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輪紅,雲藏佛頂峰皆古,璎珞重重映寶幢。
誰慰殷殷古佛衷,鍾聲悠邈隔林通;寸心漸共孤雲遠,萬古千今夢幻中!
懷抱古今誰盡得,偕亡物我以心虛;乾坤落莫人天老,世界花花誤讀書。
手植菩提愧未能,只宜高臥白雲層,于徐自適煙霞性,石壁光生古佛燈。
功到洪爐點雪融,耳根圓澈不妨聾;蓮花經罷千聲佛,禅淨歸途出世功。
千裏關山兩芒履,半瓢風月一閑身;丈夫存想能空闊,佛理微茫藉引伸。
萬樹高參蔚藍天,白毫光滿界叁千;華嚴法界原無上,畢竟禅邊勝俠邊。
且坐溪頭看月生,亂雲籠月見精神;混融法界空諸有,玓瓅一江星鬥明。
心境虛明非拒物,料應解盡重憂憂,不信人間有消長,嗒然坐忘高峰頭。
拜訪吾師虛上人于雪窦寺 張聖慧
五十叁參到普賢,師資契合信前緣;從今敢忘慈悲意,先建人間極樂天。
古德風華老作家,臨行承惠趙州茶;他年好把殘余滴,灑遍人間般若花。
癸酉中秋後二日送太虛法師回雪窦 王道清
人間歲月太匆匆,幾日迎公又送公;來似春風生萬物,去如秋月照長空。
程門雪立千山遠,海會蓮開一水通;應是佛徒無色相,臨歧猶自樂融融!
恭呈太虛老法師 本 然
法鼓填然震耳頻,欲沾花雨少良因;等身著述皆淘舊,醒世心胸在革新。
童冠偕遊歌濟美,釋儒兼化樂陶甄;而今僧學芸芸衆,尤冀春風遍拂茵。
拜瞻法體氣嚴尊,信是精持不二門。世蹇堪增無量福,釋危賴結自由魂。
立言雷震凡塵夢,說法春深黍谷溫。漫進刍荛幹慧目,希施妙谛鏟愚根!
太虛大師南來弘法喜晤 金芝軒
重見莊嚴又十年,哭廠逋客隔人天!(師二十五年前來粵,與易、盛二君
遊。今易、盛下世久矣,有情話舊,相對感喟。)
論詩無複當時興,說佛還欣在眼前。
唯識一宗通奧旨,大乘萬法悟真禅。五洲踏遍歸來日,普濟群生各粲然。
步太虛大師白雲山紀遊原韻 江叔穎
不訪溪山亦有年,白雲依舊擁長天;河川氣勢橫襟左,城郭莊嚴立眼前。
世亂自應齊向佛,塵勞吾欲覓安禅;隨師踏遍靈峰迹,緩步歸來興倍然。
遊天臺山和太虛本師韻 黃覺衡
風雨遊山已不宜,長途漫漫更猜疑;爲從法駕攀雲上,飽看清泉繞翠畦。
大塊陽春煙景美,最憐鵑血滿山紅;峰回路轉彌幽絕,念佛聲聲度晚風。
蕭蕭雨洗萬松徑,叢木齊雲夾玉溪;拜佛朝山投寺宿,流泉靜聽韻清淒。
清曉扶筇過碧泉,白雲一路萬峰妍;高僧塔院今猶在,拾級雲階到塔前。
聞說天臺石似粱,雲山踏遍路途長;仙橋方廣飛湍急,銀浪翻空現佛光。
疊嶂層巒遊欲遍,天臺直達九峰心;憑高頓覺身如幻,堪羨茅廬讀佛經!
步對公原韻奉懷太虛大師 江 謙
洪名舉世共聞雷,處處葵忱向日開。苦海慈舟常不住,淨心明鏡更無灰。
歡聯萬國慈悲會,力挽群生劫數回。九十潘公勤頂禮,登壇一吼待師來!
