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欣然的簽名。吃飯時,特爲我們新製筷子,但我已經習會以手抓食,有了筷子則更方便了。他說:“這筷子留著作永久紀念”。臨行時,贈我們很多的書。並給各人獻花而別。內中有一位來賓,鄭重的以阿育王古錢贈導師。
一點鍾,我們赴拉妹什瓦裏女校歡迎會。該校系私立,創辦人已故,現在是他的女兒繼承爲校長,年齡尚青,特親自繡成荷花錦片贈送我們。歡迎辭中,有:“印度婦女能夠生育釋迦牟尼,這是很光榮的!印度的婦女,現在爲自由而掙紮:我們想到中國的婦女,一定也在爲自由而掙紮”!導師演說後,順便到猴子廟去參觀。剛進猴子廟的門,就見到大小不同的許多猴子,在廊檐上跳來跳去。及到殿內,見所供的神像亦是猴子,很像中國戲劇中的孫悟空,頭上插了兩根山雞毛,兩眼向上豎,這真是十足的猴子廟了。
中國人一提到西遊記,必定聯想到孫行者、豬八戒和沙僧;但其他的小說,雖然講神講鬼,並沒有像西遊記裏猴兒、豬子、沙魚變化爲人的奇談。這種思想決定有他的來源,可以推想西遊記的著者,對于印度文化必然有關系。因爲豬頭人等這一類怪像,在印度文化中,才找得到例子。這不過是我一點的想像。
二點鍾,我們到印度大學參觀,由代理副校長達士先生引導我們參觀。學校範圍很大,有五千多學生,這是印度人民自己新辦的,聞政府每年亦有津貼。大學校長憲法中規定總督自兼,學校職權由副校長執行。我們參觀女子部後,回到達士先生寓所休息一會,就赴印大的歡迎會。
歡迎會設在露天,人衆有叁四千。我們到達主席臺上,由代表獻花唱歌,然後達士先生致歡迎辭,導師有講辭。
我們又去看病著的副校長馬拉維那先生,因爲印度大學是他一手創造的。同時、他也是國民黨的領袖之一,所以印度大學乃是灌輸革命種子的源泉。馬拉維那先生正在病中,我們看他時,他勉強起床,並與我們一一握手,作簡單的談話。五點鍾,我們赴語文統一學社歡迎會。印度的語文複雜,現在普通人相見,都是講英語;他們想以印度文作國語來代替英文。我們到達該社,又是獻花,致歡迎辭,並贈我們英文的法顯佛國記、亞洲之光。
我們去參觀藝術院,該院藏的圖書相當多。因爲天晚了,我們匆匆看過,到樓上應某摩诃拉甲的茶會。抵宿舍時,已是黃昏了。
二日
上午八點鍾,導師去參觀印大工學院,我因整理文件未去。導師回來說:“剛才參觀印大工學院及各系實習工作:首先到發電力機場;進觀造機器廠,已能製造各銅鐵機器;次觀所造的汽車、電扇、飛機的機械。又觀造玻璃廠、磁器廠、化學品廠、人造絲廠。尚有兩廠因時間匆促,未及參觀。並到圖書館參觀藏書、壁畫。覺得印大爲規模最大的、建設最新的大學,並具備現代工業之機械,前途不可限量!
