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房內。
叁日
今天、我們預定去波羅拿魚瓦,參觀錫蘭中古文化中心。上午六點半鍾,由坎地分乘汽車出發,由摩诃菩提會古拉秘書陪我們同去。
九點鍾,至阿非奴加爾寺,訪覺音寫定巴利文藏經遺迹。寺在路旁石堡上,石堡原是整塊,因地震破裂爲六開。石堡中有石窟,當日覺音寫經,即住宿窟中。再上、有菩提樹一株,枝幹甚小,旁有覺音寫經臺,並有足迹。石堡後的平地上,有僧房叁四間,雖不甚大,也還整潔。聞有僧五六人,並以椰水供我們止渴。僧房門前懸一羅漢像,據傳此羅漢乞食最易得,故供之。
十一點鍾,抵鄧不拿石岩寺,寺在山上。見寺僧領導當地的學校民衆,手執小旗在歡迎。我們就隨歡迎的群衆,步行至山腳下的瓦拿根把學校休息。即舉行歡迎會,由全大均校長主席致歡迎辭,導師答辭中有:“不但恢複過去的友誼,並更增加新的友誼”。
午齋畢,步行至鄧不拿寺參觀石窟。路約半裏,石階稍陡,山中猴子甚多。聞寺僧說:猴子時常到寺內偷物,故門窗要關好。石岩是依山鑿成的,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曆史,窟內黑暗,裝有發電機供給電光。
第一岩有臥佛,二十七尺長,並供有毗濕奴的檀木像。
第二岩甚大,有佛像四十余尊及佛塔等。
第叁岩略小,亦有佛像四十余尊。
第四岩爲小岩,有佛像叁十多尊。
第五岩供一臥佛。
參觀後,我們驅車繼續前進。
中途去看西格利邪石堡。石堡頗爲陡峻,高有五六十丈。堡下有錫蘭王會議場,亦是就石鑿成的平臺。據說:錫蘭卡索巴王弑父自立,後來其弟爲父報仇,王戰敗退至堡上,以爲無人能到,然卒爲其弟所滅。石堡削壁處,有十四位古裝女像壁畫,現修有懸螺鐵梯,可上去參觀,要算錫蘭最大的藝術作品。
我和譚雲山先生參觀壁畫後,繼到石堡的絕頂。這一段,真是懸崖陡壁,雖然有鐵欄杆扶手,但因過于陡削了,害得我們心驚膽戰,四肢無力。到了頂上一看,什麼東西也沒有,且下來時更加爲難。稍爲大意,即有墮岩危險!譚先生說:這個卡索巴王是天下最蠢者,雖然不易登堡,如被兵圍起來,餓也餓死了。
我們到招待所內休息一會,就向波羅拿魚瓦進發,至六點鍾才到達。晚、由當地財政員招待膳宿。
四日
上午八點鍾,招待我們的卡拉尼牙特財政員,陪我們出去參觀。卡拉先生甚和霭可親。
起首參觀的,爲加那維哈耳拉石佛。這裏計有坐像二尊,站像一尊,臥像一尊。刻工都精致,聞已有八百年的曆史。據雲:在錫蘭的石像,這要算第一。卡拉尼牙特先生說:“他常到此處坐禅”,即邀我們到前面石坡上坐一下。這裏風景委實幽美,修禅觀佛極相宜。卡拉先生以額親導師足,請爲祝福。
左面有乳白塔,現已修好。繼至郎卡鐵拉卡磚殿,牆壁尚完整。據說:這是錫蘭古代最好的建築,爲南印度人所破壞的。殿前有法堂,左面數十步有戒臺,石柱尚存,仿佛可以辨識。再前金塔,昔曾飾以金葉,亦已被毀,唯塔形大致完整。導師一面走一面說:“這裏從前是佛教很興盛的地方,而現在僅剩著敗瓦頹垣,供人憑吊”,言下不勝無常之感!我們又至叁四裏遠的地方,參觀蓮花浴池,池爲蓮花形,入池洗浴,如坐蓮花中。
再前一裏路,爲側你婉卡磚殿,與卡鐵拉上磚殿遙遙相對,式樣也大致相同,有許多工人正在修理著。
回招待所的途中,又參觀帕波羅維哈拉塔,塔尚完整,聞爲錫蘭王後所建。又前爲哈特打皆等塔,圓牆內有佛殿,殿中有塔,四面均有石佛。此處爲波羅拿魚瓦佛教最大建築,昔佛牙即藏此處。
