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把獻給我們的一盤塔花供在佛前。佛殿塑有過去四佛的成道像。都坐在樹下,樹形各不同。這次是一緬傳派之年高長老致歡迎辭,導師演講。
十點鍾,抵庵把龍古達市政廳的歡迎會,參加僧衆百余人,市民兩千余人,由市政廳長主席,致歡迎辭,獻銀製佛牙。次由某長老致辭,並贈經書。
十點四十分,赴佛教徒歡迎會,會場設在學校內。主席臺上,交叉著中錫的國旗,由校長主席致歡迎辭。
十一點鍾,抵金頂寺午齋。齋後開歡迎會,亦贈送貝葉經等。
叁點鍾,抵高爾市政廳歡迎會,由市長主席致歡迎辭。
叁點二十分鍾,至馬寅達學校歡迎會,參加僧俗五百余人。
六點鍾,抵麻特拉市政廳歡迎會,會場在體育場,懸有英錫國旗,置有很多五色電燈。會場布置爲一圓形,參加的市民有二千余人,僧伽七八十人。
導師講演後,我們赴馬哈滿丁得毗尼外勒寺休息。八點叁十分,寺內開馬特拉歡迎會,參加僧衆二百余人,信佛士女五百余人。
夜間、我們留宿寺中。
十日
早餐、由馬哈滿丁得毗尼外勒寺的一位施主供養的。錫蘭佛教的風俗,僧衆都是 由信施供養,自己是不起火的。而寺廟的東西,雖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之微,只要是屬于僧衆所有的,在俗人不敢竊取。僧伽是福田,信衆只有種福報,斷沒有反而侵損之理。而供僧的時候,男女都必恭必敬,親自送湯送飯。在俗人,無論何時不能與僧伽一桌同食,因爲僧伽是代表佛的。反觀我國佛教現在的情形,則不勝慨歎了!八點鍾,到達摩波羅的佛殿中禮拜。即到羅睺羅學校的麻特拉佛教徒歡迎會,到有僧衆二百余人,信衆五百余人。開會時,有一彩衣的人,敲鼓唱歌。由校長致歡迎辭,繼有七人講演。導師答辭中,把中錫佛教的過去友誼,及現在中國政府社會的情形,發揮得很詳。
會畢,離麻特拉,十一點二十分至維裏加馬,市長和市政會的會員都到郊外相接。沿途挂彩懸旗,至悉達多學校開會歡迎,並在校中由佛教徒會供午齋。午後叁點十分,至庵把龍古達僧王寺,這是錫蘭緬甸派的僧王。僧寺並不大,寺內陳列著很多僧王的證書、文件。開會時、分贈我們書籍,並贈送蔣總裁舍利金塔,祝中國早得自由!
導師演講時,在致謝之後,將本團這次出來聯合亞洲的佛教,謀佛教世界化,經過緬甸、印度,已得良好的影響,到錫蘭更承熱烈的贊助,尤足爲達到本團使命的階梯。
五點鍾,至加羅答辣寺歡迎會,路上並經過二處學校與寺院的歡迎會,因爲時間不夠,到達時略講幾句話就離開了。
加羅答辣的歡迎會,有僧衆七八十人,市民千余人。他們歡迎非常熱烈,沿途都紮起彩子來,並贈本團貝葉經。
六點鍾,至盤拉都那市,先至錫蘭國會的副議長說上打地半舍卡先生家休息。旋即赴市政廳的市民歡迎會,參加群衆七八千人。先到月臺外面,與群衆見面,然後入內開會。由副議長主席致辭,及市長、僧長等致辭,贈黃綢的歡迎旗。
七點鍾,續到莫拉都市一佛教大學校的歡迎會,參加的僧衆叁百多人,市民八九千人,爲近幾日人數最多的盛會。有僧俗五人致歡迎辭,並由一女校董贈書。會場爲很新的建築。導師祝該校速變爲錫蘭的完全大學。
