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太多了,爱人的人和被爱的人都会受苦。
◎忍辱是最高的品德,这是忍耐他人所施予的苦和容忍他人的过错。
◎“愿我学会以理解与爱之眼看自己。”只要仍旧拒绝自己,仍旧继续害自己的身心,就谈不上爱他人、接纳他人。
◎冷漠,使一切变得难以享受、了无兴趣、不值努力。我们将无法体验爱或慈悲, 生活也会变得无趣、无意义。我们甚至不会注意到秋叶的美丽,或是邻近儿童的笑声,更无法接触他人的苦难或快乐。如果你发现你为人冷漠,就要请求朋友帮忙。
◎许多心理压力是源自于我们拒绝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生命的真实面。
◎接触生命中每一时刻的喜悦。把微笑、爱的眼神、快乐带给生命中每一位我们碰见的人。发挥你的才华,找出快乐,带给你自己和他人。禅观的喜悦能滋育正念、理解爱。试著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激励自己和他人的深刻快乐。我立誓,要在早上将喜悦带给一个人,要在下午解除另外一个人的苦难。问你自己:“今晨,我要将微笑带给谁?”这就是制造快乐的艺术。
◎如果你还没有办法爱自己,你就没办法爱你的敌人。但,当你可以爱自己时,你就有办法爱所有的人。
◎快乐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有互依互生的本质。如果你能使一个朋友微笑,他的微笑也将滋润你。你若找到了通往和平、喜悦和快乐的道路,你也是替大家找到了通往和平、喜悦和快乐的道路。
◎永远控制自己,保护众生。
◎由于助人而受感恩,由于柔和而有魅力,由于温和而人们喜接近,由于有一切德而受尊重。
◎嗔恨之火燃烧著人类世界,唯有慈爱才能给予冷静和安抚;慈爱为第一善德。
◎以感激的心情,宽容的精神,谦卑的态度,不断的学习、成长,追求改善自己,才能成就充实的人生。
◎战胜自我情感的人确实是慈祥可爱。他们对万事万物无贪无嗔,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这就是与众不同之处。
◎世间的事,不是每一件都用道理讲得通的,有时必须用忍辱去解决。
◎不幸的事情随时会发生,什么事都作最坏的打算,永远没有失望。
◎有智慧的人是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到避免受苦。
◎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它是一种享受,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
◎你对别人好的时侯,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侯。
◎掌握幸福秘诀的人,以他人幸福为幸福,以他人喜悦为喜悦,
◎错误,并不一定是罪恶,如果错误就是罪恶,那么“成功者”便是满身罪恶的累积。
◎时间总会过去,安住于当下,宁静祥和,才有永恒的生命。
◎外表的整齐、朴素、干净,当然是一种庄严,可是如果过份追求外表的装扮,反而会忽视本身早已具足的清净本性,因真正的清净本性,具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智、大慧的菩提心,如此的心,才真是最美的,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不假装饰的“真善美”。
◎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忍”。
◎真正的爱,是付出的,而无所求的爱,就是净爱。
◎赞叹一定胜过责备,包容才能显出自己的伟大。
◎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怒,得到两种胜利 --战胜自己、战胜他人。
◎懂得利用时间的人,便是懂得“生命意义”的智慧者。
◎唯有无限的付出,我们才是真是拥有了全部。
◎真正的欢喜,是要在众生身上求得,是从真理中发觉内心的宝藏。
◎我们虽然拥有肉体,但并不表示拥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来自那永恒的智慧。
◎只有能自我觉醒,心智清醒,从种种的障碍中解脱出来的人,才足真正奉行佛法真髓的真理实践者。
◎满足自己所拥有的人,才是一个满足的人。
◎微笑的忠告,以严酸的斥责效果更好。
◎“笑”是世界上共同的语言,也是最美丽的外交大使,它可以冲淡生疏的陌生感,增进彼此的友谊,也可以化解仇恨。
◎能够付出是一种福气,懂得付出是一种智慧。
◎最不听我们的话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心”。
◎“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有慈悲的心肠,就能获得福报;有慈悲的愿力,就会付出行动。
◎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的痛苦叫做悲。
◎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普天三无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
◎能够宽恕别人将可以化解心中的痛苦;接受别人的宽恕更可以反省自己的过错。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
◎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生。
◎人生最大修养是宽容。宽恕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荣誉。
◎假若我的心可以慈爱、包容,假若我能使我的心无有嗔怒、怨恨,我在佛法的道上便已踏出了一大步。
◎不要论断别人,就不被论断;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毅然伸出爱心的手拥抱仇敌。
◎“自大”是心灵的毒药,“平等”是心灵的乐声。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不要说你没有力量!力量只有大小,绝非有无问题。那怕是一点一滴,都是无比的功德。
◎健康、道德、愉快、慈悲也是可以传染的!
◎人品重于财富,奉献重于积蓄,智慧重于技术。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有坦然面对自己生命不足的态度。
◎一个人的感情、人格、品行、气质、面貌、命运皆由心理作用和一切行为举动变化所累积出来。
◎我们出生来到世上,是要为人类的幸福与快乐而努力的。
◎在人间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真正的“美”要从我们的内心表达出来,而真正的“朴素纯净”即可表达内心的美。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厘出清净、智慧的心,从内心“真、善”发出的“美”才是世间的“真美”。无私的爱是最美的体物。
◎爱,如果能像清水一样清净、自在,普润一切众生,那该有多好!
◎过著不贪婪的生活,让你的心充满仁慈,保持正念,专注一处,使内在平稳、集中。
◎人生真正的快乐,始于爱惜其他众生。一旦你开始为其他众生过活,在你把关心的物件从自己转换为其他众生的时候,内心顿时放下自我爱惜,便解脱自私心的束缚,内心便获得真正的解放、自由及满足和安宁。
◎布施,是自己发财之道;持戒,是自己平安之道;忍辱,是自己做人之道;精进,是自己成功之道;禅定,是自己安心之道:般若,是自己明理之道。
◎人可以凭著他的意志、决心及今生的行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唯有真爱,才有快乐。真爱有疗愈及转变周遭环境的力量,为生命带来深刻的意义。
◎我们心中,都有爱的种子。我们可以培养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馈的无条件之爱。当对某人有深刻的理解,即使那人曾伤害过我们,我们也会无法抗拒的去爱他。
◎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四周的人。
◎最优美的、最理智的欢乐,是促进别人的快乐。
◎你最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一个悲心的言语、行动或念头,就可以减缓另一个人的苦难,带给他喜悦。
◎传播是非者就如同制造是非者。谦卑并不意味著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著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著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
◎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
◎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与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著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
◎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所以令人颠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
◎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
◎为了在生活中努力的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当人与人发生感情时,必须要有心理准备,考虑到在别离时会付出的悲痛的代价。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所谓平等是给他人以自己同样的机会和权力。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人生是短促的,这句话应该提醒每一个人去进行一切他所想做的事。虽然勤勉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死亡可能摧折欣欣向荣的事业,但那些功业未遂的人,至少已有参加行伍的光荣,即使他未获胜,却也算战斗过。
◎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
◎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自我控制是强者的本能。
◎严肃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娱乐与欢笑这种种轻桃的伴侣,而在于坚忍与刚毅。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最的奉承是,让别人的千言万言,自己却洗耳恭听。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人若是人幸运,则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自己能力究竟有多少;若是人不幸,则终其一生智默默无…
《青年手册(海涛法师编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