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學校師亦易以施教也。此期之受教育者,十之九分是處世之各個人及大同世界之各個人──此二義所謂無乎不在者,下文一一述之──,其一分則化合家庭之個人也。蓋六歲內之孩童,對于家庭、除能稱父母等名及親近父母等外,無別能爲也;然在世界,則固已爲人類中一人矣。但除養成其能受學校教育,及至進爲成人之基礎外,蓋無別鹄的能到達也。此期之施教者必用婦人,其施教育機關,循按之國習時勢,固在乎家庭;然以組織公共幼稚園爲宜。何者?家庭之業,非專在教育嬰孩,在教育嬰孩事,多荒廢妨害。幼稚園、則無異學校之專爲教育機關,且應仿同尋常之師範校而設保姆校,教育嬰孩者,必須曾卒業保姆校而爲一種專門術業,始臻完善。但未至乎大同之世,此奢願殆難償耳!則父母于教育子女爲成之人責,不得逭也。
蒙校、最重者國文:此爲教學總依,地理、曆史、修身,皆消納國文中,不用別編教科書。其前半期,已漸富單散聞憶力,故亦但令多聞名物而憶持,不須組織文義;通用之數千字,皆使認識形聲及其本義,且習書之。至後半期乃教之綴合文義,誘開其綜合之思憶推想力,至卒業則能爲一百字內文章,亦可用文達意也。屬此者、則有教讀誦、教解說、教書字、教作文之四項。殊文、則但于字母及習用爲符號等字,能識、能作、能讀便足。次重者、珠算、心算:要能用加、減、乘、除,以衡量綜錯之中數者便可。字算令粗識算術各種名詞,得進受小學而已,不求能用也。書之與數,乃求學辦事之公器,亦識物思理之大原。佐之者:一、爲圖像,眼前無實物可舉者用之;二、爲器物,直舉日用習見等物──動物植物衣食等物──,示其名而令辨其數。此二物也。叁、爲工作,令習作灑掃、禮問,及諸輕快娛樂等手工器物,俾知良楛巧拙。此一事也。凡是皆智育也。積極之德育條件,略舉爲四:一、和助相愛,二、勤勞自奮,叁、尊重相敬,四、忠悫自誠。習成此四善德,消極諸惡德自離;推而廣之,善德盡乎是,而權輿于小學,然須在教師平常之言行身教之。道德之中心,則各個之個人及家庭之個人是也。佐之者、則文史中所贊美之人事,及稱頌善德之譜爲音樂歌唱者。而樂歌之功爲钜,以其感入童心者深也。消極之罰,則當養成其以恥辱爲大苦而恥之,及靳其所樂所愛耳。然逢暴犷兒童,應亦得用適宜之體罰。體育:當全用特梭利之修治繕練術,務條暢之令自增長。注重衣食起居;令自愛精潔,自爲浣濯,于各種工作──作字、作畫、珠算等,亦習練手指者──、各種遊戲之中,寓整齊嚴肅之法。必有益于兒童生機之全體自爲發育,慎勿用近軍式之體操,揠苗助長也!此期兒童,唯樂歌、最富美感,圖畫、則依標本填寫,粗具形像,尚無美觀,然于其日常所作所學,皆當利用其好美之情,誘導練習之。而自然界物尤宜處處引起其美感,不獨對于作字等而已。此期教育之鹄的,固在預備其能進受必要教育,然巳養成其各個個人之五六,家庭個人之叁四,社會個人之二叁,國家個人之一二。設甚不幸而不能進入小學,亦可以勉強自生活矣。此期之教育機關,宜男女生合校,略似一公共家庭。施教育者,則亦任曾受師範教育之婦人。
小學何以有普通專門之分?嘗觀主張國民教育、實用教育者,與主張人才教育、文美教育者,無術調和而兩得。夫欲造成多才多藝之學者,其小學亦僅爲進入中學以上學校之預備耳;則效乎實用之能力,固可期之中學以上,而所養成者,亦將有改進家庭社會國家之能力。而僅欲造成其國民資格實用能力者,將以小學爲教育之終期,則可不爲其學成後之個人能生活適存乎現狀之家庭社會國家者地乎!今分之,則普通者爲進入中學之預備,而國民資格亦已在其中,實用則不妨暫置緩圖。專門之小學教育,則唯在令卒業後即得致之實用。俾處夫社會家庭間,于己具有自立之能力,于群能爲適宜之應付,亦豈泛然易成?必令專習一業,則自立之能力成,而自能應付乎群耳。能應付乎群,國民資格固自在其中,且各隨其專門所習,亦不礙進受乎尋常以上之教育,審其所處境遇及所生資性而分之──此期兒童,當猶未能自審擇其所宜,則審之者當在乎父母師長,若進中學,亦可任學者之自審從矣──,由是而兩得。循此標准而施小學教育,則所宜者不須繁述矣。然所異者多分在乎智育,而有關乎實用之殊文殊語,亦當知其大概。其次,則普通校富美學──文詞、書法、圖畫、音樂皆是──,而專門校則甚貧乏。惟德育則略同,應以各個國家家庭社會之個人道德爲中心。女校特注重家庭教育,海陸軍校特注重國家道德而已。體育、則男普通校及專門之農工商校,兼取軍式訓練,使成人後能自爲組合保衛地方,及能盡國家服兵義務;海陸軍小校,則全取此時期兒童所能爲之實際軍事訓練。夫農工商校,固以致生活之實用,而服兵固無待乎專校;然欲造成海陸軍將領,則固當築其基礎于專門小校,但此最應慎擇其資質所宜者也。此期之教育,庶乎完成其能自立自治,而得自由之各個人矣,否則亦得其七八矣;而家庭與社會之個人,已成其半或成其過半,特成人後亦鮮能運用而增進家庭社會之共業耳;于國家之個人亦成其半,成人後已能盡國家普通之義務矣。此期已分男女校,女校教育女師任之,男校教育男師任之──中學以上亦然。然女生受教育期,或終于中學,或終于大學而已,其長成較早,二十歲上,鮮有不爲妻爲母者──。
