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講要(太虛大師)▪P2

  ..續本文上一頁衆尚不得而知,故舍利子即代表全體大衆,願樂欲聞,求佛解說。

  乙二、偈說

  丙一、誡許

  『佛告舍利子:“應至心谛聽!當來慈氏尊,爲汝廣宣說。』

  佛感舍利子之悲願,爲衆生故懇請說法,故即許可之,並誡其谛聽;谛聽即如實而聽,如理作意。

  丙二、正說

  丁一、依正莊嚴戊一、國界莊嚴

  『爾時大海水,以漸減叁千叁百踰繕那,爲顯輪王路。贍部洲縱廣有萬踰繕那,有情住其中,在處皆充滿。國土鹹富盛,無罰無災厄;彼諸男女等,皆由善業生。地無諸棘剌,唯生青軟草,履踐隨人足,喻若睹羅綿。自然出香稻,美味皆充足。諸樹生衣服,衆彩共莊嚴;樹高叁拘舍,花果常充實。時彼國中人,皆壽八萬歲,無有諸疾苦,離惱常安樂;具相悉端嚴,色力皆圓滿;人命將終盡,自往詣屍林。城名妙幢相,輪王之所都,縱十二由旬廣七由旬量,其中所居者皆曾植妙因;此城有勝德,住者鹹歡喜。樓臺並卻敵,七寶之所成;關鑰及門庭,種種寶嚴飾;繞堞諸隍塹,皆營以妙珍。名華悉充滿,好鳥皆翔集。七行多羅樹周匝而圍繞,衆寶以莊嚴,皆懸網鈴铎;微風吹寶樹,演出衆妙聲,猶如奏八音,聞者生歡喜。處處有池沼,彌覆雜色華,園苑擢芳林,莊嚴此城郭。』

  此中共有十四頌半文,廣明彌勒佛土之依報莊嚴。

  當彌勒成佛時之國土,大海水量減少,陸地增廣。如今南閻浮提之地球,叁分之二是水,一分是陸地,祗有七千踰繕那,將來則反是,水量既減叁千叁百踰繕那,南贍部洲陸地之止橫,即增至一萬踰繕那,故能顯出輪王之大路。“踰繕那”,即由旬,如中國古代之驿站。一由旬等中國八十裏,或六十裏,或四十裏。贍部洲即閻浮提,譯雲最勝金,出最勝金故。輪王,即轉輪聖王,其別有四:曰金輪王,曰銀輪王,曰銅輪王,曰鐵輪王。鐵輪王王一天下,銅輪王王二天下,銀輪王王叁天下,金輪王王四大部洲。至彌勒佛時即有輪王出現,國土富盛,絕諸災罰,因衆生皆由十善業力得生其地。福報既大,想衣衣來,念食食至,天然香稻皆可充膳,諸樹叢林盡是衣服,舉凡今世饑寒凍餒爲人民所爭執之衣食問題,皆解決無余矣。

  複次、其樹之高可叁拘舍,人壽之長有八萬歲。拘舍亦作俱盧舍,一俱盧舍爲一裏,然較中國裏大,如今日本一裏可作中國六裏,英國一裏可作中國叁裏,可見其樹之高大也。至人壽增至八萬歲,正金輪興世之時,人民由善業感善報,故無疾苦,常得安樂;且臨命終時,亦自有把握,往詣屍林死去,非若吾人死時罔無所知,死後要人以擡棺材也。

  上綜言整個國界之嚴麗,自妙幢相城下,明此世界中之大都城。其城縱十二由旬,近中國千裏,廣七由旬,近中國六百裏。卻敵,即城頭退卻敵人的一種設備。七寶,即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琥珀。堞,即雉堞,隍塹,即圍繞城外之水河岸。八音,即如來所得八種音聲:一、極好音,佛德廣大故,使皆入于好道;二、柔軟音,佛德慈善故,使之喜悅,皆舍剛強之心而自然入于行律;叁、和適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聲能調和,使皆和融自會于理;四、尊慧音,佛德尊高,故聞者尊重,智解開明;五、不女音,佛住首楞嚴定,有離欲之德,其音聲超異一切,天魔外道無不歸服;六、不誤音,佛智圓明,照了無謬,使聞者各各得正見,離九十五種之邪非;七、深遠音,佛智如實窮際行位極高,其音聲由臍而起,徹至十方,使近聞非大,遠聞非小,皆證甚深之理;八、不竭音,如來極果願行無盡,以住于無盡之法藏,故其音聲滔滔無盡,其響不竭,使能尋其語義,得無盡常住之果。今言貝多羅樹──譯雲堅固樹,懸諸鈴铎,衆寶莊嚴,微風吹動,如奏八音,正堪與西方極樂境界相比擬。又此八音,若以中國八音言,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此微風吹樹,乃天然之音樂也。

