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真現實論宗體論▪P3

  ..續本文上一頁,皆依此刹那起滅之心、色諸法而建立。故色、心諸法實爲業果諸相之素質;離此色、心諸法不能有業果諸法故。由此、業果生死法只是色、心起滅法上之假相,而色、心起滅法即是業果生死法下之實事。故實在的現變實事,唯此刹那起滅的色、心諸法。亦唯此心、色諸法是依各別之因托關系之緣而生起的因緣生法;離此心、色諸法,決定無有因緣生法,亦無所謂現變實事。依此、可推證業果的生死,易的宇宙,辨證法的世界,皆不過此色、心諸法所現起之假相而已。假相非一:甲、分位假相:凡于因緣生的色、心等上而不能離開的,則名分位假相,如空間、時間、一多、生滅等。

  乙、相續假相:如人身的數十年、或地球的幾千萬年,既唯是刹那生滅的色、心諸法,何以現有幾十年或數千萬年的身、器耶?可以答曰:依刹那生滅的色、心,在一期間以相似動向相續而不斷所幻現。如旋火輪,火雖一點,因旋動甚速而現爲輪相;又如電影,本爲各別影片,因連結不斷而速轉,故現爲活動之影像。人物等一期生死相續相,亦複如是。

  丙、和合假相:直接能知所知的諸法,如眼識知色等,只是此刹那生滅的心、色諸法。叁界的有情衆生、無情世界──所謂宇宙萬有,或大或小,或劣或勝,無有是某一色或某一心之單位法者,以有情爲心、色和合假相,器物爲衆色和合假相故。即由如是各各和合聚的假相,成爲種種天地人物,無量無數個體不同。然實際不過是刹那生滅的色、心諸法之和合假相也。此和合假相,比如團體,團體依份子組成,和合假相亦然。

  丁、對待假相:對待義廣,凡可以分彼此、別是非者,皆曰對待;故諸名相皆是對待假相:如于是此非彼等相上立種種名,一面表其是此,另一面即遮其非彼。如色之一名表于色,同時即遮非非色也。複次、從對待上,可于反面推立另一相,如對有以立無,對生滅的有爲以立非生滅的無爲,乃至對對待以立絕對、絕待。若離現變實事,則無可立。

  戊、妄執假相:于現變的實事上實無所有,但依分別對待上所推立之名相,妄執爲實有。例如執有創造主宰萬物之“神”;或五蘊生滅法以外之“我”等,但是妄執上的假立相耳。

  己、假說假相:明知其爲無而假說之,如說龜毛、兔角、石女兒等;又如諸佛菩薩順有情故,假說我相、法相。如是假說假相,與妄執假相是恰相反的。以彼妄執實有,此則了知唯假說故。

  將上所說種種假相明了,即顯唯刹那起滅的色、心是現變實事;亦唯依此實事而現起爲種種假相。彼諸假相不離此刹那起滅的色、心,故實無不是刹那起滅之事者。六 現行種子的熏持在前所說從辨證法的世界到色、心的刹那起滅,此皆謂之現行。現行即現起流行義,亦即現變實事。並曾辨別色、心諸法爲實事,其他一切爲假相。而現行或刹那起滅如色、心等,或一期生死如有情身等,其起滅生死皆不必連續。如眼等五識隨緣始現,第六意識亦缺緣不起,成唯識論雲:“五識隨緣起,或俱或不俱;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等。然現行雖不起,經時甚久,其後如再生起,每帶前曾經現行之影響。如曾起之識,能多少年後由憶念而重生。由此可知不現行時,亦潛藏保持其所遺習氣,可爲後時生起之因,此即名爲種子。如植物之豆、麥,一年一生,春生秋收。在冬季遺留豆、麥等種子,保持其各別發生之功能,俟至明春再爲發生。又如動物于其子子孫孫有所遺傳,亦由種子功能。如一雞卵,生雞功能藏于卵中,未遇緣生雞時,破卵覓雞則不可得。故知色、心諸法各各有生起之功能潛藏保持之種子。前就色、心法言現行有假實,故此種子亦有假實;即色、心法種爲實種,而動、植種爲假種。雖有假實,而種子一名乃依植物等種子比喻而立。以色、心等種子,但由各別生起其現行之功能名爲種子;不同豆、麥等顯然各有其豆子、麥子爲種。複次、“現行種子的熏持”者,熏謂熏習,持謂持藏。動、植物等假法,在現行時亦成熏習;由所熏習遺留保持成爲種姓,能生起同類法。然此現行同時亦攝持其種習,即是熏習攝持之義。如生物學家說:人類禀性特質,可由其父母遺傳于其子孫,如形貌、言音、病態、習性等。所遺傳,于每一次現行後,再現行時可生轉變。如雞卵因雞配合或飼養不同,即使所生雞成變種;又如植物之花木等,由人工等使原有之形質發生變異。由此義故,現行于種子能熏生、熏變。其熏生者,由現行生起向來所無之新種等;其熏變者,以現行熏習變劣變優等。

