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建設現代中國的文化
太虛
一 中國曆史文化的追溯
二 中國固有之社會組織
叁 現代的世界鳥瞰
四 落伍中的中國現狀
五 從固有道德以建設現代中國文化
六 從改進教育以建設現代中國文化
七 從改進政製以建設現代中國文化
文化是人類改造所依所資的自然物,以適應人生需要的方式和工具,乃豎窮語文所權、橫遍舟車所達的一切人類努力交織以成。然因受時間、空間的限製,故一時代有一時代的特征,一方國有一方國的特征。但雲現代,則時間限于現代,而空間卻通于中外;但雲中國,則空間限于中國,而時間卻通于過未。今曰現代中國,則于現代是以中國爲本位而內攝民族,外攬國際;則于中國是以現代爲本位而檢討過去,創造將來。就中國即可有叁個方面:一、中國個別的地理與物質環境,二、中國個別的民族性格,叁、中國個別的曆史文化的社會組織。一二兩項讓之地質學、生物學等專家。茲先就第叁項一論究之。
一 中國曆史文化的追溯
有四五千年曆史的中國。自伏羲畫八卦、神農播百谷、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以來、曆堯、舜、禹、湯、文、武,至老子、提舉其精要爲道德經,遂成黃老的道家文化。自契敷五教,周公製禮,至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而刪訂六經,遂成周孔的儒家文化。繼是而有墨、名、法諸家,則皆不過此二家的旁流。道家乃帝王的文化,所謂君人南面之術,雖務光、許由盡多隱世,而以能作帝王爲行其道;儒家乃士大夫文化,所謂致君澤民之術,雖孟轲、荀卿功在授徒,而以能作卿相爲行其道。唯至漢世,由升之在朝的儒家而張爲儒教,孝弟力田以取士,孝廉方正以舉鄉,儒之教化乃漸及民俗,浸習成風。同時、由降之在野的道家而潛成道教,乃綱羅積古以來醫的丹藥、巫的符箓等神仙天鬼的修煉崇拜,上誘時君,下攝愚氓,藉以自存或乘機興寇遷政。西漢後、除外族侵入外,大抵治平之世,儒教當權;而由治入亂、由亂致治,則皆出于道教。迨東漢佛教初入,經魏、晉入南北朝,民族混雜,戰禍時作,佛教乃成爲真正之民衆文化。蓋不參糅任何政爭治權,而惟憑民間自由信仰之所樂從也。曆六朝入隋、唐統一,所謂道教固十六七托佛仿造;其間君相雖用儒教爲治具,其濡涵德性、順應民心的精神,固已潛移于佛教。趙宋以後,中國整個之民族,皆爲道、儒、佛叁要素之所滲透;于此叁教混合的庸衆心理上,由少數特殊份子,各張其或儒、或佛、或道的門戶。讀儒書的所謂讀書人,往往憑其所讀的死書,及所友的讀書士大夫,惟認儒教爲中國文化正宗,斥黃老爲異端,屏佛教爲外來,乃由未嘗一著眼于活的民俗風習之所誤也。故由時代以言之,四千年來有道教的文化,二千五百年來有儒教的文化,一千八百年來有佛教的文化,皆中國固有的文化也。由性質以言之,以帝王文化爲本位下而及卿士民庶的道教,以卿士文化爲本位而上佐君治下輔民德的儒教,以民庶文化爲本位而上及士夫帝王的佛教,皆是中國固有的文化也。非道教莫溯中國文化之源,非儒教莫握中國文化之樞,非佛教莫廣中國文化之用。居今日若仍持昔時儒士之狹見,則適以斫喪中國文化的生命,弱損中國民族的元氣。故于檢討過去的中國文化,首應于此叁致其意。
何況藏、蒙、滿民族文化惟是佛教文化,若排佛教而外之,即無異抛除藏、蒙、滿民族,而道教神秘亦多有可溯源苖族文化者。除上道儒佛叁要素而外,次要者爲回教,于西北諸省民俗風習,關系頗深;但其散居內地者,則大抵與漢族同化,已無深嚴區別。他若祆教──波斯祀火教──、猶太教──挑筋教──、摩尼教及景教、可裏溫教、耶稣會等耶教別派,雖亦曾傳來唐、元、明各代,今皆已湮滅無存,只可供史料之考查耳。而隨歐、美近代勢力傳入吾國之耶稣舊教、新教,則當歸入橫的現代國際關系中,而非中國固有之曆史文化矣。
二 中國固有之社會組織
近人論社會製度之演變,每根據馬克思之學說,指中國爲由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過渡階段。其實、中國數千年來之社會,乃以家族爲中心之一種特殊組織。
先有許多“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家族,套上一層中家族;而由許多處鄉爲紳士、出任爲官長之中家族上,再套上一個大家族。上層的大家族,即皇室、亦即國家。國家即“皇家”的家,以中層的家族爲臣佐;中層的家族即公卿大夫士,亦即所謂“世家”,以下層的小家族爲家仆佃役;下層的小家族,即所謂尋常百姓家。國家既即皇家,故必曾膺一命以上而受過皇族祿位的,乃有“國家興亡”之責;若尋常小百姓,固無國家的責任。直到屢亡于異族後的顧亭林,始逼出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話;而明、清兩朝下的黨會,乃稍有民族精神。在此家族層套的社會中,內無獨立的個人,外無合組的團體與國民,所以只有父的子,子的父,夫的婦,婦的夫,兄的弟,弟的兄。朋友爲兄弟的引伸,亦即上層與上層,中層與中層,下層與下層,各家族相協的關系;君臣爲父子的引伸,亦即上層與中層,中層與下層,各家族套屬的關系。又此五倫的倫理,尤以中層事上層爲完備。上層無平等的朋友倫理,而下層缺嚴正的君臣倫理。故五倫的倫理道德,亦以卿士本位文化的儒家爲最重視。此種家族層套,一方易分散大群的合組,一方又易牽製個人的特動,故無敵國異族的外來災患,則每能長久相安。由此、曆代帝王無不獎導扶掖之。佛教的僧伽,本爲平等個人和合群衆的集團,到中國亦分化成中層家族的大寺院,與下層家族的小庵堂。只有家族的派傳,無複和合的清衆,此可見家族化的普及與深入。其弊則“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它人瓦上霜”,十分之八九的下層家族,只有且只能各存身家的顧念;對于村裏鄉邑的公共利害,亦複漠不相關,更何能有國的觀念,但以爲此唯紳士、官府、皇帝的事而已。由此、若遇敵國異族的外患來襲,亦只仗帝王、官紳的抗禦,而往往易被摧破侵入。斯所以中國常爲異族所淩占,而近數十年來屢敗于環逼的列強也。然又以層套家族中的中上家族,有深酣的安樂可耽,故悍粗的他族一嘗及溫厚的甜夢,即易馴服柔化。但今世強敏英銳的諸國,非複昔諸異族堪比,設不因勢利導,化家族爲國族,則將無立國保民的可能性。故孫中山先生欲令家族化成國族,實爲中國複興的要著,惜尚無化家族成國族的方法耳!
