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太多了,愛人的人和被愛的人都會受苦。
◎忍辱是最高的品德,這是忍耐他人所施予的苦和容忍他人的過錯。
◎“願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只要仍舊拒絕自己,仍舊繼續害自己的身心,就談不上愛他人、接納他人。
◎冷漠,使一切變得難以享受、了無興趣、不值努力。我們將無法體驗愛或慈悲, 生活也會變得無趣、無意義。我們甚至不會注意到秋葉的美麗,或是鄰近兒童的笑聲,更無法接觸他人的苦難或快樂。如果你發現你爲人冷漠,就要請求朋友幫忙。
◎許多心理壓力是源自于我們拒絕面對現實,不願接受生命的真實面。
◎接觸生命中每一時刻的喜悅。把微笑、愛的眼神、快樂帶給生命中每一位我們碰見的人。發揮你的才華,找出快樂,帶給你自己和他人。禅觀的喜悅能滋育正念、理解愛。試著讓自己的生活方式能激勵自己和他人的深刻快樂。我立誓,要在早上將喜悅帶給一個人,要在下午解除另外一個人的苦難。問你自己:“今晨,我要將微笑帶給誰?”這就是製造快樂的藝術。
◎如果你還沒有辦法愛自己,你就沒辦法愛你的敵人。但,當你可以愛自己時,你就有辦法愛所有的人。
◎快樂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有互依互生的本質。如果你能使一個朋友微笑,他的微笑也將滋潤你。你若找到了通往和平、喜悅和快樂的道路,你也是替大家找到了通往和平、喜悅和快樂的道路。
◎永遠控製自己,保護衆生。
◎由于助人而受感恩,由于柔和而有魅力,由于溫和而人們喜接近,由于有一切德而受尊重。
◎嗔恨之火燃燒著人類世界,唯有慈愛才能給予冷靜和安撫;慈愛爲第一善德。
◎以感激的心情,寬容的精神,謙卑的態度,不斷的學習、成長,追求改善自己,才能成就充實的人生。
◎戰勝自我情感的人確實是慈祥可愛。他們對萬事萬物無貪無嗔,以平等之心對待一切,這就是與衆不同之處。
◎世間的事,不是每一件都用道理講得通的,有時必須用忍辱去解決。
◎不幸的事情隨時會發生,什麼事都作最壞的打算,永遠沒有失望。
◎有智慧的人是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到避免受苦。
◎對別人好不是一種責任,它是一種享受,因爲它能增進你的健康與快樂。
◎你對別人好的時侯,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時侯。
◎掌握幸福秘訣的人,以他人幸福爲幸福,以他人喜悅爲喜悅,
◎錯誤,並不一定是罪惡,如果錯誤就是罪惡,那麼“成功者”便是滿身罪惡的累積。
◎時間總會過去,安住于當下,甯靜祥和,才有永恒的生命。
◎外表的整齊、樸素、幹淨,當然是一種莊嚴,可是如果過份追求外表的裝扮,反而會忽視本身早已具足的清淨本性,因真正的清淨本性,具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智、大慧的菩提心,如此的心,才真是最美的,也是我們所要追求的,不假裝飾的“真善美”。
◎只有愛還不夠,必須還要有個“忍”。
◎真正的愛,是付出的,而無所求的愛,就是淨愛。
◎贊歎一定勝過責備,包容才能顯出自己的偉大。
◎對憤怒的人不以憤怒還怒,得到兩種勝利 --戰勝自己、戰勝他人。
◎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便是懂得“生命意義”的智慧者。
◎唯有無限的付出,我們才是真是擁有了全部。
◎真正的歡喜,是要在衆生身上求得,是從真理中發覺內心的寶藏。
◎我們雖然擁有肉體,但並不表示擁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來自那永恒的智慧。
◎只有能自我覺醒,心智清醒,從種種的障礙中解脫出來的人,才足真正奉行佛法真髓的真理實踐者。
◎滿足自己所擁有的人,才是一個滿足的人。
◎微笑的忠告,以嚴酸的斥責效果更好。
◎“笑”是世界上共同的語言,也是最美麗的外交大使,它可以沖淡生疏的陌生感,增進彼此的友誼,也可以化解仇恨。
◎能夠付出是一種福氣,懂得付出是一種智慧。
◎最不聽我們的話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的“心”。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有慈悲的心腸,就能獲得福報;有慈悲的願力,就會付出行動。
◎願給一切衆生安樂叫做慈;願拔一切衆生的痛苦叫做悲。
◎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普天叁無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能夠寬恕別人將可以化解心中的痛苦;接受別人的寬恕更可以反省自己的過錯。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把犧牲當作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有意義。
◎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寬容與悲憫一切衆生的人生。
◎人生最大修養是寬容。寬恕別人的過失,就是自己榮譽。
◎假若我的心可以慈愛、包容,假若我能使我的心無有嗔怒、怨恨,我在佛法的道上便已踏出了一大步。
◎不要論斷別人,就不被論斷;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毅然伸出愛心的手擁抱仇敵。
◎“自大”是心靈的毒藥,“平等”是心靈的樂聲。
◎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不要說你沒有力量!力量只有大小,絕非有無問題。那怕是一點一滴,都是無比的功德。
◎健康、道德、愉快、慈悲也是可以傳染的!