  一切法之生滅變化,既因熏習成爲種姓,傳流保持;故現行之一草一木,一鳥一獸,皆其來無始,其往無終,而各有其深長之曆史。若無現行種子熏變持續之關系者,則于過去無前因而將來亦無後果,如是則無曆史可言。從上述意義去觀察事事物物,則一一事物皆不是簡單的生存滅亡,而各有其因果果因、重重無盡的條理。複次、刹那生滅的色、心諸實事,其現起是一刹那而生,其滅去亦一刹那而滅。即于刹那生滅相上,色法有長期相續如地球等者,亦有一起即滅若閃電者;心法亦或一刹那生滅即不續,或多刹那生滅相續。然色、心每一刹那現行,各由其過去種子爲因,故有其深長之來源;複熏成種性以持遺于後後所續生之自類,故每刹那皆前無始而後無終。

  如是色、心諸法熏習成種,不壞不失,乃由何法以爲之保持耶?則其保持者必爲一現行法,如豆等種姓,其保持者爲一粒豆子。然此保持之現行法,又必爲同時同處而能受熏習之法。此能受熏持種之現行法,古論師中傳有兩說:一說:心、色諸法,能互相熏習以成種。謂心法不現行時,由現行色法持心法種相續不斷;後心法可繼起現行。如生無想天五百劫無心,因有色身持其心種,後從彼殁,心還生起。若色不現行時,由現行心持色種。如生無色天八萬大劫無色法,然有心法現行不斷以持色種,後從彼殁生下地時,色還繼前而得生起。此爲經量部義,瑜伽論亦約攝其說。

  二說:唯阿賴耶始能受色、心諸法熏習而保持其種子。其說極精密,如種子須具六義,能熏、所熏亦須各具四義。由種生現,由現熏種,亦由他法現行增上;由種生種,則唯自種生滅相續。廣如成立唯識諸論。

  此從色心現種熏持說到受熏持種唯阿賴耶識義,遂達成立唯識論之深處。然前說唯刹那生滅諸色、心法是因緣生實事,余爲假相,已有唯識論之傾向。蓋色、心諸法或說爲五蘊,亦或說爲十二處、十八界;有言蘊實處、界是假,有言蘊、處假界是實,亦有言處實而蘊、界假者。就蘊言實,無情色蘊,有情五蘊,則情無情之業果即爲實,可近于唯物論或二元論。言處實者,謂蘊爲多法積聚之假名,六根、六境乃生長心、心所之依處,從根境交互關系上生心心所,體不自立,且意根即總攝一切心法,亦近于唯物論或二元論。言十八界爲實,謂六識依六根緣六境,而根境不越能所知之識量。六境、六識皆依現量知有,六根依發六識比量知有,從能所知析爲十八界單純事──除法界尚包含多法──,唯此是實因緣所生;皆不離能所知故,即已成立唯識論矣。

  七 非斷非常的恒轉有部于十八界等法認爲叁世恒有,故不須種子,亦不明唯識。若叁世恒有者,過去應非過去、未來應非未來,恒同現在而無叁世之別。無叁世別則無生滅亦無因果,故唯現在有且刹那滅,乃得成叁世相續假也。

  經部無過未而唯現刹那五蘊爲實,故立種子不認唯識。若五蘊爲實者,則色蘊聚五蘊聚之物我皆實,雖至極微不除個體;析歸空盡又落滅無。故唯根、境、識是因緣生,乃得成五蘊和合假也。

  若認唯現刹那識及所依所緣根境爲因緣生實事,所識根、境不離能識,則必立種子且明唯識矣。

  辨唯刹那起滅色心爲因緣所生法,則諸色心各有因種,亦唯色心必由種生,能熏生種固爲色、心,受熏持種猶在色、心。但諸色、心現行,或體間斷──前六諸色──,或性轉易──第七──,非阿賴耶莫可受持,遂進明一切皆依阿賴耶識爲本矣。如成唯識論說:

  “阿賴耶識爲斷爲常?非斷非常,以恒轉故。恒、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爲轉識熏成種故。恒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暴流,因果法爾。如暴流水非斷非常,相續常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又如暴流雖遇風擊起諸波浪而流不斷;此識亦爾,雖遇境緣起眼等識而恒相續。又如暴流漂水上下魚草等物隨流不舍;此識亦爾,與內習氣、外觸等法恒相隨轉。如是法喻,意顯此識無始因果非斷常義。謂此識性,無始時來刹那刹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緣起義,故說此識恒轉如流”。

  “因果等言皆假施設: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觀現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對說現果。假謂現變如彼相現,如是因果理趣顯然,遠離二邊契會中道”。

  此待辨者,所受熏持內習氣種,除色、心法各別生種。其六、七相應我執種,能現似“人我、法我”相。其前六相應業力種,能招總報、別報業果。所雲漂溺有情令不出離,亦唯似我業報而已。此識既爲界、趣、生本,亦即業報正體,色、心彙流業果,業果噴湧色、心,至此、業果、色心遂得貫通。彼辨證法的世界與易的宇宙,深觀之實即此非斷非常的恒轉瀑流也。

  八 有爲法的自然滅所謂有爲法者,顯揚論雲:“無常性者,有爲法與叁有爲相共相應故,名爲有爲。言叁相者:一、生相,二、滅相,叁、住異相”。凡與此叁相相應之有爲法,皆以無常爲自性也。故成唯識論雲:“有爲無常,一向記故”。亦明一切有爲法皆是無常,而無例外是常的有爲法。

  然前說色、心諸有爲行之刹那起滅,所明刹那滅之無常性,則非世人所可現見證知者。以世人所可見聞者,爲老死…

《真現實論宗體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