十一點,到通神學會歡迎會。
在歡迎會講演後,我們就到貝納拉甲宮中午餐。貝納的王宮很大,貝納本來是钜商,現在英國人見他做的慈善事業很多,特給他父親拉甲(王)的封號。貝納本人現在加爾各打,這裏是他父親巴而得阿達士貝納拉甲的靜養所在。我們在加爾各打到各處去參觀,汽車也是他供給的。這次來貝勒納斯,又是他的汽車,貝納要算是我們的一位施主。巴而得阿達士貝納已是八十以上的高齡,生得大耳、高鼻、長面,他的夫人也與他一樣的健康。他說:“大師慈悲的光臨,覺得很榮幸”。導師說:“在仰光聽到拉甲對于中國的同情,就想來奉訪;今天又承招待,覺得格外的欣感”!繼又談了關于梵文學校的許多話,乃令他的少君陪我們去參觀梵文學校。該校是大學以上之研究院性質,導師告訴他們說:“中國由梵文翻譯的經律論有五千卷,將來可以譯回印度”。至此,就辭別回菩提會宿舍休息。
午後四點鍾,陳忠仕、譚太太返聖地尼克坦國際大學。七點鍾,我們赴貝勒納斯 ,乘火車,赴德阿利耶朝拘屍那佛涅槃處。同行有德僧高文大,錫僧達摩揭谛。而法理性海、德玉和尚等送我們到車中,直至車開到鹿苑時始回。
叁日
我們的車,夜中停在車站,我從窗中望外看,天尚未亮,而我們乘的這一節車,已經挂在最後面,以爲是到了拘屍那車站。因爲昨天聽到譚先生說:我們乘的車,是特別辦過交涉的。今天即停在站中,晚上還要載我們到藍毗尼的。這樣,我們可以安逸睡到天亮下車不遲了。
可是當我們起來洗臉時,車忽然向回開了,這一來,我和譚先生、錫蘭和尚等都著了急,以爲是弄錯了。畢竟車已是開了,著急也沒有什麼辦法。不久、車即開進了另一車站,見有很多人在站上迎候,方知道已到塌席爾、德阿利耶車站。有一印裝的和尚,問“太虛大師”。我以爲這位印度和尚懂得中國話,極爲難得!因爲他身上黑的程度,已經與印度人沒有什麼分別了。後來譚先生告訴我:他就是所謂鳥窠和尚善修,才恍然大悟。
雨淅瀝底不住在下,地面都泥濘了。可是歡迎的人,都站著不走,直對我們上了歡迎車,他們才慢慢的散開。
我們先到國民黨部招待所洗面,吃早餐,然後到縣黨部、區黨部及市民代表聯合歡迎會。講演後,縣黨部的主席,即邀我們旅行。沿途每隔一二裏,即有許多學生、民衆歡迎,獻花,呼甘地、尼赫魯、太虛大師萬歲的口號。情況至爲熱烈!縣黨部的主席告訴我們:“如果不是下雨,有幾千學生集合歡迎”。
至迦葉村,有學校民衆聯合歡迎,並請我們爲他們新建築的朝山寄宿舍,舉行開幕禮。房子並不大,但往來朝山的人,有這樣一所房子休息,也算是幸福了。半途、縣黨部的主席說:“前面有回教的學校,他們也一樣的感到興趣,都很誠懇的歡迎大師”。我們到黨部的鄉村辦公室午餐,這是國民黨部替我們預備的。一點鍾抵拘屍那,遙遠的就看到像墳堆的大塔。我們先到貝納先生新修的佛殿,禮拜、獻花。次到緬甸廟,再次爲學校主持奠基,然後我們到塔去禮拜。塔四面有許多塔基,均系新近出土。
塔前有佛殿,內供佛臨涅槃時睡像,相好莊嚴,不禁令我們追想當日雙樹變白,人天悲泣的淒楚情景!我們繞了塔,在塔前合照一影。
拘屍那民衆在塔前開歡迎會,先由二小學生唱叁寶歌,次唱印度國歌,次叁女生唱歡迎歌。然後、學校及民衆代表致歡迎辭,由導師致辭。
我們回到佛殿休息一會,就到所謂八王分佛舍利處。路極不平,雖然不遠,卻費了很久時間。
