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真现实论宗依论(中)▪P6

  ..续本文上一页真身与阿素洛女舍脂住。又说有七种市:一谷米市,二、衣服市,三、众香市,四、饮食市,五、华鬘市,六、工巧市,七、淫女市。以商业为戏乐,其实随意而取,但于受用随福各有优劣。入四苑游戏,间有强凌弱、众暴寡事。其为婚姻,则言无夫天女,见天童子,悉来围绕,竞言我无夫主,我今年少、邀入其室,天子随入,供养奉给以相戏乐。其为淫欲,据言那伽、迦楼罗、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皆男女二根相接触,不流精液,但出风气,即便畅适。时分天,男女相抱,欲情即畅。知足天,男女相执手成欲。化乐天,相笑语成欲。他化天,相视即成欲。其为生育,则言女不怀胎,亦不生产;儿女之生,或于膝上,或于眠处,先见华兆,过数日已,欻然化生,即为其天父母所生。儿女初生,即如数岁小儿;得饮食已,即便长成,赴天女处以相娱乐。至色界天,无男女故,即无淫欲生育之事;禅定为乐,亦无游戏饮食之事。二禅天上,并无语言;无色界天,更可知矣。苦生、化生,但受诸苦,无淫欲等。饿生、旁生,有淫欲等;或有家庭职团──若蜂蚁等──,或无家庭职团。此为各类有情自类相处之状。互相相处,人与旁生,或相残害,或相资助;人与饿生、神生,亦间有所交涉。饿生、苦生,同为琰摩王管。忉利天以下诸生类,同为能天主之所管;四大天王,为其管领下界之四总督,各有九十九子,得为天王之代理人,分统八部神众,翼护下界。时分天以上,则与下殊少关系。然他化天与梵众天之间,有魔罗天──魔罗此云扰害──王名波旬,统其眷属,时为扰害。大梵天王,统辖诸天神等化以善法。故人世诸一神宗教,其崇奉者,大抵属忉利天之能天主,或大梵天王耳。佛为人天之师,人、天、魔、梵,乃皆归仰。

  十七 有情之语言文字

  语言为有情心意交通之工具,以声为体。但声刹那生灭,只能闻及一时一处,传远持久,犹有待于文字;更加书、画、报纸、邮电,为用乃宏。人之言语文字学,及书、画、报纸、邮电学等,学有专门,兹不详述。大抵语言为先,文字随起。据传一小世界语言文字,皆发源大梵天,梵天及六欲天、阿素洛等,皆同大梵语文;此下各得若干,成为支流。此地球人,以印度之梵文为最。或有民族文语繁衍;或有民族仅有语言,加以简单符记──若结绳等,今广西土番犹沿用──,则与旁生不远。鸟等旁生,声音巧妙,语言发达,应不下人。亦有旁生无舌根等,无声音故亦无语言。饿生、苦生,大抵皆能发声,成语或不成语;而饿生亦多能有文字者,若琰摩王及眷属等。语言文字,与知识思想相依托,名相分别不相离故。知识思想,有时亦曰名言。故语言文字,曰显义名言;知识思想,亦曰显境名言。三界皆以名言假立,亦谓皆以名相分别之所显现,亦谓皆唯识现。故近人说语言为口头显了语,思想为胸中潜隐语,非无少义可资发明。亦说语言文字;以识为体。如此、则有情类各有知识思想,亦各有语言文字矣。虽复繁简悬隔,得一切语言文字总持者,则能感通教化之也。佛能遍化诸有情类,其义如是。

  十八 有情类之教育

  教化之能发育有情之身者小,而教化之能发育有情之心者殊大。心增胜故,身器随之增胜。有情类之能扩充自觉心而进化者,其枢机实操乎教育。教育虽亦为有情类相处之一事业,然先此仅言及男女、经济、政治之关系者,以家庭、职团、国群犹不过维持生存之道,而教育实为有情类进化之所依赖,须于最后专言之也。前言此地球人,以勇猛记忆能造诸业,勇猛记忆能修净行,勇猛记忆佛出其处之三事,胜他星球人及诸神天者,贯以勇猛记忆,皆言其教育力之殊胜耳。何以言之?诸有情类,虽皆有心识可互相感通仿效,然亦必因有诸困难时相环绕,而又有自由活动自觉努力之余地,得凭借以解除之者,乃能发生勇猛记忆。由勇猛记忆,乃能有殊胜教育之业。由此以观,诸苦生类,长时受诸剧苦,殆无何自由活动自觉努力之余地,故不能有勇猛记忆教育之事。诸饿生类,饥苦驱迫,逐食而趋,亦鲜能自由努力而为教育之事者。

