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會長,導師昔年在倫敦曾與同席。
二十八日
上午八點,由科侖坡乘汽車赴阿奴拉達坡拉,這是錫蘭古代文化的中心;在八百年前,錫蘭王才由此遷都到波羅拉魚瓦。
十一點鍾抵估魯內咖拉,至馬尼耶待巴居士家中午餐。一點鍾,在僧寺中開歡迎會,參加市民千余人,由該寺長老致歡迎詞,導師答詞。
我們繼續前進,至叁點鍾抵阿奴拉達坡拉。我們到宿舍休息;由希爾伐律師陪我們到米興特爾參觀。五點鍾,抵米興特爾,尚有一裏多路斜坡,須要步行。當地的紳士,本來預備了一乘轎子給導師坐,但因沒有人會擡,故結果亦系步行。
米興特爾,系佛教最初由印度傳到錫蘭的佛迹。這是一坐很高的山,長著許多古樹,風景非常的幽美。上面有兩座古塔,左邊的塔尚完整,並有佛殿。我和譚先生到上面,正看到落日,紅紅的雲彩,輝映在很遠的樹梢中,像要把世界上的荊棘都焚去一樣。這與海中的落日,別有一番勝景!
前面有一佛塔,後面是僧房,有僧侶叁人。塔外面有一石山,高十余丈。相傳阿育王太子出家成阿羅漢,名馬盈達,偕同四僧來錫蘭,即住于此。後來錫蘭王打獵,因趕一鹿至山,始知五僧遠來布教,王遂接受佛法。
山頂削立,有鐵欄杆可繞至頂,上面可以修定,而風景亦絕佳。我在山頂坐了幾分鍾,下來隨導師去看馬盈達的山洞。山洞在山的後面,地下石子很多,我們都是光腳,行到半路上,實在痛得很,只好把鞋子拿來穿上走。在近山洞的上面,有七八只灰白花的猴子跳著歡迎;等到我們走近的時候,它們反而遠走了。
山洞在山崖上,兩面穿通,中間有鑿平的長石,僅容一人。說這是當日馬盈達住的石洞。我們看過後,仍循原路下山。我和譚先生並繞至左角參觀水池,水池在石崖足下,爲半月形,岸壁似扁頸蛇立在水面,滿池的綠水,非常清澈,這在山崖上洵爲奇觀!
我們到崖下,天已昏黑。聽導師在前面半山間新從土中掘出的塔上講話。我們也趕到塔上,隱隱見塔的上半截已毀去,只剩饅頭似的大土堆,上面滿長著綠色的蔓草。我們摸索中繞了塔,導師指著塔基周圍刻的石碑說:這裏已有了石刻。因爲錫蘭古代的石刻很少,故特別覺著可貴。
我們趁著當地送來汽油燈的光,走到山下。他們並在山腳下露地裏設有歡迎會。歡迎的代表中,有郵局的局長、鎮長、紳士等。由惟幻代說皈依,導師講了幾句感謝的話,我們就在回到阿奴拉達坡拉。
七點鍾抵阿奴拉達坡拉,先去瞻禮從印度分來的最古菩提樹。據說:這株樹已有二千叁百年。現在建了一座廟,錫蘭的佛教徒,認爲這是最神聖的。全廟裝有五百盞電燈。我們本來預備明天去,他們說晚上好,理由是在電光下格外見到莊嚴神奇。菩提樹王寺,修得很莊嚴。我們進了寺門,見院落寬敞,心中爲之一暢!我們與該寺主事人交涉,今晚由我們供燈。
我們在佛殿禮佛後,就由石階到菩提樹的石臺上去,臺上有鐵欄杆,俗人只能在欄杆外禮拜參觀。據說:從前有一天主教徒,到樹邊,把樹割斷一枝。由此,凡沒有出家的人,都不許上去;而我們同來的譚雲山教授,遂也被擋駕。我們走到石臺最高的一層上去看,見菩提樹並不甚大,有一枝上面包著銅。寺中的老和尚告訴我們說:“那就是從前被天主教徒折斷的,幸而經醫生治好”。我們在樹下檢了很多的樹葉,帶回來作紀念。我覺得這株樹,不但在佛教中是有曆史的,也是世界有數的老樹了。
這裏的寄宿舍很大,我們每人分住一間。
二十九日