十方佛贊翕如雷,九界行人正信開,一句彌陀如意寶,萬般熱惱不然灰。
藥師圓助生西去,逝子應無背父回。日月滿時人盡仰,願師妙語轉將來。
谒太虛法師 吳冰國
塵情苦縛掃難開,欲乞安心立雪來;吹去布毛無法付,天花十萬擁蓮臺。
賦呈太虛老法師 果 玲
欽崇幾廿載,今始拜慈顔;說法人依舊,讀經客未還;
悲心濟釋子,遊迹遍名山;一代高僧傳,圓融二谛間。
雪窦寺贈太虛上人 湛 如
昔日大林一飯遲,今來雪窦及春時。五洲度盡真行者,叁界緣空說法師;
蕭寺題名成舊夢,靈山上會倘前知。長安回首音塵杳,始歎人生水月而!
虛公莅渝先後講授大乘伽耶山頂經辨法法性論既罷方乘機應成都佛社之請賦
呈印可 孔葆滋
悲願何人比,慈心與佛齊!觥觥明法性,娓娓揭菩提。
兩獲宗師導,終慚大道迷;童心逃學慣,無分刮金鎞!
講席巴山罷,經筵錦水陳;芙蓉城得主,蒲艾節迎人。
教共江源一,道開雲路新;行空空粉碎,爲現大乘身。
奉和太虛法師原韻 蔡無忌
萬法從緣起,無生漫說奇;不因存妙用,端與分相宜。
浩浩成空劫,涓涓積巨遺;只求徒步穩,安論路崎岖!
戊寅夏日次太虛法師遊長松山二律元韻 田頌堯
郊遊車駕出城東,遙指龍泉第一峰;契闊十年參妙義,欲窮千裏蹑長松。
上乘者說世間覺,大道之行天下公。古刹仁莊周覽竟,清風拂袖入簾空。
法幢大纛雲深處,抵掌相傾邊務勞;政教無分宜略遠,國家多難此登高。
河山視昔驚雙眼,色相當前燦一毫;同慨經年倭寇急,好將心力撼危濤。
太虛法師遊長松山靈峰寺宿唯仁山莊曉起偶成二律元韻
六朝金石造像堪侍者
北望中原西複東,嵯峨十二障巫峰;怪來野火難燒草,真個嚴霜不殺松。
安史未聞驚蜀道,開元何幸寓諸公!昂□試聽山靈語,四大非空眼獨空。
一部華嚴探妙谛,五洲踏遍敢辭勞!循途造到茫茫外,拾級行來步步高;
佛果佛緣開夏屋,仁心仁理析秋毫。叁千鐵弩排吳越,更有何人再射濤!
戊寅十月望日偕蕭鍾美林肯盦白連城訪太虛大師即步了空居士寓南溫泉仙女
洞口占原均 陳誦洛
高樓夜雨笑談嘩,曾記初逢在若耶;二十六年身世感,絮泥慚對妙蓮華。
一徑春畦自撷蔬,殷勤留與飽山廚;白雲深處相思寺,多謝塵心爲袚除!
隨太虛大師登建文峰 了 空
建文峰上建文臺,古寺荒墟付劫灰;老柏經年多剝落,玉泉遺井掩莓苔;
深山有窟藏豺虎,野徑無人辟草萊;石亂磴危攀不易,今隨杖錫一飛來。
戊寅十二月十八日爲太虛大師五秩誕辰十一月二十日在缙雲寺漢藏教理院預
祝依大師二十一年缙雲山詩韻獻詞 李了空
五遊巴子國,叁上缙雲山;叩錫那伽窟,題丹商哈顔;
一瞻蓮髻頂,誰掩海螺關?遙覓石華寺,無人任往還。
鹫林藏梵宇,蟒塔傍琳宮;迦葉何年啓?巴山此地雄。
大師開壽域,圓日照高空;羅列諸峰拜,太虛臺正中。
太虛大師病足旬余醫治將痊余日誦華嚴經回向二絕 了 空
毗耶示病有維摩,病足曾聞記佛陀;此病究因何事起?只緣患病衆生多。
爲探無盡蓮花藏,深入經文運妙思;身刹互融嚴海印,大乘行果說初期。
冬日隨太虛大師乘舟遊南溪花灘 了 空
吊橋無月溪無花,冷雨寒流小泛槎;行到灘頭水窮處,登山倚杖撥煙霞。
蘊廬庭戶對怡園,小築臨溪顯者門;隔岸人家何所似?竹籬茅舍老農村。
壽太虛大師依了空居士韻 蕭慧覺
溯流香海水,遙憶缙雲山。生佛無殊性,人天多苦顔;
潮音常近吼,梵宇不曾關。何日瞻迦葉,那伽一往還!
