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且使符契宗義。吾意少林宗寺,早課可但誦楞嚴咒,接下稱釋迦牟尼佛至贊韋天。晚誦可但誦阿彌陀經,接稱阿彌陀佛。余宗可以類推。稱何佛號、唱何種回向文,皆應詳細分別規定。要使禮誦不草率,而半點鍾可畢事爲善。唯朔望,則八宗寺或皆作全堂功課。又八宗寺貴在專修,除設齋及隨課普佛,其余法事概不應酬。而佛法僧園或早暮二次,但稱佛繞塔及拜願便可。唯支提、梵刹、蓮社,及宣教院,或常作全堂功課。以此四處,皆在城市,專注重化俗故。
丁 布薩製
布薩即裒灑阤,華言共住清淨。毗奈耶雲:謂除破戒垢,令衆清淨故。常令半月半月,憶所犯事,對無犯僧,說悔前愆。一則遮現在之更爲,二來懲未來之慢法。南山宗寺及梵刹,應全照律文而行,以持苾刍、苾刍尼二種之戒法。余七宗寺及支提,與佛法僧園,或改百丈清規告香之製。每年開布薩會二日,一日集共住僧衆,各憶所犯事,向衆發露。一日共修大乘忏法,悔罪令淨。支提當更用結界法,各各支提,各以一縣區爲界域。凡非住宗寺、梵刹、佛法僧園者,在此縣區之內諸苾刍衆,值開布薩會日,無論毗
木奈耶類,阿蘭若類,應皆集支提,相和合說罪忏悔。其阿蘭若類,有與宗寺鄰居者,或亦可就宗寺布薩,但須函告支提,令衆共知。若慮一年所犯事不能全憶者,當依戒律檢察叁業,每夕自省其過,記之冊簿。務求說悔清淨,僧德斯隆。
戊 曆製
檢毗
木奈耶雜事,嘗載有一外道,謗佛于瓶沙王,謂喬答摩徒衆,別製時曆,不依王製。西域記亦載印度曆,一年分爲六時,佛但分爲叁時,即熱時、雨時、寒時是。則佛曆與國曆分行,有前時可征也。華梵兩土,前此月日參差──若印度以震旦十六日爲初一,十五日爲叁十、及以十一月爲正月等是──,雖不可考;然震旦前者用月曆──今時或者名曰陰曆──,佛教所行亞洲各國,亦莫不用月曆。故習慣上,佛菩薩瑞誕日,皆以月曆爲准。不甯惟是,僧伽布薩,亦取半月半月,而佛說法尤多取譬乎月。若月光叁昧表佛性,及黑半月以喻煩惱法無斷而漸斷,白半月以喻菩提法本圓而漸圓等。且保存舊風俗,亦宗教所有事故,當即取震旦前此所行月曆,定爲佛曆。以釋迦如來降世爲紀元,以百年爲一稘,與國曆並列之,文曰“佛曆若幹稘若幹年某某某國某某某年”。曆書中二十四氣,及鸠始鳴、蟲始蟄等,當可不載。而詳載諸佛菩薩祖師瑞誕日,及修齋善日等。當由佛法僧園編印,分送各僧伽藍,及各在俗信佛教者。此亦起人信佛爲善一方便也。又八宗寺
穴舄遠塵俗,可全依佛曆行。若月假、每月但十四、叁十放二日,不必四日,尤不必依星期放假。年假、暑假,則不須有。又八宗寺概用五年爲期,以月輪六十二度虧圓爲五年,絲毫不爽者也。仍依冬夏期之結製、解製便可。余處既共世俗,則應隨順。唯時節瑞慶之純粹因緣于佛事者,仍當依照佛曆,若浴佛節、臘八節等是也。
己 名製
