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真現實論宗依論(中)▪P6

  ..續本文上一頁真身與阿素洛女舍脂住。又說有七種市:一谷米市,二、衣服市,叁、衆香市,四、飲食市,五、華鬘市,六、工巧市,七、淫女市。以商業爲戲樂,其實隨意而取,但于受用隨福各有優劣。入四苑遊戲,間有強淩弱、衆暴寡事。其爲婚姻,則言無夫天女,見天童子,悉來圍繞,競言我無夫主,我今年少、邀入其室,天子隨入,供養奉給以相戲樂。其爲淫欲,據言那伽、迦樓羅、四天王天、叁十叁天,皆男女二根相接觸,不流精液,但出風氣,即便暢適。時分天,男女相抱,欲情即暢。知足天,男女相執手成欲。化樂天,相笑語成欲。他化天,相視即成欲。其爲生育,則言女不懷胎,亦不生産;兒女之生,或于膝上,或于眠處,先見華兆,過數日已,欻然化生,即爲其天父母所生。兒女初生,即如數歲小兒;得飲食已,即便長成,赴天女處以相娛樂。至色界天,無男女故,即無淫欲生育之事;禅定爲樂,亦無遊戲飲食之事。二禅天上,並無語言;無色界天,更可知矣。苦生、化生,但受諸苦,無淫欲等。餓生、旁生,有淫欲等;或有家庭職團──若蜂蟻等──,或無家庭職團。此爲各類有情自類相處之狀。互相相處,人與旁生,或相殘害,或相資助;人與餓生、神生,亦間有所交涉。餓生、苦生,同爲琰摩王管。忉利天以下諸生類,同爲能天主之所管;四大天王,爲其管領下界之四總督,各有九十九子,得爲天王之代理人,分統八部神衆,翼護下界。時分天以上,則與下殊少關系。然他化天與梵衆天之間,有魔羅天──魔羅此雲擾害──王名波旬,統其眷屬,時爲擾害。大梵天王,統轄諸天神等化以善法。故人世諸一神宗教,其崇奉者,大抵屬忉利天之能天主,或大梵天王耳。佛爲人天之師,人、天、魔、梵,乃皆歸仰。

  十七 有情之語言文字

  語言爲有情心意交通之工具,以聲爲體。但聲刹那生滅,只能聞及一時一處,傳遠持久,猶有待于文字;更加書、畫、報紙、郵電,爲用乃宏。人之言語文字學,及書、畫、報紙、郵電學等,學有專門,茲不詳述。大抵語言爲先,文字隨起。據傳一小世界語言文字,皆發源大梵天,梵天及六欲天、阿素洛等,皆同大梵語文;此下各得若幹,成爲支流。此地球人,以印度之梵文爲最。或有民族文語繁衍;或有民族僅有語言,加以簡單符記──若結繩等,今廣西土番猶沿用──,則與旁生不遠。鳥等旁生,聲音巧妙,語言發達,應不下人。亦有旁生無舌根等,無聲音故亦無語言。餓生、苦生,大抵皆能發聲,成語或不成語;而餓生亦多能有文字者,若琰摩王及眷屬等。語言文字,與知識思想相依托,名相分別不相離故。知識思想,有時亦曰名言。故語言文字,曰顯義名言;知識思想,亦曰顯境名言。叁界皆以名言假立,亦謂皆以名相分別之所顯現,亦謂皆唯識現。故近人說語言爲口頭顯了語,思想爲胸中潛隱語,非無少義可資發明。亦說語言文字;以識爲體。如此、則有情類各有知識思想,亦各有語言文字矣。雖複繁簡懸隔,得一切語言文字總持者,則能感通教化之也。佛能遍化諸有情類,其義如是。

  十八 有情類之教育

  教化之能發育有情之身者小,而教化之能發育有情之心者殊大。心增勝故,身器隨之增勝。有情類之能擴充自覺心而進化者,其樞機實操乎教育。教育雖亦爲有情類相處之一事業,然先此僅言及男女、經濟、政治之關系者,以家庭、職團、國群猶不過維持生存之道,而教育實爲有情類進化之所依賴,須于最後專言之也。前言此地球人,以勇猛記憶能造諸業,勇猛記憶能修淨行,勇猛記憶佛出其處之叁事,勝他星球人及諸神天者,貫以勇猛記憶,皆言其教育力之殊勝耳。何以言之?諸有情類,雖皆有心識可互相感通仿效,然亦必因有諸困難時相環繞,而又有自由活動自覺努力之余地,得憑借以解除之者,乃能發生勇猛記憶。由勇猛記憶,乃能有殊勝教育之業。由此以觀,諸苦生類,長時受諸劇苦,殆無何自由活動自覺努力之余地,故不能有勇猛記憶教育之事。諸餓生類,饑苦驅迫,逐食而趨,亦鮮能自由努力而爲教育之事者。