八點鍾,至科侖坡古佛寺提燈歡迎會,先提燈遊行半小時,然後至寺中開會。參加的人衆,亦有七八千人。並有英國的提跋多達麻拉馬比丘參加歡迎,他是在日本出家的。古佛寺的僧衆,在歡迎辭中說:“對大師的世界佛教運動,他們願盡力幫助”。
九點半鍾回至宿舍。這兩日的歡迎會太多了,精神很覺得接應不暇。
十一日
錫蘭的訪問工作,大致可以作一段落。不過供齋的應酬,還是免不了,這也可見錫蘭的佛教普遍化,和人民信仰的懇摯。
我對錫蘭的佛教感想很多,覺得他們一面在研究教義,同時能把握時代,不住的求進步。所以錫蘭的出家僧衆,每個人都要受過相當的教育,並且有很多到學校去教書,把佛法深入到教育裏。這樣,僧衆與社會的關系,自然會密切了。錫蘭的佛寺、僧房並不大,但都很精致嚴淨,佛像、壁畫,以佛降生、出家、降魔、成道、升兜率爲母說法、涅槃等故事爲背景,生動感人;並且予人們佛的一代教化整個概念,這種藝術是值得仿效的。
午後、和譚雲山院長、華僑馬澤民去參觀寶石陳列所和博物館。寶石陳列所是錫蘭某钜商私人陳列的,有各種不同的寶石,最出名的名爲貓眼。博物館內陳列許多海中的生物。在後面陳列的石刻室中,有鄭和明永樂七年(一四○九)二月朔日的石碑,半面中國文,半面波斯文,是記載供養佛事的。下面寫著英文說明,說這塊碑是紀念中國侵略錫蘭,把錫蘭王捉到中國去的,碑上的字迹馍糊,看不清楚。但中間有“供養佛寺”的話,並且下面是“鄭和謹施”。這塊碑,不但不是鄭和侵略的紀念品,而是鄭和供養錫蘭佛教的紀念品了。
七點鍾,譚雲山教授乘火車返印度。我們同遊了兩個多月,覺得不忍相釋,有依依惜別之感!
十二日
午後、購定本月二十叁日意輪赴新加坡,轉暹羅;我們的行程決定了。
印度報載有印度國民黨與英督決裂消息。國民黨大會,已通過反抗英政府的議決案,要求完全獨立,准備第二步采取市民反抗。印度從此恐將多事,此固非印度人之幸,而歐戰方酣,英人將更感辣手了!然從事實而論,世界上如有真理,則印度叁萬五千萬人的國家,自不能俯首長爲人奴隸。我們默禱佛菩薩,令英人覺悟,使印度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
今日寫信至中央國際宣傳委員會。
十叁日
九點鍾,拉甲居士來舍,請我們參觀摩诃菩提會的醫院。醫院設在摩诃菩提會小學的左面,房子不大,並有病室一間。
我們參觀時,正有許多病人在待診治。他們的醫法,與中國的國醫相仿佛,也是切脈,看舌頭,藥也是用的草藥。導師告訴他們說:“中國上海的佛慈藥廠,將國藥用科學方法提製,功效非常好”。
醫院內有僧人常住在內,並有幾位在內養病。拉甲說:每日看病的有二叁百人,醫生有六位是義務,他們每星期來看一次。有一位常駐,是聘請的,按月給薪。美國福斯特夫人,曾派人來調查。他見到成績好,曾自動捐助五萬美金。導師說:“這好像我們漢口佛教正信會的施醫施藥處”。
我們到僧人養病室前休息片刻,仍回到宿舍午齋。
十四日
上午、我問導師,關于緬甸、錫蘭、中國佛教所有的塔、廟、佛像之所以不同。十一點鍾,馬拉拉舍扣喇博士來舍,陪同赴阿難陀女校午齋,該校有學生叁百五十人。我們到該校,由校長英得拉尼女士引導參觀,並請導師講演。