中學以上,智育、德育並重。其次、則爲美育。又其次、則爲體育──海陸軍校不在此例──。其體育在講究習練小己大群各種衛生術,以健康其身體,煥發其精神而已。除海陸軍校外,唯當習練柔術、拳術、劍術耳;而農工校等,實地習練工作,亦有益乎體育者。更有兼智、德、體、美育而一之者,則修習佛學之禅定及各種儀身古禮之可取者是也。然中學于軍式體操,每星期亦不妨舉行一次。中學之道德中心,當依小學,于社會下更加入世界之個人道德,亦以普通者爲進入大學之預備;然即不進入大學,而此程度內之成效,亦自著也。 其各種專門學校, 皆應隨時地風俗之宜而設之,雖一一皆可進入大學,要以此程度內、學者即能致乎實用爲期──例如中學程之師範卒業生,即得爲蒙小校教師,然非不能進受大學程之師範教育──。其所學于成人後,不獨能自謀生活,亦能運用而增進家庭社會之共業,故已養成家庭個人之七八,社會個人之六七,國家個人之五六,世界個人之二叁,而各個人之自治已得完備。
大學以上,于國家當受學位;握其樞者,則在國立之分科學校。而大學之道德中心,應取化合國家、社會、世界、家庭之個人道德。各個人之自治,則先已完成矣。
此期學成,則得完全家庭之個人,而社會個人得其八九,國家個人得其七八。太學則以化合世界、國家、社會之個人道德爲中心,而通程教育上之能事畢乎是。究之、則至此方全成處世之各個人耳。故大同世界,必將人人受此充量教育。更作一分科大學之學科表以說明之:
┌名 學
┌理學┤數 學 ┌教育學(即師範學)
│ │質 學 │法理學(各種關乎政治者及倫理學皆屬之)
│ └力 學 │醫 學(催眠術當可屬此)
│ ┌─┤農 學
│事學────┘ │工 學
│ └商 學 ┌希臘哲學
│ ┌心 學 ┌哲學┤
│ │生 學 │ └歐羅巴哲學
│實學┤物 學 │
│ │地 學 │ ┌孔子學
學科┤ └天 學 ┌字書學┌─┤子學┤
│ │詞章學│ │ └老子學
│文學──────┤疏證學│ │ ┌大乘學
│ └曆史學│ │ ┌內學┤
│ ┌音樂學 │ │ │ └小乘學
│美學┤圖畫學 │ └佛學┤ ┌吠檀陀等六派是也其余神┐
│ │詩歌學 │ └外學┤ ├
│ └雜藝學 │ └教瑣瑣天愛之說無足研究┘
│ │
└宗學──────────┘
六 教育之學科
名數質力之學,其實唯在心物;推究之極,則所立者離乎實,而僅存名理焉耳。然學術皆由之而緣起,所謂萬物出乎無有者也。教育等六,則皆人群相教相養、互助互愛而得以生存之事業也;生活幸福所營求者,蓋不外乎此,實、即心物,前一心學,後叁物學,生學或唯物學或通心學,凡名之實有所命者盡于是。故諸有法,皆以心物爲實體,實體者、自證直覺之所可得者也;亦由因種親生自體者也。文學則唯能诠之聲名文句身聚,所诠物理事義依之,而不是所诠也;所诠依之,故呼火未嘗得水,非即所诠,故呼火未嘗燒口。不徒文字,亦攝語言,且兼世界各種文語而言。蓋文字固依語言而起,藉語言而通,然亦非止代表語言。喻以數學上術語,語言者如點,文字者如線,故文詞傳久遠,而語言不然。但此科不在求文字之彣彰華辨,貴在治理能诠之文器而能如量楷持所诠之義理也。字書學、近人多稱小學;大概言之,則字形、字音、字訓是也,謂之字及字聚,或名及名聚──此所謂字,唯取字母,華文字與名一,除華文外、皆字與名相異,綴數字母方成一名,否則、但爲聲之符號故也。又案梵文之八啭聲,亦即名類,猶歐文區爲八類也──。由字形故,亦兼書學,詞章等皆以是爲依。辭章者、綴數名以爲辭句,積多句以成篇章,謂之句及句聚,與文及文聚──文赅始終以字爲始,以章爲終,故莫非文也。又案梵文六離合釋,亦說明句法者。佛典十二部,當亦即是文體──,則講究研習文章之軌則,及其體式是也。文體盡備一切格式,凡學說、曆史、詩歌、表譜皆屬之。疏證者,或疏證字書,或疏證詞章,或疏證曆史,此大都在疏通證明論定難讀之書者,即作字典、詞典者亦屬此;故字書學等亦依之。但此專在從種種方面考訂,叁量中以聞量爲極,不取…
《教育新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