  诸旁生类,心识昏昧,虽稍能模仿而以声容相示导,以言由自觉努力而教育,固非其所能也。拘卢人及二禅以上诸天,纯受前业所酬之胜果而无丝毫之困难,故不复能发生勇猛记忆而为教育。大梵天以下诸天神,及余二星球人,固亦皆有言语文字,展转相为教化,然亦以殊少费力解决之困难,耽于逸乐,不能有勇猛记忆之教育。此地球人,时有困难须待解决,而又有自由活动自觉努力之余地,故能发生勇猛记忆而为教育之事。此地球人,具摩菟沙八义:一者、聪明,二、业果胜,三、意微细,四、能正觉,五者、智慧增上,六者、能别虚实,七者、圣智正器,八、聪明业所生。故天人师之全宇宙大教育者释迦牟尼等出兴于此。古贤谓能整心虑而趋菩提者,唯此地球人类为能,亦因其能办殊胜之教育,感佛陀等大教育者来为教化而已。故通论有情类,不能受增上教育之障碍,则有八难:一、苦生难,二、饿生难,三、旁生难,四、拘卢难,五、长寿耽乐天难,六、聋盲哑癫人难,七、迷执强辩人难,八、边地无化人难。前五难指地球人类以外诸有情类,后三难则指地球人类言。聋、盲、哑、癫,乃地球人类之身根不完备者,故难受施教育。其次、则迷执于偏见局量,而犹自作聪明好强辩者,此亦狂愚之类,故难受施教育。又其次、则生在边塞无文化之野蛮中者,暂时亦难受施教育。除此三者,则地球人类,固大都能勇猛记忆而受施教育者也。地球人类,以有此受施教育之本能,人与人相处,乃发展为殊胜之教育。失此教育,则失其地球人类之特殊资格;近无以全人格,远无以证菩提,故关系之重要,非他事之可比伦也。地球人类之教育,初甚茫昧也。同类身心,其官能之接于物者,大抵相似,意而识之,亦不相远,故本有容易相感通模仿之性──众同分性──。其于男女之须交合,母子之须哺养,生活之须扶助,老病之须依赖,又随时有表示己意于他人之必要。一方表示,一方须接受了解其表示,由表示及接受了解其表示之双方练习,勇猛记忆乃起。初以面容、手势及简单声音相表示,继之乃有言语。然记忆之犹极艰难,乃为结绳及简单符画等以助记忆,寖假遂演生为文字。图画、刻铸、印刷,次第兴起。讲学立说,图书大备,于是教育遂为地球人类之特能矣。有人文史以来之教育,性质大别为三类:一曰、天神教育: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者,间有一二亶聪明、作元后而开物成务者,莫知其所以然,归之神秘不可思议之天,为最高之起源,于是演生天神教育,作之师者,托天神而施教;作之君者,托天神而行政。其目的,则尽可知之人道,而归不可知之天道是也。凡古近东西之宗教帝王教育,大抵然也。其弊也愚痴!二曰生物教育──或动物教育── : 谓人生之教育,由生物动物之适应性,遗传性,模仿性等积习演成。其目的 , 则竞争生存,奋求富强是也。此种教育性质,虽自有人文史以来即已萌芽,而至近代,始盛行为民族国家之教育也。其弊也贪狠!三曰、人群教育──或人伦教育──。稍知教育乃为人之特能,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在此。下闲群动,节而不扰;上舍天神,存而不论。以缮吾人之性,而善吾人之生。其目的,则治理人群,安分乐生是也。此种教育性质,虽亦有人文史以来即已萌芽,而从古只有少数之真儒大哲行之。其弊也憍狭!虽然,今而后,地球人类能了解人群教育而施行否,尚为地球人类向上向下之关头也。综合此三者而导之向上,则更有宇宙大教育者佛陀之教育──佛化教育。佛陀教育,以人群教育为起点,此于其应化为地球人类可知之也。故当先撤废天神教育,而董摄生物教育,以之完成人群教育。由是演进而以人群教育态度,施之地球动物,各安其分而乐其生,相进于善;更演进而以人群教育态度,施之天神等,乃能共趋无上菩提之道 。 故唯佛陀教育,能奄有前三者之长而无其弊,且提奖而进化之也 。 佛陀为宇宙之大教育者,曰天人师,如是如是!

  第二节 所知器界

  一 所知器界概论

  器界与根身、一切种,同为一切种识不可知相;彼深细故,此广远故。然诸识及根身、种子,皆属有情世间;而本质器界尘,与五色根识托以变缘之现象五尘,及法处所摄色一分,则为器界。世间器之染净,随有情而染净,故曰有情心净,则国土净。据实言之,有情各住一器世间,依各自之一切种识各变为本质尘,依各自之六根识及本质尘各现为六尘境界。各自见闻觉知,依持受用于各自之器世间内,譬如梦心之游梦境,不出自心梦境之外。然觉梦境有一不同之事,则梦境唯是自心之所现,而觉境则有他有情心为增上──梦境间亦有之,然不若觉境之必有──;众同分──同类之性──业果相似故,异熟根身、器识亦相似故。异时异处,且相资变;同处同时,更相资用。于是诸有情类误认同类有情更相资变资用之器界,为离有情心而独立存在之物。欲测知其物之生起变化及现存者究竟何若,遂有天体、天文、地质、地理诸学。然实刹那生灭,随有情识恒时转变,真现量实相中,超名言种类分别故,无可测量宣说。随“俗情世间”、“学者世间”等,虽有可说,然由各时各处各有情类所知不同,其相无定,随识迁变,如幻如化。唯在一期一域之内,依一有情类相似识中相似之器界,可为假设之言。故首应知古近天文等学,皆为假设之言,乃可择其于事理较符合者以为说。虽详言切近人间之所知器界,亦不执为唯此非余,执诸器界决定如此。以有情类心识力殊异故,所变、所依、所知、所资用之器界亦成多样多式:或随有情身而有无──若四禅天,或先后有情而有无──三禅天以至人间等,或极寒中而有有情生活──若八寒之苦器,或极炎中而有有情生活──若八热之苦器,或身器多随心力而变化──若天生、神…

《真现实论宗依论(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