  諸旁生類,心識昏昧,雖稍能模仿而以聲容相示導,以言由自覺努力而教育,固非其所能也。拘盧人及二禅以上諸天,純受前業所酬之勝果而無絲毫之困難,故不複能發生勇猛記憶而爲教育。大梵天以下諸天神,及余二星球人,固亦皆有言語文字,展轉相爲教化,然亦以殊少費力解決之困難,耽于逸樂,不能有勇猛記憶之教育。此地球人,時有困難須待解決,而又有自由活動自覺努力之余地,故能發生勇猛記憶而爲教育之事。此地球人,具摩菟沙八義:一者、聰明,二、業果勝,叁、意微細,四、能正覺,五者、智慧增上,六者、能別虛實,七者、聖智正器,八、聰明業所生。故天人師之全宇宙大教育者釋迦牟尼等出興于此。古賢謂能整心慮而趨菩提者,唯此地球人類爲能,亦因其能辦殊勝之教育,感佛陀等大教育者來爲教化而已。故通論有情類,不能受增上教育之障礙,則有八難:一、苦生難,二、餓生難,叁、旁生難,四、拘盧難,五、長壽耽樂天難,六、聾盲啞癫人難,七、迷執強辯人難,八、邊地無化人難。前五難指地球人類以外諸有情類,後叁難則指地球人類言。聾、盲、啞、癫,乃地球人類之身根不完備者,故難受施教育。其次、則迷執于偏見局量,而猶自作聰明好強辯者,此亦狂愚之類,故難受施教育。又其次、則生在邊塞無文化之野蠻中者,暫時亦難受施教育。除此叁者,則地球人類,固大都能勇猛記憶而受施教育者也。地球人類,以有此受施教育之本能,人與人相處,乃發展爲殊勝之教育。失此教育,則失其地球人類之特殊資格;近無以全人格,遠無以證菩提,故關系之重要,非他事之可比倫也。地球人類之教育,初甚茫昧也。同類身心,其官能之接于物者,大抵相似,意而識之,亦不相遠,故本有容易相感通模仿之性──衆同分性──。其于男女之須交合,母子之須哺養,生活之須扶助,老病之須依賴,又隨時有表示己意于他人之必要。一方表示,一方須接受了解其表示,由表示及接受了解其表示之雙方練習,勇猛記憶乃起。初以面容、手勢及簡單聲音相表示,繼之乃有言語。然記憶之猶極艱難,乃爲結繩及簡單符畫等以助記憶,寖假遂演生爲文字。圖畫、刻鑄、印刷,次第興起。講學立說,圖書大備,于是教育遂爲地球人類之特能矣。有人文史以來之教育,性質大別爲叁類:一曰、天神教育:謂道之大原出于天;天者,間有一二亶聰明、作元後而開物成務者,莫知其所以然,歸之神秘不可思議之天,爲最高之起源,于是演生天神教育,作之師者,托天神而施教;作之君者,托天神而行政。其目的,則盡可知之人道,而歸不可知之天道是也。凡古近東西之宗教帝王教育,大抵然也。其弊也愚癡!二曰生物教育──或動物教育── : 謂人生之教育,由生物動物之適應性,遺傳性,模仿性等積習演成。其目的 , 則競爭生存,奮求富強是也。此種教育性質,雖自有人文史以來即已萌芽,而至近代,始盛行爲民族國家之教育也。其弊也貪狠!叁曰、人群教育──或人倫教育──。稍知教育乃爲人之特能,人之所異于禽獸者在此。下閑群動,節而不擾;上舍天神,存而不論。以繕吾人之性,而善吾人之生。其目的,則治理人群,安分樂生是也。此種教育性質,雖亦有人文史以來即已萌芽,而從古只有少數之真儒大哲行之。其弊也憍狹!雖然,今而後,地球人類能了解人群教育而施行否,尚爲地球人類向上向下之關頭也。綜合此叁者而導之向上,則更有宇宙大教育者佛陀之教育──佛化教育。佛陀教育,以人群教育爲起點,此于其應化爲地球人類可知之也。故當先撤廢天神教育,而董攝生物教育,以之完成人群教育。由是演進而以人群教育態度,施之地球動物,各安其分而樂其生,相進于善;更演進而以人群教育態度,施之天神等,乃能共趨無上菩提之道 。 故唯佛陀教育,能奄有前叁者之長而無其弊,且提獎而進化之也 。 佛陀爲宇宙之大教育者,曰天人師,如是如是!

  第二節 所知器界

  一 所知器界概論

  器界與根身、一切種,同爲一切種識不可知相;彼深細故,此廣遠故。然諸識及根身、種子,皆屬有情世間;而本質器界塵,與五色根識托以變緣之現象五塵,及法處所攝色一分,則爲器界。世間器之染淨,隨有情而染淨,故曰有情心淨,則國土淨。據實言之,有情各住一器世間,依各自之一切種識各變爲本質塵,依各自之六根識及本質塵各現爲六塵境界。各自見聞覺知,依持受用于各自之器世間內,譬如夢心之遊夢境,不出自心夢境之外。然覺夢境有一不同之事,則夢境唯是自心之所現,而覺境則有他有情心爲增上──夢境間亦有之,然不若覺境之必有──;衆同分──同類之性──業果相似故,異熟根身、器識亦相似故。異時異處,且相資變;同處同時,更相資用。于是諸有情類誤認同類有情更相資變資用之器界,爲離有情心而獨立存在之物。欲測知其物之生起變化及現存者究竟何若,遂有天體、天文、地質、地理諸學。然實刹那生滅,隨有情識恒時轉變,真現量實相中,超名言種類分別故,無可測量宣說。隨“俗情世間”、“學者世間”等,雖有可說,然由各時各處各有情類所知不同,其相無定,隨識遷變,如幻如化。唯在一期一域之內,依一有情類相似識中相似之器界,可爲假設之言。故首應知古近天文等學,皆爲假設之言,乃可擇其于事理較符合者以爲說。雖詳言切近人間之所知器界,亦不執爲唯此非余,執諸器界決定如此。以有情類心識力殊異故,所變、所依、所知、所資用之器界亦成多樣多式:或隨有情身而有無──若四禅天,或先後有情而有無──叁禅天以至人間等,或極寒中而有有情生活──若八寒之苦器,或極炎中而有有情生活──若八熱之苦器,或身器多隨心力而變化──若天生、神…

《真現實論宗依論(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