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逍遙無爲,以持保盈泰而防維毀敗──老莊注重乎此;而另一方面、則反觀前來所取作者雖有成就,猶不免無常之舍壞,所以既濟終于未濟,遂轉從厭取作、舍壞苦開一孔,以走上瑜伽的廣義科學方法之路,即由修行信心位入信成就發心初住位,走上叁無數劫修途以直趨人生之究竟。今後能致人世之安樂者,必由此皈依一一人生等叁真相,信業果報,修十善法以達到之,並由厭取作、舍壞苦,更走上瑜伽之大道,決然可知。故此進向人生究竟之初行──人乘佛法,在今世爲最要之事,亦爲予提倡佛法最致力之處。
六 人生觀的科學叁
上來第四章所明的,是人生究竟之佛乘法;第五章所明的,是人生初行之人乘佛法。孔子是人乘之至聖,即于人生初行已完成者,設非佛法亦進于天乘耳。然天乘以上有偏至,老莊等即有偏至者,不若人乘平正,可爲佛乘始基。與佛乘僅異其淺深狹廣之量,不異其質,故予最取孔之學行。向來于佛法判爲五乘:曰人乘,曰天乘,曰聲聞乘,曰獨覺乘,曰佛乘──或曰大乘、一乘、菩薩乘、最上乘。人乘之上,隔著天乘、聲聞乘、獨覺乘之叁階級,始臻佛乘,如何可由人乘直達佛乘?換言之,如何可由人即成爲佛的因位之菩薩,──菩薩、具雲菩提薩埵,菩提是佛智,薩埵是迷情。即上求佛智下化迷情者,謂之菩薩。又菩提是覺悟、而薩埵是慈悲,自己覺悟而慈悲他人者,謂之菩薩。又菩提是妙道、而薩埵是勇猛,能于無上妙道勇猛精進修習者,謂之菩薩。非是所奉偶像或神之義──,及進爲菩薩的果位之佛,而中間可不經過天與聲聞及獨覺之叁階位?此疑不除,吾此人生觀的科學即不成立,故須進爲一分析之。
梁漱溟嘗謂:“似乎記得太虛和尚在海潮音一文中,要藉著「人天乘”的一句話爲題目,替佛教擴張他的範圍到現世生活裏來。其實、這個改造是作不到的事,如果作到也必非複佛教”。我要發揮佛教原來直接佛乘的人乘法,以施行到現在人世的生活範圍裏來,可謂一語道著。然我發生此願望之動機,全不是替佛教擴張他的範圍,以此原爲佛教範圍內事,用不著我來擴張他。然以現在的人世生活已困苦危亂之極,非將佛教原來直接佛乘的人乘法,發揮到現時的人世生活裏以救濟之,終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暫圖苟安,轉增煩苦之局。複以此佛教原來直接佛乘之人乘法,實爲佛教適應人世最精要處,向來阻于印度外道及余宗教玄學或國家之禮俗,未能發揮光大,昌明于世,致人世于佛法僅少數人稍獲其益,未能普得佛法之大利益。今幸一切爲阻礙之物已皆在崩析搖離之際,而人世生活複有需此之急要,于是迫乎不獲已的大悲心,及闡揚吾所確見之真理的大智心,從事佛教原來直接佛乘之人乘法的宣傳。但六七年來,以對于此一疑點未爲詳切說明,故從予修學者亦每不能同喻斯要。至于許多惡劣宗教團體若同善社等,我是向來極排斥的,對于此一態度,世人終該已明了我。而此等粗劣的同善社等,也跟著佛教繁盛者,亦只因向來未將佛教原來直接佛乘的人乘法盡量發揮之故。于是、我更要來一作此難作的工作。
梁漱溟提出的兩大問題:一曰、其實這個改造是做不到的事,二曰、如果作到也必非複佛教。今可並爲一言辭決:則說明人乘法原是佛教直接佛乘的主要基礎,即是佛乘習所成種性的修行信心位;故並非是改造的,且發揮出來正是佛教的真面目。此因釋迦出世的本懷,見于華嚴、法華,其始原欲爲世人──凡夫──顯示一一人生等事實叁真相──若華嚴等所明;俾由修行信心──若善財童子等──進趨人生究竟之佛乘。此即是將菩薩位擴張延長于人及超人與佛之叁位:修行信心位的人生初行,是人的菩薩位,若孔、老、善財等;初無數劫位,是超人的菩薩位,若世親等;第二無數劫位以上,是“佛的菩薩”位,若普賢等。華嚴宗所主張之叁生成佛說,即是經此叁菩薩位,以第叁“佛的菩薩”位謂之成佛。由“人的菩薩”位入“超人的菩薩”位及進至“佛的菩薩”位,所經曆的皆菩薩位,故更不須經曆天與聲聞、獨覺之叁階段,而彼叁階段已消融于“超人的菩薩位”矣。故彼叁階段非由人至佛所必經的,乃由人不走遍覺的路所歧出之叁種結果耳。無如僅有少數大心凡夫若善財童子等──善財童子參一個一個善知識所學的解脫門,即是從一個一個專門科學家所學一門一門的科學,但皆以先發信解叁真相之菩提心爲本耳──,及積行大士若文殊、普賢等能領受其意。其余、大多數科學幼稚、人情寡薄、若須達多等居士;習于印度外道心行,若舍利弗、目犍連等沙門,皆如聾如盲,不能同喻。爲適應此印度的群衆心理,即人天福報及道解脫之機感,乃不得已而示說人天乘福業不動業之報,及聲聞乘獨覺乘解脫之道。人乘有二:一、由專修福業以祈求人天殊勝之果報者,此類觀佛爲神人、天人,而皈佛不異事奉梵天等神教,是科學幼稚之世人若須達多等者,可謂“天的人乘”。二、由了達一一人生等事實叁真相,歸佛法僧、信業果報、修十善行、厭“取作”、舍“壞苦”以階進佛乘者,若善財童子等,可謂“佛的人乘”。前一類各地佛教皆極盛行,各政治家皆極利用,亦粗劣的宗教團體之所由盛,通俗所知之佛教多屬此。