今天參觀阿奴拉達坡拉的古迹。八點鍾,希爾筏律師親開汽車,引導我們遊觀。首先參觀的是伊樹牟尼耶廟,廟是依山崖修成的。據廟中的和尚說:這裏供的石佛像,是錫蘭最早的石刻。兩邊的兩尊站像,說是檀香木的。左邊的廟,名爲摩登廟,像系臥佛,和佛降生、出家、降魔等像,精致動人,尚沒有開光。
希爾筏律師又引導我們去參觀朗克拉馬塔、提沙水塘、美尼沙維耶塔,阿奴瓦維裏捺耶塔,這座塔是錫蘭最早的塔。法顯法師曾住此,現時正在修理。據說:緬甸價值百萬羅比的翡翠,即送此作塔頂。
耶特瓦拉維哈那塔,也在修理。據說:佛當日用過的鍾,即存在塔內。有石佛在露天,已有兩千年的曆史。去年有位英國女子,坐在佛手上照像,鬧了很大的風潮,結果被罰款了事。
我們又去看了一處古代建築,牆有四五尺厚,大部系用磚砌成。至此,我們就回到宿舍午齋。
午後二點鍾,市歡迎會邀我們出去遊行,前面有錫蘭古裝跳舞二十余人,參加遊行的有叁四千人,他們很熱心,在炎日下奔走,非常可感!
叁點鍾,至菩提樹王廟佛教徒歡迎會,廟中集有僧衆百余人,在佛前致歡迎詞。那種莊嚴的氣象,我們整個的身心,都被佛光溶化了。寺中長老,雙手奉贈我們的貝葉經,這部經中,充滿了錫蘭民族對中國的同情。
至此,我們的車,由跳舞和遊行的群衆,導引至市政廳歡迎會。我們至市政廳,見壁上的挂鍾剛敲四點,會場中坐滿男女的來賓千余人,門外尚擠著二千多人,他們都來看這外國來的佛教訪問團。錫蘭民族,小孩子都知道中國的法顯。他們的腦筋中,對中國佛徒有相當好感,因此他們都爭先恐後的歡迎。市政廳是剛修好的,所以很是壯麗。市政廳長致詞後,由導師答詞。散會的時候,已是五點叁刻,希爾筏律師又引導在湖邊上巡行一周,仍回到寄宿舍休息。
叁月一日
早餐後,我們驅車回科侖坡,前日來時是走的中路,今日回去是由西路。這樣一來,我們在錫蘭的內部,繞了一個圈子,參觀的地方更多了。
希爾筏律師親自駕車送我們,並引導訪錫蘭王的故宮遺址。故宮僅剩地基,並幾根半斷的石柱,立在淒涼的衰草中。牆基所占的面積不多,如果不是希爾筏律師告訴我們,萬想不到這是四百年前統製錫蘭的王宮殿,怕要誤認爲一所平民的房基了。倒是後面廁所的石刻值得一看,頗類現代的衛生設備。
希爾筏律師又送了我們一程,這才回去。我們感謝他這兩日的引導,覺得他信仰佛教的熱誠,太可寶貴了。
十一點,抵蓮垠堡,至某博士寓午齋。齋後、我們到菩提樹王廟休息。一點鍾,開歡迎會,參加民衆兩百余人,歡迎辭中說到:“在這世界大混亂的時候,大師來錫蘭,特別有意義”。寺內長老贈銅佛像一尊。並稱他們這裏有圖書館,希望導師能送一部中國大藏經給他們。
我們赴附近的爾拍取舍克拉麼牙寺歡迎會。寺中贈轉*輪經一部,另有居士供養小銅佛像。
我們繼續前進,叁點鍾抵科侖坡,接等慈團員自曼谷來信,報告本團到暹羅的手續,說大致都已辦好。並注意不可帶沒有郵戳的信,以免檢查麻煩。
五點鍾,赴比丘大會歡迎會,本團導師、團員,都加入該會爲會員。比丘大會的會場,布置與普通不同:導師和毗耶諾特那主席坐在中間,我們分坐在兩邊,都是席地而坐,格外有一種清淨莊嚴的氣象。
今天到會的比丘有六七百人,參加的信徒千余人。開會的程序:一、說叁皈五戒,二、主席致歡迎詞,叁、會長金剛智博士致詞,四、讀歡迎詞。歡迎詞是巴利文,大意謂:“一千多年前,我們曾歡迎法顯法師,時間是過去了。今日我們歡迎大師,則一千年後讀曆史的人,大師未嘗不與法顯一樣。本會正在想把錫蘭的佛教傳播出去,同時設法把已失去的追回來。本會的曆史才有二年,會員有二千余人。根據佛陀的法律,現在正計劃,建一容五百比丘的廟,過那爛陀寺當日的生活,希望大師合作,並祝中國自由幸福”!