◎人品重于財富,奉獻重于積蓄,智慧重于技術。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要有坦然面對自己生命不足的態度。
◎一個人的感情、人格、品行、氣質、面貌、命運皆由心理作用和一切行爲舉動變化所累積出來。
◎我們出生來到世上,是要爲人類的幸福與快樂而努力的。
◎在人間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裝扮出來的,真正的“美”要從我們的內心表達出來,而真正的“樸素純淨”即可表達內心的美。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厘出清淨、智慧的心,從內心“真、善”發出的“美”才是世間的“真美”。無私的愛是最美的體物。
◎愛,如果能像清水一樣清淨、自在,普潤一切衆生,那該有多好!
◎過著不貪婪的生活,讓你的心充滿仁慈,保持正念,專注一處,使內在平穩、集中。
◎人生真正的快樂,始于愛惜其他衆生。一旦你開始爲其他衆生過活,在你把關心的物件從自己轉換爲其他衆生的時候,內心頓時放下自我愛惜,便解脫自私心的束縛,內心便獲得真正的解放、自由及滿足和安甯。
◎布施,是自己發財之道;持戒,是自己平安之道;忍辱,是自己做人之道;精進,是自己成功之道;禅定,是自己安心之道:般若,是自己明理之道。
◎人可以憑著他的意志、決心及今生的行爲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唯有真愛,才有快樂。真愛有療愈及轉變周遭環境的力量,爲生命帶來深刻的意義。
◎我們心中,都有愛的種子。我們可以培養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饋的無條件之愛。當對某人有深刻的理解,即使那人曾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會無法抗拒的去愛他。
◎充滿熱誠的人會像磁石一樣,深深吸引四周的人。
◎最優美的、最理智的歡樂,是促進別人的快樂。
◎你最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裏拿取。
◎一個悲心的言語、行動或念頭,就可以減緩另一個人的苦難,帶給他喜悅。
◎傳播是非者就如同製造是非者。謙卑並不意味著多顧他人少顧自己,也不意味著承認自己是個無能之輩,而是意味著從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
◎快樂沒有本來就是壞的,但是有些快樂的産生者卻帶來了比快樂大許多倍的煩擾。
◎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賽,原則就是:奮力沖向底線。
◎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與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沖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一切出色的東西都是樸素的,它們之所以令人顛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樸素。
◎理直氣壯,永遠不怕真理,勇敢地擁護真理,把真理告訴別人,爲真理而戰鬥。
◎爲了在生活中努力的發揮自己的作用,熱愛人生吧!
◎當人與人發生感情時,必須要有心理准備,考慮到在別離時會付出的悲痛的代價。
◎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什麼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裝知道。
◎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所謂平等是給他人以自己同樣的機會和權力。
◎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
◎把語言化爲行動,比把行動化爲語言困難得多。
◎人生是短促的,這句話應該提醒每一個人去進行一切他所想做的事。雖然勤勉不能保證一定成功,死亡可能摧折欣欣向榮的事業,但那些功業未遂的人,至少已有參加行伍的光榮,即使他未獲勝,卻也算戰鬥過。
◎辛勤的蜜蜂永遠沒有時間悲哀。
◎利用時間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規律。
◎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自己不能勝任的事情,切莫輕易答應別人,一旦答應了別人,就必須實踐自己的諾言。
◎人生猶如一本書,愚蠢者草草翻過,聰明人細細閱讀。爲何如此,因爲他們只能讀它一次。
◎自我控製是強者的本能。
◎嚴肅的人的幸福,並不在于風流、娛樂與歡笑這種種輕桃的伴侶,而在于堅忍與剛毅。
◎誰要遊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最的奉承是,讓別人的千言萬言,自己卻洗耳恭聽。
◎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
◎人若是人幸運,則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自己能力究竟有多少;若是人不幸,則終其一生智默默無…
《青年手冊(海濤法師編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