後一類則中國之少數禅師若百丈、永明等,及少數居士若龐蘊等,頗得其真。然居極少數人,而即爲我今所要極力提倡的。天乘有二:一、由修人天十善福業而得超人之欲界殊勝天報,由人乘銜接而上者,或事奉天神而修勝福,若基督教等,或盡忠人事成爲人倫之至的聖人若周、孔等,皆可超人而得欲界殊勝天報,可謂人的天乘,故賢希聖、聖希天也。二、由內心修養有特殊感驗之玄學家──若老、莊等;宗教家──若創教諸教主;及印度諸外道等,修色界、無色界之不動業,即天乘無出世慧相應而有貪癡等相應之禅定業,而以達到無想天、無所有處、非非想處等爲究竟解脫常住者,可謂天的天乘。世間一部分人,視佛教爲此類,而道教及同善社等之所由盛。前來所謂由特殊感驗而教化他人的宗教家,皆出乎此。其優秀者,則得四沙門果、辟支佛果之二乘解脫;其凡劣者,則得人天福報及不動業天報。向來在亞洲各地所流行及今日歐洲人所知之佛教,多屬此爲適應印度的群衆心理所宣說之人天乘及二乘之一部分,不知人生究竟之佛乘及大心凡夫直接佛乘之佛的人乘,亦無怪梁漱溟以不動業定果或二乘解脫爲佛教真面目,絕不知釋迦之本懷及從本懷所流出的大乘佛法,遂以發揮直接佛乘的大乘人生初行施行到人的現世生活範圍裏,謂爲改造,謂爲作不到的改造,謂爲如果作到也必非複佛教。殊不知以今日征服天然、發達自我之科學的人世,已打破向神求人天福報、及向未有以前求外道解脫之印度群衆心理,正須施行從佛本懷所流出之佛的人乘,以謀征服天然後欲望熾盛、及發達自我後情志沖突之救濟,且正可施行此佛的人乘,俾現時科學的人世基之以進達人生究竟,以稱佛教本懷,以顯示佛教之真正面目。噫!佛教之本來真正面目明明若此,基本現時科學的人世生活以進達人生究竟之大路明明若此,有科學知識者可奮興矣!尚何徘徊躊躇于斷港曲徑歧路爲?
七 人生觀的科學對于世界文化之抉擇
對于世界文化,予別有專論,今祗取大乘人生初行應如何攝用現時人世文化者,約略言之。可分爲叁方面說之:一、人心的生活方面,精神的方面;二、人群的生活方面,社會的方面;叁、人物的生活方面,自然的方面。
一、人生的生活方面,其根本則在了達一一人生等事實叁真相而歸向之,信業果報。依現時述明的心理學爲基本,反向心理的本身以調治之,從動機上修十善法,使成爲調治過的心理德行。現時的心理學,雖尚未能盡茲職任,當細研究瑜伽師地論等勉力進行。從心理學說明倫理學的動機,用科學的理知調治直覺──即孔家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克己複體,以成天下歸仁──,此于用科學方法整理後之孔、顔、孟、荀學,及宋、明學完全適用。而于柏拉圖、笛卡爾、康德、及新唯心哲學,與老、莊等玄學,又印度數論等外道與吠檀陀等泛神教──若泰戈爾的,及基督等一神教──若托爾斯泰的、倭铿的、詹姆士的,則須據根本的叁真相,用科學方法以批評抉擇之後,或破或收而選用。鬼神之教等,則當在排斥肅清之例。
二、人群的生活方面,其根本則在從自然零亂界忽漫之經驗中,所得到較有條理秩序的關系法──知天命即知自然的生化節度,亦即生物學的──,信業果報,修十善行。用現時的生物學、社會學、文史學、名數學、歸本于克魯泡特金的無強權、無私産主義及基爾特等社會主義下──聖西門、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及巴枯甯的無政府主義,概無取──。而根本改變現時産生于達爾文競爭的進化下之戰國的富強主義──富即資本主義,強即霸權主義、及戰國的富強主義所産生之倫理學、法律學、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學、藝術學等;而成爲克魯泡特金互助的進化下之和樂的無強權無私産主義──克魯泡特金互助論之進化哲學,從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種種方面以說明互助進化之公例,予十年前嘗評爲可通于重重無盡之法界緣起義──,及和樂的無強權無私産主義所産生之倫理學、法律學、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學、藝術學等──亦即吳稚晖所謂生小孩的神工鬼斧藝術,及招呼朋友的覆天載地仁愛。孔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禮樂仁義,經克魯泡特金之科學洗煉批判修整之後,亦即爲得過雍容安娴的人群生活之道德。其余基督等天神教,道教等鬼神教之教團生活,則當在排斥肅清之例。
于此、當知産生于達爾文競爭進化下之戰國的資本主義及霸權主義,乃是由動物進化爲人的途徑,其利已屬過去,而其害方彌滿今後,猶無底止。蓋達爾文等窺見諸生物由發揮其自身營養及同類蕃殖之私欲,而激烈競爭以得到進化之一方面,于…
《人生觀的科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