晚間八點鍾,佛教徒大會的主席馬拉拉舍扣喇博士、摩诃菩提會拉甲、佛教監督金剛智博士來宿舍,與導師商量中錫佛教聯絡的辦法。
二日
早六時,拉甲先生送我們到火車站,乘車赴坎地訪問,這是佛教徒大會替我訂好的行程。
坎地是錫蘭近古的文化中心,在一百五十六年前,猶爲錫蘭的王都,同時也是各國佛教徒到錫蘭來禮拜佛牙的聖地。火車由平地爬上叁千多尺的高山,路途很是艱險,所以前後均有車頭。工程很多是依崖壁、橋梁、山洞穿過的,風景是非常壯美!正走到山巅時,見到山下一叢一叢的椰子樹,像大地鋪的綠草一樣。有時看到遠遠的湖泊,似一片團圓的玻鏡,光芒四射,後來、譚雲山先生告訴我說:錫蘭的鐵路,費了叁十年的長時才修成。工程之難,由此可想了。
十一點鍾抵坎地車站,已有許多人在歡迎。我們乘歡迎的汽車,赴法王學校校長米塔難陀先生寓中休息。
叁點鍾,值法王學校的校舍落成,請錫蘭總督凱爾的闊谛舉行開幕禮,並請總督夫人發給畢業獎品,我們亦被邀參加。來會參加的人很多,總督並檢閱坎地百多個警察。開會時,總督特與導師爲禮,導師贈以英文書及像片,惟幻團員又請他簽了名。錫蘭的佛教,真正深入到民間,他們無論開什麼會,都先說叁皈五戒,然後唱贊佛歌,授皈贊佛時總督夫婦亦均肅立,這在其他的地方是難見到的。
六點鍾赴打勒達(佛牙)馬立加華(寺)禮拜佛牙。佛牙寺的門禁森嚴,牆壁像城牆樣的厚。我們在燈光下,見到許多信佛的男女,手上捧著花,正立在檐下,想乘我們禮拜的機會,去瞻仰佛牙。同時,音樂隊也正在跳著,吹著,敲唱著。我們由保管委員會引導至樓上,鐵門隨即關起來。旋進至一小殿,中間鐵紗內,擺著叁四尺高藏佛牙的金塔,頂上鑲飾有各種不同的寶石,門是用火漆封鎖著。我們至塔前,供花、禮拜。這時心中有說不出的虔敬!因爲佛牙,全世界僅是中國和錫蘭有,在中國的佛牙,藏的地方尚沒有查出,則錫蘭佛牙是世界僅有的了。守塔的四位中年僧人,腰中紮著紅布,把錫蘭王供養佛牙的裝槟榔金盒,和四個金缽、金水壺等,一一給我們看。而我們要瞻仰的佛牙,反沒有見到,這未免有點歉然。晚上、我們慈航團員、達摩揭谛、譚雲山先生,宿在校長住宅後面的僧…
《佛教訪問團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