有心翻貝葉,無路入琳宮;人海皆微刹,吾師是大雄!
六根隨智轉,十地法雲空;世壽叁千歲,如來一笑中。
和了空居士用泉韻送太虛大師歸缙雲寺即呈大師慧正 王太蕤
廋關卓錫湧甘泉,誰似高僧大鑒賢?照夜喜逢開智燭,前津愁失渡迷船;
九年常現壁中相,一葦遙橫江上煙。聞說兵農方便法,叢林從是創屯田。
依太蕤先生南泉詩韻呈太虛大師 蕭覺天
少壯曾沾法雨泉,一生低首拜師賢;既今留滯娑婆界,此後誰登彼岸船?
閑聽海潮悟諸地,靜觀山氣霭如煙。閉門養性無余事,洗手焚香種佛田。
太虛法師以和陳誦洛蕭鍾美林肯盦次余丁醜南泉詩韻之作見示謹依韻賦呈慧可 王隺村
登峰卓錫指流泉,一抹白雲卷翠煙;呼吸無詩通帝座,遊觀有道臥宮船。
文人慧業先成佛,明月燭光普照賢;如此江山蓮社近,底須誓水謝歸田。
次了空居士建文臺原韻兼和太虛大師 蕭禀原
聞道建文此築臺,秦宮一例劫余灰;猶堪井渫供澆竹,絕少人蹤自長苔;
四壁丹青疑北苑,萬松風雨詠東萊。(宋荔裳有一雨萬松迷句)
路迷頑石荒寒界,只合生公說法來。
奉和了空居士建文臺原韻兼呈太虛大師吟正 林肯盦
廋信高文在吹臺,江山曆劫不曾灰。傳疑帝子終缁服,長使詩人剔翠苔;
易代未應悲覆社,隱居真欲便誅萊。虎溪一笑同佳話,分得煙雲滿袖來。
太虛大師宏法莅黔賦呈 聶樹楷
魚呗聲希畫角哀,彌天一納破空來;迷茫法海今頭白,無礙初逢大辯才。
昔曾瓶缽曆重洋,大海潮音震八荒;再見祇園精舍啓,一時龍象盡調良。
南能北秀齊名久,(師與印光大師齊名)海內同尊大導師;
今日萬人空巷出,白毫光裏見威儀。
杖錫尋春和靖家,一株香雪映紅霞;不須更問西來意,笑指寒梅正著花。
半壁西南寇已深,不虞劫火到禅林;重陽偶爾成高詠,流露平生愛國心。
(師出示在渝與曹纕蘅諸詩人重陽吉祥寺分韻詩,愛國之忱,溢于言表。)
勳業文章作計癡,晚知學佛已衰遲;乞師指與奢摩路,鈍劣猶能半偈持。
雲棲寺呈太虛大師 彭嘉霖
犵甸狼封行路難,黃楊倒長雨花壇;岚封蕭寺情無那,石對生公興未闌。
周遍鹹中彈異指,境根識上舞空觀。怒號萬竅師何語,鼻涕將無拭懶殘!
空中光景雨中殘,詭異群知重馬肝;石女木人看自舞,土羹塵飯被人謾。
聲靈仿佛傳叁語,科哲刹那變萬端;扭卻雲門關捩子,風猋日日滾波瀾。
七竅鑿成抵海寬,吞天孰與靖橫瀾!仲尼有喙今叁尺,溫伯凝顔已萬端。
風景威音迄白種,還期微笑對青檀。
(雞足山,唐以前名青檀山。梵音讀青檀如屈陀,蓋屈屈叱播陀之音譯。
舊志因山有檀花菁,遂以菁側一支爲青檀,誤。)
須彌芥子全抛卻,紛碎虛空看刹竿。
弄盡精魂迹未刪,浮家泛宅海中山。脅拳已自疑叁下,聲浪…
《潮音草舍詩存外集(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