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整理僧伽製度論▪P16

  ..續本文上一頁及震旦古德諸撰述,翻爲梵文,而傳遺之。且玄奘師嘗譯老氏道德經傳梵土,推此例,則中國之諸子學,吾徒亦當任譯傳之責也。印度雖墟,猶能自寶其國古學,而鄙夷歐西之學術。而世稱述彼土所謂之六大派哲學,余之五派雖非佛學,譯之亦可供吾考核,猶真谛叁藏之譯金七十論也,則有當譯梵爲華者。歐人于佛學誠幼稚,然有近中國漢、魏所傳者,轉從譯之,亦是開陳布新,起人觀感。又複譯彼古代諸派哲學,尤足取之較論佛法,而益有其精采,譬諸真金藉砂石磨瑩而增明淨也,則有當譯歐爲華者。今之世,荷傳譯佛法之責,以遍覺大地人心者,非我中國佛教徒而誰哉!吾人其勉旃!

  纂述科:近世用書報如水火,欲張吾教,固非有此一編纂撰述之文字宣發機關不可。而各宗之宗學、宗史、備講授者、猶當各別纂輯。由各人之心得,著書出版,亦在例外。然經評議稽考,及此纂述科審定,或編入于法藏,亦由佛法僧園任爲印刊流通。此中纂述所規定者:一、爲佛教史志者,藏往信來,關系重大,網羅宏富。顧印度曆史甚茫昧,佛教垂叁千載,尚無完備詳明之史,特有散見者耳。余頗擬摹略史記、漢書、及佛祖統紀,著爲史例:一、統教紀──仿本紀作用編年體,往者唯釋迦佛傳、及付法藏傳二十四祖可以相承。編年以系一教大事,今後佛法僧園成立,當依統教大師作統教紀,中間之二千年則唯當空出耳。二、傳宗紀──仿史記世家意,以各宗曆代傳承之正祖,以紀一宗創絕隆替大故,往者可若佛祖統紀之傳天臺宗諸祖者,今後則當就八宗之宗主以立傳耳。叁、教士志──仿天文志、地理志、及佛祖統紀叁世出興志、叁界名體志作。钜至華藏,微至一寺,若南朝佛寺志之類,亦可收入。四、教産志──仿食貨志、溝洫志作。五、教規志──仿禮樂志、刑法志作,亦仿佛祖統紀之法門光顯志。六、教典志──仿藝文志,佛祖統紀有山家教典志,然彼只載天臺一家,此當盡列法藏目錄,余尚有佛書流別論,條其種類。七、會要志──仿佛祖統紀之曆代會要志作。八、感通志──若神洲叁寶感通紀之類,簡擇大要作之。此二紀六志中,有須作圖表者,隨類附之。九、大德僧伽傳──即高僧傳之異名,高字不足以盡僧德,故改今名。若律中白衆稱大德僧伽,名義最當。僧雖遍該出家五衆,自以苾刍爲正,故苾刍傳可獨名大德僧伽傳,而曆朝高僧傳,皆可取而實之。十、苾刍尼傳──藏中有苾刍尼傳。十一、室叉摩那傳。十二、沙彌傳。十叁、沙彌尼傳。十四、正信士傳──同居士傳。十五、正信女傳──其增出者可以類推。十六、藝術傳──僧徒于佛教行都無可傳,然能發明藝術益世人者,則入此傳。十七、神異傳──藏中有神僧傳,吾意無論僧俗男女、羽毛鱗甲之族,因修佛法著靈驗者,皆可收入此傳。然已入七衆傳者,此不應重入。十八、護法傳──凡不足入七衆之傳,而于護法有稱者,則入此傳。共計二紀六志十傳,自初至今之叁十稘(假定以百年曰一稘),可總成爲一史。茲後則每一稘,續修一史,其因仍者,則載其存湮興衰;沿革隆殺之迹可也。二、爲佛教年鑒:年出一編,以編年體以紀一年大事,亦載關系重要論,及諸統計表等。叁、爲佛教月志:作雜志體,以爲研究佛學之書,流布佛學社研究佛學之論者。四、佛教日報:作小冊式,按日出之,載關于佛教時事,爲佛教辯護,及淺顯佛理之論著,供宣講團宣講資料,亦贈亦售。月志、日報,能常銷百萬冊者,則法雲漸可彌綸全球。其余則隨法門所需、時勢所須,纂述可也。

  寅 衆藝精舍

  衆藝精舍長一人每科教授四人,共二十人。學者約四百人,同上廣文精舍。

  衆藝精舍科目表

  ┌───┬───┬───┬───┬───┐

  │ 美科 │ 業科 │ 著科 │ 微科 │ 玄科 │

  ├───┼───┼───┼───┼───┤

  │ 藝學 │ 群學 │ 生學 │ 質學 │ 數學 │

  │ 文學 │ 工學 │ 物學 │ 心學 │ 名學 │

  └───┴───┴───┴───┴───┘

  大乘經論,說菩薩當善學五明。孰爲五明?內明──或去內明用咒術明或符印明,然當以內明爲正說──,聲明、因明、醫藥明、工巧明是也。內明,即內教之聞思修增上慧學也。余之四明,則皆世間法也。五明冠以內明,故雖該習世間文藝,悉當引佛法疏證條貫之。華嚴經曰:菩薩爲利益衆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所謂文字、算數、圖書、印玺,地水火風種種諸論,鹹善通達。又善方藥,療治諸病:顛狂、幹消、鬼魅、蠱毒,悉能斷除。文筆贊詠,歌舞伎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室、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藥,凡所布列,鹹得其宜。金、銀、摩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鹹善觀察,一無錯謬。