校長引導我們到職員住室午齋。職員住室爲叁間西式洋房,布置相當精致,如在中國的話,大學教授的住室,也少有能及的。
剛吃過午齋,阿難陀中學的校長也趕來了。據說:“這所女校,起初是他夫人創辦的”。阿難陀中學有學生一千四百人,日夜二班上課,以英文爲主。
馬拉拉舍扣喇博士,又告訴我們關于錫蘭佛教辦的教育情形:“佛教通神學會,辦有學校叁百余所,學生七萬人,占錫蘭學生五分之一。該會已有六十年曆史,創辦人爲美國奧爾克先生。起初原爲印度分會,後來才獨立”。此會未辦教育之前,佛教徒在社會上地位很低,與現在香港的情形相仿佛。中間有很困難的時期,現在已可維持了。
“其次就是摩诃菩提會,有學校叁十余所,歐美都有分會設置,所以在國際宣傳上很活躍。現在聯合起來分工合作,由通神學會純辦教育,摩诃菩提會辦醫院、工廠和國際宣傳,佛教青年會辦鄉村建設和圖書館”。
導師又問錫蘭佛教大會的情形,據說:“大會是由九十幾個團體的參加組成,是佛教各團體聯合組織的”。英得拉尼校長告訴我們:“關于錫蘭的教育製度,和中國稍有不同。熱帶人發育較早,叁四歲的孩子,比中國五六歲的還要長的高大。他們從叁歲或四歲進幼稚園,到六歲進小學,四年小學後進中學,叁年中學後進專門學校,叁年專門學校後,可升英國大學。錫蘭沒有完全的大學,只有一所錫蘭學院;所以專門學校讀完,多至倫敦進大學”。
十五日
午餐時,導師說通神學會之創辦者事績。
叁點鍾,愛額斯額夫爲戒勒拉特曩夫婦來舍,陪我們出去參觀。我以爲是到法顯洞的,因爲前幾天曾約過,所以滿懷著興奮,想看看這位世界仰慕底古德的足迹。經過二十分鍾,車停在內有一天主教堂的門前,擠著許多人,說是到了。地下鋪著白布,上面有遮太陽的長傘。我們下車後,有人爲我們介紹,說這幾位是醫生。在火炮的五色紙缤紛之下,我向兩旁一看,見有兩個患瘋的人;等到進了會場,才知道歡迎的六百多人,都是些不幸的麻瘋病患者,而今日的歡迎會,就是麻瘋醫院。致歡迎辭和歌唱後,導師講辭中,說了很多安慰他們的話。導師末了,替他們念誦藥師咒百零八遍,祝願他們早愈。醫生及病人都歡喜禮謝。
十六日
今天午齋,是達磨波羅居士外甥媳供養的。午後五點鍾,至非的雅蘭開拉僧學院──譯爲智嚴──的歡迎會。車經過伊瓦拉底江的鐵橋。汽車剛停,伽鐵拉卡首相已前來相迎。來會參加的僧衆有叁百多人,信徒四五百人,由該院院長主席,致歡迎詞,次由首相代表施主會致詞,並雙手供贈佛像、經、衣、缽。由導師接受,儀式殊爲莊嚴。
導師講演後,與首相及院長合照了幾張照片。回宿舍途中,被李僧伽律師邀至其家休息。李僧伽律師,十七歲時曾出家兩年。錫蘭佛教的風尚與緬、暹不同,對返俗的人頗輕視,所以僧衆中嘗有人譏嫌他。他歡喜坐禅,研究大乘法;叁個中國沙彌在錫蘭求學,亦由他照應。家中並挂著很多佛像的油畫,並把他自己畫的油畫佛像,送一幅給我們。他的自信力很強。
十七日
上午十點鍾,馬拉博士請導師至博物館參觀。
午後、拉那達師來訪,他說…
《佛教訪問團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