  戊二、國主莊嚴

  『國中有聖主,其名曰饷佉 ,金輪王四洲,富盛多威力。其王福德業,勇健兼四兵;七寶皆成就,千子悉具足,四海鹹清肅,無有戰兵戈;正法理群生,設化皆平等。王有四大藏,各在諸國中,一一藏皆有轸寶百萬億:羯陵伽國內,藏名冰竭羅;蜜絺羅國中,般逐迦大藏;伊羅缽羅藏,安處犍陀國;婆羅尼斯境,藏名爲饷佉 。此諸四伏藏,鹹屬饷佉 王。百福之所資,果報鹹成就。輔國之大臣,婆羅門善淨,四明皆曉達,多聞爲國師;博通諸雜論,善教有聞持,訓解及聲明,莫不鹹究了。』

  此言國主,梵名饷佉 ,此譯雲具;顯金輪王能具諸寶具功德。金輪王能王東西南北四大部洲,蓋此王興世,四洲一統,爲其管領。因王因中廣修十善業道,果上具諸功德。四兵,即象、馬、車、乘,皆表王能具諸如此類之威德,非用以戰爭也。此七寶爲金輪王七寶,與前金銀等七寶不同,即一、輪寶,二、象寶,叁、馬寶,四、女寶,五、將軍寶,六、主藏寶,七、如意寶是也。王不但有七寶,且有千子。不但有千子,且有四大寶藏:一、羯陵伽國亦作迦陵頻伽國,有藏名“冰羯羅”,此爲鬼子母名,以其藏有鬼子母神守護名之;二、密絺羅,譯作多麋鹿之國,有藏名“般逐迦”,亦作半擇迦,譯爲不男黃門,即有黃門之人守護名之;叁、犍陀國有“伊羅缽羅藏”,伊羅缽羅是龍名,即龍神守護之藏也;四、婆羅尼斯境,即波羅奈國,有藏近于王處故,即得名爲饷佉 。此四寶藏,皆爲王有,所謂百福所資,果報成就。

  上明王之勝報,下有八句明王之輔翼。印度古有四姓階級;曰婆羅門,曰刹帝利,曰吠陀,曰首陀羅。婆羅門族是第一等人物,譯淨裔,自雲從梵天口生,清淨無比,操縱一切;第二等即刹帝利族,從梵天兩肩生,能以武力保護國權完整;第叁吠陀族,從梵天臍生,顯其能作種種資生事業;第四首陀族,謂自梵天腳生,種姓下劣,遣作奴隸生活;此印度四姓階級之不平等,故感後來佛教之産生也。此大臣善淨,即婆羅門淨種,通達四明博學諸論。印度談學問,原有五明,即內明、因明、工巧明、聲明、醫藥明。此言四明,乃婆羅門之四吠陀──譯雲明:一、梨俱吠陀,二、夜柔吠陀,叁、阿闼婆吠陀,四、沙磨吠陀是也。聲明即五明之一。

  丁二、佛法興化

  戊一、降世示生

  『有女名淨妙爲大臣夫人,名稱相端嚴,見者皆歡悅。』

  前文明佛未下生前之國土莊嚴,此文明佛下生時,說法度生之情事。佛既下生,又複說法,自然不無秉教修行者,叁寶福田于是乎具于世矣。此時閻浮衆生,廣修十善之結果,國土嚴淨,絕諸苦疾,故感大聖慈氏之下生。淨妙者,即善淨之夫人,慈氏之生母也;布施歡喜,富堪敵國,相貌端莊,人見欽敬!

