提,如此方得超脱生死,不受轮回。」同时,佛又嘱咐阿难,若此经在世流行,令人读诵受持,依法修行,则佛种不断,慧命永续。
此经名弥勒菩萨般涅槃;亦名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劝发菩提心,如是受持!」
正答经名。世尊在解说总答优波离请问弥勒菩萨,『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说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佛答优波离,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就本经经义说,应名弥勒菩萨般涅槃。弥勒涅槃后又即上生兜率陀天,说法利益天人。据实而说,每一位最后身菩萨于灭度后,均上生兜率陀天,一方面成就最后功德,同时为等待应得度众生根机之成熟,三世诸佛无不如此。经中所说上生无非劝导众生,应发无上菩提心,不可只发人天增上心或二乘厌离心,应该如此去修学而领受任持,才不辜负释尊一番化导之苦心。
佛说是语时,他方来会十万菩萨,得首楞严三昧。
三时众获益,先说圣益。佛答复经名后,当时由他方预会者有十万菩萨众,皆得到首楞严三昧,首是王义,为三昧之王,楞严此云健行,此定为等觉大士所得,得此王三昧后,不为一切外道天魔所转,亦不为一分烦恼所缚。诸大菩萨神通自在,诸惑殆尽,能伏诸魔,皆由此禅定力。
八万亿诸天,发菩提心,皆愿随从弥勒下生。
凡夫得益,无量诸天听闻世尊说此经后,以佛之神通妙用,发无上道心,舍去天宫福乐,希望将来天寿尽时,随从弥勒菩萨下生人间,闻法授记。
佛说是语时,四部弟子,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四喜退流通。在家的二众弟子,出家的二众弟子,以及诸天,龙,神,八部等众,大家听了本经,明白弥勒菩萨上生兜率依、正清净庄严,同时指示如何往生兜率内院,亲近弥勒菩萨,闻法开悟而证不退的道理。大家感到佛法的希有,无不法喜充满,皆大欢喜,而自庆幸!希望能将此兜率净土法门,不但自已深切信解,如理修行,同时将此深义,教化他人,自利利他,佛法永传,慧灯常明。
东禅寺住持浩霖法师为提倡兜率净土法门,俾能将此大法传播于西方,邀我讲说本经,现已功德圆满。希望大家既闻此法,也应生欢喜心,信受奉行,这才不负释迦如来当初宣说本经的苦心,同时亦不负浩霖法师的发愿宏通弥勒法门的愿心!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记(印海长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