  華嚴疏逐段分解,謂即聲明、因明、醫藥明、工巧明也。今試析取引證該習文字,故有廣文精舍各科。該習算數種種諸論,鹹善通達,故有衆藝精舍玄科。該習地水火風諸論,故有微科。日月星宿鹹善觀察,故有著科。國城村邑乃至草樹花藥,凡所布列鹹得其宜,金銀摩尼乃至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故有業科。文筆贊詠乃至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材邑乃至凡所布列,鹹得其宜,故有美科。衆藝精舍五科,若以實德業叁分部:玄、微,德也。著科,實也。業科、美科,業也。該習圖書印玺,故佛法僧園有印刊、校讎、流通叁所。又善醫藥療治諸病,故有各地之佛教施醫苑。此世間法之四明也。各宗寺、各支提、各梵刹、及佛法僧園之說法堂、講經堂、宣戒堂、力神通林、願方便林、禅那林、般若林所修學者,內則明也。菩薩一人,所有功德不可思議,今以僧伽衆威德力集起之,亦不可思議,直謂之僧伽菩薩亦可也。是名衆生共業不思議力。

  或謂:廣文五科,實利賴以宏通流布教法,故足尚也。若夫衆藝五科,既無益乎傳教明道,此諸科學又極博深,析其科目殆將數百,世之學者究其一,即可以終身,區區數年,豈能研幾入微,有所發明,開濟世間;亦徒以雜學亂其心而已!釋太虛曰:學術,蓋亦由淡泊甯靜而精妙者也。以不求聞達之僧人,而能實心專力從事學術,自較汨沒性靈于塵網者爲易精進;況至此求學者,皆曾培佛學之根本于八宗寺者乎?且此中學科雖繁密,學者亦隨舊日所習,才性所近,專其一而深造之耳。學期雖只五年,一學門徑,必已具通,欲臻邃奧,大地間曠,盡可自究。幾見東西大學問家,乃終身爲學生者乎!傥能發明一學,工妙一術,布施世間,膏沐群生,甯非利益有情之大願哉?即于佛化,亦多裨益:“先以欲鈎牽,複令入佛智”,則雖清歌妙舞,亦佛法之方便;況名學即因明,能閑邪而顯正;生學通緣起,可殊塗而同歸乎?孰雲胥無益而徒亂心哉!

  玄科:玄、謂懸擬虛設之理。准之百法明門,即是不相應行假法。雖附見乎心物而無自體,然能利用語言文學,楷定學理,其術莫尚于名數矣。名學即是因明,歐語謂之邏輯,亦譯論理學、或辯學。震旦古之名家,亦略近似。此學歐洲久成一大科學。然五明中亦專列曰因明,足見佛世已卓然于天竺。高僧傳羅什法師精于算學,善能測量。若今世,則此學尤爲最普通深奧一大科學。

  微科:名之曰微,不過對下之著而言。蓋著科乃天地動植,屬世間和合相;而微科乃識心根塵,屬體用顯現谛。准之百法明門,則是心法、色法。亦猶楞嚴七大:地、水、火、風、空大,即質學也,見大、識大,即心學也。心學固以佛法爲極精深。近世有心理學處,亦一專門科學,可供參考。今雲質學,該歐學之質、力二學──彼之質學亦稱化學──。佛法以地、水、火、風四大種同稱爲四微,則亦得以聲、光、動、電,別出爲力學耳。

  著科:著,謂顯著,即宇宙間自然生化之一切有象物。物學所該滋衆,若天文學、地質學、植物學、動物學等。生學,即講求萬物之生活、構造、變易、進化等者。不獨應通其學,且可以佛法正其謬。

  業科:業、謂人生造作行爲事業,指人倫可應用者言。工學若礦學、農學、商學、器械學、航路學等。群學即社會學,該括教育、宗教、政治、經濟等學。美科:佛法多說相好莊嚴,光明淨妙,即此所謂美字之義。文美學若詩歌、小說、劇本等。藝美學若音樂、舞擊、圖畫、雕刻等。要之,不切人生實用,而能感興人驚奇壯快之情者,皆是。

  卯 其他林室

  力神通功德波羅蜜林長一人,都維那一人。願方便波羅蜜林長一人,禅那波羅蜜林長一人──般若波羅蜜林爲設研究佛學社處,當與佛教正信會合舉一林長主持之──,流通所長一人,印刊所長一人,校讎所長一人。皆由大師于具學苾刍中擇才德相稱者,委任之。

  力神通林,大同支提,專修瑜伽、忏摩法事,常年爲國家爲人民祈求福利,而不別受一姓之請。若衆人欲修功德者,亦可附入之耳──案各寺刹早課,亦兼爲國家人民祈禱者,而此處則晝夜六時,作諸佛事,專爲祈禱。若遇天災、人禍,無論此界彼強,臨時特別,依法禳之。隨災禍所及之區域,通告或一省或數省或全國或大地各寺院刹廟,同時特別祈禱。若祈雨、祈晴等,經中皆有特別儀式──。當有徒衆百余,純一具學苾刍。願方便林,則同蓮社,當有徒衆百余,可兼參學苾刍。禅那林同少林宗寺禅堂,當有徒衆二百,可兼參學苾刍。赴菩提場課誦,齋堂應供,其法樂則由力神通林都維那主持之。叁林內若悅衆、香燈等,皆應由林長隨宜委任之。其徒衆,則概由教規堂,隨其來願而安入之。

  流通所員約二十人,印刊所員約八十人,校讎所員約六十人。由各所長商同大僧正、僧正,于具學或參學苾刍中擇其才德相稱者,委任之。

  招待堂分客招待五人,僧招待五人,由大僧正于具學苾刍…

《整理僧伽製度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志行自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