得法南山宗者,可稱律師。得法少林宗者,可稱禅師。得法開元宗者,稱瑜伽師。得法余五宗者,概稱法師。用爲別稱,斯亦給矣。若隨德行或褒或谥,可分五種等級:最上大師,次瑜伽師,又次法師,又次禅師,又次律師。冠以德號,則曰某某大師,乃至某某律師。但瑜伽師以下,可就生時得法宗別,褒德稱之。若大師則必于具大智德,實曾化導無量衆者圓寂後,乃得追尊之。若佛法僧園之大師,乃是職號,若德未稱,身後仍不得谥爲大師也。又于佛教正信會員,亦應隨德爲五等:最上大士,其次上士,又次開士,又次勝士,又次淨士。或褒或谥而尊異之。通常稱謂,對俗應自稱沙門或釋子,余若貧道及衲子等,亦可。僧中對師、對資、對同座等稱謂,亦應一一厘定。要之、叁界皆以名言假立,施設化儀,名不可不正也。
籌備進行品第四
一 次第叁期籌備
今論整理僧伽製度乃根本之整理,非一蹴可幾者。第一先決問題,則在僧徒及正信佛教者,皆一致向此整理之鹄的進行。而後得用種種之前方便,爲之籌備。今當定十五年爲籌備時,五年一期分爲叁期。而按叁期分別言之:
初期,略更寺廟管理條例,暫先遵守依彼所許設之教務會議,建立爲僧機關,各可提前整理及籌備者,即由教務會議,聯合全國寺庵主僧,議決籌辦。對于僧伽方面,可提前及須提前籌辦者:一、整頓一道場幽寂、財産豐足之叢林,以爲少林宗寺模範。遴國中禅行最高之禅師,自縛已解而有願力解人縛者爲法主,及尊者而主持之。結集叁十歲內苾刍,五年爲期,盡息諸緣專修禅那,唯貴證悟。二、選國中叁十歲內戒德清淨苾刍五十人,集資遣往日本受密宗法──聞日本密宗諸部頗律儀清淨──五年爲期,務求得不可思議神通乘實驗,爲設開元宗寺籌備。叁、整頓一道場廣袤、財産豐足之叢林,由國中諸有名叁藏法師爲法主,及尊者而主持之。考選叁十歲內文理通順苾刍,依余六宗經律教典,分爲六種課程講習。各各專門研究,各各解行並進,五年爲期,務通余六宗義,及將來建設之宗製,以爲余六宗寺基礎。四、就一相宜叢林,設一通學精舍,大略同中學校程度,研習近世各種普通科學及異國文字,與佛法大意。考取青年僧徒入之,五年卒業,以造僧中涉俗宣教人才。五、責成各寺庵之師長,遵國家強迫教育令,凡十五歲內之驅烏沙彌,皆受初高小學教育。
對于國群方面:一、聯合皈信佛教人士,創設一佛學研究社,于佛學作學理上之研究。及多出佛學書報等,以解說一般人對于佛教上之疑謗,而緣起高尚正真之信仰。二、吸集皈信佛教士女,設立一佛教通俗宣講團,向各場所,隨宜宣布佛教人乘正法,助進民德,輔隆國治。及辦救世慈濟等業。
二期,則已稍有根據,當由全國有學僧徒,聯合佛學研究社,佛教通俗宣講團,擬定佛教建設暫行大綱,要求政府承認。並取銷今寺廟管理條例。其大綱,于僧伽須以要政府承認政教分離爲原則。政府與佛教住持僧交涉,則以佛教正信會爲過度關鍵。此事妥定,僧伽內部之製度,乃可著手整理矣。對于僧伽方面:一、改組教務會議成行教院,爲佛教住持僧機關。一縣以上之僧會議,則由行教院臨時集合之。二、停止遣往日本留學,並初期之模範基礎,就國中原有相當之山寺,由初期所造就人才,成立八宗之宗寺各五所。擬定八宗暫行規製而綱維之。叁、創設一佛教基金團,用叁十年期償還之債票,由行教院及佛教正信會,向僧徒及正信佛教者募集之。限製提充,別用專貯蓄生利息,以爲建築佛法僧園經費,及開辦佛教銀行、工廠之資本。務期十年中,能積二千四百萬圓數。四、初期通學精舍,繼續開辦,驅烏沙彌亦照前受教育。另設立一專科精舍,分醫學、歐文、梵文爲叁專科。考叁十歲內苾刍國文通利及有普遍學識者學之,五年卒業。五、議定支提暫行規製,每縣漸次各成立一支提,專爲社會代修經忏法事。務令十年內,能如數成立。六、延長求戒期,自沙彌至苾刍爲叁月,限製必須南山宗寺乃得開戒,每年各開春冬二期。七、蓮社尼寺及宣教院,皆擬暫行規製,亦隨宜漸次成立之。務令十年內,能如數成立。