叁 現代的世界鳥瞰
備有現代的特征,夠得上稱爲現代的民族國家,自然是科學發達後、工業革命後的個人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國家。但個人資本主義國家已漸趨崩潰,而集産的或共産的社會主義國家或世界,猶未有建設成功把握。以反個人主義,反一元主權主義,新個人主義的叁個思潮,尚在洶湧澎湃的爭流中也。個人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其正面即爲掠侵的帝國主義,而反面則爲弱小民族反抗的民族自決;社會主義中馬克斯派所造成的,其正面即爲無産專政的共産主義,其反面則爲資産階級反抗的法西斯蒂。由此卷起民族與階級的抗鬥,使世界人類陷入戰爭漩渦。其弊同在一元主權的謬執未能破除。一元主權本爲君主、神權的遺毒,個人資本主義則將“一元主權”移轉到議會萬能,共産主義則將“一元主權”移轉到無産專政,皆極度的剝奪他共權利而發達自私權利,故不免其他的民族和階級起與抗爭。而反抗的民族和階級,既爲自立和自衛,亦勢不能不托一元主權以集中力量,敵視他民族、他階級而爭取自私權利。若能糞除一元主權觀念,從相對的新個人主義而到于相對的新家族、新社會、新民族、新國家,一切皆爲多元的、相對的、相資互成的存在,若中國以叁民主義爲過渡而祈達的大同之世,庶其可爲度脫現代戰禍的救星。
五來欣造所作西洋文化的窮途與東方的救援,嘗謂西洋文明的功利主義,在十八世紀造成了君主自利的專製:而德國之菲特立克大王,則以儒家“君主爲人民而始有”的君主義務主義的覺酲,從廢止貴族特權避免革命的和平中建成近代國家。然至二十世紀西洋文明的功利主義,又造成了階級鬥爭,而慕沙裏尼以羅馬精神的複活救治了意大利,從之而德國的希脫拉,英國的麥唐納,美國的羅斯福,皆以之挽救了階級鬥爭的革命。然利用多數特權的議會政治和共産主義,誠爲造成階級鬥爭的因素,而法西斯蒂精神雖抑止了階級鬥爭,或將引起更深廣的民族戰爭,故猶不足醫好現代世界危症。必得東方文化的“天下爲公”大同主義,始能澈底救治。但擴張慕沙裏尼的法西斯主義,與羅斯福的善鄰主義,導城威爾斯與斯太林會談記中所謂“大船是全人類,不是階級”的世界人類主義,則漸漸可渡入東方文化的大同之世了。
四 落伍中的中國現狀(注一)
中國人向來自成爲一天地,中國之外,則胥爲蠻、夷、戎、狄。雖由佛教嘗認印度爲大國,然除佛教外既鮮他種之政治、經濟等關系,亦夷之狄之而置于不見不聞耳。明季以來,幹、嘉之前,曾有布教經商之歐、美人來往,其等之蠻戎也猶昔。故中國之加入現代世界中,成爲與今歐、美、亞各國國際來往之一國,蓋始于清道光十六年之鴉片戰爭。在鴉片戰爭前,中國人對外國人,則輕之笑之而已。鴉片戰爭之後,忌之排之之心漸熾,積數十年爲拳匪之亂。然鴉片戰爭之後,同時亦即有羨之效之之心。其羨之效之者,初則在乎槍炮、兵艦,以爲強國之道唯在乎此耳;其結果、則中日戰爭之失敗。由是、其羨之效之者,更進一步而及軍、政、法律、農、工、商業,庚子之後,既舍中國本有政教重心,將謂立國之道胥賴乎彼,遂進行益力;其結果、由清末之立憲,而成政柄疊更、軍閥割據之民國。民國八年,新文化之運動思潮起,其羨之效之者,更進一步,而及學術思想之文化根本,同時更以俄國式之革命相號召,宗教、政治、經濟、權力等,皆…
《怎樣建設現代中國的文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