我們到達後,看到這原是佛塔被毀,爲塵土所封,成了一座土山,上面並長了一株大榕樹。“鳥窠和尚善修”,就在這樹上坐修。善修和尚在這株樹上,已足足十六年。我們看他上樹時,走得很快,如履平地。又說:樹上蛇很多,都已皈依他。我們回到佛殿中,導師與當地的民衆代表談了許多話。並捐了百盾與拘屍那學校。晚間、回到某車站,赴藍毗尼。
四日
藍毗尼是佛降生的地方,我們訪問拘屍那後,就晚車赴藍毗尼。天尚未明,車已停在諾伽站上。見外面下著很大的雨,耽心今天不易到藍毗尼。
譚先生和錫蘭和尚,到車站上與站長交涉,說已定好兩輛汽車,不過要到六七英裏外去買汽油。這樣,我們就把燒飯的用具等,搬到站上候車室內,預備早飯。吃過早飯,又預備午飯帶到藍毗尼。看表已到十一點叁十分鍾,汽車尚未來。導師說:“這不如先把午飯吃了再去,免得帶起來麻煩”。直等到一點鍾,汽車終是來了,不過只有一輛,要走兩次。我與導師、慈航、惟幻、譚雲山先一次去。
汽車迅速的前進,廣漠的原野,翠綠的樹林,都在我們眼前飛奔過去。汽車夫指著塗滿白灰的石界柱說:這是印度與尼泊爾的分界處。尼泊爾雖然與印度一界之隔,但我們進了尼泊爾的境內,兩旁邊都是荒地,沒有開發,覺得與印度境內異樣。我們在尼泊爾境內,汽車計行二十分鍾,在將到藍毗尼不久的時候,有尼泊爾警察到來,站在車外面,跟我們到藍毗尼。據說:再前一英裏,就要用護照。車停在尼泊爾政府修的招待所門前,這是專招待往來朝拜的人。我們稍休息了一下,即到佛誕生的“無憂樹”下去巡禮。譚先生說:“這裏從前是荒地,現在多已墾成熟田了”。看到很多新出土的塔廟,現在只剩了一些遺址,更不敢追想當日的藍毗尼園盛況!法顯、玄奘都曾到過這裏,據記載:此園林爲釋迦外祖母所有,藍毗尼即釋尊外祖母之名。摩耶夫人懷妊釋尊時,到此園林遊散,手攀“無憂樹”從右脅誕生。
前面是較大的塔基,上面有一所小房子。我們走上去,看見一個塗灰外道,正在席地坐著念外道經。前面燒著半截樹柴,周身都是塗滿了灰。我們走進塔基裏面,見摩耶夫人攀無憂樹誕生的石像,依舊存在。不過、面孔都爲人打壞,依稀仿佛尚可看得出。
後面是阿梭迦王建的石柱,已曆二千余年,尚完好獨峙。我們在樹下面合照一影爲紀念。右面有一水池,相傳是佛初生時,九龍吐水的地方。
我們回到諾伽,他們第二次去的人,才得前去巡禮。晚上、我們乘十一點鍾車往巴侖坡,訪舍衛國。
五日
六點鍾,車抵巴侖坡,這是一個藩邦。印度除去英印十一省之外,尚有五百六十二個藩邦,占有全印叁分之一的土地。各邦有其自己的行政機構,英國派有理事官任監督。他們除對英王效忠外,仍保守曆史上的傳統封建地位。昨天譚先生已電告這裏的摩诃拉甲秘書韋克拉摩心海,因爲他前幾天有信給譚先生,約我們到巴侖坡時,受他的招待。我們到巴侖坡,他已派了兩輛汽車在站上迎候。
我們到達摩诃拉甲的招待所,房子相當清潔,地下鋪著絨地毯,並招待飲食。使我疲勞的身心,得到暫時的蘇息。
午後、我們至舍衛國訪問。舍衛國與巴侖坡相距七英裏,沿途猿猴成群結隊跳躍著。
我們先到祇樹給孤獨園,這裏遺留很多的殿基,中間一處,說是佛說金剛經、彌陀經的殿,並且這是佛的住殿。右面是旃檀佛像殿,傳…
《佛教訪問團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