對于國群方面,則成立佛教正信會,以總持佛學研究社,及佛教通俗宣講團。使皈信佛教之士女,皆成爲有統系之佛教徒。並組成佛教救世慈濟團,推廣慈善事業。及立佛教擁護社等,凡佛教正信會應有之事,逐漸于十年內令臻圓滿。
叁期,則依二期籌備之事,更增進之:一、就省區成立持教院,爲僧伽省機關。一省以上之僧會議,則由持教院臨時集合之。二、由持教院即成立慈兒苑,凡未及受戒年齡之驅烏沙彌,皆收入之。由行教院即實行前所定剃度之限製法。叁、八宗寺兼前之每宗五寺,今每宗各擴充爲二十寺,並成立八宗之本寺。四、延長求戒期,自沙彌至苾刍爲一年。未滿二十不得苾刍戒,亦即實行。五、用前醫學專科人才,省設施醫苑一,依前所述施醫苑之辦法,亦兼造就醫術人才。六、仁嬰苑亦應于此期內,漸次成立之。七、由持教院調查一切屬于僧伽田地山場等産,酌量分派入八宗寺。八、用前期所造就專科人才,組織成世界布教團,開始翻譯、流通關于佛教書報。及向各洲布教,並考查各地佛教之情狀。
經上叁期,籌備漸已圓滿。即可完全實行:一、當即聯合各持教院,選任佛法僧園統教大師、及副統教法師,與大衆耆宿兩類之評議法師,以先組成統教機關。二、即提出前所貯基金,依法開辦銀行、工廠,並即建築佛法僧園。叁、當即由統教機關,漸次議定前所訂暫行大綱及各規製,成爲完全佛教規製。聯合僧俗之佛教徒,要求政府完全承認佛教住持僧。與政府經此交涉解決之後,除犯民法刑法及財産納稅外,凡有交涉二者之間,須永遠以佛教正信會爲間接關鍵,以住持僧爲佛教之正幹,實行政教分離。四、當即擴八宗寺,令每省每宗各四寺,完全成立。五、佛法僧園完全成立,即取銷通學專科兩精舍,歸入廣文、衆藝精舍。至此,則已完全依新製度實行矣。故籌備即實行,籌備至圓滿,即實行之完成也。
二 問答政教分離
問曰:何須政教分離?答曰:歐西束政于教之下,固曾病政,亞東鉗教于政之下,亦複病教。欲除其病,故須分離,此從消極方面言者。病既互除,益乃交得。蓋政之所施在國家,而教之所施在世界,世界者國家之通和,國家者世界之部份。世界大類皆進乎道德而和平,國家民族即受其福利而安樂。欲得其益,故須分離,此從積極方面言者。其間相輔助之義務,相承認之條件,由載明于佛教建設大綱而另詳之。問曰:政教分離,條件既須得政府之承認,僧産歸並宗寺,複應得僧衆之願意;設政府不承認、而僧衆不願意,則所計整理者不終等畫餅乎?答曰:此須明白解說,懇摯提倡,深細研究,周遍鼓吹;務使人人了達此舉有大利益,得皈命佛教者,以一致之決心進行之耳。所以必須籌備圓滿,時機成熟,乃得張而施之,而未可鹵莽從事焉!(武昌單行本)
(附注)覺書初題爲“整頓僧伽製度論”,海刊始改爲整理。
《整理僧伽製度論》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