大約錫蘭王都八百年前在愛奴拉達坡拉,八百年時則移波羅拿魚瓦,四百年時又移坎地;前兩處似皆經破壞。
左面爲王宮,宮基甚大,尚剩有殘壁。宮形爲四方式,牆厚五六尺,宮前有加冕臺,再前爲浴池,池尚完整,唯水已無。
午後、我們去看錫蘭王的石像,像系刻在石上。至此,我們仍循原路回坎地。我們在錫蘭,最北到愛奴達拉坡拉,最東到波羅拿魚瓦。
五點鍾時,赴馬特裏歡迎會,歡迎的群衆,僧俗四五百人,由長老致歡迎辭,導師演講關于中錫民族聯合等意義。
六點鍾抵坎地,導師由坎地市長諾多瓦特先生邀入家中小坐。
五日
上午八點鍾,米塔難陀校長歡迎我們到學校參觀,該校有學生六百人,二十七班,教員叁十一人。
米塔難陀校長的歡迎辭,講得非常好,他鼓勵學生對中國生起好感說:“中國與錫蘭,不但有二千年的友誼,中國人對錫蘭的觀念也非常的好,如法顯法師的佛國記,稱錫蘭爲佛國,所以中國都稱錫蘭爲佛國,不像西洋人僅視錫蘭爲茶園”。
十一點鍾,赴某醫生家午齋。
午後二點鍾,赴馬勒特寺和爾斯拘寺的歡迎會。這兩寺,都是暹羅派首刹,半年一輪管佛牙。聞說兩寺都有一百多僧衆。
四點鍾,出席坎地市政廳歡迎會,由諾多瓦特市長主席,到會參加的男女來賓,都由市長請來。會畢,到右邊的花園中茶點,市長親爲各界代表與導師介紹。約經過半點鍾,遂辭出赴佛教徒歡迎會。
佛教徒歡迎會預備好,使我們由市政廳遊行到會場,前面有五十多個古裝音樂跳舞,經過幾條街市,商店均放鞭炮,並有警察在前後維持秩序。六點二十分至歡迎大會,參加的人約二千以上。由一暹派長老主席,致歡迎辭,繼導師演說,提倡暹緬派合一,及每年有一次取出佛牙以供衆人瞻禮。
我們回米塔難陀寓時,已八點鍾了。
六日
上午六點鍾,乘火車赴赫頓,轉楞伽山禮拜。我們在坎地,來去一共住了五天,都承坎地佛教徒歡迎會的招待。而拉那他拉秘書,陪導我們各處參觀;尤其是米塔難陀校長的種種厚意盛情,我們是永遠記在心中的。
十一點鍾抵赫頓,他們的表示格外熱情,由火車站到歡迎會,地下都鋪著白布,鞭炮不絕;我們在一路歡呼的群衆中,來到歡迎會。導師對群衆講演。
一點鍾,我們分乘汽車赴楞伽山。途中經過笛卡立娲等叁處的僧俗歡迎。半途,又有檀波卡拿醫生以汽車來接。四時至楞伽山,沿山均爲茶園,這一帶是錫蘭的産茶區域,茶園都經營得非常好。據說:茶種是一百年前由中國傳來的,而現在錫蘭的茶,早代替中國的市場了。
楞伽山非常的奇秀,在下面看起來,群山在下,一峰獨高,雲霧起伏其間,常與天連,景像萬千!無怪西洋人要說是亞當的降天處。從山下至山頂有四英裏,導師坐的轎子,我們都是步行。上面火傘高張,兩旁襯著矮矮的茶樹,所以格外覺得熱。初行一英裏,路尚平坦。再前都是上坡路。天上忽然積有黑雲,一會兒暴雨滂沱,雷聲隆隆,大家雖弄得拖泥帶水,但是進了另一清涼的世界。看看山下,仍是晴天酷日,沒有絲毫的雨態,未嘗不是山神爲我們沖涼了。
我們到休息的房子內,避了一會雨,即繼續著前進。路是越走越陡,有幾處是仗著鐵欄杆和鐵梯子上去的。導師說:“楞伽、中國譯爲不可往,我們今日能上山,這都是靠著諸佛菩薩的慈力了”。
今天我走在前面,有一段路,全在黑暗中摸索。樹林中陰氣沈沈,感到特別神秘,有時見到一塊石頭,竟會疑心到是何野獸。七點二十分鍾至山巅,山頂上裝有發電機,這才又從黑暗中進到光明的世界。我隨即到佛足迹處,默默的伏在石上,遙想當日佛說楞伽經,大慧菩薩請問的情境!