  『大丈夫慈氏,辭于喜足天,來托彼夫人,作後身生處。既懷此大聖滿足于十月,于是慈尊母往趣妙花園;至彼妙園中,不坐亦不臥,徐立攀花樹,俄誕勝慈尊。爾時最勝尊出母右脅已,如日出雲翳,普放大光明!不染觸胞胎,如蓮花出水;光流叁界內,鹹仰大慈輝。』

  大丈夫爲佛十號之一,亦作無上丈夫調禦士,顯佛具大雄大力之精神,荷擔事業,大智大悲之願行救度衆生;此大丈夫即指慈氏。喜足天亦譯知足,即都史陀天,亦作兜率陀,因彼天中一切自在快樂故。然昔釋迦降生于國王家,今彌勒何以降生國師家耶?蓋釋迦生減劫之世,衆生心性剛強,難調難伏,故方便而生王家,假威勢以出家,感化衆生;今彌勒生于增劫之時,世界升平,人民樂善,故生國師家,以教化爲主,不尚武力也。彌勒既降生投胎已,福力所致,淨妙夫人亦如摩耶夫人,攀花樹而從右脅誕生世尊。如日開雲翳,白光四徹;如蓮出汙泥,清潔無匹,故能驚動叁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人天贊仰也。

  『當爾降生時,千眼帝釋主躬自擎菩薩,欣逢兩足尊!菩薩于此時,自然行七步,而于足履處,皆出寶蓮華。遍觀于十方,告諸天人衆:“我此身最後,無生證涅槃”。龍降清涼水,澡沐大悲身;天散殊妙華,虛空遍飄灑;諸天持白蓋,掩庇大慈尊;各生希有心,守護于菩薩。褓母擎菩薩叁十二相身,具足諸光明,捧持來授母。禦者進雕辇,皆用寶莊嚴,母子升其中,諸天共持輿;千種妙音樂引導而還宮。慈氏入都城,天華如雨落。慈尊誕降日,懷妊諸彩女,普得身安隱,皆生智慧男。善淨慈尊父,睹子奇妙容,具叁十二相,心生大歡喜!父依占察法,知子有二相;處俗作輪王,出家成正覺。』

  帝釋,即忉利天──此雲叁十叁天──天主,梵名釋提桓因,或釋迦因陀羅,譯雲能天主。具千眼,用能觀一四天下,猶如千眼觀音。當時彌勒降生之時,帝釋領導諸天,以手擎彌勒菩薩,授之菩薩之母,俨如接生者。既脫胎後,諸天神衆又鳴音樂,擁護母子還宮。同時,菩薩誕生之日,必有隨從者托諸宮女之胎隨之誕生,而因菩薩福力,諸懷妊彩女皆得安然産生具大智慧之嬰男也。

  善淨婆羅門是菩薩之父,前雲;“四明皆曉達,博通諸經論”,故能占察相法,一見其子即知其處俗作輪王,出家成正覺。

  戊二、出家成佛

  『菩薩既成立,慈愍諸群生,衆苦險難中輪回常不息。金色光明朗,聲如大梵音,目等青蓮葉,支體悉圓滿,身長八十肘,二十肘肩量,面廣肩量半,滿月相端嚴。菩薩明衆藝,善教受學者,請業童蒙等八萬四千人。』

  菩薩既長大成立,因常修慈心叁昧,故能哀愍衆生處輪回險難中。其相好端嚴無比,顔色如金光,聲如大梵天之音,目如青蓮花之葉,身長八十肘,肩量二十肘,面廣十肘。一肘等中國二尺半,身丈八十肘,即有叁十二丈高。因其時人壽八萬歲,非如吾人之短命,故身量高廣,亦當然事耳。

  複次、菩薩生大臣家,以教化爲主,彼父既善四明,故菩薩亦熟習衆藝,因此受業童蒙,舉其多數言之,亦有四萬八千人也。

  『時彼饷佉 王,建立七寶幢,幢高七十尋廣有尋六十;寶幢造成已,王發大舍心,施與婆羅門,等設無遮會。其…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講要(太虛大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