八點鍾,導師等抵山頂,到佛迹處獻花、誦經、祈禱,然後我們爲導師祝福,與佛同樣的福慧雙足。
夜間、導師宿一房,我們同住一房。山上的風相當大,冷氣刺人。我們不知道山頂的氣候,都是披著很薄的毯子,所以只是半睡半醒的把這一夜過了。
七日
早上起得很早,但是不敢出門,雖然身上裹著毯子,畢竟抵不住寒威。等到天微明時,才又至佛迹祈禱。
楞伽山的早景很好,雲海與曦霞並輝,導師于佛迹旁寫有楞伽頂詩。日初升時,楞伽的山影,反射到對面雲山裏,好像楞伽的真模型。這種勝景,他處從未見過,所以導師說:“楞伽兼有峨眉、五臺之勝”。
七點鍾,寺僧和保管委員會,在佛迹岩下開歡迎會,並請說法,導師略講楞伽大意。
我們就循原路下山,沿途遇到十幾個印度人,他們也是上山禮拜的。聽說山附近的印度人很多,種茶的工人,多半是來自南印度的。但他們面上,或是塗灰,或是額上畫著紅的、黃的,表示是印度教徒。
十一點鍾至檀波卡拿醫生家午齋。一點鍾赴赫頓,途中並承陸峨僧俗歡迎。叁點鍾,由赫頓乘車返科侖坡。晚十點鍾,抵科侖坡車站,拉甲居士已在站迎候。並接仰光許富百居士回電。
八日
九點鍾,赴方舍卡醫生寓談話。十一點鍾,佛教婦女會、佛教青年會聯合在婦女會長宅供齋,齋後開會歡迎。歡迎辭中有:“在紀元四百二十八年,錫蘭就有比丘尼被請到中國。很不幸的,現時錫蘭的比丘尼已經絕迹了。聽說中國的比丘尼,現在尚依然健存著,我們想到中國,請幾位比丘尼來錫蘭,把比丘尼的戒法繼續起來。同時,中錫兩國婦女的友誼,也就恢複了。我們代表全錫蘭的婦女向大師致敬!在這危險的時候,大師能冒險來錫蘭,使中錫兩國的友誼,從新恢複”。
午後到衛生署,繳驗醫證。至此,我們的手續,才算辦完。
九日
我們到錫蘭遊曆兩個多星期,對于錫北上古的文化,錫東中古的文化、近古的文化,都參觀過。所以今天到南面去看錫蘭現代的文化。科侖布沿西海到麻特拉二百余華裏,表現著新興的佛教。
上午六點半鍾,拉甲和馬拉博士及阿難陀校長來舍,陪我們踏上遊程去參觀。汽車是沿著海邊前進,海濤聲不時從車窗送進耳鼓。獨木的小漁舟,隨著波浪起伏,危險到極點,他們卻泰然處之。
九點鍾,抵庵把龍古達大塔寺,歡迎會中有僧衆兩百余人,信佛的民衆五六百人,並有音樂隊、跳舞,地下鋪以白布。我們至佛殿禮佛,…
《佛教訪問團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